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叶天蔚 《群众》2013,(3):I0066-I0066
有一则故事说,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  相似文献   

2.
分粥     
曾经,有七个人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由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决定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但是,强权必然会产生腐败,其他的六个人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但每次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最后,想出来一个办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才能吃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  相似文献   

3.
《劳动保障世界》2006,(2):18-18
粥公粥婆是来自广东深处的著名粥店。在“吃在广东”的“食”尚背景推进下.融合南北口味.对传统粥品进行大胆创新.经百年打造,成为广东饮食界一代“养生食神”。已风靡港澳台以及欧美、东南亚各国。被誉为“粥公粥婆吃广东”。2000年.嘉禾集团将“粥公粥婆”纳入旗下.利用公司推广经验和中华食品技术研究院雄厚技术实力.深度挖掘调整“粥公粥婆”内部资源和菜品菜色.添加配合粥品的粉、面、菜品.使食品种类更加丰富.历经2年时间,终于构建出完善的“粥公粥婆”连锁体系。  相似文献   

4.
锚定效应     
《时事报告》2012,(11):77-77
两家卖粥的小店,每天顾客的数量和粥店的服务质量都差不多,但结算的时候,总是一家粥店的销售额高于另一家。探其究竟,原来效益好的那家粥店的服务员为客人蛊好粥后,总问:“加一个鸡蛋还是两个?”而另一家粥店的服务员总问:“加不加鸡蛋?”接收到第一个问题的客人考虑的是加几个鸡蛋的问题,而接收到第二个问题的客人考虑的是加不加鸡蛋的问题。考虑的问题不同,答案自然也不同。通过不同的提问方式,第一家粥店不知不觉地多卖了鸡蛋,增加了销售。  相似文献   

5.
唐禄 《今日广西》2008,(19):61-61
一名小伙了在全国首先使用QQ经营粥铺,居然一夜间迅速改变命运,让深陷绝境的小店起死回生!广州偷师学艺开粥铺 陈晨今年28岁,是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人。他看到广东粥铺的生意十分红火,也想在温州开家粥铺。为了掌握煲粥的诀窍,2002年秋。他前往广州学艺。他应聘到一家粥铺打杂,边工作边默记煲粥的操作要领。偷师学艺一年后,2003年9月4日,陈晨在温州市最繁华的商业中心时代广场附近,以3000元月租,租了一间门面经营了“财神记”粥店。粥铺开张头一天,居然只卖出了十几碗粥。  相似文献   

6.
只将食粥致神仙卢祥之中国的粥,非常普遍和实惠,传说远古时期的黄帝,发明了“烹谷为粥”。粥不仅是人们饮食适口的食物品种,还是中国民间互赠亲友的礼品。北京风俗有“杂豆米粥,互相馈送,夸精美也”;宋朝文人还有诗曰:“今朝佛粥更相馈。”古时帝王还赠大臣以粥,...  相似文献   

7.
秋冬滋药粥五款在日常生活中,粥是既普遍又经济的主食。在秋冬的清晨若喝上一碗热乎乎的粥既可补养身体,又可防治疾病,疗效好,还食用方便。现介绍几则供选用。一、大枣粥:取大枣10-15枚,粳米100克同煮粥。具有健脾胃、补气血的功效。适宜体弱、病后身虚气血...  相似文献   

8.
冬春健身粥     
在日常饮食中,既普遍又经济的主食莫过于“粥”了。粥容易消化吸收,不伤肠胃,滋补养身。在寒冷的冬晨若喝上一碗热呼呼的糯米粥、红枣粥、鸡肉粥之类,就会立感遍身发热,能精神抖擞地投入一天的工作或学习。这里介绍几种冬令健身粥。一、红枣粥。红枣10-15枚与粳米100克同煮。此粥香甜可口。且可治疗体弱,病后身虚,气血两亏,营养不良,脾胃虚弱、贫血、血小板减少,过敏性紫癜等,并有保护肝脏的作用。痰湿较重的肥胖的中老年人忌食。二、芹菜粥。芹菜连根问0克左右,洗净切碎,加粳米250克同煮,早晚眼食。芹菜有凉肝乎热、降低血压…  相似文献   

