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序言 缅甸自1948年1月独立而成为一个新兴的独立国家以后,它的任务便是如何摆脱殖民地经济结构并根据其缅甸式的“社会主义”理想来建立其社会经济体制,吴努政府在这方面可以说并没有什么建树,吴努政府在其执政后不久便面临了缅甸共产党和少数民族的反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际社会的发展,国籍法衍生了消除国籍冲突引发的问题、国籍不等同公民权、取得多国国籍三项新原则.与此同时,很多国家纷纷修改完善国籍法,核心是承认双重国籍,松动拥有国籍等同公民权原则,以追求和实现本国利益的最大化.中国<国籍法>实施30年来几乎没有任何变化,存在着许多与国际形势、国家利益不相协调的地方.修订<国籍法>时,有必要认真考虑和平衡集中居住在东南亚地区的多数华侨华人和分散居住在欧美澳的新华侨华人的利益.改革的可行方案是渐进有序地推进务实灵活的双重国籍政策,从宽对待华人恢复国籍和入籍问题,同时,预设制度以防范认可双重国籍可能引发的冲突.  相似文献   

3.
"走出去"--到缅甸做生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年9月缅甸政府全面对外开放,使缅甸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关系得到全面发展.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东盟国家对缅甸的影响有所减弱.中国加入WTO特别是江泽民主席访问缅甸后,更有利于中国企业到缅甸去投资.2002年9月8日-11日,国家外经贸部举办第六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其间举行了"走出去"研讨会,缅甸是唯一被列入讨论的东南亚国家.这说明国家外经贸部对缅甸市场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缅甸的殖民历史使国家安全成为缅甸独立后外交政策中最重要的因素,也使得军方长期掌握缅甸外交政策的决定权。对军方而言,外交的核心目的在于保证缅甸主权独立完整,因而军方赞同并坚守吴努确立的中立、不结盟的外交原则。缅甸的地缘位置决定了其内忧外患的战略环境,限制了其外交政策的腾挪空间。由于不同时期国内外环境的变化,缅甸中立外交原则的具体实践有所调适和妥协。1988—1992年短暂弃用中立政策、"一边倒"向中国后,缅甸一直在努力摆脱对中国的过度依赖,力争实现外交多元化。但是,缅甸长期经济发展落后,国家治理能力低下,当面临严重的外部冲击或内部危机时,往往只能依靠中国提供政治保护和经济支持,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外交的中立主义和多元化产生不利影响。民盟政府执政后缅甸的中立和多元化外交依然面临着各种挑战。  相似文献   

5.
21世纪之初美国对缅甸政策波折不断,在认识到制裁失败的基础上,凭借务实性接触,美缅关系得以全面回暖,但随即美国对缅甸特定人群和目标采取了针对性制裁,直至当前重拾全面制裁的"大棒".经历了如此的循环往复,美国对缅甸政策大有"回到过去"之势.美国对缅甸政策在"制裁"与"接触"两端摇摆不定,"不完全制裁+不完全接触"混合并存一直存在于其政策调整之中.这种特点源于美国对缅甸政策深层次因素的长期影响,其内在的"两难"在拜登政府期间日益凸显且难以纾解,美国对缅甸政策选择的空间进一步缩窄.面对纷纷攘攘的周边变局,中国应积极寻求拓展周边外交,确保中缅关系健康稳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6.
程希 《东南亚研究》2005,18(1):73-78
本文指出了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对于华侨华人研究日趋关注的现象,认为这主要是由持不同立场的学者对华侨华人与中国关系的认识引起的.文章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华侨华人的"特殊性"及其与中国的关系,认为对于华侨华人"特殊性"的认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华侨华人作为移民群体所具有的个案意义,从而引发对移民所具有的"普遍性"的思考,同时也有助于进一步消除关于华侨华人研究的政治敏感性,并拓宽华侨华人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7.
缅甸佛教的现状李晨阳上座部佛教传入缅甸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封建社会,佛教一直长盛不衰;在佛教受压制的殖民统治时期,佛教民族主义是缅甸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思想旗帜。1948年缅甸独立以后,在吴努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佛教又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缅甸和泰国...  相似文献   

8.
1954年至1962年以吴努总理为首的缅甸自由同盟政府执政的时期,这个时期缅甸华人经济的特点之一,是与中缅政治、外交关系紧密相连。中缅关系越好,缅甸华人经济也就更好。以下按产业对仰光的华人经济况进行简单的阐述。1、进出口业。1958年,仰光有进出口权...  相似文献   

9.
"非典"时期,华侨华人慷慨捐资捐物,支援中国抗击"非典".他们的捐赠有热情高、参与阶层广、社团的作用大这三大特点.华侨华人此次捐赠的动机,主要有民族关怀、乡土关怀及利益关怀.  相似文献   

10.
缅甸人口的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九四八年一月四日,缅甸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吴努任总理。这个国家从一八五六年起到宣告独立,一直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之下。在全国人口中,具有印度佛教文化的蒙古人种占大多数。种族和人种的多样性是人口的重要特点。缅甸基本上属于以生产稻米为主的农业经济,大多数人住在乡村地区。  相似文献   

