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5月16日,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理事长、前外务省次官小和田恒教授访问我院,并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21世纪的世界与日中关系》的演讲,演讲结束后小和田先生还回答了与会研究生的提问。 5月18日,应北京大学的邀请,美国驻中国大使约瑟夫·W·普理赫先生在校图书馆报告厅,就美中关系、教育问题等为我院师生百余人演讲,并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冷战时期,基于东西方对抗与美苏争霸的大背景,前苏联以支持朝鲜作为远东战略前沿的方式确立了其在朝鲜半岛的主角地位。冷战后,由于内外各种因素的制约,俄罗斯对半岛的影响力曾一度有所下降。但从长远来看,俄罗斯在朝鲜半岛的地位仍是无以替代的,其在半岛问题上的作用也将是不容忽视的。本文的目的,就是以冷战后东北亚战略格局的变化为基点,对俄罗斯与朝鲜半岛国家关系的演变、俄罗斯对朝鲜半岛的政策定位以及它在朝鲜半岛问题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系统的分析,以求对冷战后俄罗斯与朝鲜半岛的关系形成一种较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10月初,前中国驻加蓬大使郭天民接待了来华访问的加蓬邮电部长达尼埃尔·奥纳·翁多一行。这次访问并没有被媒体广泛报道,因为他们并非受国家领导人邀请,而是受中国的一家民营企业——华为集团所邀。在全程陪同加蓬邮电部长访问期间,郭大使的角色已不是政府官员, 而是华为集团开拓非洲市场的高级顾问。  相似文献   

4.
<正>2010年11月12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东研究中心成立暨"中东政治继承与换代问题"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外交部政策规划司副司长蔡润、中国驻约旦大使岳晓勇、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所长杨光(中国中东学  相似文献   

5.
朝鲜半岛位于东北亚的核心地带,北部同中国和俄国接壤,东部同日本毗邻,西海岸距中国山东半岛的最短距离约190公里,南部距日本本洲岛180公里。朝鲜半岛不仅连接日本海和东海,而且连接亚洲和太平洋。因此,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亚洲的巴尔干半岛”。朝鲜半岛的这一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东亚地区大陆与海洋之间在文化交流、国际关系、经济合作等方面的交汇点与桥梁,在东亚乃至亚太地区具有特殊的地位与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2000年5月18日,应北京大学的邀请,美国驻中国大使约瑟夫·W·普理赫先生来到北大,就教育问题、经济改革、美中关系等问题向北大国际关系学院的师生100余人发表演讲,并回答了与会人员提出的问题。本文是根据普理赫先生的演讲稿翻译而成。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冷战后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有一比较全面的了解与认识,2002年1月25日—24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在北京主办了“冷战后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国际学术研讨会。黄宗良、李凤林(北大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原驻俄大使)、张汉清、林助建教授等主持了研讨会。会议特别邀请了俄罗斯著名历史学家罗·麦德维杰夫教授、德国民社党基本价值委  相似文献   

8.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朝鲜半岛对美国的重要性要低于对中国的重要性。在朝鲜半岛战略竞争和博弈中,中美两国分别具有不同的优势,同时也面临着困境。从长期来看,中国可以接受一个中立的朝鲜半岛,同时也必将走向"深蓝",而美国则不得不从朝鲜半岛和日本缩减驻军。这是历史和现实的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9.
3月11日发生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的恐怖袭击事件,目前已造成202人死亡,1600多人受伤。这起发生在欧洲本土的恐怖大案,不仅影响了3日后的西班牙大选,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世界。如果说,"9·11"改写了美国的历史从而改变了当今整个世界格局的话,那西班牙的"3·11"恐怖爆炸事件,正显示着与"9·11"相同的效应。基地:转向欧洲?  相似文献   

10.
六月八日下午,原外交部亚洲司司长、驻日大使杨振亚应邀来到国政系为对外宣传干部培训班的全体学员和教师、研究生作关于国际形势的报告,并受聘为国政系兼职教授。杨教授着重讲述了亚洲的崛起以及各国对亚洲政策的调整,特别是对中国政策的调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2004年5月7日,美国高盛公司高级顾问、清华大学教授乔舒亚·库珀·雷默在伦敦《金融时报》上提出了"北京共识".5月11日,英国外交政策研究中心全文发表了他撰写的题为《北京共识》的报告."北京共识"的提出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那么,"北京共识"讨论的背景是什么?其实质和意义是什么?中国学者对"北京共识"持有一种什么样的立场?对于其研究应注意哪些问题?为此,本刊记者特地采访了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基本观点研究课题组首席专家俞可平教授.  相似文献   

