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杨洁 《湖湘论坛》2002,15(6):25-26
道德法律化是法律获得持久精神动力支持、实现法治的基本要件之一。欧美法治国家普遍将国家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道德范畴以法律形式加以规定,应该肯定这种道德法律化对西方法治社会的形成起到的积极作用。我国提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法德兼治的治国方略之后,已将道德放到与法律同样的高度,期待通过对道德的强化来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这是我国道德法律化的重要体现。中国有中国的国情,或者说,中国有自己的特殊性,我们当前首要的任务是提高公民对法、法律和法治的信念,只有法律得到普遍遵守,道德法律化才有实…  相似文献   

2.
古代的孔子在谈到治国方略时,曾提出“德主刑辅”,其主要意思在于以道德教化为主,并辅之以体现君主专横的刑。而韩非子则主张“不务德而务法”。①最近,又有学者提出“德法同治”,认为国家应该是架构在“德治”与“法治”这两个车轮上的机器,只有“德治”与“法治”...  相似文献   

3.
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及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耀红  张磊 《前进》2005,(4):45-46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正在发生着急剧变化,这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怎样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新课题,我们还缺乏经验。在这方面资本主义国家有着许多经验和教训。研究资本主义国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和教训,借鉴其成功经验,这对做好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完全必要的。一、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史看,大都经历了一个经济发展———道德滑坡———道德回归———经济再发展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60多年来,当代资本主义尽管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但总起来说没有改变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一定位。按照经济宏观调控指导理论的演变,当代资本主义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40-70年代以凯恩斯主义为主导的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新自由主义为主导的阶段,2008年9月以来由世界金融危机导致的再调整阶段。  相似文献   

5.
我国实行的是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方略,这就从法制方面和道德方面向公安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文章回顾了道德与法律的历史渊源,指出了我国在21世纪初已经迈出了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实际步伐、阐述了公安法制与公安道德相结合的具体要求,强调了在“依法治警”的同时,必须“以德建警”。  相似文献   

6.
列宁对国家资本主义的再认识是在解构西欧国家资本主义现象的基础上,立足苏俄建设实际生成的,涉及内涵、性质、实现形式、作用和地位.它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过渡理论的守正创新,巩固了新生苏俄政权,推进了苏俄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还为新中国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及其后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可以以列宁对国家资本主义的再认识为理论支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实为实践素材,驳斥肃清中国国家资本主义论调.  相似文献   

7.
诚信与法的一般理论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法的历史和原理两方面探讨 ,诚信与法和法治具有内在关系。法治是良法之治 ,但良法的前提是法必须具备诚信这一道德内涵 ,同时 ,良法对诚信的道德建设又有推进之功。从现代经济与法制的关系考察 ,诚信与法的制定和运行是互动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统一战线》2014,(2):78-78
新中国建立后,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从1952年下半年到1953年上半年,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开始酝酿提出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为此,急需加强对国家资本主义问题的调查,研究在实行国家资本主义过程中已经出现和即将出现的问题,进二步总结经验,以确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具体方针。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古典经济主义弊端的滋生和凯恩斯主义的盛行,20世纪30年代以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试图重新焕发资本主义经济活力的希冀下都实行了不同程度的国有化。这次国有化浪潮既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也暴露出了种种弊端。但在长时期的流变后,普遍产生了现当代国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有资产管理的体制和模式。其中一些做法对我国现今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有着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黄杨 《前沿》2002,(8):118-121
“德主刑辅”是中国传统“德法兼治”的主导倾向 ,“封建礼治”是中国“德主刑辅”的历史根源 ;“法主德辅”是西方传统“德法兼治”的主导倾向 ,“民主意识”是西方“法主德辅”的历史根源。中西方传统“法律”的历史差异在于法律的来源不同、法的约束力不同、权力的制衡不同、奉行的宗旨不同 ;中西方传统“道德”的历史差异在于道德的权属不同、道德的观念不同、主体的个性不同、道德的存量不同。  相似文献   

