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课》2010,(6):43-43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最新研究成果显示,目前我国中产阶层的规模约为总人口的23%左右。据估算,目前中产阶层正以每年1%的速度扩大规模,在大城市中,这一比率还要高。随着中产阶层的快速成l长,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正向现代化“橄榄形”变动。  相似文献   

2.
中产阶层在发达国家是社会的“稳定器”,发展中国家能否克服成长起来的城市中产阶层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保持社会秩序的稳定呢?通过对城市中产阶层社会功能理论论争的回顾,分析当前城市中产阶层的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所积累的物质基础使得中国具备了解决中产阶层与秩序稳定、民主发展困难的能力,从而实现中产阶层成长与社会秩序稳定的和谐。  相似文献   

3.
党国英 《理论导报》2012,(12):33-33
如果在今后几十年里中国的发展始终能伴随中产阶层的成长壮大,转型的风险就会大大减少。中产阶层成为社会的主体,例如,他们的人口数量占到总人口的70%左右,对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按照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拥有独栋房屋的阶层会因生活于低人口密度居住区,有更大可能拥有健康的心理,从而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0,(16):37-37
根据抽样调查数据分析,目前中产阶层占我国人口规模比例为23%左右,我国中产的收入标准为11800-17700美元/年(约合人民币79945-119918元/年)。  相似文献   

5.
《理论与当代》2010,(11):60-60
<正>释均在8月31日的《中国青年报》上撰文指出:近日,亚行《亚洲和太平洋地区2010年关键指标》报告,估算中国的中产阶层绝对数量为8.17  相似文献   

6.
吕庆春  伍爱华 《探索》2016,(4):174-180
中产阶层与社会稳定的关系应从经济与社会发展阶段的维度去考察。当中产阶层成为社会主流阶层的时候,经济与政治的制度化程度较高,中产阶层的体制属性、良好的教育背景促使其理性思考,其价值取向倾向中庸,政治态度趋于保守,中产阶层的中间社会地位能有效地黏合其他社会阶层,是政治与社会的"稳定器"。在中产阶层不断壮大的转型社会中,制度化程度较低,中产阶层的价值取向倾向多元化,政治参与处于无序状态,中产阶层是转型社会中反体制的主要力量,主张激进的政治与社会变革,成为政治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和民主进程的主要推进者。因此,不能一概地认为中产阶层就是社会稳定阶层,转型社会中的中产阶层是社会的"动荡器"。  相似文献   

7.
蓝芳编译 《求贤》2013,(9):40-43
近日,国际劳工组织发布一项名为《经济阶层与劳动力市场的内览: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阶层与中产阶层工人》的报告。报告称,在过去20年亚太地区一直保持着强劲的经济增长,数以百万计的人口因此脱离贫穷;而属于中产阶层的工种目前已经达到区域总体雇用的五分之二,呈日渐崛起势头。  相似文献   

8.
我国中产阶层的现状、功能与未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冰燕  徐学庆 《学习论坛》2009,25(11):68-7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中产阶层在中国社会的崛起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中产阶层在我国到底有哪些功能,今后如何发展,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来培育和扩大中产阶层队伍,都是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李园 《宁夏党校学报》2006,8(6):106-109
近几年,中产阶层作为一个新兴阶层在我国崛起,而且中产阶层在消费上的前卫姿态已经突显出来。政府也在有意识地鼓励、引导这种消费潮流。中国的中产阶层是何现状?其消费特征是什么?他们的生活真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光鲜亮丽么?  相似文献   

10.
中产阶层是当代“橄榄形”社会的中坚,对社会政治、经济,特别是社会稳定产生重要影响。中国的中产阶层的发展有其特异性,这些特异性的存在,影响和制约了其发展,用现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对其引导整合是促进其健康发展,进而带动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潘燕在2010年第23期的《瞭望》上介绍:何谓中产阶层?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系教授雷鼎鸣认为,应以收入为主要标准,同时辅之以教育程度、职业和住房。依据这一较为宽泛的标准,雷鼎鸣认为香港的中产家庭至少占全港家庭的50%以上。其中,现家庭月收入在1.75万以上、受过高等教育、有自住房的香港家庭,当属香港中产金字塔的底部。在香港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吕大乐看来,  相似文献   

