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生和发展新制度学派、现代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被称为当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三大流派。新制度学派以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批判者自居,认为经济学必将“朝着制度主义的方向迅速发展”。新制度学派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为奠定理论基础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凡勃仑、康蒙斯和密契尔。第二阶段,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是旧的制度经济学向新制度经济学转化的过程,主要代表人物是小克拉克、米音斯和贝利等人。第三阶段,五十年代以后一直到现在为  相似文献   

2.
萨缪尔森是美国后凯恩斯主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弗里德曼是美国现代货币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后凯恩斯主流派与现代货币主义在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流派中是两个主要的派别。两者在基本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上,存在着许多分歧,长期以来一直争论不休。而关于通货膨胀和失业关系的争论,则是两派长期论战的主要问题之一。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3.
货币主义(或称货币学派)和供应学派,是当前流行西方欧美国家的两个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流派,是现代西方保守主义经济思潮中的两枝主要力量。这两个流派虽然观点各异,但在抨击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这一点上是共同的。他们都认为:经济活动中政府作用的加强是使经济问题更加恶  相似文献   

4.
外论摘译     
《前线》1998,(9)
外论摘译向凯恩斯主义挑战的供给学派供给学派是70年代中期在美国兴起的一个经济学流派。它是作为凯恩斯主义对立面和批判者而出现的。供给学派认为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是经济滞胀的根源。凯恩斯主义的根本错误在于把促进经济增长归结为刺激需求,实际上,促进经济...  相似文献   

5.
社科丰碑     
一、经济学 英国凯恩斯经济学取代了传统经济学。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创立了“新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体系,它在理论上否定所谓资本主义经济的完善性、和谐以及供求力量造成充分就业均衡论,强调应设法增加有效需求,西方经济理论和政策指导思想为之发生重大转折。 在美国出现的新古典综合派把静态分析转变为动态分析,在自己的微观经济理论中糅进了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故其代表人物萨缪尔森称之为“折中的后凯恩斯学派”。 在英国,后凯恩斯学派中的佼佼者是罗宾逊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它在资本、增长等理论方面与新古典综合学派  相似文献   

6.
新自由主义的发展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淑梅 《理论学刊》2004,(10):66-67
新自由主义是 2 0世纪 3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学思潮。它在国家干预主义盛行的“凯恩斯时代”受到冷落 ,在资本主义经济陷入“滞涨”时得到兴盛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在全世界不断扩张。新自由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表明 ,新自由主义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社会矛盾发展的产物 ,其本质是为资本主义进行辩护 ,它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7.
新自由主义的起源、发展及其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也称新保守主义经济思潮,是20世纪30年代后在反凯恩斯主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当代西方经济学说。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统治地位被凯恩斯主义所取代。然而,仍有少数经济学家坚持自由主义经济的信条,同凯恩斯主义对抗,主张回到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反对国家干预。到了70年代,特别是在1974—1975年的经济危机以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出现了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局面,使凯恩斯主义陷于重重矛盾的境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新自由主义…  相似文献   

8.
理性预期学说理性预期学派产生于70年代美国经济滞涨以后。战后流行多年的凯恩斯主义发生了危机,而与凯恩斯主义对立的货币主义面对滞涨一时又难以拿出良策,于是一支新的学派──理性预期学派使从货币学派中衍生发展起来。理性预期概念最早见于美国经济学家约翰·F·...  相似文献   

9.
现代货币数量论的发展,是以早期传统货币数量论与凯恩斯主义流动偏好理论相混合发展来的。 1950年,货币主义的领袖人物、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公开发表了《货币数量论——一种重新表述》,奠定了货币主义丰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前线》1995,(2)
外国学者论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西方经济学各种流派对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有很多论述,其中较为流行的有凯恩斯主义的、结构主义的、货币主义的几种观点:二次大战以后,西方各国盛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以英国经济学家约·梅·凯恩斯为代表的凯恩斯主义认为,自由放任的...  相似文献   

