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沈向阳 《党史纵横》2014,(5):49-49,63
正中国早期抗战影片,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关于二战题材的电影。上世纪30年代初至40年代中期,数以百计反映中国人民奋起抗日的影片登上银幕,激励着亿万中华儿女投入到抗日救国的洪流之中。拍摄于1932年1月下旬的《十九路军抗日战史》,是第一部用镜头记录日本海军陆战队企图登陆上海、中国第十九路军奋起抵抗的抗战影片,上映  相似文献   

2.
黄义 《广东党史》2001,(6):24-25
明年1月28日是湘沪抗战70周年。十九路军在湘沪抗战中打出了广东军人的军威,中国人扬眉吐气!而“客家兵” 更是以爱国爱乡、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而著称,为此,现上海的“淞沪抗战纪念馆”内特辟一“和(平)籍烈士”展位,以示褒扬。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 事变后,国民政府的基本方针是采取不抵抗主义,导致东三省的沦丧。为此,日本侵略者更野心勃勃觊觎大片的中国国土。1932年1月28日晚,侵华日军向上海闸北发起攻击,驻防闸北的国民政府第十九路军第七十八师翁照垣部奉命予敌迎头痛击,揭开了在抗日战争史上有…  相似文献   

3.
1932年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一二八事变,遭到上海军民的违命抵抗,上海各个阶级、阶层同仇敌忾,全力支援第十九路军与第五军的英勇抗战,迫使日军三易其帅、三增其兵,抗日救亡运动掀起了第一次高潮,大大激发了爱国主义精神与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斗志。一二八淞沪抗战标志着中华民族觉醒的先声,亦是吹响了中华民族振兴的号角!  相似文献   

4.
肖竹 《党史纵横》2010,(9):24-28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蔡廷锴率十九路军调防上海。1932年1月18日,日本派陆战队登陆上海。蔡廷锴、蒋光鼎率十九路军立即奋起迎战抵抗,因而十九路军和蔡廷锴成为在全中国声名大噪的抗目军队和爱国将领。  相似文献   

5.
十九路军是中国现代史上极有影响的一支队伍,且不说它早先因淞沪抗战而远播声名,进而以发动“福建事变”而留芳青史;就是在文化事业上,也是颇有建树的。淞沪时期,它曾积极资助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著名社团——神州国光社开展活动。淞沪抗战后,蒋介石令十九路军入闽进剿红军。1932年6月初至7月中旬,十九路军各部,分批入闽,开始了十九路军兴衰史上,极不平凡的最后一段历程。十九路军在闽活动前后将近两年,进行复杂、痛苦的转变。这期间,在文化方面他们也继续开展活动,办刊办报,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相似文献   

6.
1933年11月22日,“中华共和国人民政府”(史称福建人民政府)在福州成立。“福建人民政府”成立不是偶然的。考察其原因;一、这是由国民党内部一部分对蒋介石坚持投降反共政策强烈不满的爱国人士和爱国将领举事的。1932年1月28日,驻沪十九路军奋起抵抗日军进攻,蒋介石不增援,反想借机消灭十九路军,并与日本签订停战协定,无异出卖上海。国民党内部许多爱国人士和爱国将领开始酝酿反蒋抗日。1933年9月,李济深等在香港集会,筹划建立“福建人民政府”。  相似文献   

7.
70年前,十九路军官兵在爱国将领蔡廷锴、蒋光鼐的领导下,在民族危机严峻的关键时刻,勇敢地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第一次冲破了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以反侵略的民族自卫战争,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挑起的侵略战争。在上海和全中国人民的热情支援下,十九路军和由张冶中统率前来增援的第五军将士并肩战斗,屡摧强敌,给日军以沉重打击,震惊中外。 值此纪念“一·二八”湘沪抗战70周年暨蔡廷错将军诞辰110周年前夕,笔者怀着崇敬的心情拜访了蔡廷错将军的女儿──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民革副主委蔡绍芝女士,亲聆她回忆了其父蔡廷…  相似文献   

8.
在一·二八淞沪抗战中奋勇反击日本侵略的十九路军,其实是一支与中国共产党关系甚深的军队。本文在梳理十九路军的前身与成军后同共产党武装的和战关系基础上,着重指出该军移驻上海后,受共产党引领的民众反日运动的影响,故有组建义勇军的举措,特别是在上海战云密布之际,十九路军高层在战斗动员时,更多地吸取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武装战术战法、战斗意志等方面的精气神,因此方有与顽敌周旋的勇毅。  相似文献   

9.
1932年6月,十九路军入闽后,驻扎在泉属各县,原驻泉州一带的省防军第一旅陈国辉部无立足之地,便将所部移驻仙游。一时间,万余人马云集仙游,仙游顿时成了大兵营。军阀掠夺,苛捐暴政,使十室九空的仙游地区更加民不聊生。特别是“东沙惨案”事发,省防军第三旅何显祖大开杀戒,震惊全国,但在国民党福建当局的袒护下,凶手逍遥法外。所以,福建人民深知官官相护,沆瀣一气,便将惟一的希望寄托在十九路军身上。而十九路军自松沪抗战之后,名声大振,颇为全国人民所敬仰,尤其是海外侨胞更是寄予莫大希望,纷给致电,“要求十九路军清除福建地方恶势力,与闽人合作,共同建设新福建”。闽南侨胞对陈国辉的暴行早已怨声载道,十九路军入闽后,“从海外控告陈国辉的文电,有如雪片飞来,数月不断”。而十  相似文献   

