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民俗,是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合理地开发利用民俗资源,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一个组成部分。一、民俗是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民俗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应该贯穿于文化旅游的始终。丰富多彩的民俗民风可以使人了解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社会发展状况。譬如:婚俗,可以让人了解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婚姻制度发展的过程;服饰民俗,可以展示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民族工艺文化的发展状况,甚至美学要求;建筑民俗、节日民俗、饮食民俗等等,都是它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具体体现。文  相似文献   

2.
魏杰 《学习月刊》2014,(11):43-44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处于跨越发展、赶超进位历史节点的五峰,必须抢抓国家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机遇,着力挖掘土家文化资源,传承弘扬民族民间文化,促使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高度融合,通过文化软实力提升五峰生态旅游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一、五峰土家文化的独特魅力1、"古文化"遗存底蕴厚重。五峰的人类居住活动历史悠久,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民族民俗文物、历史文物及革命文物极为丰富。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多民族的贵州,大力开展“抢救民族文物”活动,征集了数以万计的民族民俗文物,并利用旅游线上经过维修的文物古迹,建立了以展示黔山风情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窗口——系列专题博物馆,其中,“龙文化”有关的展品极为丰富。贵州因此被人誉为“龙文化之乡”。 贵州龙陈列室中的“龙文化” “龙”,有生物龙与精神龙的区别,两者的外形与内涵不一样。前者属于生  相似文献   

4.
罗军 《学习月刊》2014,(12):52-52
目前我国民间散落着各类民俗文物,但因为缺乏保管常识,其保存状况堪忧,有些珍贵的民俗文物正走向消亡。为更好地保护民俗文物,近年来,我国各级文物单位加大了对民俗文物的征集力度,通过开展抢救性征集民俗文物的活动,尽力将这些流散民间、将要消失的民俗文物保存下来,以传之后世。就此,笔者对民俗文物的征集保护谈点浅见。一、加强与公安机关的协作,有力推动文物与民俗文物征集工作。  相似文献   

5.
桂林传统民居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是社会民俗的集中体现,还是传递特定历史人文背景下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桂林本土古民居建筑发展历史悠久,基础深厚,环境意识强烈,充溢着浓郁的民俗气息和民族艺术特色,传递着一种淳朴、清新、雅致的审美情趣,具有深刻的审美和教化价值。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遗产资源,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中逐步创造、形成的,具有一定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遗物、遗存和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文化遗产资源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类。前者为文物,有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两种;后者可分为宗教文化、婚俗文化、丧葬文化、节日文化、曲艺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八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刘玮 《学习月刊》2012,(10):146-147
博物馆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场所.利用丰富的文物资源对广大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生动、直观、真实、形象等特点,易于被人们接受和理解。荆州博物馆自1958年成立以来.发掘、收藏了大量的珍贵文物.至今拥有文物总数达13万余件.拥有文物陈列大楼、文物库房、珍品馆等独具风格的馆群建筑.成为保护祖国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宣传科学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8.
邢莉 《实践》2010,(5):51-52
民族民俗节日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复兴的基因,是国家和民族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民族民俗节日是多元文化的表征.它所体现的核心价值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原动力,也是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建立多元化的文化对话机制的象征资源。  相似文献   

9.
陈远平 《学习导报》2012,(18):27-28
文物是我们国家悠久历史的鉴证,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赖以延续传承的重要载体。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发展好祖国文物,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湖南是文物大省,特别是革命文物大省。文物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推进文物资源大保护、大利用,是湖南文物保护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  相似文献   

10.
陈远平 《新湘评论》2012,(18):27-28
文物是我们国家悠久历史的鉴证,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赖以延续传承的重要载体。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发展好祖国文物,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湖南是文物大省,特别是革命文物大省。文物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推进文物资源大保护、大利用,是湖南文物保护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  相似文献   