11.
曹明 《求索》2008,(8):217-219
列宁国家资本主义思想是列宁依据马克恩主义的唯物史观,结合帝国主义的发展现状和俄国的具体国情,在探索具有俄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提出的重要的经济思想。马克思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也提出了俄国在特有历史条件下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但必须吸收和利用资本主义的一切先进成果;列宁根据帝国主义的发展现状,指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前阶。并依据当时的俄国国情,指出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条切实可行的经济政策;列宁试图通过国家资本主义来发展生产力,加强工农联盟,反对官僚主义,从而达到实现巩固无产阶级政权的价值目的。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以来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资本主义遭到越来越多质疑,世界社会主义则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不少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重视加强国内统一战线建设。这不仅攸关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当前生存与发展,而且关系其长远发展和前途命运。在推进国内统一战线建设方面,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既重视本土化探索,也重视对外交流互鉴,开辟了多样化道路,取得了重要成果。这些新探索、新实践既有利于开辟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国内统一战线建设新境界,也有利于促进世界社会主义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杨玉成 《传承》2012,(21):13-13
胡锦涛同志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这里讲的"国外发展经验"当然包括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西方国家如何寻求"文明发展"20世纪上半叶是一个混乱而又残酷的时代。两次世界大战是西方资本主义矛盾总爆发的结果,表明垄断资本主义已经走到穷途末路。但是,在这种动荡和混乱中,西方资本主义为了走出危机摆脱灭顶之灾不得不作出新的选择,于是出现了从自由  相似文献   

14.
法律与道德既不能相互取代又相互关联。法德兼治是科学的治国之道。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体系和思想道德体系是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治国方略的有效途径。在2001年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想,他强调指出,我们  相似文献   

15.
张伟东 《前进》2009,(5):30-33
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理论是马克思晚年思想中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引起很大争议的问题。“卡夫丁峡谷”理论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还是一个实践问题。在20世纪上半叶,苏联和包括中国在内的一批东方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而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伴随着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的剧变,这些原来的社会主义国家纷纷退却到资本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16.
鉴于近年来人们对列宁实行的新经济政策颇感兴趣,而这个政策又常常遭到误解和曲解,因此就以下问题作些研讨,以纪念列宁的诞辰。新经济政策是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的政策,而不是利用社会主义来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是坚定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政策,而不是抹杀阶级和阶级斗争、实行阶级调和的政策。  相似文献   

17.
刘艳 《前进论坛》2008,(4):63-63
三、多党制 多党制是指由两个以上政党或政党联盟轮流执掌国家政权的政党制度。多党制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政党制度,起源于欧洲大陆的法国,以后陆续为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西欧、北欧国家所接受。很多发展中国家在殖民时代末期和独立初期.也实行西方式的多党制;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多数国家转向权威主义政体;80年代起,出现多党民主风潮,大多数国家又回到多党民主轨道。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方略,江泽民同志又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思想,从而确立了法治与德治并举的治国方略。为进一步贯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思想,就必须准确把握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内涵,深入研究道德与法律相结合的内在机制,正确理解和阐释“以德治国”这一古代儒家的治国方略及其与现代德治的区别和与法治的关系。这样,才能更好地坚持“法德并治”的治国方针,收到标本兼治的治国良效。  相似文献   

19.
曹明 《求索》2010,(6):237-239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结合我国国情,科学继承与创新发展了列宁国家资本主义理论,提出、实践并论证了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必然性和可能性。虽然由于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影响,以及民主决策等方面的原因,导致中国共产党过早地结束这一政策,但在改善劳资关系、巩固与农民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以及实践形式创新等方面依然彰显着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国家资本主义理论与实践的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20.
法治是法律的统治,法律在国家中具有至高地位,人人应当遵守法律,一切组织必须依法活动。在一个国家内如果有组织或个人超越或凌驾于法律之上,则这个国家实行的是人治而不是法治。法治的思想同国家和法律一样源远流长,但直至人类进入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才出现了法治国家。法治并非法制,法制只是法治的必要条件,有法制不一定有法治。法治的核心是国家权力必须在法律范围内活动。现代社会的人民把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并用法律的形式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