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喜峰 《奋斗》2020,(3):70-71
中东铁路最初名为“满洲铁路”,后改名为“大清东省铁路”,简称东清铁路、东省铁路,辛亥革命后称为中东铁路,是沙俄政府为夺取中国东北地区资源称霸远东地区,在通过和清朝政府签订的《中俄密约》和《旅大租地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基础上,修建的一条连接中俄两国的“丁”字形铁路。  相似文献   

2.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东北,由于几个帝国主义强国都来参与划分势力范围的争斗,因此形势格外复杂.沙俄是最早入侵我国东北的帝国主义国家.早在1896年,沙俄就与清政府签订了俄清密约,在共同防御日本侵略的借口下,开始修筑横贯吉黑两省的铁路干路——中国东省铁路(中东路).1898年沙俄又以德国强占胶州湾为借口,强占了旅顺、大连,并获取了纵穿辽吉两省的东省铁路支线的铺设权.光绪25年(1899年)4月英俄签订了关于在清国铁路利益的协议.英国承认长城以外包括整个东北,属于沙俄势力范围.因此,在日俄战争之前,主要是沙皇俄国在我国东北称霸,而英帝国主义只是在辽西走廊,即关内外铁路关外段上拥有某些利益.  相似文献   

3.
王凤贤 《世纪桥》2003,(1):21-23
中国铁路是沙俄政府依据《中俄密的》和《旅大租地条约》在中国东北境内强行修筑的一条“丁”字型铁路线。从满洲里至绥芬河是中东铁路的干线,从哈尔滨至旅大是中东铁路的支线。1905年沙俄将中东铁路支线南端即长春至旅大段“转让”给日本称“南满铁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中苏两国关于中东铁路问题进行了长期反复的交涉。1924年双方签署了《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简称《中俄协定》)及《暂  相似文献   

4.
风云际会的满洲大地 -- 中东路的由来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翌年与日签订了<马关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同意把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但这一规定遭到对东北早已垂涎三尺的沙俄反对,于是沙俄勾结德国、法国强迫日本把辽东半岛还给中国.  相似文献   

5.
贾兆鑫 《世纪桥》2013,(7):76-77
自二十世纪初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的半个世纪,中国东北地区的铁路始终以外国因素控制为主导,也就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国家的垄断经营。而影响东北铁路的外国因素最主要的是前苏联(包括沙俄)和日本两个国家,从而形成了影响近代东北铁路发展的两大外国因素——前苏联因素和日本因素,他们是影响东北铁路近现代发展非常重要的因素。除此以外还有中国本土及中国东北本土的因素为辅助。这三方面因素,以中国因素为最次,中国正值国破民弱,对铁路的控制和影响最小,但却是被动受害影响最大的一方,并且通过筑路苦力,反抗暴动等方式从下至上影响了东北铁路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6.
说开道     
郭玉珠 《奋斗》2009,(7):62-62
开道是一个屯子.位于尚志市鱼池朝鲜族自治乡最东部。开道顾名思义和道路有关,它的确源于挖山洞,修铁道。该乡是移民的区域.在亚布力林区施业范围。除了一部分朝鲜族移民,大部分从关里迁来。1900年以前.亚布力林区是一片未经开采的原始森林,起伏的山岭上树木密布,古树参天.野兽出没。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清政府与沙俄签订“合办东省铁路公司章程”。于第二年即1897年开始修建中东铁路.横穿亚布力林区。并在该区内设亚布力、冷山、石头河子、高岭子四个车站。  相似文献   

7.
中东铁路是沙俄根据1896年签订的《中低密约》与1898年签订的《旅大租地条约》两个不平等条约,在中国东北境内强行修筑的铁路线。其中从满洲里到绥芬河是中东铁路的干线,从哈尔滨到旅大是中东铁路的支线,干支两线构成“丁”字形。中东铁路是当年沙俄控制我国东北与争霸远东的重要工具。1904-1905年爆发了日俄战争,沙俄战败。根据《朴获茅斯条约》,沙俄将中东铁路地线的南端即长春至旅大段“转让”给日本,称“南满铁路”。十月革命胜利后,中苏两国关于中东铁路问题进行了多次反复的交涉。1924年双方签订了《中俄协定》,同意中国政府…  相似文献   

8.
自中日<马关条约>开辟苏州为商埠后,轮船、铁路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在苏州出现,缩短了同周边地区的"经济距离".轮船、铁路的通行刺激了苏州经济的复苏,为苏州带来了新的商机,推动着苏州商业区向近代商业街区转变,带动了阊门商业区的复兴和观前商业区的崛起.同时,轮船、铁路也改变了苏州商业区的布局,形成了两个商业中心并存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何宏 《奋斗》2014,(5):57-57
哈尔滨,是中国最早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城市。自从1898年,沙俄在中国东北地区修建东清铁路以来,在山东、河北以及铁路沿线农村,雇用了大批破产的农民,并有大批俄国工人来到铁路上做工。1907年,沙俄将哈尔滨临时总工厂扩建,改为东清铁路哈尔滨总工厂(今中国北车哈尔滨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中国工人总数就达2000之多,他们是哈尔滨早期工人队伍的骨干。  相似文献   

10.
中东铁路,原称东清铁路或东省铁路,修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沙皇俄国通过胁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密约》和《旅大租地条约》而修筑的,贯通中国东北三省并与俄境内西伯利亚大铁路相连。它既是沙皇俄国政府侵略中国的一个结果,更成为其进一步侵略中国的桥头堡。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政府宣布废除沙俄在华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各种特权。  相似文献   

