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古代哲学家仲长统说:“人求丁壮”,“士贵耆老”。其意是说,体力劳动者以壮年为好,脑力劳动者以老年为贵。这是符合生理自然规律的。法国有句古老谚语:“一个老年智力者,等于一座图书馆。”这形象而生动地道明了老年人才的巨大潜力和社会价值。德国解剖学家格尔贝特的新结论认为,就一般而言,智力者的大脑神经细胞并非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同步衰老,60岁以后只是体积的缓慢缩小,30年丧失不超过7—8%。美国一位老年社会学家研究证实,智力者的衰老过程是一个缓慢的、渐进的量变过程。日本有位老年学专家指出,智力者的精神能力的顶…  相似文献   

2.
谢钰 《学习月刊》2014,(23):20-21
进入成年以后,人的记忆力开始减退,学习效率也随之下降。因此,在学习中经常会出现听得懂、忘得快、记不住的现象,要解决这类现象,提高成人的学习效率,笔者认为要把握以下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英国研究人员发现,人的身体各个部位不同的器官,衰老的时间也大不相同,了解身体的退化时间,可以更好的预防衰老。大脑:人在出生时,脑神经细胞的数量约有1000亿个,从20岁起开始逐年下降。40岁以后,  相似文献   

4.
一、李贽晚年三教皆崇,并主张“三教归儒”李贽50岁以前的思想与50岁以后的思想差别很大。其思想的巨大变化与其生活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他在50岁以前,主要是读书做官,而50岁以后,主要是著书立说,因此,他的一生大致可以50岁为界,分为前期和后期。李蛰后期的生活道路十分坎坷。50岁以后,逐渐耽于怫学,并长期寄居僧院。70岁落发为僧。李蛰晚年虽然信奉佛教,但不是独尊佛教,而是儒、佛、道三教皆崇。他认为“超然于名利之外,不与利名作对”是孔子、老子、释过佛的共同特点,而且,能超越凡人、不为名利的,只有这三位大圣人。显然…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0,(7):124-124
主要是指“80后”“90后”一代农民工,他们的年龄在18岁至25岁之间,以“三高一低”为特征: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目前,这个群体大约有1亿人,在农民工外出打工的1.5亿人里面占了60%。一方面,新生代农民工出生以后就上学,上完学以后就进城打工,相比父辈,他们对农业、农村、土地不是那么熟悉;  相似文献   

6.
女文盲逐年减少,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我国妇女的文盲率为90%1995年我国女文盲率已下降为24.5%.到目前,我国累计扫盲近2亿人,其中65%是妇女,女童入学率大幅度提高.新中国成立前,女童入学率只有20%.到1997年底,适龄女童入学率达到98.3%.1997年15岁以上女性人均受教育水平为6.41年,1990年提高近一年,快于同期男性增长幅度.  高等教育中的性别差异迅速缩小,1949年,普遍高校中有女学生2.32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19.8%到1997年底,全国有女研究生53517人…  相似文献   

7.
李星文 《党建文汇》2013,(12):26-26
职业医闹的出现,不少人认为是患者处于弱势地位,博弈能力不均等造成的发生医疗事件或者是患者认为的医疗处置失误以后,往往存在信息不对等的情况,患者即使感觉治疗有问题,但囿于医学知识等原因.  相似文献   

8.
新华 《党建文汇》2006,(2):22-22
科技投入能否大幅增长我国历史上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最高是1960年的2.32%,以后逐年下降,到1998年为0.69%,2000年以后有所回升,到2004年为1.23%,但与我国有关法规规定的1.5%还有差距。我国目前科技投入总量仍然不足,关键是没有形成稳定增长机制。以政府为主体的投入增长滞后于发展需要;同时,投入不足和浪费低效并存。  相似文献   

9.
再过20年,全世界将有11亿人年龄超过64岁,占全球总人口的13%。“银发海啸”将席卷大部分地区。专家描绘灰色前景 有史以来活过65岁的人,近半数、约6亿人生活在当今世界。不过,与全球总人口相比,这个年龄群人数仪占8%,影响甚微。再过20年,情况将大小一样。在出生率持续下降和人均寿命稳步增长双重作用下,到2035年,将有11亿人活过65岁,相当于全球总人口的13%,而年轻人所占比例将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0.
为何不是5000     
显志 《当代工人》2011,(18):22-23
6000万人免税 今年年初,当全国人大征集对个税法修正案草案的意见时,对于3000元的个税起征点,48%的民众认为应该修改,35%的民众直接表示反对。但在6月27日二审开始时,全国人大仅仅是将第一级税率从5%下调到了3%,起征点未作任何改动。这是个熟悉的开头,民意似乎又要被忽略。  相似文献   

