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娄岩 《侨园》2012,(4):30
在海外生活多年,总的印象是西方人办起事来一是一,二是二,中规中矩,而且很难变通.但如果你认为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就大错特错了.就像我过去以为国外的银行不会出错,国外其它服务性行业认真负责一样.总是吃了许多亏才懂得要认真对待,总是用花钱交学费买教训来安慰自己,从而给自己一个说法.因此总在同一类错误上恶性循环,这就是愚蠢了.虽然这些不是普遍现象,但也决非个例,就像我的电话付费单总会出错,我必须经常和他们理论才能最终得以纠正一样.我想各位读者应该比我聪明,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犯同样的错误,也知道在生活中举一反三.其实真不是我们太愚蠢,而是我们太容易相信.我们喜欢先入为主的思想方法,凡事主观片面地定出是非标准,而很少考虑是人就会犯错误,世界上就没有完全正确的东西.  相似文献   

2.
北北 《侨园》2013,(7):29-29
<正>我久居欧洲,对当地人的文明礼貌很有感受。在欧洲,人们待人接物都非常有礼貌。只要我们是相识的,或者曾经碰过一面,俩人再次见面时,第一句话就是"你好",或者是上午时间就说"上午好",下午时间就说"下午好",晚上时间就说"晚上好"。不像我们开口就问"吃了没有?"如果是要好的朋友见面,还用自己的脸颊在对方的脸颊上每边亲一下,嘴里发出"啧"的声音,就像真的用嘴巴亲对方的脸颊。如果是更加要好的朋友,或者情人,或者长时间没有见面的家人,双方还要互相拥抱。有的在拥抱时还在对方的背上轻轻拍几下,表示亲热和  相似文献   

3.
正朋友的一个朋友,出车祸了。左拐没让直行,将一辆微型轿车撞得原地转了三圈,驾驶员重伤,被120急救车紧急送往医院。可让大家都恼火的是,这个肇事的朋友竟然没给自己的国产面包车上保险。理由是,这辆车开得少,自己收入也少,在钱的问题上能省一点就省一点。  相似文献   

4.
未来     
娄岩 《侨园》2012,(6):34
临回美国的最后一个晚上,我原本想和父母在一起,但朋友的一个电话又让我忘记了最后陪父母一个晚上的诺言.在送我回家的路上朋友问:"这次回国感觉如何?"我脱口而出的竟是"我仿佛完全忘记了在国外生活了十多年的事实."用我母亲的话说:"这孩子回国这么多天就没在家里吃过一顿饭."一个朋友更是调侃我道:"我就没看过一个像你这样从国外回来的人,比总理还忙的."  相似文献   

5.
<正>朋友是人一生的财富。在与朋友的交往中,我们能获得更多知识、信息、资源和方法;我们能倾诉喜怒哀乐,分享生活体验;我们能感到自己有价值、被接纳、有归属感。拥有更多朋友还有助于延年益寿:瑞典科学家发现,朋友多的男人患心脏病的风险远小于朋友少的男人;澳大利亚一项为期10年的大规模追踪调查结果显示,拥有较多朋友的人寿命更长。然而,也有很多人感慨,年纪越大,越难交到知心朋友;还  相似文献   

6.
柳萌 《民主》2006,(11):46-46
到了老年,最应该看重的东西,是什么呢?金钱、家庭、朋友,固然不可少,但是就每个人来说,有两样东西,我以为尤其更要重视,这就是好身体和好心情。这两样东西合起来,通常叫身心健康,如同车辆的两个轮子,缺少一个都很难走稳。谁同时拥有两样,谁就会活得快乐。有时跟同辈朋友通电话,顺便问起现在生活情况,说到身体都还算不错,稍差点的也就是老年病,如高血压、腰酸腿痛等,对于生活并无大的妨碍。说到心情有人就不想说了,大概是有些难言之苦吧。这时我就想,像我们这一辈人,过去谁没有坎坷,都毫不含糊地过来了,眼前有点磕磕绊绊,难道就真的不好逾越?…  相似文献   