12.
中产阶层在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逐渐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它的发展壮大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但也存在消极的一面,必须采取各种措施促进中产阶层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3.
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培育、造就一个庞大的中等收入阶层是当务之急。东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与现状表明,中产阶层的成熟与壮大,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调节器”。当今中国的中产阶层正在形成但仍偏小,其主要原因是:教育投入严重不足、非公有经济发展受限、贫富差别日益严重、“中产阶层”的税负过重等。只有消解这些不利因素,我国的“中产阶层”才能成长、壮大,社会才能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4.
严翅君  李小红 《唯实》2011,(8):163-169
对中国当代中产阶层社会态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种:一是细分主体角度的研究 二是发生学视角的研究 三是功能意义上的研究。但还没有形成系统性拓展,欠缺规律性发掘 仍需加强场域性探究和功能性追索。深入研究中国当代中产阶层社会态度,有利于准确判断这一阶层成长 成熟和变动走势 有利于执政党和政府形成正确的政策选择 有利于为社会和谐 团结稳定形成正确的意识形态思路。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提出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以壮大中收入群体,形成橄榄型或菱形的社会收入结构。因而对社会中产阶层的研究也就越加引起人们的关注,兹将近期理论界有关这一问题研究的观点综述如下,以裨参考。一、中产阶层的概念对中产阶层的表述,目前我国学术界尚有差别,有的引用西方国家的观点,称之为中产阶级,大多数学者则称之为中产阶层、中间阶层、中收入群体、社会中间人群等。尽管称谓不一,但对中产阶层的概念都勾画出大致的面貌,主要表述有:1.在西方比较有影响的是1951年美国社会学家发表的《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其将白领定义为新中产阶…  相似文献   

16.
中产阶层在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逐渐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它的发展壮大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但也存在消极的一面,必须采取各种措施促进中产阶层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7.
一幢幢川东现代风格的新房拔地而起,院落池塘里点缀着朵朵荷花,塘边绿草如茵、小径通幽……这是记者8月上旬在大竹县庙坝镇长乐村、华山村农民集居点见到的情形。“这几年长乐村、华山村的群众不仅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而且邻里关系和睦,乡风民俗文明。”采访时,  相似文献   

18.
王奎明 《探索》2022,(5):152-164
中产阶层具有良好的公共意识与丰富的社会资本,向来被认为是公共事务参与的活跃主体,但对社区场域公共事务的类别化审视发现,中产阶层的高度参与往往聚焦于维权与抗争等非常态事务,而在常态化事务中的参与程度并不高,甚至低于底层群体。通过对两个无物业小区的比较发现,中产阶层小区的居民参与与其社会资本呈工具化的互动逻辑,展现出前后矛盾的发展轨迹,即居民自治水平的提高反而侵蚀了社区社会资本,导致自治模式难以为继,这一点与底层群体的小区情况恰好相反。参与程度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需求层次的差异,其中中产阶层对于小区治理的需求主要停留在秩序层次,而底层群体的需求则提升到了社交层次,触及了价值层次。该研究发现拓展了学术界对于中产阶层公共参与相关议题的研究视野,也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和修正了之前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9.
二战以来,中产阶级研究逐渐成为西方的显学。世纪之交,中国中产阶层成为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焦点。在全球一体化时代,厘清西方中产阶级的发展脉络、阶级性格及社会功能,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中产阶级政治社会功能的多元性,培育积极、理性、平和的中国中产阶层,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0.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些年,我们的教育事业有了巨大的发展,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和赞赏。十几年前我下乡视察教育时。还能看到“清朝的房子、民国的桌子、共产党的孩子”。那时候的主要矛盾是教育投入的问题,几年之间,高校的招生规模扩大了,“西部攻坚”顺利进行,远程教育覆盖了西部农村的80%,孩子有房子住了,有比较像样的课桌了,接下来,教师问题的矛盾就突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