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靳凤林 《理论视野》2012,(10):22-25
自从人类步入近现代以来,经济活动成为社会生活的中心,企业家的社会地位得以凸显,本文首先对企业家的社会作用进行了伦理评估,进而对企业家道德构成的核心要素予以深入分析,最后对企业家道德的生成机制做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2.
吴蓓 《学理论》2012,(4):84-85
和谐社会离不开善政和善治。行政道德作为公共行政活动的指导思想和灵魂,不仅影响着公共行政服务的质量,更关系到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文章分析了和谐社会视阈下行政道德建设的价值,提出行政道德建设的理念,进而对行政道德建设的路径进行整合,以期提升行政道德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大学生积极道德人格的培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当代中国国情之下,大学生积极道德人格的培育表现为大学教育要引导大学生积极追求社会主义道德原则规范所认定的各种善。因此,教育者应该增强道德理论教育的实效性,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开展道德情感教育,培养大学生爱的情感、义务感和正义感;科学引导道德行为,促进知行统一。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解决好三个基本层面的和谐问题,一是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二是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三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人际道德、社会道德、环境道德可以从道德领域为这三个层面的和谐关系提供强有力的道义支持和精神保障,从而有助于解决好人际和谐、社会和谐、生态和谐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网络道德人格出现异化现象。本文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发起问卷调查,从大学生上网习惯、网络道德行为、网络道德观念等方面分析大学生的网络道德人格异化现状,从而为重塑大学生网络道德人格而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6.
石岩 《学理论》2012,(11):4-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人格塑造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健全的公民人格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重大的意义。我们应从行为模式、角色认知、个性气质、心理需求和价值观等方面着手建构、培育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健全的公民人格。  相似文献   

7.
“诚信友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推进和实现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和客观条件。然而,当下在我国却存在信用缺失的现象,其原因在于社会转型期人们的道德困惑、产权制度存在缺陷、行政改革不到位和历史文化传统的负面影响。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不断提升诚信水平,要从完善市场经济制度入手,重点是建立信用制度和加强产权保护,建设法治政府和信用政府,大力营造“信用文化”。  相似文献   

8.
薛居英  张文彩 《学理论》2012,(18):279-280
道德人格是由社会价值目标、价值原则和道德责任心所构成的统一体,是具有稳定性和确定性的内在价值原则和价值观念主体所具有的,在社会与个人、内与外、知与行相统一的内在精神及其所反映出的外在行为、气质、性格、风度等特征的总和。教师的道德人格可在学生中产生树标垂范效应,是使学生形成人格认同、促进道德内化的前提,可在学生中产生美育作用,也是弘扬时代文明精神的力量,同时还有调节自身行为、完善自身人格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袁美静  张召 《学理论》2012,(30):187-188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他们的道德人格表现出自立自强、自尊自爱、助人为乐、文明礼貌等良好的道德品质,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诸如,思想道德素质下滑,道德人格低下、扭曲等现象。主要从目前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着手,分析了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了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0.
行政行为的判断包含着道德标准,公共行政道德人格有两个基本价值取向:权力行使公平公正;勤政为民,廉洁自律.行政道德人格的塑造应通过道德教育,促进道德意识生成,形成基本的道德判断,并通过内省、克己、力行等方法不断完善和成就行政道德人格.服务型政府的公共行政中应建立起道德化的制度体系,以保障权力在运行中接受行政道德的规范和约束.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的建设,不仅为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提出了新的理论指导,同时也对大学生政治参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大学生的政治参与体现出在参与内容上虽然有利益化倾向,但总体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政治参与方式上虽然有时出现非制度化,但更多的体现合法化;参与水平上虽然层次参差不齐,但参与热情较高等状况.影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消极因素既有制度性因素,又有大学生自身政治素质因素等.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健康、有效、有序,应完善大学生政治参与制度、培育大学生政治素养与政治参与能力和加强网络等媒介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是和谐社会中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两者属于不同的社会规范体系,但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和谐社会道德精神与法治精神的融合有其规范基础和现实基础,实现道德精神与法治精神融合的途径是多元的,但最主要和首要的是要实现公民社会道德信仰与法律信仰的互通。  相似文献   

13.
培养社会主义理想人格是我国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当前形势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加强我国学校德育工作有着很强的针对性。高等学校要通过全面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并在实践中培养青年学生知行统一的道德人格。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引领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与氛围。  相似文献   

14.
为了厘清道德人格的结构及其概念,建立道德人格量化测评体系,本研究采用词汇学方法从被试对道德典范人格描述词汇中逐步浓缩、筛选得到由73个词汇项目组成的道德人格形容词表,在此基础上编制初步的道德人格形容词自我评定量表。对全国3345名被试施测,采用因素分析法得到中国人道德人格的七因素结构。七个因素的累计贡献率为49.79%,各因素的一致性系数0.62~0.92,分半信度0.62~0.88,间隔三周的重测信度介于0.59~0.85。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道德人格面临的文化冲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在文化现代化进程中,异质、开放、无政府的网络文化导致大学生的人格变异、交往封闭,并形成意识形态的入侵.在文化市场化进程中,大众文化的商业化、标准化、通俗化导致大学生的道德导向模糊、道德分层划一、道德深度扁平.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物欲泛滥、个性张扬、追求世俗的消费文化导致大学生的道德理性危机,吞没了其真实自我,造成其意义式微.置身文化交锋的前沿,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应采用一种更为有效的文化方式,增强他们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6.
张志蓬 《理论探索》2007,3(4):32-34
宗教道德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作为神圣化了的世俗道德,宗教道德为和谐文化建设提供了一定的道德文化资源;二是宗教生态伦理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供了有益的思想养料;三是作为社会和谐的有机组成部分,宗教道德及其所赖以维系的宗教界自身的和谐为和谐社会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此外,各宗教都比较重视其成员的道德修养问题,其中不乏可资借鉴的合理之处。  相似文献   

17.
刘文丰 《学理论》2009,(15):266-267
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迅速地改变着人类传统的认知渠道,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生活方式等领域都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但是网络并不是一个纯洁、健康的虚拟天地,它所传输的信息、一些网络主体的不良行为都会对青年大学生产生负面的影响。探索积极有效的指导大学生网络道德的长效机制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黄华丽  周围 《学理论》2009,(32):96-97
家庭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道德建设主要包括感恩教育、荣辱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劳动教育和健全人格培育。家庭道德建设有助于改善和谐社会建设时期家庭伦理关系,培养社会主义事业高素质接班人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建设中家庭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是改进家庭道德建设方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9.
郭建民 《理论导刊》2006,(10):106-107
“八荣八耻”是新时期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辟概括,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创新,是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引导公民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保持健全的道德人格,不断地净化社会风气有着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20.
郭春霞 《学理论》2010,(18):62-63
在和谐社会的道德建设过程中,对传统文化中该继承什么,要重新审视评价,同时又要吸收借鉴西方文化中的为我们所用的东西。可以说,和谐社会的道德建设同传统文化的合理因子与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精神财富的有机融合,才符合现代化与和谐社会道德建设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