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采用标准化的情绪类型测试量表对我国部分省市自治区服刑人员的调查,发现多数人都是平衡型的人,而其他类型的人数量相对较少;情绪类型主要受先天因素的影响,监狱的特殊环境并没有实质上改变情绪类型。  相似文献   

2.
执法部门对服刑人员结婚申请处理结果的不同,折射出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和认 识的模糊。服刑人员的婚姻权因丧失人身自由而没有独立性、自主性,具有极强的依赖性,处于被 暂时限制状态。建议制定法律,明确服刑人员的婚姻权,规范执法机关的执法行为,创造条件,保障 服刑人员婚姻权的实现,促进对服刑人员的改造。  相似文献   

3.
公安部《关于实行破案追逃新机制的通知》有关网上追逃程序启动的规定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社区矫正工作的新要求。为充分发挥网上追逃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作用,有必要修改上述规定,把人民法院撤销缓刑、假释的裁定或收监执行的决定作为公安机关启动网上追逃程序的法律凭证,与此同时,也应该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来进一步建立健全“网上追逃”侦查机制。  相似文献   

4.
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是社区矫正适用对象的特殊类型,与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相比,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在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矫正工作者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实施主题不同的思想、法制、道德和文化教育,并根据其心理状况,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以有利于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身心发展,并达到预期的刑罚目的和矫正效果。  相似文献   

5.
监狱是一个特定的社会小环境,基于自身的封闭性,成为服刑人员精神疾病的高发区。我国对服刑人员精神疾病的干预存在专业性和有效性不足的问题,需要在不断提高工作人员专业水平、提升干预效果以及做好社会衔接等方面进行完善,从而促进监狱安全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6.
“杨妈”、“MotherYang”……在艾滋病专管监区。听到艾滋病服刑人员讲得最多的就是这些称呼.来自不同国籍、不同肤色、老少不同的服刑人员对管教员、4l岁的杨佩芳,叫法各有不同,但都十分亲切。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张伯源修订的A型行为人格问卷对我国9283名服刑人员进行测试,结果发现服刑人员的A型人格的比例高于普通人群,婚姻状况、不同刑期、不同犯罪类型、与家人的关系和典型A型人格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年龄、家庭状况和性别与A型人格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服刑人员的生育权是法律的空白点,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从法不明文规定不违法、刑罚之目的、人权主义思想、婚姻家庭稳定等因素出发考察,服刑人员应当依法享有生育的权利,不能因为曾经犯罪而被随意剥夺。由于服刑人员的人身自由受到限制,生育权的行使面临着现实的掣肘。目前,离监探亲、同居会见、现代辅助生殖技术是实现服刑人员生育权最切实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联合国相继通过了一系列涉及服刑人员权利的国际公约。这些国际公约促成了服刑人员权利的国际保护,也推动和督促了各国在其国内法中对服刑人员权利的确认和保护。确认并保障服刑人员依法享有权利,已是现代各国刑罚制度共同遵循的一条基本准则。新中国监狱十分重视对服刑人员的人格和尊严的保护,已建立了较为广泛的服刑人员权利保护制度。监狱法律制度对女犯、未成年犯、老弱病残犯和少数民族服刑人员等某些特殊服刑人员群体都规定了特殊的权利保护内容。  相似文献   

