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银色浪潮”正冲击着世界,今天全球60岁以上的老人已有五亿之多,而中国老人就占了五分之一。老龄问题是当今世界,也是中国面临的极为严重的社会问题。1995年,中国老年人口已增至1.2亿,占总人口的9.76%,且以每年超过3%的速度递增,按照这样的增长速度,不到Z000年,中国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将超过IO%,从而步入老龄化社会。从社会学角度考察,人口老龄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国家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因此老龄化亦可视为现代化的标志之一。然而,它又会带来诸多社会问题。中国老龄化的特点同其它国家老龄化相比,…  相似文献   

2.
江苏徐州师范大学李爱芹认为,人口的老龄化趋势与家庭结构的演变使城市空巢家庭大量增加。以徐州市为个案的调查和研究显示,部分空巢老人面临着经济困难、缺乏照料、精神孤独等生存危机,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因此,家庭、社区、社会各界都要关注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切实解决好对空巢老人的照料问题,妥善安排好空巢老人的晚年生活,构筑起养老保障的社会支持的网络系统,使老年人能够安度晚年。具体而言,空巢老年社会支持网  相似文献   

3.
杨景鳌 《小康》2004,(12):60-61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快的国家。然而,中国薄弱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足以支 撑迅速庞大的老龄化社会。从儿女赡养到社会养老这一步跨得非常艰难。 反按揭作为一种金融手段将成为解决老人赡养问题的有效方式。它让老人有固定的 收入保障,让子女轻松,让社会减轻了养老负担  相似文献   

4.
陶然 《广东民政》2011,(11):26-27
随着人口流动与老龄化的加速,空巢老人呈快速增加态势,他们的生活状况引起人们的关注。近日,记者在江门走访发现,空巢老人问题不容忽视,特别是丧偶的空巢老人生活缺乏照顾,很多人会焦虑、抑郁。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青岛市是全国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之一。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医疗护理日益成为政府、家庭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为积极应对老龄化挑战,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从制度上保障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医疗护理需求,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老人遗产纠纷成为社会热点。专家称,目前大部分老人仍缺乏遗产意识,仅中国老龄协会权益部直接收到的老年人遗产纠纷投诉每月就有百余件,各省市、各级部门和相关机构受理、调解的老年人遗产纠纷的数量之多更是难以统计。  相似文献   

7.
《协商论坛》2015,(2):63
有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达到2.12亿,占总人口的16%。按照国际标准,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全国老龄办几年前就有过统计,结果有近一半的老人属于城乡空巢家庭或类空巢家庭。这么多空巢老人,显然不可小觑,怎么办?应该说,随着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近些年来,空巢老人正在显现出问题的严峻性和急迫性。显然,现代社会告别故乡,走向远方,已然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正常选择,但囿于生活方式和  相似文献   

8.
据国家相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43亿,占总人口的11%,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四二一”(四个老人、两个中青年、一个孩子)结构的家庭大量出现,独守空巢的老人越来越多,老人的人身安全、生活质量的保障问题越来越突出。社会化养老模式也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接受。  相似文献   

9.
何汇 《广东民政》2009,(10):19-20
四世同堂的大家庭生活是中国传统家庭期盼的完美模式,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得老人大多选择家庭养老。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1+2+4”模式的家庭不断增多,家庭照料缺少人力以及必需的医疗条件,使得对老人社会照护服务的需求凸显,而慈善救助及商业保险极少进入河南的农村地方,内外因作用下,  相似文献   

10.
我们的社会已进入了老龄化阶段,上海又是我国第一个迈人老龄化门槛的大都市。据有关方面统计数字表明,1982年人口普查时,上海市的老龄化程度已经“达标”。20多年后的令天,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有212万人;按户籍人口算,老龄化程度达到了16%。显然,如何保障老人的“所养、所医”,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课题。“一人向隅,举座不欢”,如果老人们的保障不落实,不但会使他们的晚年“所养、所医”无着落,还会直接加重家庭、子女的负担,有可能因此影响家庭和睦与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工业社会,老人的问题主要是经济和社会问题,而不是单纯的伦理道德问题,因此,必须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社会的手段来解决老人问题,完善老人社会保障制度。一味地高喊道德口号,并不能真正解决老人问题。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他们在这方面面临的问题.采取的措施,对我们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各种统计资料显示,早在80年代中期,香港便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的老人占了总人回的76ry,正如重游7I2学家莫黍星所指出的,“用不同的国际标连壬逢星都属示出雪潜的人】结构已于19865成为青天型。”紧接着是目…  相似文献   

