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1 毫秒
1.
俄罗斯激进式经济改革道路选择的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经济转型时之所以选择了激进的改革道路,是一系列因素的综合结果。激进式经济改革的特点和俄罗斯当时的状况是改革道路选择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如何看待改革道路的选择俄罗斯选择的激进式改革道路并不平坦。从统计数字看,1992—1996年中,俄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50%以上,1997年形势稍有好转,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0.4%,工业产值增长1.9%,但1998年的危机又使经济下降了8—10%,而且...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经济转轨模式的思考--兼论中俄经济转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俄罗斯的经济转轨仅用激进转轨来概括并不能解释俄罗斯经济转轨的本质特征,因为,激进式和渐进式转轨的两分法,仅仅说明转轨的进程,并不能反映转轨的驱动机制、维度和选择机制,而这些恰恰是说明俄罗斯经济转轨的具体方面.本文认为,从驱动机制看,俄罗斯的经济转轨是一个强制性供给主导型的转轨过程;带有政治意识形态化的供给主导型转轨决定了它是一种激进的转轨方式;这种激进转轨方式又决定了新体制对旧体制的替代只能采取创设式的途径,但新体制又是激进派从西方移植到俄罗斯的.同时,本文从这几个方面对中国和俄罗斯的经济转轨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下,国家所有制的实质是“政府所有制”,它在实践中演化成了官僚阶层的私有制。在经过多次博弈之后,俄罗斯选择了一条激进式的产权变革道路。尽管俄罗斯的产权变革长时间地陷入一种非效率制度均衡之中,但这并不能成为否认俄罗斯国有企业产权变革必要性的理由。  相似文献   

5.
中国和俄罗斯经济转型选择了不同的模式,中国的渐进式经济转型因转型过程平稳、发展绩效显著闻名于世,俄罗斯激进式经济转型则因转型成本的"井喷式"显现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我国应该吸取俄罗斯的教训,正视经济转型后期成本因素不断累积的状况,合理地分摊转型成本,进一步推进转型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论俄罗斯所有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戈尔巴乔夫对传统所有制理论的重新认识开创了俄罗斯所有制改革的先声。俄罗斯的私有化是对传统所有制的重大改革 ,但以摧毁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为目的的激进式改革却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所有制改革要顺利地实现 ,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俄罗斯国内条件的不成熟性使改革难以取得成功。所有制改革是一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法律等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 ,必然对国民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俄罗斯所有制改革的负面效应给俄罗斯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但俄罗斯的改革却为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必需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在改革前是长期的计划价格体制,存在许多弊端,也进行过改革,但成效甚微。俄罗斯价格体制改革采取的是激进的一次性放开价格的方式,改革后出现了高通货膨胀与经济缩减,但并不能就此全面否定俄罗斯的价格体制改革,要分析其产生的历史原因。从总体上看,价格体制改革奠定了俄罗斯长期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俄罗斯价格体制改革对中国具有启示意义,中国的价格体制改革应坚持走渐进式的改革道路,在某些方面要采取果断措施继续推进市场化方向的改革,在改革过程中要采取措施减少物价上涨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始于 1 992年年初的俄罗斯激进改革 ,主要内容之一就是放开物价。由此带来了恶性通货膨胀。为了抑制通货膨胀 ,俄罗斯又实行了较长时期的通货紧缩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对俄罗斯经济产生了更为深远的影响。本文在对俄罗斯实施通货紧缩政策的经济背景、理论基础探讨的基础上 ,进一步揭示其经济后果 ,以期对俄罗斯激进经济改革有更深入的认识 ,并对我国制定反通货紧缩政策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休克疗法”是俄罗斯在经济转轨时期选择和实施的以新古典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的激进改革战略。它是由宏观经济稳定、经济自由化和私有化为主体内容组成的一套完整的改革体系。该战略的实施使俄罗斯的经济、社会在短期内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对加速俄罗斯经济转轨进程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俄历届政府对其所进行的修正和调整,从性质上仍属于“休克疗法”的范畴。俄罗斯经济将由近几年的恢复性增长较快地向稳定发展转变,转轨绩效很有可能产生后发优势。  相似文献   

10.
在俄罗斯实施"休克疗法"之前,早在80年代后期,前苏联理论界就已经出现了激进改革的思想.俄罗斯独立后,从1992年初开始向市场经济过渡,当时的盖达尔政府实行的是"休克疗法"式的激进改革,但是"休克疗法"实施不到半年就遭到社会各界的反对.俄罗斯国内外对"休克疗法"的评价贬多于褒.本文认为,"休克疗法"的实施主要是出于政治的需要,从结果看达到了其政治目的;从经济上讲,"休克疗法"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但是,"休克疗法"的理论缺陷说明,"休克疗法"并非一种理想的模式;"休克疗法"在俄罗斯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不能把俄罗斯经济形势的恶化简单说成是"休克疗法"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