7.
往低处走走     
我有一亲戚,位居某名牌大学校长,但他的朋友有很多是平民百姓。对工作,他是一位好领导,工作起来,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在空闲的时候,他更愿和朋友在一起,谈谈诗画,聊天打牌,打牌输了,一样钻桌子,一样贴纸条,他常说的口头禅:“人生本来就短暂,没有必要成天把自己包装起来”,他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家里,教授、老师可以随便在冰箱寻找自己需要的饮料和啤酒,也可以毫无顾忌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不用担心校长大人给自己穿“小鞋”。  相似文献   

8.
王晨硕 《侨园》2022,(Z1):14-16
<正>上世纪90年代初,一批华裔青年在郑国和的带领下,在广东恩平、开平、台山等地开始了“寻根之旅”。这次寻根之旅,给这些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华裔子女带来很多感触,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回到他们祖辈的家乡。“一个人的身份很重要,身份不清,心就会乱,身份清晰了,人也就自强起来。根深叶茂,人若没有了根,就像树没有根,是要死的。”  相似文献   

9.
1994年10月到1995年9月,海峡两岸的学者分别在两岸的25所学校(大陆15所台湾10所),就高中生的家庭、朋友和家庭环境等问题进行了等比抽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分别为1204份(大陆)和1082份(台湾)。被访者全部是高中学生。下面是该次调查的结果及分析。 一、高中生的生活环境 对于高中生的生活环境,本调查通过“同谁居住在一起”、“个人专用房间”、“个人专用电话”、“个人专用电视”及“和谁在一起看电视”等几个问题进行了解。 海峡两岸的高中生同父母居住在一起均占绝大多数,同“父母以外的其他家人或亲戚”住在一起,“和朋友住在一起”以及“自己一人住”人数均不多(请看表1)。  相似文献   

10.
秧歌的记忆     
看秧歌在很小的时候仿佛就是一场盛会,如果本村没有自己的秧歌队,相邻的村庄就会送过来.总之陕北正月如果少了秧歌就像整个冬天没有下雪一样的无精打采.看秧歌对于孩子们来说,图的就是热闹,黑灯瞎火地跟着秧歌队挨门挨户地跑一个晚上,这叫转庄,村子比较小的,通常有一个晚上就转完了,如果是大村庄通常要日以继夜地转.  相似文献   

11.
算算抽烟帐     
日 前 ,几个当头头的朋友遇在一起。他们当中有的是局长 ,有的是乡长 ,有的是科长 ,还有的是县级领导 ,一阵寒喧之后 ,各人拿出自己的香烟相互递赠。因为我也是烟民 ,无意中就发现烟的品牌 ,价格最高的每盒达30元以上 ,最少的每盒也不低于15元。我有点好奇 ,就凑近一位朋友问 ,这烟是自己买的吗?这位朋友回了一句 :有烟抽就行了 ,管那么多干哈。事后 ,我对这种现象一直感到迷惑。我们不妨来算一下抽烟帐 ,一个一般的烟民 ,每天消费的香烟大约在一盒左右 ,如果按每盒30元计算 ,那么一个月下来就要花费1000元左右。就按每盒香烟1…  相似文献   

12.
“成功”人士一定要知道,朋友有“私人”朋友和“场面”朋友之分。“私人”朋友会陪伴你历经荣辱沉浮,无论你地位高、地位低,还是没有地位,“私人”朋友都会真正地关心你、帮助你,喜欢和你在一起。“场面”朋友是你的地位、权力和影响力的朋友。“场面”朋友是前一个拥有你地位的人的朋友,也是下一个拥有这个地位的人的朋友。 上边这个划分,不是我的发明,而是美国的肯特·基思博士在最近畅销的《似非而是》一书中说的。他做过州政府的官员,做过高科技园区的开发商,也做过私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5,(10)
培养高职学生的幸福能力要从对高职学生的道德培养入手,道德之于幸福就像法律之于自由一样,只有我们拥有道德,我们才能收获幸福。我们要用道德来约束人们物质生活中的欲望,物欲不是无止境的;用道德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精神生活需要道德的支撑,缺乏道德的精神生活是匮乏的。  相似文献   