12.
《群众》2016,(4)
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老人关爱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当前,中国作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面临的老龄化问题十分严峻。流动老人的社会活动参与和精神心理状况是老年人问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流动老人的社会融合,提倡流动老人积极融入社会,是积极老龄化的核心和精髓。流动老人为社会发展做出了大量的贡献,他们有着和其他人群一样共享社会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也步入了老龄化社会,据统计到2050年为止老年人口数量会达到4.5亿人,占到总人口的1/3。如何照顾好老人也成为家有老人的人非常关心的问题。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孝敬老人最好的方式是凡事优先考虑老人,老人的日常生活全部都要照顾,但是这对老人来讲,真的是最好的支援吗?另外需要关注的是,现在逐渐步入421家庭模式(4个老人、1对夫妻、1个孩子),同时照顾4个老人也是不太现实的。人口老龄化已逐步从抽象概念成为大多数家庭面临的现实问题。在未  相似文献   

14.
在老龄化进程日益加快.老龄社会的现实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政府和社会都在积极应对社会上出现的各种难题,努力探索适应中国经济社会状况的养老方式。如今已经探索出许多适合中国老人的养老方式。如机构养老、居家养老,旅游养老  相似文献   

15.
不老的传说     
近几年,随着农村大批青壮劳力外出谋生打工,加之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农村中空巢老人、孤寡老人日渐多了起来。于是,老人如何养老成为了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日前,记者走进了北京市密云县北部山区不老屯镇的农家、敬老院和县敬老院,进行采访。不老屯镇是全国唯一一个以"不老"命名的、人人皆知的长寿古镇。目前全镇24485口人中,仅百岁以上老人就有3位。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当地人都说这里非常适合养老。我们欣慰的发现,县、镇两级政府对农民养老问题非常重视,采取许多积极的措施,使农村老人老有所养。然而,我们也看到,要彻底解决农民养老问题,还必须加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逐步完善农  相似文献   

16.
曹琪 《今日上海》2008,(4):36-37
上海是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且老龄化程度不断提升,并呈现出“高龄化”特征。从2000年起,上海便开始探索居家养老限务模式,2004年市政府专门召开居家养老推进工作大会,使“居家养老眼务”取得重大突破。2005年,上海“十一五”发展纲要明确把居家养老的服务量化,并列入了指标体系。根据“9073”养老服务新格局:“十一五”期间,上海将使90%的老年人实现家庭自我照顾,7%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享受机构养老服务。而此刻的居家养老已区别于传统意义,是以家庭为基点、社区为依托、专业机构服务为支撑来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  相似文献   

17.
韩建刚 《今日上海》2014,(12):24-26
普陀区甘泉路街道老年人多,老龄化程度为全区之首。其中,独居老人多,困难老人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多。为此街道在社区编织“五张网”:生活照料网、紧急援助网、精神关爱网、医疗保健网、社会融入网,并优化“吃、住、行”,为老人提供贴心服务。这个街道老龄工作委员会曾先后荣获上海市老龄工作先进单位和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中国已处于老龄化社会。2015年全国60岁及以上老人已经达到2.2亿,占总人口16%左右。到2030年,中国每四个人中就会有一个超过60岁。在这种形势下,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养老工作,需要社会化的服务和帮助跟进到老年人家庭。这为中国养老事业提出了更高要求——满足老龄化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适应高龄、失能、空巢家庭老人不断增长的现状。"变老"的中国养老困境重重  相似文献   

19.
家德与友德     
李立新 《世纪行》2012,(11):48-48
家德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国家最基本的单位,家德好,则家庭就稳定兴旺,家庭好,则国家兴旺强大,家德决定了家庭成员的精神质量,决定了家庭成员的品性前程,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首先必须有优良的家德作家人生活的支撑。一是要培养孝心。我国独生子女现已开始成婚,他们面临最现实的问题是要照顾两对老人,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重,子女能否赡养父母是一个相当大的社会问题,按法律上讲,子女  相似文献   

20.
《广东民政》2009,(5):22-23
我区是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地区。2008年60岁以上老人14.7万,占全区总人口的12.2%。如何应对老龄化,创新养老服务模式,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权益,是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