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车桂 《前沿》2012,(19):62-64
存在概念是欧洲哲学中深邃晦涩的形而上学概念.“作为存在的存在”,是形而上学的首要原理.在《存在和诸哲学家》中,吉尔松阐述欧洲哲学中对于存在概念的四种本体论诠释,就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阿维森那和托马斯四个哲学家族的形而上学诠释.在托马斯的存在学说中,作为纯粹存在的存在行动,是形而上学的首要原理.  相似文献   

2.
美与存在     
在理论界一直有关于“美”的客观说和主观说之辩。但有一点是无庸辩驳的 ,那就是美的确存在和产生在我们的生活世界中。美存在 ,是作为存在的美的存在。美的规定性包含于存在的规定性之中。美是显现为美的存在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托马斯·阿奎那在《论存在者与本质》中隐含了一个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这个证明过程可以简要表述为:一切有别于其本质的东西都是从他物中获得的;存在是一种非本质的东西;因此存在是被外界给予的。不可追溯的纯存在,就是上帝。这一证明是从存在和本质的概念出发的,因此是一个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低下,主要因为教学管理存在问题,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外部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就需要针对这五个方面来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5.
哲学研究的实践目的在于寻找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的基石,近代以来的认识论哲学对人的物质存在和精神存在的把握,为工业社会的制度设计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当人类进入后工业社会,发现人的道德存在将是哲学和伦理学的重要任务.人有着三重存在,即人的物质存在、精神存在和道德存在.人的道德存在是人的社会本质所在,对于理解人、认识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人的道德存在的发现,人类社会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有了新的基石.  相似文献   

6.
海德格尔秉承现象学还原方法来追问存在的意义.在前期《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从显现一端来追问存在的意义,主张存在只能通过此在显现出来,构建此在形而上学.在后期,海德格尔发现此在的显现方式对存在本身的限制,转而构建"世界之四重整体的形而上学",让存在从自身出发显现自身,此在与存在处于自由的游戏之中.  相似文献   

7.
钱伟 《求索》2008,(10):107-109
在存在论视野中,人的和谐发展既是一种哲学存在,又是一种价值存在和道德存在。作为一种哲学存在,人的和谐发展的语境是从斗争哲学向“和”哲学的转变;作为一种价值存在,人的和谐发展的依据是人对人本质的追求;作为一种道德存在,人的和谐发展的趋动力是向“善”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非存在悖论是说不存在的东西是存在的,这当然是不可接受的。分析哲学家们分析了引起这一悖论的两个原因:一是出于对无意义的担忧而否定空名的存在,二是将“存在”一词当作逻辑谓词。针对这两个原因,他们指出必须将名称的意义和所指区别开来,并且重申了康德关于“存在”不是谓词的观点。弗雷格认为,存在不是对象的性质,而是概念的性质;罗素认为存在不是对象的性质,而是他称之为命题函项的性质。奎因继承和完善了弗雷格和罗素的工作,同样否定存在是对象的性质,甚至他不再使用“性质”这一术语,而是致力于澄清“a存在”这个说法的含义所在,这便是奎因的“存在就是成为约束变项的值”的本体论承诺口号。  相似文献   

9.
张昊 《台声》2011,(6):38-39
台湾阿里山小火车翻覆事故,再次显现了台湾旅游方面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失。这种缺失亦是共性的,不仅存在于台湾的旅游业,也存在于大陆的旅游业,更存在于世界各地区的旅游业。  相似文献   

10.
刘林元 《群众》2007,(7):50-52
世界上万事万物内部都存在矛盾,矛盾的普遍性是说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事物存在和发展自始至终都是由矛盾运动推动的。矛盾是关系范畴。事物内部存在着互相联系互相依赖又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两  相似文献   

11.
舒远招 《湖湘论坛》2009,22(4):34-37,55
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申,马克思是以人这一特殊存在者为“主体”来思考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的,他所论述的,是人的思维与人的存在的问题。他把人的存在(Sein)归结为人的生活(Leben),而把与人的存在相对应的人的思维(Denken),理解为人的意愿(Wollen)和意识(Bewu β tsein)。他认为人的思维与人的存在既彼此有别,又统一在一起。他不仅强调了人的思维是对人的存在的复现,而且强调了人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自觉的、同意识不能割裂的自为的存在。马克思对人的思维与人的存在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包含许多富有启迪价值的洞见,一直到今天对于许多流行的见解仍然有巨大的思想冲击力。  相似文献   

12.
存在句是表示某地/某时存在什么事物的句子,从结构上看,由三部分构成,即:存在地点/时间+存在动词+存在主体.行为动词中介存在句是存在句的一个类别,不同的行为动词中介句由于动词的类型以及动词和处所词的关系不同,它们的来源也有所不同.从动词的类别看,有二价动词和一价动词,二价行为动词中介句主要来源于行为主动句中施事的省略,而一价行为动词中介句则受到了二价行为动词中介句的类推.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着手,深入剖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并对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人的本质”?人们有种种答案。综而观之,笔者认为,“人的本质”是对自身存在的反思。所谓反思,是哲学意义上的思考。黑格尔认为,“本质”是扬弃了的“存在”,是“存在”的自我否定,自我映现,“本质在它的这个自身运动中就是反思”(《逻辑学》下卷第14页)。本质是存在的反映,它扬弃“存在”的直接性,对“存在”进行深入的认识和思考。人是有意识的存在  相似文献   

15.
《公安研究》2011,(10):92-92
黄晓亮在《法学杂志》2011年第4期撰文认为,理论上对犯罪目的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不同的层次划分。不过,不同的划分在内容上又存在一定的冲突,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上述划分存在不足之处。对此,应该深入分析犯罪目的层次性的实质。从犯罪目的所存在的范畴来看,与其说犯罪目的存在层次性,倒不如说犯罪意志本身存在层次性。从动机到意志的心...  相似文献   

16.
《传承》2015,(10)
此在何在?此在是存在着的存在者,是在其存在中与存在发生交涉的存在者,是可以在其身上逼问出存在的存在者。存在的本质是生存,生存"规定"着此在。世界是此在本身的一种性质。此在的存在总是一种在世界中——"在世界之中"的存在。操心作为此在的存在,包含着此在的展开状态。此在本质上总是它的可能性,沉沦与操心都是此在的存在,此在存在于它的可能性中。  相似文献   

17.
白臻贤 《求索》2010,(6):122-124
本真的存在关系被主体的虚置和客体的消隐所遮蔽,而且,在对存在的叙事中,语言成为缺席的他者。人活在语言中,语言不是客体而是主体,语言使存在的意义显现,是存在的家园。  相似文献   

18.
辛雷乾 《前沿》2014,(9):54-56
“无”与“存在”是海德格尔哲学的两个基本词汇,海德格尔由“无”入手,阐述了形而上学的本质,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存在,同时也证明了“无”其实是属于存在的,无即存在的不在场。同时因为无,我们才需要一个意义世界。  相似文献   

19.
周若辉 《湖湘论坛》2006,19(3):39-41,56
人类的生存已进入“数字化时代”,除了物质存在、社会存在、精神存在外,虚拟存在是人类的第四种存在方式。在此基础上虚拟实践的兴起,引发了人类生存方式的革命。数字化时代人的生存方式有超越性、虚拟性、创造性、个人性等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20.
精神家园的存在是根本性的问题之一,中外哲学家的不朽的努力使之无论在存在者还是在存在的意义上成为一种现实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