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杨建生 《行政与法》2004,(10):62-64
行政程序法价值包括目的性价值和程序性价值,其程序性价值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行政程序法多元的价值体系既是相互冲突的又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2.
朱丽琴 《法学杂志》2003,24(2):55-56
信赖保护原则在行政程序法中的确立 ,将有助于规范行政行为 ,保护相对方合法权益 ,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3.
杨柳青 《法制与社会》2010,(26):172-172
德国是世界上在行政法和行政法学方面有代表性的国家。1976年颁布的《联邦行政程序法》是当代德国最重要的行政性法典,创建了一种德国模式,对其他大陆法系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从立法背景、立法过程、主要内容及特点等方面对德国行政程序法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社会随着行政权力的扩张,各国掀起了制定行政程序法的热潮。在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背景下,行政程序法应当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追求呢?本文在对法律程序的价值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程序正义论,并指出了该理论对行政程序法如何实现程序正义的具体要求,以期对行政程序法的制定提供法律价值层面的理论支持与指导。  相似文献   

5.
叶必丰 《中外法学》1997,(1):115-120
<正> 一、行政法和宪法 在大陆法系国家,行政程序法是行政法的组成部分,行政法是独立于宪法的一个“最基本的法律部门”。在大陆法系学者看来,宪法是调整“治者与被治者的关系”的法;是规定“全体对全体的比率”关系,即“公民”对“臣民”的比率关系,或者说“公民”与国家、国家与“臣民”的比率关系的法;是“规定一个国家的一整套政治制度”的“根本法”。然而,行政法却是“关于行政之法,属于行政之法”,是“规律行政及行政权对于人民关系之法规总体”,包括行政权及其行使的程序和原则,公民在受到行政行为侵害时的救济措施,以及行政机关的组织形式、行政机关颁布规章的权力和程序、文官制度、政府对财产的征用和管理、公共事业、行政责任等内  相似文献   

6.
行政协议:行政程序法的新疆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协议是行政程序法的新疆域。行政协议应当是一种制度化合作,必须有实现合作的制度化平台即行政程序法和行政协议法。在两者出台之前,可以由国务院先行制定行政协议条例。等时机成熟后,再上升为法律。其中涉及的实体内容主要规定在行政协议法中,而涉及的程序内容则主要规定在行政程序法典中的行政协议部分。  相似文献   

7.
刚迈入21世纪,我国立法部门的一位领导同志郑重地问我:“常听你呼吁我国应该制定行政程序法,行政程序法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律?”这位领导同志是一位法学功底深厚、立法经验丰富的学者和专家。进一步对话表明,他是从一个立法工作领导者的角度提出这样一些问题:行政程序法是中国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安定迫切需要的一部法律吗?它对我国的法治建设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吗?提出这些重要问题,表明这位领导同志对推进我国行政程序法律制度建设是十分积极、认真、务实和负责任的。毫无疑问,只有就这些问题得到明确和肯定的回答,我国立法部门才有足够…  相似文献   

8.
西班牙《公共行政机关法律制度及共同的行政程序法的修改法》确立“善意原则”、“合法信任原则”为公共行政机关的行为原则 ,并就提高行政效率 ,实现服务于公民的目的 ,加强公民在行政机关面前的司法保证等作了规定。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体制转型时期 ,无论是在我国学术界还是在立法实践中都对行政程序法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究问行政程序法兴起的原因 ,作者认为有四个基本方面 :历史的积累 ;市场逻辑的呼唤 ;法治的内在要求 ;国外行政程序立法浪潮的推动。  相似文献   

10.
行政程序法的具体规则直接承载了行政程序法的价值追求,而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则反映了该法的目标模式和价值取向。本文尝试对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公正原则、公开原则、参与原则以及法治化原则等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1.
《行政程序法(试拟稿)》评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行政程序法(试拟稿)》是行政立法研究组为立法工作部门提供的参考草案,已为14稿。试拟稿的总体思路、框架结构,以及试拟稿中一些重要制度的形成和安排,与起草试拟稿相关问题的考虑等等,是关心行政程序法的人们所着重关注的问题,也是试拟稿介绍的中心问题。其中包含了各方面的共识,也有仍存争议的问题,期待专家、实务工作者和广大读者的关注、意见和建议,以期共同为制定出适应我国国情的、先进的行政程序法而努力。  相似文献   

12.
行政调查是行政处罚的先行程序,是行政机关的重要权力活动之一,是行政处罚与决定的基础。因为卫生行政调查的专业性与技术性,相对人的协力行为对达成行政目的就显得格外重要,但是我国对其研究较少。行政协力符合行政民主化、法治化的制度选择,已成为当今行政实践重要的行政手段和行为形式。所以应该借鉴外国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在《行政程序法》的制定过程中加入此内容,建立以非法证据排除为核心的相对人救济手段,采取相关措施以约束行政权。  相似文献   

