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杰  ;赵红志 《传承》2014,(5):34-36
《红色中华》报是中央苏区时期影响最广、发行量最大的报刊,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以贯之的群众性方针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作者队伍的群众性、文章风格的群众性和报刊发行的群众性,共同构成了《红色中华》报群众性的基础。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时,探讨《红色中华》报的群众性,作为对当前活动的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世纪行》2007,(10):41-41,45
1954年8月23日,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五十九次常委(扩大)会议对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草拟的《公私合营工业企业暂行条例(草案)》进行协商。这个条例草案的提出,是在我国国民经济基本恢复,中共中央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以后,为对资本主义企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而制定的。当时已经确定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和平赎买的政策,并用公私合营这一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来完成私营企业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相似文献   

3.
1952年,解放前上海滩上近百种小报早已全停止出版,解放后一时获准出版的《大报》、《亦报》也相继停办,整个上海民营报刊已寥若晨星,此时,报刊园苑中却绽放出一朵奇葩:不是报的“报”——民营期刊《通俗报》出版了,并且很快在全市街道里弄和居民间争相传阅。  相似文献   

4.
《汉口中西报》是晚清至民国中期汉口地区最重要的报刊,它不仅在武汉地区的新闻业中有独特地位,而且有其独特的新闻观与舆论观。它把"舆论"定义为:"舆论之价值即国民之价值"。强调舆论是国民的责任。并提出"朴质之舆论"与"激切之舆论"两种形态。它指出:"报馆是我国民现今独一无二舆论机关。""一幅报纸犹五千磅炸药"。报纸是"以千万人之耳目监督一人"。"报纸者,国民之喉舌"。其新闻理念在中国新闻史、舆论史上值得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5.
《上海机关动态》2001,(7):26-28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八十周年,又是我参加党六十周年的重要日子。我想起自己60年前参加新四军时做的第一件工作——参加筹办《太湖报》,特作以下回忆。1940年10月,我由共产党员杜夫带领,从上海到达苏南敌后宜兴闸口镇参加新四军。当时接见我的是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副团长陈立平,他热情欢迎我到来,并问我来新四军后想做哪些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光复初期台湾出现的《前锋》、《台湾文化》、《创作》等刊物以及《和平日报》、《新生报》等报纸副刊为主要考察对象,论述当时一度出现的争相介绍、研读鲁迅的热潮,其形成和消退的过程及原因,并指出它显示中国新文学优良传统在台湾播迁和赓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8.
《风月报》是日据末期殖民政府废禁汉文栏后得以生存并影响力颇大的汉文刊物。本文分析《风月报》存在的时代背景及其意义,以作者群中徐坤泉、吴漫沙、鸡笼生的大陆经验及其作品中的大陆形象为论述中心,探讨日据末期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9.
李佳 《前沿》2013,(12):143-146
从少数民族新闻史的角度看,《苗文侗文报》是我国第一份用两种文字编辑的少数民族报纸,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但是,目前很少有人研究该报.本文主要从新闻传播学的相关原理以及新闻史的视点对该报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0.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 ,台湾人的反应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台湾新民报》记事为后人提供了不少“九一八事变”前后的台湾社会动态资料 ,据此可探讨事变的原因及事变对台湾社会经济的影响 ,并揭示正处于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台湾人民心系祖国、支持祖国抗日斗争的历史真实。  相似文献   

11.
《神曲》是写但丁自己的梦游,他历时地从头到尾地游历地狱、净界、天堂三个不同的空间,它打破了生活原始状态的自然逻辑,创造出一个人、神、鬼在变形中交融的世界。而这一世界是通过场景、意象、碎片故事、旧文本与新文本的并置来显现的,彼此之间的联系不再是时间意义上的先后因果逻辑,而是空间距离中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北京周报(英文版)》2020,(4):I0003-I0008
一、欢迎您来到埃及,首先我们希望了解您此次访问埃及的原因?以及您将同埃及领导人讨论的主要议题?很高兴在新年伊始访问埃及,这也是我2020年首次岀访的第一站。中埃都是文明古国,两国友谊源远流长。埃及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阿拉伯和非洲国家。建交60多年来,两国人民始终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中埃关系经受住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成为发展中国家关系的典范。中国一贯高度重视同兄弟国家埃及的传统友谊和互利合作。  相似文献   

13.
《论十大关系》是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的重要著作。该著作从四个方面实现了理论创新:开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新境界;以苏为鉴、开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初步探索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发展新模式;掀起"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但也存在三大缺陷:未根本突破苏联僵化体制束缚;十大矛盾解决缺乏机制保障;未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论十大关系》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奠基之作,是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4.
孙其香 《青年论坛》2010,(1):127-129
《丈夫》是沈从文最出色的短篇小说之一,魏微的《大老郑的女人》荣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优秀短篇小说奖。虽是两篇不同作家写于不同时期的不同作品,但从中仍然可以感受到有两点明显的相同之处。首先从叙述视角上,这两部作品都采用了第一人称叙述,以"我"观物的视角展开故事的讲述;其次,这两部作品在文体形式上都有着明显的散文化倾向。这两部作品的不同之处则在于因作者性别不同所带来的性别视角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谢冬 《当代广西》2005,(2):56-56
这是用人民的语言塑造人民的形象,用人民的歌声礼赞人民的生活,从土生土长原汁原味的民族音乐元素中提炼、发展、升华而来的一朵艺术奇葩——岁月如歌,八桂如画。被誉为新世纪广西舞台艺术标志性作品的民族音画《八桂大歌》在2004年“一路欢歌”:先在9月的第七届中国艺术节上大放异彩,摘取国家级最高艺术奖——“文华大奖”和“文华音乐创作奖”、“文华舞台美术奖”、“文华编导奖”3项单项奖及“观众最喜爱的剧目奖”;紧接着12月,又在激烈的角逐中过关斩将,荣登2003~2004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金榜,同时音乐单曲《摆呀摆》获国家广电总局2004中国原创歌曲“十大金曲奖”和“政府一等奖”。汇集了700套艳丽的民族服饰、40首原创的天籁之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国大力试行“两种教育制度”,在各地兴办各种半农(工)半读学校。作为新中国侨务宣传的重要“喉舌”,《侨务报》对“两种教育制度”展开一个多层面、广泛性且形式多样的舆论宣传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效。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两种教育制度”的推行受到严重冲击,《侨务报》的舆论宣传工作也深受影响。1967年1月《侨务报》停刊,其相关工作也陷入停滞。  相似文献   

17.
18.
随着海外浙江人自身实力的壮大,他们以各种方式回馈家乡,多渠道地参与家乡建设,回乡参政议政就是一种重要形式。本文以《浙江侨声报》的相关报道为中心,探讨浙籍海外人士参政议政的原因与特点,以期引起社会对海外人士参政议政行为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9.
皇民化运动一直以来都是日据时期台湾史研究的重点之一,近年来相关史料的发掘出版,使得进一步分析该运动发展细节及其深层内涵成为可能。台湾总督府临时情报部《部报》是皇民化运动的主要官方宣传刊物,其中总督府总务长官森冈二郎的谈话、各州皇民化运动进展报告及珍贵的统计数字等等,都为深入探讨该运动提供了详实的资料。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4,(4):23-25
<正>报告共分三个部分:一、2013年工作回顾;二、2014年工作总体部署;三、2014年重点工作。报告指出,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