10.
服刑人员医疗保障不仅是其人权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确保监管改造工作持续安全稳定的重要基础。调查表明,对服刑人员实施全额医保模式并不能得到监狱、监狱民警以及服刑人员在价值观念上的认同和行动上的支持。规范服刑人员的劳动报酬、将服刑人员纳入全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实现监狱医院的社会化医疗管理模式是破解服刑人员医疗困境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随着依法治国和司法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我国服刑人员人权保障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有许多尚需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其中,性权利作为服刑人员所享有的一种自然权利,却因受社会意识观念和国家法律体制等因素的制约,造成其本应合法享有的性权利成为被剥夺自由权的"殉葬品"。通过对服刑人员性权利现状实证调查,制约服刑人员性权利保障的因素有文化、政治、经济和法制等因素,把基本人权这一理念贯彻到解决服刑人员性权利问题的行为中去,积极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不失为一较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女服刑人员道德敏感性,为女服刑人员道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倾向性道德敏感性量表对1274名女服刑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女服刑人员道德敏感总分为2.72±0.77。不同年龄女服刑人员的惩罚倾向、移情烦扰、共感想象和道德敏感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2,3.16,4.09,4.77;P<0.05)。城市女服刑人员移情内疚和惩罚倾向得分高于农村女服刑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7,2.42;P<0.05)。不同受教育程度女服刑人员的移情内疚和觉察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3,3.35;P<0.05)。不同职业女服刑人员移情内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2;P<0.05)。结论:女服刑人员道德敏感性偏低,年龄、家庭居住地、受教育程度、职业对女服刑人员道德敏感性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对其进行救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法律空白、管理缺位和社会歧视等原因,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救助工作面临着许多困难。援助对策:1.健全法律保障体系,完善管理运行机制和营造社会良好氛围;2.落实已有政策,加大对各种求助机构的支持,动员全员参与救助。  相似文献   

14.
服刑人员作为特殊公民,其合法的民事权利理应受到保护。我国物权法规定国家、集体、个人等不同物权主体是平等的,应得到平等的保护。服刑人员是物权主体中比较特殊的群体。本文试从法学相关理论入手,对我国服刑人员物权的保障制度进行了阐释。首先简要概述了服刑人员物权的含义、内容和主要特征,分析了我国法律对保障服刑人员物权的不足,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保障服刑人员物权制度的建议。解决现有法律法规保障服刑人员物权不完善之处的方法,应是尽快修订监狱法,而不是制定专门的服刑人员物权法,特别应进一步完善其中关于服刑人员物权的相关规定。监狱机关应承担更多的保障服刑人员物权的责任,其他相关部门也是保障服刑人员物权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5.
服刑人员家庭同居制度有利于维系服刑人员的家庭关系、减少狱内性犯罪和减少再犯,但亦可能导致狱内关系不平衡、滋生腐败、管理失控。比较利弊,我国应建立服刑人员家庭同居制度。该制度应当只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且必须认真遵守监规,积极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而且对来访的家庭成员确实无现实的人身危险性;另外,被申请来访的家庭成员必须为配偶或直系亲属。为此,应建立健全服刑人员家庭同居制度的适用程序。  相似文献   

16.
中央企业的科研院所自主创新能力普遍不强的主要问题在于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只有符合并服从于自主创新活动的客观规律,才能促进自主创新活动,否则就会阻碍自主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归纳了社区服刑人员面临的主要问题,论述了我国社区矫正帮扶工作的状况和帮扶工作存在的问题,同时就帮扶工作存在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些分析意见。  相似文献   

18.
社区服刑人员异地管理是我国社区矫正制度面临的甚为棘手的问题。尽管我国出现社区服刑人员异地管理现象具有客观必然性,但其易造成衔接工作不到位、执行监管不得力、矫正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因此,建议设置县级统一的社区矫正执行机构,建立全国统一的社区矫正心思系统,补足完善社区矫正制度的相关内容,以尽力化解异地管理之难。  相似文献   

19.
服刑人员虽然被判处刑罚,但结婚权属于未被剥夺或限制的权利之一。但由于人身自由的受限制,在客观上已无法通过自己的行为去实现结婚的权利。因此,这需要有关机关的配合与协助,而理性地看待服刑人员的结婚行为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为给监狱服刑人员的心理辅导提供有效的心理矫治方案,招募60名服刑人员进行正念训练对照研究,探索正念训练对男性服刑人员情绪稳定性的影响。两组干预前、后的五因素正念量表(FFMQ)和艾森克情绪稳定性量表测评结果显示:经过8周的正念训练,干预组FFMQ差值高于对照组,自卑、抑郁、焦虑3个因子的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8周正念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男性服刑人员的情绪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