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1893—1981),是举世闻名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是“国之瑰宝”,民族的骄傲.1938年—1941年期间,她在香港以崇高的声誉和威望,发起并领导了保卫中国同盟(以下简称保盟)承担起沟通中国与世界,争取各国人民及海外华侨援助中国抗  相似文献   

2.
宋庆龄在重庆艰苦的岁月里,以她极大的爱国热情领导“保卫中国同盟”,克服重重困难,排除种种障碍,致力于战时医药救济和儿童福利工作,为支援抗战募集大量的资金、物资援助八路军、新四军及广大民众,以各种方式向国外报道中国人民抗战的真实情况:为推动抗日战争的胜利进程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开国大典的礼炮声中,宋庆龄举目遥望广场中央矗立的孙中山画像,心中有无尽的话语想对亲人诉说。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主席台上,宋庆龄端坐于毛泽东和朱德的中间,她受全体委员的委托,主持了这一历史性的会议。  相似文献   

4.
宋庆龄入党     
宋庆龄,海南省文昌县人,1893年1月27日生于上海。宋庆龄青年时代追随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致力于民主革命事业,1915年与孙中山结婚。新中国成立后,长期担任国家领导人职务。1981年5月29日,宋庆龄在北京逝世,终年88岁。孙中山逝世后,她作为孙中山理想和事业的坚定继承者,同国民党右派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斗争。她"在荆  相似文献   

5.
6.
宋庆龄入党     
《党史纵览》2001,(3):55
1981年5月15日,病危中的宋庆龄接连3次表示了希望在临终前加人中国共产党的心愿。彭真等人急忙于当天上午10点半,将宋庆龄的要求报告了当时的中共中央委员会主席胡耀邦,胡耀邦又迅速转告邓小平等政治局领  相似文献   

7.
宋庆龄赴京     
1949年6月15日到19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北平召开,新的人民共和国即将诞生。中共中央对宋庆龄十分敬重,诚挚地邀请她来北平共商建国大计,特派中央候补委员、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邓颖超,持毛泽东、周恩来的亲笔信,前往上海去迎请宋庆龄。陪同前往的是廖梦醒。  相似文献   

8.
宋庆龄风采     
<正>今年1月27日,是宋庆龄同志诞辰120周年。宋庆龄向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她先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等重要领导职务,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  相似文献   

9.
回忆宋庆龄     
李云 《党的文献》2003,(3):89-95
我在 1 93 6年 5月被党派到宋庆龄那里工作 ,对外名义为秘书。解放后接受宋庆龄的邀请 ,经组织调动 ,由她亲自委任 ,我担任了中国福利会第一任秘书长。我和宋庆龄相处多年 ,经历、感受的事情很多 ,这里回忆的仅仅是一鳞半爪。党派我到宋庆龄处工作1 93 6年 4月 ,中共中央派冯雪峰到上海 ,加强统一战线工作 ,恢复同坚持在上海工作的中央特科的联系。冯雪峰一到上海 ,就来看徐强 (我的丈夫 )。他向我们传达了中央瓦窑堡会议的精神 ,徐强向他汇报了工作情况。冯雪峰决定停止警报工作 ,由徐强全面负责情报工作 ,并要我们另找房子 ,换个环境。接…  相似文献   

10.
宋庆龄语丝     
没有任何东西比共同的利益更能把人们维系在一起,因为这种共同的利益是为正义而斗争。如果真的忘记祖国,人生该是多么的没有趣啊!只有以群众为基础并为群众服务的革命,才能粉碎军阀、政客的权利,才能摆脱帝国主义的枷锁,才能真正实行社会主义。争取和平与反侵略斗争是不可分离的。宋庆龄著名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战士。1893年生于上海,早年毕业于美国威斯理安女子大学。1915年10月与利冲山结婚。利冲山逝世后,坚持利冲山的三大政策,同共产党人紧密合作,向国民党右派进行斗争。1927年“@·一二”及“七·一五”反革命政…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是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来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它的胜利,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为中国人民取得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宋庆龄是中国抗战的热烈宣传者、支持者、参加者和领导者。当时,她作为一位国民党民  相似文献   

