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标 《台声》2000,(12)
林海音是情系台海两岸的台湾作家,她的这个“情”是来自她心灵的、明确而理智的两岸观。她曾经说过,自己“比北平人还北平”;也说过,自己是个“番薯仔”。我们的父辈--老北京台湾人,往往自称是“番薯人”,因为台湾岛形似番薯,台湾人在历史上经历过任人宰割的心酸,所以都有着强烈的中华民族意识,有一颗中国心。   “台湾人就是中国人”、“中国是台湾的祖国”,这在老一辈“番薯人”心目中是毫无疑问的。所以当 1895年 4月 17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割台的《马关条约》时,在京参加会试的台湾举人和台籍官员痛心疾首地上书光绪,斩钉…  相似文献   

2.
正破解台湾人的认同迷障一大陆朋友在碰到台湾人的时候,通常会先问:听说你们台湾人都不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然后还可能再问:为什么呢?你们不都是说中国话、写中国字、拜中国的神明吗?而一些比较同情"台独"的大陆朋友,或者是一些外国朋友,则可能会说:好吧,他们台湾人确实是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所以我们也不要把人家当成中国人,这样才不会伤了和气,也才比较礼貌。我就曾经参加一场在美国  相似文献   

3.
《两岸关系》2001,(10):17-18
目前在上海生活过10年以上的台湾人恐怕不在少数.这些最先“登陆“的台湾人,无疑成为欲来上海寻找新生活者的榜样,而他们自己有时也暗自嘟囔一句“阿拉上海人“的方言.其中有人感叹“上海太大了,摸了10年都还没摸透“;还有人说自己也养成了上海人的性格;更有人说孩子落地生在上海,回到台北,竟闹着要回上海,说他的家在上海.无论怎样,上海已成为这些台湾人生命中的一部分而无法割合,此处也许更饱含着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章涟漪 《台声》2014,(8):43-43
看多了台湾偶像剧,印象中的台湾人,是嗲嗲的、温柔却带着距离感的;是冷冷的、霸道却带着孩子气的。然而这次夏令营中,这种印象从一开始正式接触,就让我改观。由于我和同事上车比较晚,车上几乎都坐满了,正站在那里搜索着目标时,就听到一女生,带着台湾人特有的语调,指着自己前面的座位说:"来来,这里有位置,快快,过来坐啊。"刚坐定,她就倾身上前,主动和我聊了起来。知道我们是随团记者后,惊喜万分,问了一串问题。  相似文献   

5.
李登辉先生主政台湾以来,曾经多次信誓旦旦地表示,台湾人是中国人,他自己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他并一再说,中国必须统一,中国必定会统一.在他主导下,台湾成立了“国家统一委员会”,制定出“国家统一纲领”.按理说下一步李登辉先生该拿出实际行动.然而,从最近李登辉先生与日本人司马辽太郎的对话看,人们已深深地感到失望了.李登辉先生与司马辽太郎的对话,是他心底秘密的一次“大暴光”,这里似乎已看不出他作为一个中国人对中国应有的感情了.他大谈所谓“台湾人的悲哀”,并把悲哀的根子引向中国大陆,指国民党为“外来政权”,质疑“中国” 的概念,甚至明白无误地表示,北京的两岸统一之念“是奇怪的梦呓”.他还以 《旧约》圣经里《出埃及记》的摩西自况,要带领台湾人,像犹太人摆脱异民族的奴役、压迫那样,建立台湾人自己的国家,“让子孙们不再有老一代同样的遭遇”.难怪此言一出,两岸及海外的许多中国人都为之震惊不已.  相似文献   

6.
我们一直叫她高太太,叫了很多年了。直到最近我见到她时才忽然想起来问她姓什么,叫什么。当时她也愣住了,老熟人怎么还问姓氏?想了想,才一拍脑瓜子说:“我叫李奉英呀,怎么忘了告诉你呢!李奉英从台湾是第几十次来安徽省马鞍山,我已记不清了,只觉得她来来回回像走大路,像我们节假日逛个商场、进个影院那样简单、随便。我们台办的小李子曾替她算了一笔帐,说她和老公一年回来三四趟,光路费就得三四万,她能吃得住吗?驾驶员小胡说,台湾人有钱,三两万的不算什么。刘幼卿主任则摇摇头,说哪里的话,台湾人也不是人人都有钱,我们接…  相似文献   