12.
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但西方国家有些人却在国际上频频炒作所谓“西藏问题”,与以达赖喇嘛为首的藏独势力相互勾结,煽动民族分裂情绪,对中国说三道四、施加压力。这已经成为中国在外交实践中需要应对的重要问题,为此,本刊专门采访了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前驻法国、驻瑞士大使蔡方柏。  相似文献   

13.
声音     
《南风窗》2004,(11)
领奖时我太激动了,忘了感谢布什、切尼和拉姆斯菲尔德。没有他们,我的影片怎能如此精彩?想到他们我真该热泪盈眶。--美国"左翼作家兼导演"迈克尔·摩尔在其"批判布什"的纪录片《华氏9·11》夺得法国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后喜不自禁。《华氏9·11》因海外获奖一举摆脱本土"禁映"的命运,将于今年下半年在美国公映。  相似文献   

14.
梁志杰 《南风窗》2010,(15):85-85
<正>或许奥巴马意识到面前的正是苏俄的覆辙,他想在这覆辙上做的,相比苏俄的狼狈撤退,将是美国如何体面地离开阿富汗。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以来首次在人事上作出非常高调的动作,把美军驻阿富汗司令麦克里斯特尔撤换。传媒归纳事件源头为麦帅在一向反军方的美国杂志《滚石》的访问中,把美国总统、副总统到驻阿大使的军事政策骂得体无完肤,是一场政治公关灾难。有阴谋论更断言这是麦帅"金蝉脱壳"的奇招,目的在于从没完没了的阿富汗战场退下火线,以保自己作为"长胜将军"、生擒前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的"反恐英雄"。  相似文献   

15.
据《韩国时报》3月22日报道,韩国将与美国联合投资110亿美元,在远离朝鲜人民军火炮射程之外的南方为2.8万驻韩美军修建新家,那里将成为美军在朝鲜半岛上的"枢纽基地".  相似文献   

16.
一、导言 2001年9月8日,《旧金山对日媾和条约》签订五十周年纪念仪式在美国加州旧金山举行。气氛之热烈喜庆,均 在料想之中。这次盛会由北加利福里亚州日本研究会赞助,由一家名叫"美日21世纪工程"的私人主办方组织操 办,出席纪念仪式者包括日本前首相宫泽喜一、美国前国务卿乔治·舒尔茨、现任国务卿科林·鲍威尔以及日美双 方大使。日本外务大臣田中真纪子引用前首相吉田茂的话,称该条约是"达成和解和信任的桥梁",她并且对双方在 历时弥久的毁灭性战争之后,尚能建立起如此坚定的伙伴关系表示惊叹。这一和约和五十年前同一天签订的《美日 安保条约》,在促成战后日本发展和巩固"举世最为重要的双边关系"上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编者按]自乔治·W.布什当选美国总统以来,新保守主义日益成为美国政治思潮的主流,对美国的内政外交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第二届布什政府的成立,更进一步说明了新保守主义已成为美国的主流政治文化.那么,何谓新保守主义?它承袭了保守主义的哪些东西?列奥·施特劳斯对新保守主义这一理论体系的形成起了何种作用?新保守主义的发展前景如何?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英国伦敦大学政治学博士、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李强教授.  相似文献   

18.
2004年10月27日上午,法国波尔多政治学院皮埃尔·萨德兰教授应邀在中央编译局做了题为"法国的分权与地方民主"的学术报告。为增进国内学界对法国地方民主相关情况的了解和认识,现将皮埃尔·萨德兰教授报告的主要内容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9.
朝鲜半岛问题与中美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尽管冷战后中美两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已经逐步超越了长期以来的彼此对抗状态,并开始在若干主要方面实现了初步协调,但在对话与合作逐步增多的同时,彼此之间的矛盾与分歧却依然存在,而且这些分歧所反映的并不仅仅是针对朝鲜半岛问题的纯粹孤立现象,而是具有战略层面的深层基础。在共同致力于解决朝鲜半岛问题的进程中,中美两国所要做的决不应该仅仅限于某些具体政策上的协调,而应当以此为契机,切实推动双方在宏观战略层面上的真正协调。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朝鲜半岛对中国的战略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朝鲜半岛对中国安全的重要性是近乎常识性问题。中国人过去常常用“唇齿相依”、“唇亡齿寒”等字眼形象地比喻中国与朝鲜半岛的特殊关系,也说明了朝鲜半岛对中国安全的特殊重要意义。这种意义应当说是贯穿中国的整个历史进程。但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其意义却不尽相同。20世纪已经过去,新世纪已经降临。随着国际局势和亚太形势的发展,特别是朝鲜半岛自身在新世纪的新变化,朝鲜半岛与中国的特殊关系和战略地位也将会出现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