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战时期,福建临时省会永安时达七年的进步文化活动,在中国新文化运动史上,是很有光彩的一叶!近几年来,随着党史资料征集工作的广泛开展,对党领导的永安进步文化活动史料的挖掘和整理也日益深入。愈来愈多的史料证明:永安进步文化活动是抗战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和重庆、桂林、昆明、曲江等国统区文学一样,是在血与火的年代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时期福建临时省会城市永安,持续开展了长达7年,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艺术、新闻教育等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进步文化活动,成为东南敌后抗战的文化中心。永安进步文化活动, 作为一种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文化现象,当时不仅有力地推动了福建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发展,更作为仅次于重庆和桂林的国民党统治区抗战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支持了全国抗日战争,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也对民族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发挥了巨大作用,在中国新文化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3.
历史是富有戏剧性的:人类活动以不可阻挡的力量,时而使显赫一时的重镇变得萧条,时而又把名不经传的小镇,推向引人注目的高度。抗日战争初期,福建中部山城永安,1938年以前,还是一个交通闭塞、文化落后的偏僻地方。全县人口不过七万余人,城内居民仅有七千人。然而,随着战时省会的兴起,1938年5月,福建沿海重镇厦门失守,省坦福州的国民党福建省政府被迫内迁后,永安一度成为全省的中心,也成为进步人士集中活动的阵地。这是天时,加上各界进步人士的共同努力,战时永安的进步文化运动,得到了从未有过的大发展。一举跃入著名东南的进步文化城市之列。抗战时期,永安出版发行了报纸、杂志达一百种以上。战时永安出现声势如此浩大的进步报刊活动,推动了近代报刊历史的发展,写下了文化史上的辉煌篇章。  相似文献   

4.
四、永安进步报刊活动达到的高潮 1943年以后,改进出版社遭受多次打击,已经是“名存实亡”,“苟延残喘的境地”。但是,进步报刊活动在永安既已发韧,就此阻止它前进的步伐,仍然是不可能的。地火在地面下运行,短时的低落仅表明更大的高潮将要兴起。后来永安事态的发展也果真是如此:改进社是衰落了,但是东南出版社和福建社会科学研究所又发展壮大起来。另外还出现了《建设导报》和《民主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永安进步报刊活动掀起了又一次的高涨。  相似文献   

5.
永安抗战文化活动的形成,是抗日救亡运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对抗战进步文化的政治领导等三大积极因素,以及福建省会内迁永安和陈仪、刘建绪主政战时福建期间较为开明的政治表现等两大独特因素相互促进、共同作用的历史发展结果.  相似文献   

6.
抗战时期永安进步文化活动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五年九月八日——十日,在抗战时期福建临时省会所在地永安召开。当年在永安直接参加抗日文化宣传活动的老同志和各地代表六十六人出席了会议。学术讨论会发言热烈,气氛活跃。出席会议的老同志们回忆了当年他们以永安人民为依托,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的指引下,取得国民党内爱国人士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在福建发生了一桩震惊中外的“永安大狱”事件,名记者、国际问题专家、杰出的军事评论家羊枣(杨潮)在永安被国民党特务非法逮捕,半年后被虐死于杭州狱中;和羊枣同时被捕的文化界人士达三十多人,进步的文化阵地遭受严  相似文献   

8.
历史的目光定格在炮火硝烟的峥嵘岁月里福建永安这座小山城——这里蓬勃发展的抗战进步文化活动是东南抗战文化的一面光辉旗帜,它成为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成功实践的光辉典范,成为国统区抗战文化的重要枢纽,谱写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光辉篇章。  相似文献   

9.
一九三八年至一九四五年长达七年整的永安进步文化活动及其斗争,是抗战时期闪耀在福建和东南各省的文化奇葩。它的形成、发展和同国民党顽固派的英勇斗争,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在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白区斗争的方针策略指导下,依靠进步力量,团结中间力量,共同奋斗的光辉业绩;充分显示了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革命知识分子,为着民族解放,为着民主事业,敢于和善于在国统区腥风血雨中进行斗争的革命献身精神。他们为抗日战争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为福建的文化史和永安的地方史谱写了一页绚丽的篇章。  相似文献   

10.
从1938年5月至1945年10月,前后7年多时间, 隐蔽战斗在永安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知识分子,在中共中央南方局及福建等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 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广泛团结各阶层爱国人士和进步青年,利用当时有利条件,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进步文化活动,为推动抗日救亡运  相似文献   