12.
1980年10月14日,宋庆龄在她的北京寓所设家宴款待美国朋友伊罗生,丁玲、茅盾、赵朴初等都应邀参加。下午5时,当宋庆龄进入餐厅与客人一起就座时,丁玲突然激动起来,急步趋前抱住宋庆龄,泣不成声地  相似文献   

13.
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的宋庆龄,在长达70年的革命生涯中,矢志不渝地坚持着革命事业。早年宋庆龄追随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致力于中国民主革命事业,是孙中山的贤良伴侣和亲密战友。孙中山逝世之后,她忠诚于孙中山倡导的三民主义,始终坚持三大政策,坚持国共合作,始终奔走在革命最前沿。  相似文献   

14.
《先锋队》1996,(8)
宋庆龄入党小记宋庆龄是当代伟大的革命家和政治家,早在30年代初就已转变为共产主义者。李云曾回忆说:“记得1937年的一天,我们在谈工作,庆龄同志突然把声音放低,轻轻对我说:‘我算不算党员?’党组织让我回答她:‘你同共产党员一样。’她微笑地点点头。”显...  相似文献   

15.
第一次国共合作,造就了大革命轰轰烈烈的局面。但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断送了大好革命形势和第一次国共合作。此后,国共两党兵戎相见,“围剿”与“反围剿”的战火不断。“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国共再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在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后被迫进行的.当时,宋庆龄对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战争表示了极大的关注,为红军的长途转战而担忧,为红军胜利到达陕北而欣慰.在此期间,她曾从各方面对党和红军的斗争给予了支持和帮助.当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军事"围剿"时,宋庆龄即于1933年9月作了《中国的自由与反战斗争》的著名演讲,指出:"广大的苏维埃区域已经在中国存在  相似文献   

17.
1916年4月的一天傍晚,婚后不久的孙中山与宋庆龄在公园散步,谈论着讨伐袁世凯的事情。宋庆龄兴致勃勃地说:“逸仙,我想起了一句讨袁的上联,你能续下联吗?”孙中山微笑着说:“你居然仿效苏小妹三考新郎来了。好,请讲出你的上联来。”宋庆龄吟出上联,曰:“或入园中逐出袁还我国”。孙中山轻念着上联,感到妻子才思敏捷,联中句子一语双关:园出“袁”入“或”则为“国”字,而“或”的解释是:有人也。显然,庆龄对我逐袁是抱有殷切期望的,我岂能辜负她的一番苦心!下联要对得工整,尤应把自己的意愿表达清楚。孙中山沉思片刻,一…  相似文献   

18.
孟红 《党史纵览》2011,(6):46-49
伟大的女性宋庆龄.1915年不顾父.母反对.毅然与孙中山结合.携手捍卫共和。从上世纪20年代起.宋庆龄即支持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民族解放和人民解放最艰苦的岁月里.她以自己的睿智与反动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抗争.给革命事业以博大无私的援助。新中国成立后.她作为国家领导人.在国际和国务活动中更显示出了一个伟大女性的崇高...  相似文献   

19.
20.
王凡 《党史博览》2003,(5):10-17
2003年1月27日,是原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诞辰110周年纪念日,为此,笔者再次走进了秀美僻静的北京后海北沿那座46号院的大门,走访了曾与宋庆龄朝夕相处的身边工作人员……“我享受着‘皇家’待遇,尽管我不快乐……”1963年4月,当春风再度吹绿古老京城的时候,坐落在后海北沿的一座僻静幽美的旧日王府花园里,迎来了一位高雅而富于传奇色彩的新主人———宋庆龄。那年,宋庆龄70岁。初夏刚至,宋庆龄在新居举行了一次“招待会”:一为庆祝她创办和领导的中国福利会成立25周年,二为请朋友们在新居处相聚共叙。为迎接宾客的到来,宋庆龄和工作人员一起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