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论作为一种普遍的科学方法论,是侦查学基础理论之一。信息论往往被用于认识侦查、认识犯罪这类形而上的宏大命题中,而很少被应用于具体案件场景去指导解决现实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具有发案率高、破案率低、群众被骗损失挽回难等特点。在信息论视野下,电信网络诈骗资金流是涉案资金信息在电子支付信息系统内的传输流程,其传输模型由信源(入口,即被骗群众账户)、传输通道(资金节点和转移路径组成的网状结构)和信宿(出口,即诈骗人员账户或ATM机)三部分构成。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侦防之资金流导向就是基于对以上信息传输模型的认识和把握,有针对性地开展信息收集汇总、分析研判、反馈处置的综合工作,即通过控制资金入口、溯源传输通道、落地资金出口三方面工作,以实现及时预警劝阻、冻结返还赃款、查明案情、抓获犯罪嫌疑人、破获案件之侦查目的,完成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有效打击防范。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犯罪问题也日益突出,其中,网络诈骗犯罪日益猖獗,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生活的安全和稳定。网络诈骗具有隐蔽性强、不受时空限制、侵害对象广泛、证据实效性强等特点,给侦查工作带来诸多限制和不利因素。针对当前网络诈骗犯罪的现状,对网络诈骗犯罪的侦查难点和侦查对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物流业是我国的一项新兴产业,但市场发展尚未成熟,货主防范意识不强,加之货物销赃容易、车辆外挂等问题,给了犯罪嫌疑人可乘之机。诈骗手段隐蔽,熟悉业务流程,伪造各种证件,多以团伙作案、流窜作案为主,追赃十分困难。对此,要紧抓物流运输的各个环节,以寻找车辆、赃物和犯罪嫌疑人为目标,争取技术部门的支持,通报案情,寻求区域协作,加强情报信息工作,提高串并案件能力,同时需要国家及相关部门的外部配合及货主、中介部门等的自身努力,共同防范该类案件的蔓延。  相似文献   

4.
保险诈骗犯罪的侦查应从现场勘查与调查询问、保险合同审查等几个方面入手,同时综合分析案情,寻找案件突破口。侦查中应重视证据的收集,对事故现场的证据和理赔卷宗中的合同、文书、资料等证据采用各种方式加以固定。保险诈骗犯罪的预防应从提高保险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素质,加大对群众普法教育的力度,加强保险制度建设和严格照章办事等几个方面展开。应当注重建立统一的理赔信息数据库,为打击和预防犯罪提供有效信息。  相似文献   

5.
网络电信诈骗犯罪已成为当前我国侵财型犯罪中增速最快的犯罪类型之一。犯罪的主要方式有:虚假告知被害人的手机、座机电话欠费或者以银行卡涉案实施诈骗;网上发布虚假中奖信息;利用网络声讯电话语音冒充熟人编造谎话;网络发布低息贷款或办理贷款等。此类案件具有犯罪工具高科技化、手段智能化、作案过程非接触化、作案目标不特定性、资金流向复杂性、依托网络技术为实施犯罪提供支持、呈现有组织犯罪公司化、专业化管理等特点。该类案件还有抓捕全案犯罪分子难和固定搜集犯罪证据难两大难点。因此,公安机关应当抓好案件接警前后的前期侦查环节,侦查员积极做好案中侦办取证环节;积极拓宽宣传阵地,提高群众防范意识;充分发挥银行金融系统和网络电信部门的主观能动性,减少此类案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电信网络诈骗作为一种新型的犯罪,已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重要因素。此类案件多为跨省市、区域作案甚至跨国作案,因其侵害面广、涉案金额大、受害人群不特定、侦查取证难度大,利用传统的侦查模式已远不能适应现代的侦查需要。牢固树立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意识,积极探索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新途径、新方法,践行现代刑事侦查理念,通过信息战、合成战,坚持信息到人、信息到案、从人到案、从案到人的多元化现代侦查模式,对多发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精准打击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7.
电信诈骗犯罪是诈骗犯罪新的表现形式,通常分为通信诈骗和交易诈骗两类.电信诈骗具有组织严密、分工明确,犯罪成本低、涉案金额大,涉案人数多、波及范围广,案犯年龄低、文化程度高等特点;电信诈骗犯罪也表现出诈骗手段不断升级,作案日益隐蔽,智能化程度日趋增高,跨境作案日渐明显的新趋势.侦破与防范电信诈骗犯罪也存在诸多困难.因此,在侦查对策方面,我们应当梳理侦查线索,获取犯罪证据,推断案犯身份,确定作案人,深挖余罪和同案犯;在防控对策方面,我们应当完善法律法规,加强舆论宣传,强化公安信息化建设,密切与有关部门的协作和加强国际,区际刑事司法协助.  相似文献   

