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股权激励模式是以企业经理人员的长远利益与公司的长期发展目标结合相起来为目的的员工激励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防止经理人员的短期经营思想。按照激励形式来看可以分为限制性期股模式、虚拟股票模式、股票增值权模式几种。股权激励模式在运行过程中有将经营权与所有权的有效结合,有效地发挥了股权的激励作用,有效地提高企业现金流量效果。有利于降低企业激励成本等几个方面的优势。同时,也可能因为股权激励模式的特殊性,形成股权激励模式的股市变化风险;股权激励与企业目标的业绩风险;经营管理者背离股东利益的道德风险;过多分红可能减少企业资本公积金的积累;经营者分红意愿强烈,导致公司的现金支付压力大;收购和处置大量滞后期权激增收购成本增加企业成本等风险。企业腰权激励模式是一把双刃剑,只要处理得当。对企业发展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2.
浅析我国股权激励的法律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激励是一项具有实效性的长期激励机制 ,在中国的企业改革中必将体现强大的生命力。但是由于受到国情的影响 ,中国目前的市场环境和企业状况还不适应外国成熟的激励模式。本文剖析了当前我国实行股权激励措施存在的主要法律制约因素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高科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技术人员的智力资本投入,其价值与作用并不亚于有形资本投入。从知识的构成视角出发,提出要解决隐形资本与显性资本控制人天然分离的矛盾,需要将技术人员与高科技企业"绑定"。通过分析我国资本市场相关统计资料,发现高科技企业针对技术人员的股权激励机制中存在股权激励工具单一、缺乏有针对性的股权激励计划、技术人员持股比例差异较大以及业绩条件设置不合理等问题。结合我国的市场条件与政策法规背景提出,在制定和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时,企业可以尝试将现金型激励与股权型激励相结合,对企业发展和行业情况作出准确研判,挑选能够衡量技术人员业绩的指标,设置针对多层次技术人才的股权激励计划,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激励效用。  相似文献   

4.
股权激励计划成功,公司将有效解决因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而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股权激励计划落空,公司将面临巨大的高管股权纠纷及财务造假风险。制定有效的股权激励计划,完善外部环境和公司内部治理环境,充分发挥股权激励正效应,降低其负效应,是企业研究的重点。通过梳理股权激励理论并对其效应加以剖析,提出诸如原始股东代持激励股权、设立投资公司等间接激励计划,以期达到激励管理层和防止管理层利用激励股权获取不正当利益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5.
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随着激励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激励方法也在不断的完善,常用的激励方法包括为员工提供满意的工作岗位、制定激励性的薪酬和福利制度、股权激励、人本管理激励等。企业采用激励机制应避免盲目激励和激励措施"一刀切",在激励过程中注意沟通,要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6.
对企业经营者实施股权激励是稳定经营者队伍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重要内容。目前在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影响了政府职能转变、公司制规范化和法人治理结构的到位。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对策,以完善股权激励,建立公司制企业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7.
经理股票期权(简称ESO)是企业无偿给予高级管理人员的一种选择权。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运用ESO来激励经理人员。但从已进行的实践来看,我国的股权激励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在对我国现行的ESO典型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集中符合中国国情和不同企业需要的ESO模式。  相似文献   

8.
从股权激励产生的原因和运作机制来看,要想使其真正发挥激励约束作用,必须依赖于一定的外部环境。而市场环境和法律保障等外部因素恰恰是制约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主要方面。万科引入信托机制受质疑,隆平高科因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引发股价的短期暴涨都反映出市场的不成熟和法律的不健全。因此,积极构建有利于发挥股权激励作用的外部环境对于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股权激励是一种最具激励与约束效应 ,最能将经营者个人利益与公司长远发展目标结合在一起的激励机制。MBO是顺利实施业务重组、提升上市公司企业价值的重要方式之一。股权激励与MBO对于上市公司产权改革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10.
股权激励机制是对企业十分有效的一种激励方式 ,也是对我国现有激励方式的有益补充 ,但其在我国具体实施过程中尚存在许多问题 ,包括政策法律问题、股权来源问题、市场体系健全问题等等 ,要使这种激励方式充分发挥其效用 ,必须要完善配套的政策法规 ,拓展股票的来源 ,培育成熟理性的证券市场 ,同时还要结合其他激励方式 ,有效促进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确立智力资本拥有者的企业所有者地位,应该对企业高管实行资本化方案。文中探讨了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智力资源资本化的方法:年薪制充分考虑了高管人员的劳动特点和地位作用,具有较强的激励作用;业绩股票或业绩单位等股权激励方法将高管能够实现的报酬水平与公司业绩水平联系起来,能对公司高管人员形成长期的激励。  相似文献   

