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古代自西周的"六礼"开始,历朝历代都对婚约问题有明确规定。婚约制度由于受到婚姻自由的民主思想的极大冲击和其他国家婚姻家庭制度立法的影响,在我国的作用日益削弱。但其作为一种民事习惯,仍广泛存在于中国大部分地区,因婚约产生的民事纠纷也时有发生。我国婚姻立法应重视婚约问题,通过法律调整因婚约订立而产生的财产纠纷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传统婚约制度呈现出婚约的订立主体是双方尊长、婚约是成婚的必经程序、婚约必须符合成婚的实质要件、婚约具有强制履行力、婚约与财礼相伴相随等基本特征.在向近代迈进的过程中.虽然存在着历史的局限性,但实现了较为成功的制度转型:婚约订立主体逐渐由尊长向当事人转变;婚约的阶段独立性和形式自由性得到不断发展;婚约效力逐步弱化;新型婚约纠纷解决机制逐步建立等等.正确看待传统婚约制度的近代转型,对于克服我国目前婚约制度的缺失,对于构建完善的婚约制度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法律视野下的唐代婚姻制度——以婚约立法为个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婚约是指男女双方以结婚为目的而作的事先约定.唐代的婚姻成立是广义上的婚姻成立,即婚姻的成立是合定婚、结婚为一体的,既包括夫妻关系的建立,也包括婚约关系的建立.正因如此,立法者十分重视婚约关系,在法律上以律这一根本大法的形式对婚约的订立、形式、效力及违约责任等问题均作了详细规定.  相似文献   

4.
贾丽 《前沿》2011,(21):140-143
婚约与彩礼是人们通向婚姻的两个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问题,是我国长期的一种风俗习惯,我国婚姻家庭法应当在婚约、彩礼问题方面给予法律上的具体规定,将群众所接受的风俗习惯上升为法律,立法应当详实细化联系实际,以便有利于审判实践,具有可操作性。近年来,婚约引起的纠纷日益增多,为防止引起更大的矛盾和冲突,我国法律不能对此熟视无睹;对于婚约彩礼引起的财产纠纷,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相似文献   

5.
潘大礼 《求索》2010,(12):237-240
民国时期婚约的订立不仅受到传统习俗的影响,也深受近代新式订婚习俗的渗透。从民国有关婚约的法律条文来看,其与旧式习俗之间的差距明显的拉大,而与新式订婚习俗则日益接近。通过对婚约纠纷案例的考察,民国时期的司法实践不仅在制度层面上与相关法律符合,做到依法审判,同时也打破了旧式家长包办的婚俗,符合了新式自由婚俗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婚约聘礼返还问题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洪文  何斌 《湖湘论坛》2006,19(2):75-76
基于传统的订婚习俗,当事人在订立婚约时给付大笔财富的现象在我国广泛存在,而因婚约聘礼返还所引起的民事纠纷也日益呈上升的趋势。婚约聘礼返还问题不仅是一个道德问题,更是一个法律问题,它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安全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的婚姻制度与习俗中,女性并非婚姻的主体,在婚约定立中,她们处于被安排的地位,在婚约履行中,她们是被强迫履行婚约义务的客体,在婚约的解除中,也是被双方父母争议的标的物,这种状况直到民国初年的民事基本法仍然没有任何改变。但民国初年的大理院因受西方民法理念及国内妇女运动的影响,通过一系列判解对《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的相关规定进行了一定的变通,这种变通使民初女性的婚姻权利体现出由客体而主体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现行《婚姻法》中禁止结婚的疾病、婚约、无效婚约、婚后互为家庭成员等内容进行了评论并提出了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行法律对婚约解除后的后果未作任何规范,不利于婚约解除后财物纠纷的及时解决,有损于法律的尊严和有关当事人权益的保护。我国未来婚姻法或相关法律中应对婚约解除后赠与物或其他财物作出认定和处理。一方无不当理由解除婚约而给过错一方造成损害的,过错方应予以赔偿,但精神损害赔偿则一般不予支持。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民国湖北婚约纠纷现象为考察中心,首先指出了近代中国传统婚姻文化发生的变化,其次考察了男女双方在婚约纠纷中的角色和地位的不同,最后认为司法机构在审理婚约纠纷时做到了"司法表达"与"司法实践"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一 建立现代婚约制度的背景婚约 ,是男女双方以将来结婚为目的而作的事先约定。婚约的成立俗称订婚或者定婚。订婚制度在我国有久远的历史。早在 30 0 0年前的西周 ,婚约就包含在“婚姻六礼”制度之中 ,男方以云缍束帛、两张鹿皮作为聘礼送给女家 ,女家接受礼品后 ,双方正式就婚姻达成了合意。此后 ,婚约制度在不同朝代虽然呈现出一些各异的时代特征 ,内容也不尽相同 ,但作为一种制度却延续下来。清代特别强调婚约的法律效力 ,《大清律·户律·婚姻》规定 :若许嫁女已报婚书及有私约而辄悔者 ,笞五十。虽无婚书 ,但受聘财亦是。民国初年 ,…  相似文献   