7.
郭雪筠 《台声》2022,(17):56-58
<正>作为一个4岁开始就在北京长大的台湾人,方承暄听过台湾人认为她“不是台湾人”,也听过大陆人说“你是台湾的,不是大陆的”,她曾经陷入一个“到底我是哪里人”的迷茫时期。在高考作文时,方承暄曾这样写,“或许我对台湾不了解,但那里是我的家乡;或许北京不是我的家乡,但我对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很熟悉。”这位台湾“80后”女孩的成长过程,是一个逐步认识“两个家乡”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初次见到魏丽惠大夫。白皙的脸庞,扁扁的、圆圆的,戴一幅细白边眼镜。她很热情,和蔼、可亲,谈起话来快快的;精神饱满,很自信。 她是台胞。 其实,确切地说,她是台胞的后代。她出生在日本,后随父母到了大陆。不过,在她的身上,却有着一种台胞质朴、执著的打拼精神。 她说,她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是台胞而沮丧、自卑(在那些特殊的年代),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7,(23)
<正>在十九大第一天的"党代表通道"中,一位靓丽的台湾女代表十分抢眼。面对媒体的提问,她的回答更是让人拍手称道。"大家好,我是复旦大学外文学院的卢丽安。我研究英国文学和女性主义,我生长在宝岛台湾,我以台湾的女儿为荣,我以身为中国人为傲。爱台湾、爱大陆,就像爱自己的爸爸妈妈。"作为十九大党代表中唯一一个土生土长的台湾人,她说,自己回到大陆定居任教已经20年了,深刻地感受  相似文献   

10.
叶劲光 《台声》2006,(1):72-74
这些年来,从福建省三明市赴台湾定居的台籍同胞为数不少,但能够回到三明投资的台胞那就是凤毛麟角了,董秧秧确是其中的佼佼者,她甚至连自己也没有想到,在台湾十年打拼,为她返回三明投资打下了很好的经济基础。董秧秧一眼给人的感觉就是态度谦卑、精明能干的女企业家的形象。她的籍贯是台湾,他的父亲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从台湾来三明定居,所以,她是三明生三明长的二代女台胞,也许是家庭的因素,从小就是典型的一口台湾人语调,说话不急不慢,和和气气的,很多人喜欢与她打交道。早在1990年以前,她还是三明沙县茶厂职工的时候,大家评价她工作敬业,肯…  相似文献   

11.
钟玉彩的乡谊徐晓燕河南信阳恒展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钟玉彩是一位心直口决的台湾人,她中等个头,穿一身西服套裙,谈起自己的创业史滔滔不绝。钟玉彩祖籍河南。1989年她远离在台湾的父母、兄弟、姐妹等亲人,带着未成年的三个孩子回家乡,想让他们看看大陆家乡这片生...  相似文献   

12.
李登辉在最近的一次演讲中,又一次推出其"新台湾人观"。他说:我们目前要提倡"新台湾人观"——只要是认同台湾、疼惜台湾,愿为台湾努力,就是台湾人。而只要怀抱民族情感,崇尚中华文化,不忘记中国统一理想,就是中国人。这使笔者联想起去年9月17日台湾《中国时报》也曾作过类似报道。该报说:"李登辉指  相似文献   

13.
方怡玲姑娘家住台湾省台中市,父母都是地道的台湾人,她本人也在台湾土生土长。不过,她的婆家却在祖国大陆的大连瓦房店市岭东办事处转角村。台湾姑娘怎么会到大陆找婆家呢?说起来还有一段鸿雁传书喜结良缘的故事呢。 1992年夏季的一天,在台资企业大连农益果菜有限公司任职的小伙子聂洪亮,接待了从山东来的杨  相似文献   