11.
一九三八年至一九四五年长达七年整的永安进步文化运动,是抗战时期闪耀在福建和东南各省的文化奇葩。它的形成、发展和同国民党顽固派的英勇斗争,充分表现了共产党人在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白区斗争的方针策略指导下,依靠进步力量,团结中间力量,共同奋斗的光辉业绩;充分显示了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革命知识分子,为着民族解放,为着民主事业,敢于和善于在国统区腥风血雨中进行斗争的革命献身精神。他  相似文献   

12.
福建党史资料丛书《抗战时期永安进步文化活动》卷,最近已编出第一册初稿,提交编市委员会讨论。这一卷丛书是去年九月在永安召开学术讨论时,经省征委、三明市征委、永安市征委研究,并征求部分老同志意见,确定成立编审委员会,抽调专人组成编辑小组,于去年十二月开展工作的。经一年努力,编辑小组在原有近三百万字资料的基础上,又补充征集了五百多万字的各类资料,对历时七年的永安进步文化活动作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写出综述35000字,大事记15000字,人物传略20000字,选编文献资料、回忆资料、参考资料及重要报刊目录等40万字。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初期,由于国民党执行片面抗战的路线,抗战仅一年零三个月,国民党军队即放弃了北平、天津、上海、广州、武汉等中心城市。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和经济、文化中心被迫陆续内迁。一九三八年五月,福建沿海重镇厦门失守,危及省垣福州,国民党福建省政府只好内迁福建中部永安。这里交通虽然闭塞,然随着战时省会的兴起,我省乃至全国各地不少文化界爱国知名人士、学者、专家、记者等先后云集,顿时人材荟萃。成为我国东南著名的文化城。永安抗战文化运动,也得到从来未有的大发展,与战时重庆、桂林的进步文化运动遥相呼应,推向高潮。抗日战争期间,在永安先后出版发行了七十六种报纸、杂志,还有数百种书籍。《现代青年》就是这当中比较重要,影响较大的一份刊物。  相似文献   

14.
由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发行、由省委党校《福建革命史》编写组编写的《福建革命史》一书,立论正确,资料丰富,重大事件均已纳入,结构和文字也很不错,我感到这是一本很好的书。由于我是抗战时期永安进步文化活动的参加者和1945年羊枣事件中的被捕者之一,1946年后又是省委城工部属下的一个党组织的负责人,对有关情况较为了解,因此,现在对书中与事实稍有出入的两处,提出订正。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时期福建临时省会永安,被誉为东南抗日文化中心。文坛名人,革命文化战士云集,人才荟萃,盛极一时。  相似文献   

16.
永安大狱     
正当中国人民即将迎来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之际,1945年7月.在福建的战时省会永安发生了一起震惊中外的国民党顽固派摧残进步文化力量的大逮捕事件。先后被逮捕者29人,被拘留者1人,遭软禁者1人:其中,中共党员、著名新闻工作者羊枣(杨潮)被虐死狱中。此案史称“永安大狱”’。又称“羊枣事件”。 卢沟桥事变后、华北大片国土沦丧,上海、南京相继失陷,东南沿海也日益吃紧。国民党福建省政府遂  相似文献   

17.
抗战时期,在全国抗战文化运动不断高涨的大背景下,在成为福建政治文化中心与大批文化人士云集地的永安的抗战文化蓬勃发展,其中,戏剧因其具有生动性、直观性和通俗性,可以更有力地达成教化作用,而成为宣传抗战文化的一个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18.
九月八日至十日,永安市委召开抗日战争时期永安进步文化活动学术讨论会。来自北京、上海、江苏、湖南、浙江、广东及福州、厦门等地的当年曾在永安从事进步文化活动的老同志和大专院校研究单位的专家,学者六十多人聚会燕  相似文献   

19.
林洪通 《湘潮》2013,(3):29-32
曾经为鲁迅出殡撑持灵枢的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出版家、教育家黎烈文,抗战时期在福建永安山城度过7年的艰难时光,以“推重车上峻坡”的精神,为永安抗战文化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中共永安市委召开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大会和永安进步文化活动学术讨论会,这不仅是永安市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省纪念抗战胜利四十周年的一项重要活动。一九三八年至一九四五年永安轰轰烈烈开展的进步文化活动,为夺取抗战的胜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它的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不仅在永安,而且在全省以至全国都有很大的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