13.
行政程序法的价值及立法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行政程序法具有公正价值、效率价值、秩序价值,加强、完善行政程序立法的意义在于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遏制和消除腐败现象,促进廉政建设;克服官僚主义,提高行政效率。我国行政法领域中未来的立法方向应是制定一个包括行政立法程序、行政执法程序和行政司法程序在内的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  相似文献   

14.
非正式行政行为的内涵——基于比较法视角的初步展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正式行政行为的概念在我国学术界有被混淆和误用的现象,迫切需要比较法意义上的澄清。在对抗主义程序观盛行的关国,对抗性要素是否充分,是界分行为正式与非正式的基准;受形式法治主义观影响,日本采取"是否超越立法授权"的分析路径;受法效意思和行为形式论影响的德国,倾向于用"欠缺法律形式"来界定非正式行政行为的内涵。了解其不同内涵旨趣和形成机理,对我国的概念建构和展开这一新型课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行政程序法律的成本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正准备制定一部统一的《行政程序法》 ,如何制定 ,必须考虑立法、执法的成本核算 ,要用经济分析法学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研究我国行政程序法的制定和将来运行中可能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达到制定行政程序法的成本消耗最低而获得的效益最大。本文为制定我国行政程序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强制法》等单行立法仅规范部分执法活动,调研表明,行政执法实践存在大量问题,与执法程序立法的总则性规范缺失和不完善有直接关系。落实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完善执法程序立法的要求,首先需要调整立法思路,由单行"零售立法"转向制定综合性统一立法,具体方案可以先由国务院制定《行政执法程序条例》。制定条例,要回应行政执法实践面临的双重问题:一方面是执法权违法行使与执法不公,损害当事人的权利和执法公平;另一方面是行政执法中较为普遍存在的执法不作为与慢作为,行政执法效能不足,法律得不到有效实施。保障公民权利与提升行政效能是立法要实现的双重目的。保障公民权利要解决执法乱作为问题,主要机制包括确立行政基本原则、保障公民知情权与参与权、完善行政执法证据制度等;提升行政效能要解决执法不作为与慢作为问题,主要机制包括理顺执法机关纵向横向关系,简化申请处理程序,提升行政执法信息化程度等。  相似文献   

17.
具体行政行为的解释是行政行为的一种相对独立的形态,也是法律行为解释的一种类型。行政机关在特定情形下负有解释的义务。对具体行政行为的解释应当遵循合法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和信赖保护原则。行政决定文书的字面含义、行政决定过程中相对人的交涉以及行政惯例和社会习惯,都可以用来解释具体行政行为。对具体行政行为解释的审查,应当坚持表示主义与意思主义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尊重行政机关的裁量权力,也要防止其滥用解释权力。  相似文献   

18.
李雪梅 《政法论坛》2020,(1):120-131
中华法系重实体、轻程序的特色,几成为人们的共识,但中国古代公文碑所呈现的繁复行政过程及程序化特色,对这一共识形成挑战。历时长久、适用广泛、形式多样、存量可观的公文碑是研究中国古代行政权、行政程序、行政监管等法律制度的珍贵史料。碑石上的行政授权行政许可以及反向行政等内容,揭示了中国古代行政权在制度建构、秩序维护和社会运行中的关键机制。对包括碑刻在内的传统史料的系统整理和重新发现,对于构建中国传统法律话语体系,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行政诉讼法》相对于原《行政诉讼法》有一系列制度创新,其中最重要的有下述八项:立案审查制改登记制,让当事人起诉难变起诉易;案件可跨行政区域管辖,让地方干预易变干预难;扩大受案范围,让行政解纷法治渠道窄变法治渠道宽;放宽当事人资格限制,让利害关系人参与诉讼机会少变参与机会多;增加复议机关被告责任和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责任,让"告官见官难"变"告官见官易";改进诉讼程序,让起诉时限短、诉讼耗时长变起诉时限延长、诉讼耗时减少;扩大司法审查强度,增加裁判形式,让行政诉讼救济手段更多、监督力度更大;增加行政裁判的执行方式,让行政审判更有权威、更有公信力。  相似文献   

20.
传统行政行为效力学说中的“执行力”是不全面和不准确的,它并不能涵盖所有行政行为,同时由其包含自行履行效力难免造成语义逻辑上的混乱;而“实现力”概念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力的概念可界定为行政行为自身所具有的,实现自我所体现的行政目标与内容的法律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