11.
《天津支部生活》2009,(6):42-42
研究发现,大多数本身没有近视或远视的人在40—45岁时,老花镜度数为100—150度;50岁左右大约是200度;60岁左右大约为300度。60岁以后眼花状况才能基本上不再有很大变化。所以医生建议在60岁之前,即使曾经配了合适的老花镜,也要每隔三年去医院检查一下,以更换更合适的眼镜。  相似文献   

12.
<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就业路,而八师一四三团花园镇视力残疾人、共产党员徐双健脚下的就业路,却是创办了新疆首家特禽孵化场。徐双健今年52岁,早在他上小学时,因感冒发烧了一个多星期没有得到及时治疗,而造成双眼视力减退,不过那时双眼视力均在1000度左右。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视力逐年下降,目前,两只眼睛的视  相似文献   

13.
已经持续扩张10年的美国经济,从2000年下半年起进入慢车道。继3季度经济增长率下降到2.2%以后,第4季度只增长1%。其走向的特点是:第一,增幅下降极大。在此以前2000年1季度增长4.8%,第2季度增长5.6%,而1999年第4季度的增长率则曾到达过8.3%。第二,增速下降极快。2000年4季度比3季度减速一倍,今年1季度数字虽然还没有出来,但格林斯潘1月25日在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作证时承认:美国经济在急剧放慢,“确实大概接近于零增长”。第三,衰退和反衰退的力量在激烈较量,前景如何,尚不明朗。鉴于美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最近,《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以“富人会不会成为我们社会的楷模”为题,搞了一次专项调查,结果显示,有76.8%的读者程度不同地肯定这一观点。其中认为“肯定套”的占16.7%,认为“有可能”的占60.1%、只有16.7%的人认为富人“绝对不会”成为社会的楷模。这次调查还发现,有49.7%的人把成为“有钱人”作为这辈子奋斗目标之一。其中26至35岁和36至45岁年龄段渴望成为“有  相似文献   

15.
陈颖 《党建文汇》2009,(7):53-53
中国有句俗话叫“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九十不留坐”,意思是说,老人70岁以后,如果到亲戚朋友家串门,主人不要强留他住宿;80岁以上的老人,就不要强留他吃饭;90岁以上的老人,更是连坐都不要挽留了。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副会长洪昭光教授认为,这种说法很有道理,主人如果按照以上做法做也不会失礼。年事已高的人,随时都可能发生意外,应该尽量少走亲访友,否则,很可能给自己和主人家带来麻烦。  相似文献   

16.
正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近年来胖得最快的还是年轻人:2012年,在18~29岁的成年人中,有8.7%的人遭受肥胖困扰;2018年,这一数字增长到9.8%。人在60岁以后,随着年龄增大,肥胖率的增速变慢,70岁以上的老人肥胖率还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7.
最近,国家劳动部就业技术开发司司长李亭业指出:现在工人的文化素质、身体素质较以前有很大提高,但岗位技术素质则明显下降。据统计,全国1-2亿职工中,初中和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约占70%,其中35岁以下的职工约8000万,他们之中初级工占80%,中级工不足...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14,(24):62-62
全球知名民意调查公司盖洛普发布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六成的美国人认为,家里有枪让他们感觉更安全。盖洛普公司最初是在1993年开始关注美国人对家里有枪的看法的,2000年也对这一问题进行过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从2000年至2006年,有一少半被调查者认为家里有枪更安全。但从那时起,持此观点的人数日益增加。2014年,持此观点的人已猛增至81%。  相似文献   

19.
最近.全国8个省(区)、2个国家总局、1个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的党政一把手发生变动。人事变动涉及18人.其中14人履新。平均年龄为54.8岁。与共和国大体同龄.大多是“文革”后恢复高考时的77、78级大学生。这意味着,新中国成立以后出生的人开始进入国家权力层.逐渐形成了目前中国政坛上的77、78现象。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不仅国家领导人层面.地方领导层面的交接班也越来越规范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20.
黄铁鹰 《廉政瞭望》2010,(16):41-41
人,大多自恋,喜欢自己多于喜欢别人。20世纪70年代美国曾在100万个年轻人中做过一次心理测试,让每个人对自己的才能打分,看他们的素质在多少人之上,并用百分比表示。结果70%的测试者认为自己的才能比90%的人都高;25%的测试者认为他们百里挑一,也就是说:他们是属于人群中那1%最有才华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