11.
王敬荣 《世纪桥》2010,(13):40-41,48
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沙俄的专制统治被推翻。但是盘踞于中东铁路公司的沙俄残余分子仍在作垂死挣扎,企图以此为基地,建立"国中之国",延续其殖民统治。黑龙江及吉林的地方官吏抓住沙俄专制政府垮台及俄国国内陷入内战混乱之机,果断地采取政治、军事等措施,调动各方力量,经过艰苦的努力从沙俄残余分子手中夺回了中东铁路的驻军权、管理权、土地权等部分重要权益,为国家挽回了重大利益,彰显了中国主权的威严,他们的行为应该给予肯定。  相似文献   

12.
1919年9月1日,26岁的毛泽东撰写了一个<问题研究会章程>,提出当时中国需要研究的71项大大小小共144个问题.他把这个<章程>寄给各地朋友,其中包括北京大学学生邓中夏.邓中夏此前曾到湖南发动学生响应北京的五四运动,和毛泽东交往甚密.他把这个<章程>拿到10月23日刊印的<北京大学日刊>上公开发表,同时还写了一段说明: "我的朋友毛君泽东,从长沙寄来问题研究会章程十余张,在北京的朋友看了,都说很好,有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13.
<易经>和<尚书>是中国古代和谐思想的两个重要源头.阴阳是支撑<易经>哲学的两个基本概念,阴阳两个方面的和谐与平衡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易传>在解释<易经>时提出了"保合太和"的思想.<尚书>阐发了"协和万邦"、"和恒四方"的政治理想."合和"与"和合"是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概念.司马迁的<史记>在<尚书>的基础上,较早提出了"合和"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合和"思想,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4.
邓聿文在6月17日的《中国经营报》上撰文指出:刘志军本是铁路最基层的一名养路工,但最后能做到掌管铁路发展和政策制定的一方大员,相信并不仅仅依赖于坊间传说的"桃花运"。客观地说,刘志军在主掌铁道部的8年里,对中国铁路的发展,是做了些事情的,用"能吏"来形容之,或许也不过分。然而,也要看到,在这8年里,铁路体制改革停滞不前,安全事故频出,腐败丛生。据悉,刘志军主掌铁道部期间,是非常强势之人物,强势到连国家想  相似文献   

15.
1931年9月至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发动了一场长达15年的侵略战争。这期间,苏联是中国反法西斯斗争最重要的盟友,援助了中国的抗日战争。但是,不能不指出,苏联在对华关系的外交决策中表现出了明显的狭隘民族利己倾向。它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中东铁路主权与曹理权之易手中东铁路系根据1896年《中俄密约》协定建造,是沙俄侵略中国的工具,也是各主要帝国主义大国争夺的对象。十月革命后,中苏双方在中东铁路问题上进行了长期交涉,苏联政府采取实用主义的外交策略,力图恢复沙俄时代对中东铁路的特…  相似文献   

16.
中东铁路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艳波 《奋斗》2021,(2):68-69
1897年,沙皇俄国在中国境内东北开始修建"丁"字型铁路,铁路由俄境内赤塔到满洲里,经哈尔滨至绥芬河出境到符拉迪沃斯托克,南线从哈尔滨至大连,这条铁路就是中东铁路。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还是苏俄、共产国际派人到中国帮助建立中国共产党,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中国共产党人到苏俄学习考察培训,几乎都是通过中东铁路输送的,这条"红色之路"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国共产党党组织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 关于人民币升值的问题,最早是由英、日开始炒作的.2001年夏,英国<金融时报>发表"中国廉价货币"、<日本经济新闻>发表"期盼人民币升值--日渐强烈的中国威胁论",开始散布人民币升值的论调.以此为铺垫,掀起了一场发端于2002年10月,以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经济师史蒂芬·罗奇的<中国因素>报告为引子,以"中国是否输出了通货紧缩"为主题的大辩论.  相似文献   

18.
冯军宁  张贵祥 《前线》2017,(5):64-69
京津冀地区铁路的"龙脉"源自于洋务运动。晚清以来,历代有志之士为实现铁路强国梦想付出了巨大努力和牺牲。京津冀地区铁路在实现报国利民的同时也衍生出了独特的铁路文化。中国高速铁路大大缩短了城际时空距离和心理距离,京津冀地区打造新的铁路网络,特别是城际铁路的建设运营,推进了京津冀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大西南解放后,邓小平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政治委员。解放伊始,百废待兴,在邓小平的提议下,西南军政委员会作出的第一个重大决策就是修建成渝铁路。成渝铁路西起成都,东抵重庆,全长505公里,于1950年6月15日开工,1952年7月1日建成通车。这是我国西南地区第一条铁路干线,也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自力更生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它的建成,结束了"蜀道难"的历史,实现了巴蜀人民近半个世纪的夙愿,对于推动整个西南地区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聂皖辉 《党史纵览》2006,(11):51-53
安徽省具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其中,宣城的红色旅游资源有其特别突出之处.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04-2010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培育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宣城处在"鲁苏皖红色旅游区"内,这个旅游区的主题形象是"东进序曲,决战淮海"."东进序曲"是指新四军东进抗日的史实.宣城是新四军东进抗日的指挥中心和主要基地之一,故为"东进序曲"的核心地区.正当红色之旅、精神之旅在安徽蓬勃兴起之时,由方江山、蔡长雁倾心主编的<走进红色宣城>,由研究出版社出版了.这是我省第一部公开出版的红色旅游普及读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