12.
我国对外资企业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并建立了有别于内资企业的法律体系。外商投资企业的股权变更也不同于一般国内企业的股权变更 ,而需要适用专门的《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者股权变更的若干规定》。文章认为外商投资企业的股权变更既应当符合一般民商事规则 ,也应当符合国家对外资企业的特殊要求。基于这种认识 ,文章详细分析了在规定的实施过程中涉及到的理论障碍和实践问题 ,并相应提出了一套完善外商投资企业股权变更规则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是在市场经济尚不发育,法律、法规尚不健全,自身条件尚不成熟等状况下进行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必须适当优化国有股权比重,改变国有股权代理关系;对董事会成员实行有效约束和激励;企业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尽可能分设;对董事长和总经理实行年薪制;积极建立和发展经理市场.  相似文献   

14.
透视“年薪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中 ,中央又一次强调了“探索年薪制、持有股权等分配方式”的问题 ,这是对《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所规定的“少数企业试行经理(厂长)年薪制、持有股权等分配方式 ,可以继续探索 ,及时总结经验 ,但不要刮风”的具体落实。国有企业改革现正处于“攻坚阶段”、“关键时期” ,经营者对企业的关切度对搞好企业关系重大。建立健全对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 ,是保证他们对企业尽心尽职的一个重要方面。从一定意义上说 ,年薪制的问题现已成为影响改革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5.
股权激励机制是近20年来在西方兴起的一种用以激励企业家的报酬制度,目前,它已呈现出逐步蔓延的国际性趋势。面对这股世界性潮流的冲击,我国企业也不可避免地逐步采用这种薪酬制度,但由于经济环境上的差距,在我国实行股权激励机制要想产生好的效果,还必须解决一些重要问题,而在目前情况下,虚拟股票期权计划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浅析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国家,企业业绩评价的发展经历了成本业绩评价阶段、财务业绩评价阶段和综合业绩评价阶段。目前EVA、平衡计分卡、标杆瞄准、利益相关者评价四种体系在理论和实践中各有优缺点。我国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发展经历了5个阶段,近几年的研究集中在战略性业绩评价、股权激励、ESC等方面,对评价标准尚未见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和健全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实行经营管理者收入与企业的经营业绩挂钩,”“少数企业试行经理(厂长)年薪制,持有股权等分配形式。”这无疑是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分配制度在理论上的重大突破,也引起了企业界和理论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拟从这一制度产生的理论基础、现实意义和实施的  相似文献   

18.
股权激励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公司管理层的利益与股东的利益保持一致,因此从另一个角度解决了由于上市公司股东分散化所带来的公司治理困境。我国继股权分置改革完成之后,推出了一系列关于股权激励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之间以及它们同《公司法》之间存在的冲突与矛盾导致了实践的中的混乱和困惑。股权激励制度能在我国走多远,并成为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助推器”,将首先依赖于其制度本身的规范与和谐。  相似文献   

19.
高管激励影响高管的行为,从而可能引起绩效提高的内在关系。上市公司薪金激励因素及股权激励因素与绩效的相关系数,说明随着我国上市公司薪金激励与股权激励的不断增强,均对公司经营绩效产生正面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摘要]股权众筹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重要的市场化支撑方式,有利于中小微企业融资、发展长期股权投资市场、促进普惠金融发展,并促进储蓄投资的转换。国内股权众筹存在职能界定、风险管控、融资方准入、投资者保护以及监督管理等五个"不到位"。借鉴欧洲的发展经验,股权众筹市场化发展需要扎实的规范化基础,二者相互促进。为了发挥股权众筹在双创中的引导作用,完善双创的规范化发展路线,应该注重股权众筹体系的顶层设计、制度建设、风险管控、流程管理和投资者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