14.
郭雪筠 《台声》2023,(11):76-79
<正>“90后”的台青徐沁馨,朋友圈常充满与外国人的旅游合照,以及各种英语公众号文章,“June3-4/10-11,Inner Mongolia-Volcano·Desert·Grassland,Confirmed”(6月内蒙古团,看火山、沙漠、草原,确定成团)。现在带团和推广都如此熟练的她,其实在2019年才正式“入行”。这些年,徐沁馨带过的外国客人没有上千、至少也有上百人,一开始她会在聊天时主动告诉客人自己是台湾人,也想看看这些外国人对于她这位“在大陆的台湾领队”会问什么问题。后来渐渐地,  相似文献   

15.
记性     
记得前段时间媒体争吵一件事,中直机关招考了一名女公务员,填表时她说自己没有结婚,可不久发现她怀孕了,该机关将她辞退。无独有偶,近日看到一则消息,说美国一家公司招人,有一条件是不能抽烟,一名老兄被招了进来,登记时说自己不抽烟,结果有人发现他在自家院中抽烟,公司只好请他  相似文献   

16.
汪舟 《台声》2000,(9):22-23
“每个女人 ,其实都有她最美丽、最璀璨的一面。聪明的新娘如何把自己最满意的一面充分展示出来呢 ?方法很多、很多……”位于北京王府井大街185号的“情订奇缘” ,是一家台湾人开的婚纱摄影公司 ,店面不大 ,内设却色彩缤纷 ,充满浪漫温馨的情调。老板杜旺龙先生说 :“女人的心事 ,交给我们———情订奇缘。”处在人生十字路口 ,自己跟自己赌杜旺龙的名片上没有“董事长”或“总经理”的字样 ,而是写上“艺术总监” ,并注明“来自台湾艺术学院”。显然 ,他印制这张名片是颇费了一番心思 ,它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不落俗套 ,突出了艺术特质和专…  相似文献   

17.
沐泽 《台声》2009,(5):95-96
杨丽花三个宇,对许多台湾人来说,几乎就是歌仔戏的代名词。上世纪60年代前出生的人,或许都还记得,电视上歌仔戏开演前,都会用夸张的歌仔戏腔念出这个名字。曾有人感叹,杨丽花,就是一种乡愁!可见,她早已是台湾人集体记忆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8,(6)
正央视的春晚小品《回家》由三位台湾人主演,台湾有些舆论批评这个小品有"统战"的意味。另外,在台词和人物形象上,有一位作家写了一篇文章说这是有点歧视台湾人,也引起一些讨论。对此,国台办新闻发言人安峰山表示,今年央视春晚《回家》这个小品应该说打动了两岸不少人的心,这个小品是根据参演的两位台湾演员的亲身经历来创作的。用台湾演员自己的话说,做这个节目的目的就是要让两岸都知道,我们都是中华民族。岛内有些人  相似文献   

19.
一位女明星,在影片里经常演绎出完美的爱情,但在现实的感情生活中却一再受挫。有个记者在采访中提出了这一问题,她回答说:“演了这么多年的戏,没想到演自己是最辛苦、最失败的,因为演别人时可以根据剧本的情节来演出,但是演自己时,却没有写好的剧本,没有彩排,也没有“NG”(拍不好时重拍),一旦演坏了,就要承担所有的责任。”她最后感慨地说:“演别人容易,做自己难啊!”  相似文献   

20.
母亲生有三个子女,除了我的经济条件尚可之外,两个姐姐都没有能力尽自己的义务。对此母亲对自己的晚境常常忧心忡忡。母亲没有劳保:“有力气就有饭吃。”可现在,气力正被岁月无情的夺去,她上一次山有时也气喘吁吁。见到我时就说,我是越来越不中用了。三年前,在一次母亲患病后我开始隔三岔五给她一些零用钱,有时是五十元,有时是一百元。母亲先是推脱,说我的生活也不容易,现在她还能耕种。在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