8.
信用卡业务日益渗透到我们的经济生活中,信用卡诈骗犯罪案件也因此逐年递增,涉案金额成比例增长,犯罪手段也日趋多样化、复杂化。它严重破坏了国家正常的金融管理秩序,增加了银行的风险控制难度,也给持卡人带来了信用风险。对此,必须准确把握信用卡诈骗犯罪案件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侦查与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9.
10.
网络购票诈骗是利用互联网通过制作虚假网站或者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骗取购票者财物的行为。近些年来,网络购票诈骗案件频频发生,并且屡打不止。作为网络经济发展的"副产物",网络购票诈骗有其智能性、隐蔽性等特点。根据此类犯罪的特点及作案手段,不难分析出此类犯罪的作案流程。针对此类犯罪,应根据其特性实施有针对性的侦查策略,从而及时抓获犯罪嫌疑人,避免更多的人上当受骗。此外,还应加大宣传,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社会发展阶段,"互联网+"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新动力,互联网技术在生产要素配置中优化、集成作用越来越大。同时,随着通信、金融业的快速发展,手机、电话、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与现代网银技术的无缝对接,以通信工具或计算机网络等平台实施的违法犯罪越来越多,电信网络诈骗作为新型违法犯罪就是其中的典型。此类犯罪的高发低破,不仅严重侵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还给社会治安稳定带来极大隐患,已成为影响当今社会治安的热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游戏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游戏诈骗犯罪频发。这类案件侦查中存在着立案难、侦查取证难、犯罪黑数大等问题。公安机关应加强对网络游戏诈骗犯罪的重视、充分利用网络报警平台获取案件线索、完善侦查合作机制,有效打击网络游戏诈骗犯罪,维护网络游戏交易安全。  相似文献   

13.
14.
通过对网上团伙诈骗与传统诈骗犯罪的区别、人员特点、行为模式进行分析,阐述了网上团伙诈骗犯罪侦查方法及侦查对策。  相似文献   

15.
网络诈骗犯罪是随着网络技术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诈骗犯罪形式,具有高科技性、高智能性、方式多样性、作案隐蔽、地域跨度大等特点。尤其是其隐蔽性、跨地域性,使得警方对案件的立案追溯显现出一定漏洞。目前公安机关在网络诈骗犯罪立案中遭遇到地域管辖不明、群众报案态度消极、取证困难等困境。  相似文献   

16.
地域性职业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及其侦防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地域性职业犯罪,具体原因包括"互联网+"经济形态的发展,犯罪实施成本和犯罪机会成本低,传统侵财犯罪发生空间转移,犯罪亚文化的形成和传播。地域性职业犯罪特征包括:诈骗县、镇、村区域集中现象突出;作案手段呈现明显区域特色且相对稳定;犯罪过程分工精细,呈产业链形态分布。为有效侦查打击治理地域性职业电信网络诈骗,侦查部门要建立高危人群数据库,加强高危人口管控;推进信息流、资金流、人员流的"三流侦查法",建立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新机制;加大互联网刑事法制宣传;依法从严、全面和准确惩处地域性职业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消除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土壤;铲除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黑色产业链;加大针对地域性职业犯罪群体开展相应预防措施的力度。  相似文献   

17.
远程操控诈骗犯罪是一种依托于网络通讯平台的非接触式跨区域的新型诈骗手段,具有以下特点:通过银行进行转账支付获取赃款;侵害范围广,侵害对象不特定;犯罪团伙实行公司化、集团化管理;作案手段科技化;作案过程呈阶段性等。此类犯罪的侦查对策主要包括:采用"2+1"的侦查模式,保证刑侦、技侦、网监无障碍协同作战;明确调查取证的工作重点,革新方法;充分利用情报信息网络,通过信息碰撞查找犯罪嫌疑人。  相似文献   

18.
远程操控诈骗犯罪是一种依托于网络通讯平台的非接触式跨区域的新型诈骗犯罪,具有侵害范围广、对象不特定,犯罪团伙实行公司化、集团化管理,作案过程呈阶段性等特点,而通过银行转账支付获取赃款是其本质特征。针对远程犯罪频发的特点,侦查部门应采取"2+1"侦查模式、串并分析和建立情报网络、进行信息碰撞等侦查对策。  相似文献   

19.
抑制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高发态势,必然要加强电信网络诈骗涉“两卡”犯罪的打击力度。通过梳理分析2020年1月—2023年3月31046份判决书,发现电信网络诈骗涉“两卡”犯罪存在发案数量大、涉案人员文化程度低以及线上线下交易并存等特征。结合侦查实践,分析侦查此类案件存在的困境,从加强阵地控制、强化大数据应用、全链条打击、全面收集证据四个方面提出侦查机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涉“两卡”犯罪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当前国外大数据技术在金融犯罪方面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相关理论、分类、通用框架、诈骗犯罪类型及侦查方法等热点问题.相关研究表明,金融犯罪侦防面临的监管改革、世界各地监管机构处理类似问题的不同规则、跨多种设备的即时电子支付系统的发展和金融全球化的影响、新型网络犯罪难以监控和发现或预防,以及现有机构设置或部门无法有效应对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