10.
蔡廷锴(1892.4—1968.4),乳名炳南,字贤初,广东省罗定县龙岩乡人,国民党二级陆军上将。他才思敏捷,善于审时度势,精于谋划、斡旋,有远见、有胆识,是国民党军中出类拔萃的人物。曾任第十九路军军长、总指挥,参与领导了震惊世界的“一·二八”淞沪抗战及“福建事变”,是著名的爱国将领。“违令”抗日被誉“民族英雄”“九一八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枪口一致对外”的正义号召推动下,蔡廷锴和第十九路军三万多官兵,在赣州宣誓反对内战和团结抗日。1931年10月下旬,由于宁粤合作,第十九路军开赴京沪铁路沿线担负警…  相似文献   

11.
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因积极参加上海抗战和发动福建事变,在中国现代史上名噪一时,但该部被强制解散后又得以重建并再次解体这一段历史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从中央到地方组织,对于曾在上海抗日又入闽“剿共”的十九路军,试图通过下层统一战线、号召兵变,并配合前线红军予以改造或消灭之。十九路军入闽初期,屠杀部队中的中共地下党员,清洗众多遭受怀疑的官兵;在社会上镇压由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的反日爱国的“肃劣(注:指劣货,即由日本及其殖民地榆出的物品)”运动,制造了“郑维新事件”。当时,中国共产党与十九路军处于极端对立的状态。  相似文献   

13.
在震惊中外的“一·二八”淞沪抗战中给日军沉重打击的第十九路军,是国民党军队中一支能征善战的劲旅。在它短暂3年多的生存时间里,先后经历了被蒋介石怂恿利用与红军作战受挫、奋起抗日救国、自立旗帜倒蒋等几个阶段,即由开始为蒋介石东征西讨到在战争中逐渐认识到蒋介石的反动本质,进而走向武力反抗国民党反动政权的道路。第十九路军的转变,是我国现代军事史上一次罕见的反戈。但第十九路军这种浩气凛然的民族爱国精神,却遭到国民党11个师的联合镇压,最后终因寡不敌众而被蒋介石扼杀。  相似文献   

14.
“一·二八”抗战后,蒋介石本打算肢解十九路军,但由于蒋光鼐、蔡廷锴据理力争,加上全国各界强烈声援,才改调十九路军入闽“剿共”。这是一箭双雕的计策.既可以让十九路军削平福建的地方杂牌军队,又使十九路军和红军在拼斗中两败俱伤,蒋介石坐收渔  相似文献   

15.
宋庆龄与何香凝,堪称一对敢死的救国女杰。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者的魔爪伸入我国,何香凝不满于蒋介石抑内媚外的不抵抗主义,她愤然寄诗国民党高级将领,愿将“巾帼裳”,“换你征衣去”。1932年。当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爱国官兵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消息传出后,淞沪前线随即出现了宋庆龄、何香凝两位伟大女性的身影……  相似文献   

16.
“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步步进逼,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抗日救国已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要求。1933年1月,中国共产党发布宣言,表示红军愿意在三个条件下和一切军队合作抗日。这个宣言,受到全国各阶层爱国群众的热烈响应,并影响了一部分国民党军队。当时被蒋介石从淞沪抗战前线调到福建进攻红军的十九路军,便是响应我党抗日宣言,反蒋抗日的一支国民党军队。“福建事变”就是十九路军的将领们在这种形势下所发动的一个重大政治事件。本文试图就促成这一重大事件的关键因素“朋口之战”的作用作个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7.
游毓桢是福州凤岗里凤泽村(今福州郊区建新镇冯宅村)人。1925年就学于张家口西北陆军干部学校时,经高照宇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夏赴粤参加北伐。1928年在黄埔军校当教官,联系10余名革命同志,集体投奔十九路军。在十九路军,游毓桢担任中共总支部书记,曾参加上海淞沪抗日战争。 1932年秋十九路军入闽,中共福建省委派军委书记蔡协民  相似文献   

18.
柯兴 《世纪桥》2005,(7):60-63
参加“左联”关露原名胡寿楣,1907年7月16日出生在山西右玉县一个没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关露是她自己起的笔名。1926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向北洋军阀进行决战。一天,关露把她写的《故乡,我不能让你沦亡》这首诗拿到“左联”请提意见,并要求参加“左联”,“左联”吸收关露成为上海左翼作家联盟的盟员。关露参加“左联”不久,便爆发了“一·二八”淞沪抗战。“左联”集合关露等一些作家,在丁玲的率领下,到闸北前线去慰问十九路军英勇奋战的将士们。  相似文献   

19.
闽中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交通要塞,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1934年初,十九路军同蒋介石的军队在这里进行一场规模大、兵力多的激烈决战,成为福建军事史上一场罕见的两军对抗战。 1933年秋,十九路军在福建揭竿反蒋,成立了“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对蒋介石及其国民党政府造成巨大威胁。于是,蒋介石暂停对中央红军根据地的“围剿”,亲自挂帅,就任“讨贼军”总司令,调动陆海空三军共11个师15万兵力进攻福建,企图一举消灭十九路军,摧毁人民革命政府。蒋介石还暗地派人在闽南和闽中一带招抚原被十九路军惩治过的省防军第一旅陈国辉和第三旅何  相似文献   

20.
一月十日,根据党中央批示,中央军事委员会发出攻取赣州的军事训令。二月,红军围攻赣州,月余未克,后撤至江口地区集结。二十八日,日本侵略军在上海反动进攻。十九路军在全国人民要求抗日的影响下,违抗蒋介石的命令,奋起抗战。全国掀起新的抗日高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