14.
除了我们独自一人的时候,没有一天是平淡无奇的;但是就在似乎最平淡无奇的日子里,崇高的命运也还是能够找到自己的空间;因为在我们的心灵深处这样的空间要比整个欧洲大陆都宽广无边。命运对我们的指引并不是用疆域的大小来衡量,而是用我们灵魂的深度来测算。  相似文献   

15.
生活中不可能存在永远完美的东西,就像你认为自己已经一切准备就绪,结果等到了机场才发现没有带身份证。  相似文献   

16.
树英 《侨园》2014,(11):31-31
在我还是十几岁的少女的时候,心目中的爱和婚姻是那种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牧歌式的。家政课上,老师让我们设计完美的婚礼和婚庆接待会,包括婚礼最后抛撒大米,新郎新娘乘坐豪华轿车缓缓离去,就像电影中那样,俊男靓女终成眷属,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但现实完全不是这样的。高中毕业后,我上了大学,立志成为一名护士。我忘记了婚姻,把它抛在脑后,因为我要救死扶伤,四处游历。然而两年后我遇见了自己的真命天子。他来自爱达荷州的一个小镇。过去我不知道自己将来会嫁给一个什么样的男人,但有一点毫无疑问:他不能是农民或者奶场工人。  相似文献   

17.
发明大王爱迪生,从12岁就再 也没有听过鸟叫,永远与歌 声、笑声无缘,但发明成果却层出不穷。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发明一种助听器供自己使用,他反问:“你在过去24小时听到的声音中,有多少是非听不可的?”显然,爱迪生并不是说耳朵没有作用,而是说,如果耳朵听取的都是一些没有价值的东西,那么即使有一双耳朵,也没有多大的意义。有的领导干部整天忙于迎来送往,就像华威先生所言:“忙呀,我恨不得取消晚上睡觉的制度,恨不得一天不止二十四个小时。”我们不妨套用爱迪生的话来问:在过去24小时所做的事情中,有多少事是非做不可的?有的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18.
游子心声     
王杰 《侨园》2014,(6):25-25
我在新西兰生活了5年多,认识了不少朋友,说在国外生活的苦和不容易也并非假话,自己不努力,到哪去生活都不会有好结果的。但当国内的朋友问我新西兰如何时,我也会实事求是介绍,人家的天如何蓝,水如何清,空气如何新鲜——总之。这里的自然环境就是不错啊。我认识一个同乡,今年30多岁,他从10岁就来到了新西兰,从此再没有回过家乡。  相似文献   

19.
人生隽语     
《民主》2017,(4)
正朱永新:只有教师和孩子一起成长,教育才是有价值的。师生之间是一种伙伴关系。作为一个好老师,首先要认识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真正价值,发现这个职业的内在魅力——这不是一个为他人做嫁衣的工作,职业本身充满了创造性和无限的挑战与可能,而且没有统一标准,因为学生就千变万化。  相似文献   

20.
《侨园》2016,(5)
正即将走出国门的学子们,对未来要面对的生活是陌生无知的。下面的经验建议不可不看,请把这话真真正正记在心里。01.永远不要忘了你出国是读书的,不是买买买,不是搞代购,不是学厨师,不是和有车的朋友每天出去玩发一堆朋友圈。你可以周末做做自己想吃的菜,和朋友出去看个电影,在床上赖到中午,看剧看到半夜。但永远不要忘了你是上学,和国内一样,要有计划,要写作业,要准备考试,weekday要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