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早期农村社保制自1998年进入第三阶段以后陷入僵局,至今没有大的进展,除部分地区进行试点外,没有全国范围内的试点。但党中央近两三年来给出了有关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指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脱身"冷宫",再次受到中央和政府的重视,也激起了新一轮的讨论。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它能在近十年后脱身"冷宫"?当然与其本身的重要性密切相关,同时我国已经具备了逐步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乌日图 《中国人大》2011,(20):29-31
国务院决定从2011年7月1日起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这一制度的实施将填补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最后一块空白。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的规定,试点工作的目标是要建立政府补贴和个人缴费相结合的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3.
正确定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鑫 《就业与保障》2005,(10):43-44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仍未形成完整的制度和体系,究其厚因,既有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客观因素,又有人们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原则问题的认识存在偏差的主观因素,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定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就显的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请缓行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1986年民政部开始在部分富裕的农村地区开展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1992年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基本方案),决定以县为单位,在全国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30个省市的1800多个县开展了这项工作,占全国应参加保险县总数的72%。到1996年已有8200万农村人口参加了保险,积累基金达120亿元,有40万农民开始领取养老金,1996年支付养老金1.82亿元。中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过这十几年的实践和总结,其基本思路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政策扶持;2‘建立个人…  相似文献   

5.
6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2009年在全国50%的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会议指出.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确保农村居民基本生活,推动农村减贫和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已经1997年12月2日省人民政府第3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云南省人民政府  相似文献   

7.
顾叶 《前沿》2013,(14):123-124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新时期,一方面是农民工无力承担社会养老保险费用另一方面企业不乐意承担农民工保险费用加上我国相关制度的不完善,因此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比较突出。本文将通过对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问题难点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群众》2010,(2):61-62
农村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也是难点。2009年6月,国务院决定启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试点,江苏也是试点省份之一。2009年12月,省政府召开全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会议,会议通过了《江苏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实施办法》提出:力争到2010年底所有涉农县(市、区)全部推行新农保,基本实现农村适龄居民参保全覆盖。这一进度安排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体现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最近,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印发江苏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的通知》,各地正在认真贯彻执行。为了帮助各地新农保经办机构、乡村基层干部和农民更好地把握具体政策规定,我们请主管这项工作的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农村社会保险处就有关问题作解答。  相似文献   

9.
龙卓舟 《求索》2011,(5):64-66
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一个亟待解决而又十分艰巨的理论难题,目前理论界正处于艰辛的探索阶段。但本人在研究中发现,目前该领域一方面存在着大量的重复研究;另一方面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却又少有人问津。本文试图对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对研究者有所帮助,使其少走弯路,尽快解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这一艰巨的理论难题。  相似文献   

10.
发展中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民政部副部长范宝俊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农民养老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十分关心的重要问题。民政部作为国务院主管农村(含乡镇企业)社会养老保险的职能部门,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在农村有条件的地区逐步建立起社会养老...  相似文献   

11.
“如果有一天我们做父母的不在了,孩子的养老问题怎么办?”这个问题是所有重度残疾人家长的最大后顾之忧。重度残疾人是特殊困难群体中最困难的部分,由于有严重的身体缺陷,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特别是在社会还不能提供必要代偿条件时,其可自养能力,即使在残疾人群体中也是最低的。这些无法依靠自身创造生活来源的重度残疾人,在生活、医疗等方面有更多的支出,需要得到更多的照顾。这些无业重度残疾人进入中老年后,由于父母退休或去世等原因,其所在家庭收入减少;又因其未曾就业,没有劳动保障机构发放养老金;如果不能在其赡养者有…  相似文献   

12.
房秋实 《人民论坛》2015,(8):110-112
文章概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概念及建立农保法律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我国农保法律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法律立法层次低、缺乏系统化立法支持、缺乏可持续性及保障水平低等缺陷,建议借鉴德国、日本、瑞典农保法律制度,从农保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具体构建及与其它制度衔接入手,构建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3.
木林 《就业与保障》2010,(11):18-19
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的精神,由政府组织开展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称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新农保的"新"是相对于早期开展的以农民个人缴费为主、采取个人账户储蓄积累模式的老农保而言的。新农保制度最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创新:一是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办法,地方财政对农民缴费实行补贴;二是实行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养老待遇,政府对基础养老金全额补贴。  相似文献   

14.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是关系城乡居民养老的重要保障,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管理制度的创新发展。文章分析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作用,阐述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如何强化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提出转变居民思想认识、解决业务办理部门协同机制问题、社保基金监督与侵害处置、优化制度衔接建设路径等对策。  相似文献   

15.
关于近期政策的建议 1、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牵头,与相关政府部门协调,制定《北京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基本战略与总体规划》,作为北京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指导性文件.  相似文献   

16.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正在向“老年型”过渡,到本世纪末将成为“老年型国家”,由此带来的养老保险等一系列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一)我国现行的企业事业组织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制度,是一九六九年开始实行的。在这之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的规定,各单位除由行政直接支付的劳保费用外,另外按职工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三缴纳劳动保险金,实行的是劳动保险基金制度,属社会统筹的性质。十年动乱中,停止了保险金的提取,把本来由劳动保险基金项目中支出的职工退休金,改为从企业利润项目中的营业外支出列支。职工退休  相似文献   

17.
为加强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省政府决定将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调整为省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人员变动情况,相应调整有关组成人员。调整后的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如下:组长:许卫国副省长副组长:刘铭(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厅长)、郑玉焯(省财政厅厅长)、张征(省政府副秘书长)。  相似文献   

18.
《世纪行》2008,(2):36-36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村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农村的养老问题日渐凸显,改革、完善现有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一项十分重要、迫切的任务。据了解,不少省份结合本地的实际,改革、完善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取得了成效。作为农业人口大省,我省现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工业化中期初始阶段,改革、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经济社会条件正在形成并不断成熟。  相似文献   

19.
养老保险制度是事关每个公民切身利益的大事,也是解决社会老龄化问题的重要途径。提升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保障能力,要从名义以及实质两个方面进行城乡统筹,真正实现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20.
周勇 《创造》2001,(10):34-34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指的是农民在政府的组织下,个人支付一定的劳动所得、集体给予一定补助、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经济储蓄积累,在年老丧失劳动能力时,从国家和社会取得帮助,享受养老金,以保障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它是由国家、集体、个人三方共同筹资,向农民提供物质帮助,保障所有农民基本生活需要的一项重要的社会经济政策,同时也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具有以下特征:一、社会基础性它是最基本的保障,主要以解决农民年老丧失劳动能力时的衣、食等基本生活需要为目标。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最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