11.
上世纪70年代卢卡斯提出的所谓"卢卡斯批评",是现代宏观经济学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对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起到了深远影响,也促使了之前的主流学派——新古典综合派的衰落。"卢卡斯批评"缘起于数量经济学,因为这一批评,需要利用新的概念和方法重写宏观经济学理论,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卢卡斯和萨金特起到了重要作用。卢卡斯和萨金特在20世纪70年代的工作打破了凯恩斯学派在宏观经济学上的一统天下,创造性地将理性预期引入宏观经济学,使得经济学理论更贴近经济现实,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马歇尔的新古典传统,对后起的新凯恩斯主义学派和实际经济周期学派起到了直接催生作用,并在经济学方法论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宏观经济学也因此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2.
外论摘译     
《前线》1998,(5)
外论摘译货币主义的特点与功能货币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流派。代表人物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弗里德曼教授。早期货币数量论遵循萨伊定律,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一直处于充分就业状态,不会产生危机。30年代的大危机宣告了这种理论的破产。代替它...  相似文献   

13.
<正>回顾历史,任何一次经济危机时期都是经济学创新最活跃时期,比如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大萧条时期诞生了凯恩斯主义,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滞胀诞生了供给学派等。然而本次经济危机后,西方经济学界却一片沉寂,相反中国经济学界则创新勃发,新结构主义、新供给主义、新财税主义等中国本土经济学创新相继浮出水面,其中要属新供给主义经济学派风头最劲。提到“新供给主义经济学”一词,从字面上看往往会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新供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奥地利学派、凯恩斯学派、马克思主义学派以及货币主义学派比较的视角,阐析了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成因和对策。本文认为,危机爆发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上来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无法避免的周期性危机。危机的治理应合理运用凯恩斯政府干预政策,货币政策方面应借鉴货币主义单一货币规则。  相似文献   

15.
魏炜 《求实》2004,(6):50-52
《自由放任主义的终结》是凯恩斯第一本集中批判自由放任主义的专著 ,宣告了他在政策主张和对资本主义经济现实的认识上与传统学派的分道扬镳。该书考察了自由放任主义的历史 ,抨击了自由放任的思想基础和实践弊端 ,提出界定和赋予政府“任务”的主张 ,试图解决 2 0世纪 2 0年代中期英国的经济困境。解读《自由放任主义的终结》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凯恩斯的思想变化及其理论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6.
法兰克福学派是当代“西方马克恩主义”最有影响的一个流派,这个学派不仅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全面的攻击和歪曲,而且也给以“民主社会主义”为旗号的当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国家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以重大影响。这个学派用以攻击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即“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它的主要论者是号称“青年造反者精神之父”的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理论家马尔库塞和它的第二代理论家、该学派右翼代表人物哈贝马斯(后者在1971年曾参与制定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社会改  相似文献   

17.
西方失业理论和就业对策给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凯恩斯学派“有效需求不足”的失业理论与需求管理政策   1929- 1933年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猛烈地冲击了资本主义经济,西方各国经济陷入长期萧条。在这种情况下,凯恩斯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的失业理论以及以政府干预为基础的就业政策措施。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就业量决定于有效需求的水平,能否达到充分就业取决于有效需求的大小。正是由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所构成的有效需求低于社会总供给水平,从而导致就业总是小于“充分就业”水平。   凯恩斯否定了此前“古典”学派提出的工资率是有充分伸缩性的观点,反对通过降…  相似文献   

18.
新剑桥学派     
产生及学说渊源新剑桥学派是现代凯恩斯主义的另一个重要分支。由于它的代表人物都在英国剑桥大学任教,故得此名,也称英国凯恩斯主义,又因为该派有两个代表人原籍在意大利,所以这一学派又被称为英国——意大利学派。这一学派的产生是在与新古典综合派的争论中使凯恩斯主义分裂而形成的其中一派。新剑桥学派也以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作为自己论证的出发点,但它  相似文献   

19.
一、两大经济学派及其消长西方经济学门派林立,理论主张各异。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是其中最主要的两大学派。自由主义是指主张自由竞争,由市场机制的力量来协调社会经济活动,国家为此提供必要的法律和制度条件并承担某些不适合由市场协调的经济活动的经济思想和政策。自由主义坚持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创立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正统理论。把资本主义看作能够自行调节经济的"最理想制度",否定国家干预私人企业的必要性。20世纪30年代以前,自由主义在整个西方经济学中一直是主流,占支配地位。国家干预主义是指反对自由放任,主张扩大政府机能,限制私人经济,由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和控制的理论和主张。国家干预主义在某种程度上承认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20.
古典学派、凯恩斯主义和现代货币主义在货币流通速度理论上具有不同观点,它们构成了西方不同经济学流派在该问题上政策主张差异的理论渊源。我国在短期应利用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影响国民经济增长,长期应当注重经济增长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