12.
张军 《中国民政》2006,(3):42-43
随着大陆与台湾地区人员的往来和经济一文化等领域交流的迅速发展,大陆与台湾地区之间的婚姻关系大量发生,据统计, 1988年大陆与台湾地区通婚人数为100对左右:1994年为5000多对:1997年达到1万多对,2001年迅速增加至8万多对,目前已达15万多对。从历史渊源和现行制度分析, 大陆与台湾地区都有订立婚约的习俗,并且, 现行立法精神也大体一致,认为强制保护婚约是和婚姻自由原则相违背的,它剥夺了婚姻当事人自愿缔结婚姻关系的权利,为此, 大陆的婚姻法和台湾现行的亲属法都已废止了婚约的强制力,但在现行条文的规范上大陆与台湾地区却有所不同。本文主要分析大陆与台湾地区婚姻问题的法律冲突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中国保安》2013,(24):79-79
编辑老师: 保安员小秦是我的一个同事,他一年前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个女朋友,定下婚约并举行了订婚仪式.在女方的要求下,他把南下打工4年辛苦积攒的钱和家里的积蓄共6万元,作为彩礼送于女方、两人相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4.
钟刚  葛蔓 《前沿》2006,(8):135-137
我国《合同法》赠与合同的一些规定颇具特色,特别是任意撤销权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为更好体现该制度的价值,笔者对现行规定提出了两点质疑,并借鉴国外的一些规定和其它撤销权的有关规定,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保安》2014,(16):152-152
编辑老师:余某经他人介绍,由父母包办,与同村的女子曹某订立了婚约,余某花费了3万元的订婚彩礼。半年后,余某向曹某提出选日子结婚,曹某的父母却突然提出要余某在县城买一套住房,否则不允许女儿与余某结婚。余某家中并不富裕,感到无能为力,于是提出与曹某解除婚约。经过乡村干部的调解,双方达成了协议,解除婚约,曹某返还了彩礼2.7万元。由于余家仍有3千元未付,余某感到吃了亏,决心报复,集合了亲友共9人,以向曹家拿回彩礼为由,闯入曾家闹事。余某当众大骂曹某母女,并将粪便泼在曹家的屋内。  相似文献   

16.
现行法律规定的审判委员会制度,以及司法实践中在贯彻这一制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现行的审判委员会的有关规定需要加以修改和完善.否则,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就得不到切实的保障,法律本身的公正性和正义性就得不到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第一条为了优待回祖国大陆探亲、旅游的台湾同胞,照顾他们的合理需要,特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凡途经香港,澳门地区进境的台湾同胞,海关验凭外交部驻香港签证办事处签发的,或者香港中国旅行社代办的旅行证件,按照本规定对其携带进境的行李物品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统一合同法规定了债权人代位权制度,该制度突破了合同相对性原则,要在司法实践中体现其价值,须对代位权制度的概念、特点及代位权的行使等一些实体法和程序法上的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论优先购买权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先购买权是民法上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但是对于先买权的法律性质、效力以及行使条件,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颇多争议.本文试图对这一制度的若干问题作一些探讨,并针对我国相关法律对该制度之规定的不足,提出了一些加以完善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我国自1992年开始,在一些地区陆续实施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而与此同时,计划经济时期制定的职工退休制度如今还在执行。也就是说,工作人员按养老保险规定缴费,却按退休规定计发养老金,由此暴露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引人深思,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制度再不改革,将带来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和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