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TBM的威胁TBM是战术弹道导弹的英文(Tactical Ballistic Missile)字头缩写。当今,战略导弹的应用受到了限制,但TBM却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散。现代局部战争表明,在当前和未来的局部常规战争中,使用常规弹头的TBM配合航空兵或者单独实施首次攻击和摧毁预定目标,达到突然袭击的目的,已是不可逆转的潮流;TBM是战区级火力支援的主要手段,用于攻击敌方战役战术纵深内的重要军事目标  相似文献   

2.
2005年12月,珍珠港海军基地, 美国海军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伊利湖”号(CG-70)完成了美国海基导弹防御系统的最新一次发射试验。“伊利湖”号垂直导弹发射系统发射的“标准-Ⅲ”防空导弹在太平洋上空成功拦截了中程导弹模拟弹头。数分钟后,“标准-Ⅲ”导弹成功拦截了从夏威夷考艾岛太平洋导弹发射场发射的一枚中程导弹模拟弹头。这是海基导弹防御系统的第7次发射试验,也是第6次拦截试验。迄今为止,美国海基导弹防御系统拦截的目标均为单弹头模拟弹。  相似文献   

3.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新加坡正逐渐从亚太金融中心,转型为美国的亚太安全岛链中的一环。随着小布什政府放弃同时参与两场战争思想与遭遇“9·11”恐怖主义攻击事件之后,美国的军事理论与战略思维正逐渐调整。新加坡与美国业已存在的军事合作在反恐背景下也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潜射导弹按使用目的分可分为潜射战略导弹和潜射战术导弹。前者配有核弹头,主要装备于弹道导弹核潜艇。平时用于执行核威慑任务,战时用于执行核攻击和核反击任务,它是核大国手中一张有力的王牌;后者配有常规弹头,主要装备于攻击型核潜艇、巡航导弹核潜艇和常规潜艇,用于执行反舰、反潜、对地攻击等战术任务。 潜射导弹的优点是隐蔽性强、机动力好、生存力高,它能以隐蔽、突然的方式攻击敌方的战略和战术目标,自问世以来,倍受海军强国的器重。由于美俄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性能最好、威力最大的潜射导弹,代表着这方面的世界最高水平。所以本文就对它们的潜射导弹做一简要对比,以飨读者。潜射战略导弹的发展美俄两国均将潜射战略导弹视为“三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阐述军事对抗与军事安全互信机制辩证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有益于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创造台海永久和平的新型军事安全战略。这种新型军事安全战略的基本特征是:把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为根本目标,既关注如何赢得战争,也关注如何通过战争赢得和平,还关注如何防止已经建立起来的和平转化为新的战争。以此为标准检视台海各方军事安全战略可以看到:中国大陆军事安全战略实现了战略与政略的高度结合,为军事服从政治、服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台湾、美国坚持“只经不政”、“和而不解”,使其“和平愿望”难以贯彻到军事安全战略层面,是阻碍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建立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舆论界对中日关系的政治、经贸和文化等层面给予高度关注,而对两国在军事和安全领域的互信与合作颇有忽视。其实,后者在两国关系框架结构中的重要性绝对不可小视;对中国而言,来自日本的各种威胁认知中,军事无疑是首当其冲,因为所有两国间的历史伤痛都与军事直接关联;对日本来说,其争取“正常国家”、迈入“政治大国”的所有努力中,通过修改和平宪法等方式而在军事上突破战后体制限制,既是其计划步骤的“硬核”部分,又是其多年试探、触碰并亟待最后突破的战略“红线”。  相似文献   

7.
军事威慑是国家军事斗争的重要手段,其本身并无侵略和扩张的成分,但军事威慑的使用者在政治目标上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作为战争的一种特殊形式,军事威慑总是从属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目的,需要着眼于局势发展巧妙地加以运用。新时期我军军事威慑的建设,应注重从实际出发,深入研究军事威慑理论,壮大军事威慑力量,提高军事威慑谋略水平。  相似文献   

8.
联和国核查人员16日在伊拉克一处于上世纪90年代末修筑的大型军事地下工事内发现了11枚化学弹头,弹头保存“极其完好”。  相似文献   

9.
Q上校信箱     
安徽合肥竺家晖请问什么是核地雷? 答:核地雷是装有核战斗部的地雷。也称原子爆炸装置。是战术核武器的一种。它主要利用核爆炸形成构成的地形障碍(如弹坑,堆积物)和放射性沾染阻滞对方行动,特别是阻滞坦克群的行动或直接杀伤有生力量。也可用来破坏对方的潜在军事目标,如机场、指挥所等。核地雷按重量和体积大小可整体或分开包装运输。可单个地或密集地设置在土中、不同深度的雷井或直接埋设在军事设施等目标内,利用  相似文献   