11.
Enze Han 《Asian Security》2017,13(1):59-73
Ever since Myanmar reoriented its foreign policy as a result of its transition to democratic rule in 2010, it h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ts relations with the West, particularly the United States. Amid heightened geostrategic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U.S. and China, how can we understand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changing approaches to Myanmar, where China’s strategic and economic interests face unprecedented pressure?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ose changes in the context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response to three militarized ethnic conflicts along its border with Myanmar before and after Myanmar’s foreign policy reorientation. Drawing evidence from Chines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statements and Chinese media coverage of the 2009 and 2015 Kokang conflicts and the 2011-2013 Kachin conflict, the article argues that combined geopolitical changes and domestic nationalist signaling explain the variations of China’s foreign policy approaches to Myanmar. The article thus contributes to ongoing interest in China’s foreign policy approaches to Southeast Asia in the wake of geostrategic competi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相似文献   

12.
"金三角"禁毒背后的中美泰缅四边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春是罂粟花开的时节.当金三角的罂粟花盛开的时候,小小的金三角却在中南半岛激起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政治漩涡.为了安抚当地少数民族、巩固边境,缅甸在禁毒中一直采取极为谨慎的姿态;泰国深受缅甸毒品之害,与缅甸还存在领土纠纷,在反毒过程中不得不权衡自己的得失;美国当然重视禁毒,不过对于美国而言,让缅甸现政府倒台或许更重要;中国积极帮助缅甸禁毒,但对于影响边境安宁的迹象却也不得不加以警觉.  相似文献   

13.
缅甸华人与当地民族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那些无法融入缅甸社会的中国人因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各种原因而陆续离开了缅甸 ,那些仍然留下来的华人很好地融入了主流社会 ,有时甚至很难辨别出他们与其他诸如缅甸、掸、及克伦等种族集团之间的差别。绝大多数华人能讲缅语 ,并取缅甸名字和穿戴缅甸服饰。更重要的是他们跟缅甸人一样 ,一般都信奉佛教。他们对缅甸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越来越多地同缅甸人通婚 ,促进了华人融入主流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自1974年以来,缅甸就与美国合作反毒。美国政府向缅甸政府提供8 660万美元的援助,从1974年至1988年分14年付清,主要用来训练缅甸反毒官员和购买用于反毒行动的零件和设备。从美国药品服用管理局获悉,缅甸的努力阻止了价值190亿美元的海洛因流入西方特别是美国的街头。尽管1988年以后美国中止了援助,但在没有任何实质性外部援助的情况下,从1988年至1996年问,缅甸仍阻止了价值450亿美元的海洛因流入美国的街头。同时,缅甸国防军围剿了“金三角”坤沙的孟泰军,迫使坤沙无条件投降。在这场反毒战斗中,美国和西方世界不仅不承认和鼓励缅甸的努力,反而实际上通过实施武器禁运,对缅甸的反毒战斗设置了障碍。  相似文献   

15.
范宏伟 《东南亚研究》2006,(6):71-75,28
20世纪90年代以来,缅甸华文教育在经历了二十余年的沉寂后重新复苏,华校的数量和规模已经有了较大发展。缅甸华文教育的发展与缅甸国内的政治经济发展、中国的崛起和对华文教育的支持、中缅关系的亲善、华人的努力和有利的国际背景等五个方面密切相关。同时,目前缅甸华文教育在合法化、生源和师资方面还存在诸多的困难。  相似文献   

16.
傣族的蛋生人龙女故事十分独特,其产生与缅甸蛋生人故事关系密切。由缅甸蛋生人龙女故事到傣族蛋生人龙女故事的产生、发展与演变的过程,不仅折射出缅甸与掸傣民族、掸族与傣族之间密切的历史文化渊源,从人类学"族群认同"理论的角度而言,还充分体现了传说故事所具有的族群认同功能。  相似文献   

17.
2015年初缅甸政府军以非法伐木为由抓获中国公民150余人并对之处以重刑,随后通过总统令进行赦免。通过对该案所涉实体与程序法律规定和法律适用的分析,本文发现该案审理随意性大,政治因素影响痕迹明显。根据联合国对法治的界定,本文深入研究缅甸法律的透明度、司法独立、程序公正和对基本人权的保护等因素,得出的结论是缅甸远远未达到法治国家的标准。缅甸国内局势异常复杂,边境地区的多个民族地方武装与缅甸政府军长期存在冲突。我国边民如非法跨越边境地区,人身和财产安全可能处于极大的不确定性中,并难以获得法律救济或公正司法,边民应以此案为鉴。  相似文献   

18.
缅甸的华裔精英为缅甸的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知名侨领与华裔精英不同 ,他们不参与或很少参与缅甸政治 ,而在促进华人社区发展和中缅友好交往方面起着积极作用。他们有爱国的优良传统 ,表现在热心慈善事业、办报、办学、支持祖国革命、向国内投资、促进中缅友好关系。  相似文献   

19.
缅甸曼德勒华人占该市人口的十分之一,语言格局多样,单语缅语、单语云南话都很常见,另外还有普通话、闽粤客话、傣语等.本文通过考察场所与使用者,描述了曼德勒华人的语言现状与竞争,预测了变化趋势,以此观照世界华人的语言生活,对其变更给予社会语言学与语言本体学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