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监督法是实体法,更是程序法。但对于违反监督法规定是否应承担法律责任这一问题,各方却持不同观点:有人认为,监督法没有专门"法律责任"的章节,也没有对违反监督法作出承担责任的规定,这就造成监督法实施后显现出监督困境;但也有人认为,虽然监督法在法律责任方面的规定尚不完善,但在宪法以及相关法律中确能找到相应的责任条款,因此违反了监督法,必定要承担法律责任。目前,对违反监督法规定究竟该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说法不一,仍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公民导刊》2009,(2):22-23
监督法是实体法,更是程序法。但对于违反监督法规定是否应承担法律责任这一问题,各方却持不同观点:有人认为。监督法没有专门“法律责任”的章节,也没有对违反监督法作出承担责任的规定,这就造成监督法实施后显现出监督困境;但也有人认为,虽然监督法在法律责任方面的规定尚不完善,但在宪法以及相关法律中确能找到相应的责任条款,因此违反了监督法,必定要承担法律责任。目前,对违反监督法规定究竟该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说法不一,仍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正>监督法没有明确规定法律责任的内容,对此,违反监督法规定是否应该承担法律责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争论。笔者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违反监督法的法律责任问题作一探讨。一、违反监督法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法理学一般认为,法是"以权利义务为调整机制并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的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  相似文献   

4.
监督法既是实体法,更是程序法。监督法不仅规定了七种监督手段,而且还对于人大常委会如何开展监督、"一府两院"如何接受人大监督都作了规范化、程序化的规定。但是,监督法没有规定违反程序性规定的后果或法律责任,对此,违反监督法规定是否应该承担法律责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争论。笔者认为,违反监督法规定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5.
蒋松柏 《楚天主人》2009,(11):24-24
监督法既是实体法,更是程序法。监督法不仅规定了七种监督形式,而且还对人大常委会如何开展监督、"一府两院"如何接受人大监督都作了规范化、程序化的规定。但是,监督法没有规定违反法律规定的后果或法律责任。对此,违反监督法规定是否应该承担法律责任引起了社会  相似文献   

6.
监督法既是实体法,又是程序.法。它不仅规定了监督手段,还对人大常委会如何开展监督、“一府两院”如何接受监督作出了规范化、程序化的规定。这对进一步规范人大监督工作、增强监督实效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监督法没有明确规定法律责任的内容。违反监督法的规定.是否应该承担法律责任,各界存有争论。笔者试从三个方面对违反监督法的法律责任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张郁 《人民政坛》2008,(6):25-25
2008年5月13日,福建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会审议的《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办法(草案修改稿)》专设第八章“法律责任”引发常委会组成人员的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8.
监督法颁布实施以来,各地人大及其常委会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部署和要求,深入学习贯彻监督法,呈现出学习贯彻落实监督法的可喜局面。我们认为,监督法事关人大工作全局,学习贯彻监督法要务求实效。  相似文献   

9.
立忠 《辽宁人大》2007,(1):20-21
监督法颁布后,省人大常委会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要求,认真组织了系列学习和宣传监督法活动,先后召开了主任会议,举办了贯彻实施监督法培训班,传达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举办的监督法培训班精神。  相似文献   

10.
监督法授权地方人大常委会根据监督法和有关法律,结合本地工作实际,制定实施细则。制定监督法实施细则,一是要充分体现监督法精神,贯彻监督法规定,二是要结合实际,体现地方人大监督工作特色。实施细则应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内容加以细化:  相似文献   

11.
监督法颁布实施以来,临沂市人大常委会以深入贯彻监督法为总抓手,用监督法说话,按监督法办事,做到监督到位不越位,履职尽职不失职,开创了人大常委会履职工作的新规范。  相似文献   

12.
林洪国 《天津人大》2007,(10):20-21
监督法自今年1月1日实施。南开区人大常委会就贯彻实施监督法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下面,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做法和思考。深入学习用心把握认真学习监督法,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熟悉各项规定,把握实施要领,是贯彻实施好监督法的基础和前提。为此,在监督法颁  相似文献   

13.
“监督法将于明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请各地利用实施前的这段时间,在认真学习监督法的基础上,对原来的工作、有关地方性法规和工作文件等进行全面的梳理,对符合监督法规定的要加以深化和细化。对与监督法规定和精神不一致的要及时做出调整,认真加以规范,实现平稳过渡,为实施监督法做好充分的;隹备,确保监督法得到全面正确实施。”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制定监督法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规范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保证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行监督职权;另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通过对监督法实施半年来情况的调研和了解,笔者感到,要保证监督法真正贯彻实施到位,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必须通过深入学习宣传,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监督法的认识,深化对监督法的理解,为监督法的贯彻实施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5.
李蒲河 《人民政坛》2007,(11):46-46
监督法颁布实施后,要把贯彻实施监督法引向深入,就必须进一步加大监督法的学习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16.
关于监督法的制定,在六届全国人大期间就开始酝酿。1990年3月,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中,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拟定实行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的监督法。同年5月,全国人大开始起草监督法,用1年时间完成了监督法初稿,后因对制定监督法的意见不一,认为时机不成熟没有再修改讨论。八届全国人大期间,再次进行了监督法的起草研究工作。经过1年多的工作,征求了十几个省市人大负责人的意见,7易其稿,于1997年10月拿出监督法初稿。1998年,监督法列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继续开展监督法的起草研究工作,并草拟了监督法草案。2002年8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对监督法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2004年8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进行了再次审议。  相似文献   

17.
监督法是规范和保障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的重要法律,实施好监督法仍然需要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需要制定与监督法相配套的地方性法规或规范性文件作为保障。监督法第四十七条明确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根据本法和有关法律,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实施办法。这是实施监督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把握好这个环节,是地方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贯彻实施监督法的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18.
《人大研究》2006,(10):45-46
岷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集中学习监督法甘肃省岷县人大常委会召开机关全体人员会议,组织学习《监督法》。大家在讨论中就如何贯彻监督法提出:一要充分认识监督法颁布实施的重要性;二要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和吴邦国委员长的重要讲话精神;三要以贯彻监督法为契机,围绕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加强监督,注重实效;四要抓好监督法的宣传工作。(卢刘盛)瓜州县人大常委会规范监督工作为做好实施《监督法》的准备,甘肃省瓜州县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了《瓜州县人大常委会对垂直管理驻瓜单位执法工作实施监督暂行办法》《对政府直…  相似文献   

19.
监督法出台后,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为贯彻实施监督法相继开展了一系列的地方立法活动.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要恰当实施监督法,首先要解决三个根本性问题: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出台一部什么样的实施监督法的地方性立法;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实施监督法的立法空间;如何细化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实施监督工作的程序.本文主要探索前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2006年8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下称《监督法》,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2006年9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出《关于深人学习贯彻〈监督法〉的通知》,要求全国法院深入学习贯彻《监督法》。下面,结合法院的实际,就深入学习贯彻《监督法》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