10.
波兰地处欧洲的中心,位于德意志和俄罗斯之间,特定的地缘政治环境注定它疆界变迁的频繁乃至国家的兴衰。1385年.为抵抗条顿骑士团的入侵,波兰和立陶宛两国实现王朝联合,创建历史上最辉煌的波兰王朝——雅盖洛王朝,其东部疆域囊括立陶宛、乌克兰、白俄罗斯和一部分俄罗斯,成为欧洲少数几个“双海国家”(同时濒临波罗的海和黑海)。但由于欧洲大陆权力中心的转移,1772年、1793年和1795年,崛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石油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安全,因此石油安全自然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安全的目标就是要确保能够获得与其国家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足够能源、防止因能源短缺或意外突发事件而出现的危险。  相似文献   

12.
2004年11月,有日本媒体报道一艘汉级核潜艇“侵入”日本领海,汉级作为中国研制的第一型且到目前为止唯一一型攻击核潜艇虽已服役多年,但其技术水平和使用情况一直不为大家所熟知,本文为日本军事专家对中国核潜艇技术及汉级核潜艇的分析文章,有一定参考价值,但其文中某些观点和内容我们并不认同,还请读者在阅读时有所鉴别。  相似文献   

13.
食肉动物无人机是一种中等飞行高度、远程和能够在攻击目标上空停留20个小时以上的无人机。食肉动物使用固定摄像镜头、可调节摄像镜头、红外线摄像镜头和合成孔径雷达来侦察目标。对于敌人而言,食肉动物就如同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建造世界上最大的水电工程,不可能不遇到挑战。预想到的和没有想到的都有。  相似文献   

15.
影响中国军事现代化计划的驱动因素有两个主要的类型: “背景性的”和“直接的”。背景性的驱动因素包括中国国家安全环境中的一系列外部因素。它们影响着中国对威胁的认识、战略观点和应急计划。直接的驱动因素包括对中国来说具有较大内部意义的一系列财政、政治和技术因素。中国的首要重点之一就是阻止台湾独立(随之而来的是“恢复”台湾与大陆的“统一”)。对人民解放军来说,这转变成一项 (一旦下令就会)以强力阻止台湾独立的军事使命。正如《2004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所大胆警告的那样:“如果台湾当局铤而走  相似文献   

16.
据台湾《东森新闻报》8月20日消息,台军在美国帮助下,从去年起训练可执行跨海攻击的空军作战中队,目标是攻击大陆东南沿海各重要导弹阵地的制导雷达,以达到陈水扁所谓“境外决战”的构想。这种被称为“野鼬鼠”的F-16战斗机中队将编配反辐射导弹,于2006年成军。自从陈水扁当局提出所谓“决战境外”构想后,台空军便在反制作战任务中加入对大陆纵深军事目标  相似文献   

17.
正"强意识,查隐患,促发展,保安康!"日前,伴随着大兴国际机场噪声区安置房及配套设施项目施工启动,大兴区新一年度的"安康杯"竞赛活动正式启动。接下来,一系列有针对性、有特色的安全宣传活动将在全区推进,确保企业职工有序复工复产,努力完成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安康杯"竞赛活动自1998  相似文献   

18.
左中甫 《南风窗》2010,(21):23-25
单纯从军事角度来说,中国现在还有明显"软肋",但今后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不会越来越恶化,相反还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因为国家的安全环境是靠综合国力作支撑的。未来在同中国打交道的过程中,有关国家基于力量对比在某些争端上做出一定让步也是可以期待的。  相似文献   

19.
刘强 《国际展望》2011,(3):70-82
特殊的地缘政治关系和历史宿怨等问题,使得中日韩三国军事安全困境并未消除,甚至有所加深。制约中日韩军事安全合作深入发展的最大障碍,既有现实的领土争端问题,也有互信的缺失和国家情感与民族情绪问题,更有美国在东亚的军事同盟所造成的消极影响。而消除中日韩安全困境的途径尽管存在但难度极大,这种状况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三国间军事安全合作的深入发展。但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三国也的确存在着共同的安全利益,只要三国能够在以中国倡导的新安全观问题上达成共识,真正拥有超越历史积怨的未来视野、超越冷战思维的战略智慧和超越自我的勇敢和自信,三国在一些关乎世界安全的重大领域中的军事合作仍然存在可能,尽管这种合作可能是有限的,但仍能为维护东亚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发挥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20.
伊拉克战争是人类社会第一场空前程度的言息化作战.美军在战争中使用的信息化武器已达到90%多,而在海湾战争中,仅为8%;从目标选定、信息获取、传输反馈、火力攻击这一过程,过去为48小时,而现在仅为10秒钟.从新闻舆论战的战略和战术层面上看,美军的信息化程度和信息攻击,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在战争之前,美军仅向伊拉克境内派出的"影子杀手"就有上万人,他们担负的重要任务就是侦察与策反,暗杀与爆炸等活动.其行动往往出于威慑的目的.在战争之中,美军除在战场投放了81种、3170多万份各类传单外,还建立飞行广播电台,向伊拉克人发放收音机,发送电话、短信息等,美军对伊拉克国家战略情报的获取,轰炸目标选定后现场再判定,以及从对伊拉克高官、共和国卫队和一般武装部队官员,直到普通伊拉克公民的舆论攻心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从时间性、空间性和重要性上说,舆论战的作用都非常突出.全面信息威慑是信息化战争的根本属性.从伊拉克战争中可以看出,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舆论战有许多明显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