11.
肖震 《世纪桥》2014,(11):8-10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在文物普查与城市建设调研中看到,有影响的历史建筑等珍贵历史资源在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中,受到影响和冲击。随着形势的发展与社会的不断进步,珍贵的历史资源由其不可替代、不可复制的特性,愈发显得珍贵和重要。如何保护历史建筑等珍贵历史资源,已受到各界人士特别是文物工作者和党史工作者的关注。作为一个文博工作者,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过程中,更是感到责任重大。本人从历史建筑等珍贵历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等方面,简要阐述珍贵历史资源在哈尔滨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中的作用与贡献。  相似文献   

12.
资源县政府于1995年开始把"七月半"歌节和河灯节两个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但都有其特定的文化精神内核的民俗节日整合成一个民俗节日——河灯歌节。面对外来文化激烈冲撞和挤压的严峻事实,苗族和汉族同胞都在思索如何坚守和捍卫自己的文化阵地和民族文化传统。应当借河灯歌节的机会,大力宣传和弘扬民族文化,文化的整合要保护好传统音乐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13.
正博物馆展品的主体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代表性文物,它记载着人类社会的文化以及民族精神,体现着古人的智慧、审美观和传统文化。除了收藏和研究之外,教育作用也是博物馆的主要功能之一。比如在欣赏展陈文物的同时,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仅仅是文物本身,还有当时的社会、生产和文化状况,以及人们对文物的品评鉴赏等等。通过文物不仅  相似文献   

14.
正四川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居住着汉、彝、藏、羌、回等10多个民族。多民族的历史、文化、习俗与民族间的交融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魅力无穷的文化特质。今天,我们就带您去一个"微缩景观",它浓缩了众多民族文化精华,它就是坐落在成都一环路南四段的西南民族大学博物馆。1952年,西南民族大学博物馆建立,成了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民族博物馆之一。40年间,西南民族大学博物馆几经易名,从民族研究室到民族文物陈列室再到民族文物馆,最后在1991年正式更名为博物馆。目前建有藏族  相似文献   

15.
<正>民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地域文化风情活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文化复兴步伐越来越快,各地兴起的民俗祭祀活动日益广泛,影响面持续放大。领导干部参加民俗祭祀的消息常常见诸报端或电视。全国最大的祭黄帝、祭孔子、祭妈祖等活动每年盛大上  相似文献   

16.
民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地域文化风情活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文化复兴步伐越来越快,各地兴起的民俗祭祀活动日益广泛,影响面持续放大。领导干部参加民俗祭祀的消息常常见诸报端或电视。全国最大的祭黄帝、祭孔子、祭妈祖等活动每年盛大上演,规模越来越大,品牌效应日渐凸现。朝觐之风波及全国,已成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7.
蔡慧永 《前线》2016,(9):69-73
正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利用,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北京有着数千年连绵不断的历史文化发展脉络,拥有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其中,大量文物建筑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分量。保护、传承和利用好这些文物建筑,既是落实北京新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也是北京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重要内容。北京文物建筑基本情况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北京有着3000多年建城  相似文献   

18.
黔南历史悠久,各族人民不仅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同时也创造了丰富的精神财富。纯朴浓郁的民风民俗、风格独特的民族传统节日、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艺术、绚丽夺目的民族文化遗址遗迹,形成了黔南古老厚重的文化积淀和风格各异、多姿的民族文化艺术资源。为此,我们要抓住建设南下通道经济这一历史性机遇,依托南下通道,  相似文献   

19.
加强西部民族地区党的建设,必须用好民族文化资源,用民族文化创新来推进民族地区党建工作创新。利用民族节庆、民俗活动、文化旅游项目开发创新党建工作。要用民族干部宣传、用民族语言讲解、用民族方式诠释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用民族特色建设党建活动场所,发挥各种载体的民族特色。结合民族文化创新党建工作还要把握好先进性与人民性的关系、先进性与民族性的关系、先进性与广泛性的关系、继承性与创新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对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对历史文物的敬畏之心,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文物是历史和文化的现实载体,具有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的不朽价值。一提到西安,人们就会想到兵马俑;一提到北京,人们就会想到故宫、长城;一提到武汉,人们就会想到黄鹤楼、古琴台……中华民族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众多文物和文化遗址分布于各地,几乎每一座城市都建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