9.
只将食粥致神仙刘映芬一般上广年纪的人都喜欢喝粥,一是容易消化,二是富有营养。常食粥能强身健内延年益寿。所以大诗人陆游在他的一首诗中说:“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粥能治病,粥能延年益寿,在古籍中有不少记载,汉代...  相似文献   

10.
有一则关于分粥的故事:7个人在一起生活,如何把粥分得公平合理成为令大家头疼的事。他们先是指定一人分粥,然而很快大家发现,这个人总是为自己分得最多最好。换了一个人,结果一样。又换了一个,还是如此。后来,大家又想出了第二种分粥的办法,即指定一个人监督分粥人分粥。起初,粥分得还比较公平,但时间一长,分粥人和监督人串通一气,他们两人的粥分得最多最好。既然谁也信不过,大  相似文献   

11.
威县拐磨     
菲荑 《乡音》2014,(6):44-44
拐磨是威县东北部乡村最普通的粥类食品.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威县当地餐饮业具有地方特色的一类主食。拐磨是用黄豆泡涨后用石磨磨成豆糊,和小米混合在一起熬,再加上剁碎的青菜叶或晒干的红薯叶做成的粥,有的地方也称菜豆腐,  相似文献   

12.
国风 《中国保安》2004,(2):54-55
分粥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最后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他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的平均,就算是不平,也…  相似文献   

13.
分粥     
<正>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  相似文献   

14.
分粥     
《新东方》2005,(6):26-26
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  相似文献   

15.
7个穷和尚,成年累月靠在一个锅里煮粥吃过日子。僧多粥少,分粥便成了问题。最初,他们决定每天轮流分粥,结果一周下来,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谁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这个道德高尚的人也腐败了。然后又组成了3人的分粥委员会及4人的评选委员会,但他们常常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最后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他人都挑完后拿最后剩下的那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分粥人给每个人都尽量分得平均,于是公平问题终于得到很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16.
别剩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赐,你随手扔掉的饭菜看似不起眼,可能就相当于其他人的一顿饱饭。  相似文献   

17.
情鸟     
情鸟徐振武那年,大街小巷贴满了大字报。夏天,山区28岁的村民李君,因对那位“身体永远健康”的人物说了几句“不健康”的话,被造反派关了起来。李君吃尽了皮肉之苦,每天吃两顿饭,是粥。造反派要他交待“思想问题”,而他却常想到粥。妻子小娥一次也没有来看过他,...  相似文献   

18.
《就业与保障》2013,(12):54-54
黑芝麻粥——补肝肾,润五脏 做法:黑芝麻淘净晒干,炒熟研细,每次取25克,投入以100克粳米煮至将熟的粥内,熬至粥稠食用。 黑芝麻具有润肠通便、益五脏、壮筋骨的作用。此粥能滋养五脏,润燥通便,适用于肝肾不足、虚风眩晕、风痹、瘫痪、大便秘结、病后虚羸、须发早白、妇女产后乳少等。  相似文献   

19.
在贫困山区陕北佳县,有一个叫陈生春的普通农民,因为能搞到各类扶贫款而出名。人称“扶贫托儿”。当地老百姓给陈生春提炼出要到钱的“真经”:扶贫资金是锅粥。会哭才能吃到粥。陈生春就是个会“哭”的“孩子”。可陈生春“哭”来的钱是怎么用的呢?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南方许多地区正值梅雨时节,湿气较盛。中医认为,湿为阴邪,最易损伤人体的脾阳,使脾阳不振,引起脾胃运化功能减弱,出现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四肢乏力、口淡无味、甚至恶心欲吐等表现。此时,可以服食一些祛湿粥。白扁豆粥将白扁豆10克、大米50克一同放入锅中熬煮。此粥具有健脾和中、化湿祛暑的功效。临床上将白扁豆作为甘淡温和的健脾化湿药,用于脾胃虚弱、纳少、便溏腹泻,以及感受湿邪引起的呕吐、腹泻、胸闷等症,为梅雨时节防湿祛湿的食疗佳品。茯苓粥大米50克、茯苓10克同煮。本粥具有健脾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