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海德格尔在对技术本质的追问中用"集置"来解读现代技术.认为它促使现代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是现代技术存在和活动的方式,进而揭示出过去技术与现代技术的本质区别在于现代技术是一种具有"摆置"特征的促逼着的解蔽方式.海德格尔对技术本质的独到认识,有助于我们思维方式的转变和深化对现代技术的理解,由此给技术融入更多的人文关怀,呼唤人性化技术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2.
毛萍 《求索》2007,(1):161-163
海德格尔认为技术的本质是去蔽。但由此产生两个问题:即技术的去蔽与人类其他文化活动的去蔽如何相区分?现代技术的去蔽与古代技术的去蔽又有何不同?为此,海德格尔提出了“限定”与“强求”两个概念。正是“限定”与“强求”构成了现代技术既不同于人类其他文化活动的去蔽,又不同于古代技术去蔽的独特的东西,并在本体论意义上导致了现代技术文明的种种危机。  相似文献   

3.
曹诗图  韩国威 《理论月刊》2012,(6):156-158,175
"基础存在论"是海德格尔哲学的重要基石之一。超越主客分立,用现象学的方法对"在"的研究来取代对"在者"的研究,建立有根的本体论,这是海德格尔"基础存在论"哲学研究贯彻始终的基本原则。运用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与"诗意地栖居"的观点,对旅游的本质进行深度解读,认为"诗意地栖居"是海德格尔基础存在论中的思想精髓,是海德格尔对人的终极关怀;"诗意地栖居"是旅游的理想追求,其实质是人对生命自由和谐的追求;而旅游的本质则是人对生命自由和谐的追求或异地身心自由的体验。  相似文献   

4.
海德格尔的技术观对发展伦理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德格尔在追问"技术之本质"时指出:技术时代的"危险"不在技术本身,而在技术作为此在的解蔽之"命运".由于技术这种解蔽方式遮蔽了其他方式,因而此在的"存在"被遗忘了.这种回到人的本质处去思考技术的做法,对发展伦理学的启示在于:生存危机并不在于技术本身.发展伦理学不直接批判技术,而是以发展观问题为核心,对人类自身行为根据进行价值批判.  相似文献   

5.
海德格尔把现代技术看作是现代性的典型特征,认为其哲学根基在传统形而上学之中。因此,在他看来,只有将对现代技术的批判和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结合起来,才可能为人类寻求到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有的研究者认为,海德格尔的技术批评所揭示的问题固然重要,但毕竟是现代才出现的问题,而他却从古希腊以来的漫长历史中去找原因,这不仅没有必要,而且造成了极大的片面性①.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因为海德格尔否定现代科学的兴起与现代技术的崛起之间存在着历史的相互性这个普遍流行的观点.在他看来,科学与现代技术之间的关系只是表面的,技术的深层根源应在别处探寻.他通过对“在(Sein)之历史”的探究,从形而上学的漫长发展背景中考察了现代技术的起源和本质,并在吸收和修正他  相似文献   

7.
李树德  曾长秋 《求索》2013,(10):103-106
芬伯格深受马克思、海德格尔、马尔库塞等对技术批判思想的影响,试图在技术的本质和技术的价值两个层面来展开对现代技术文明的深刻批判,最终在“乌托邦”和“敌托邦”之间开出技术的激进民主化的第三条道路。这既为探索新的工业文明规划可能和技术时代人类发展新方向做出了重要贡献,又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国的技术实践提供了极为有价值的参照。  相似文献   

8.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海德格尔把大量思考指向了现代技术,他作此思考的意图并不是进行简单的技术现象层面约批判.而是为了批判现代技术背后的哲学思维方式。在海德格尔看来,这种自柏拉图以来的形而上学哲学思维方式在现时代已经终结了,哲学的任务应由“思”来完成,其实“思”仍然是一种哲学,海德格尔的意图并不是要终结所有的哲学,而是在探求哲学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9.
现代技术的本质发生了变化,技术已不再是被动地顺从和适应自然,而是展现为一种“强求”的力量。人类成为了在唯一权威的存在者意义上的“关系的中心”,技术却沦为一种貌似主宰一切的反面乌托邦。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技术学为我们开辟了一个较为独特而有价值的技术研究视角,但他对如何克服技术的思考显得有些悲观。而作为一个后现代马克思主义者,芬伯格的技术政治学是解决技术问题较为有益的启示。他认为要真正解决技术产生的问题,就不能仅仅把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和自然环境的保护作为外在性因素来考虑,而是要将它们融会到技术的设计之中,使这些考虑成为技术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10.
"实践存在论美学"不仅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相等同,而且进一步认为是马克思奠定了现代存在论的理论基础.其实,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历史性建构和海德格尔存在论的形而上之思,奠立在两种完全不同的哲学基础之上,不应混同.不是马克思奠定了现代存在论的理论基础,而是"实践存在论美学"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作了存在论转变.  相似文献   

11.
技术,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中关键性的一个因素,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海德格尔通过对作为现代科技基础的传统哲学与认识论的批判,构造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技术观,并进一步揭示了技术的本质。其理论引人深思,并对技术空前以至于技术异化的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促使全人类来共同为技术异化问题的解决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比较思维方法,对科学与技术的起源、本质、特征等进行了分析思考,认为科学与技术是两个相对独立的不同系统,但在现代社会中两者又呈现出越来越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海德格尔的美学思想是建立在一定哲学基础之上,并在对传统美学的反动和超越中形成的.本文通过对海德格尔美学思想的阐释与分析,试图揭示其不同于传统美学的独特本质.海德格尔美学思想尽管具有唯心主义色彩,但是它对艺术在社会、历史、人生方面的积极意义的肯定是启人深思的,对现代美学乃至整个现代西方思想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张雪梅 《理论月刊》2008,21(5):24-27
海德格尔真理观的全部思想是围绕"此在"、"解蔽"、"自由"、"非真理"等核心概念而展开的.然而,海德格尔所谓真理的本质除了阐述一些似是而非的概念,并没有给我们任何新鲜的本质.如果说他的真理观在某些方面似乎接近真理,也是受到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多个镜像的暗示.  相似文献   

15.
真理问题是海德格尔哲学理论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以往真理问题被定位于认识论范围,"符合"是真理的本质。而海德格尔前后期对真理有不同的理解,由前期此在的真理到后期存在的真理,由解蔽到无蔽。海德格尔为真理奠定了一个存在论基础,并将真理转向了语言和艺术,由此体现了对传统形而上学的诸多超越。海德格尔的真理观不仅实现了对传统真理观的转向和超越,同时也对整个西方哲学的转向和发展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6.
技术本质主义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本体上的"一维主义"、价值上的"空位主义"和历史上的"虚无主义",而技术建构主义则从社会具体情境出发对技术本质主义的三个特质进行了全方位的解构。将技术本质主义和技术建构主义对比起来分析,不仅可以揭示二者之间的对立与统一,更主要的是可以以这两种理论互为补充进行技术哲学的相关研究,这对于技术哲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德意志两住伟大的哲学家马克思与海德格尔在考察人与自然关系上,从不同角度对人类生存异化根源、本质、解决的途径等进行了探讨。马克思从劳动的异化的角度提出改变生产方式来克服人的异化;海德格尔则通过对技术的反思,希望回到思的本源,将人类从无家可归的生存境遇中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18.
海德格尔的后期作中,有大量篇幅论及现代技术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因此,一些环境伦理学的倡导就把海德格尔看作环境伦理学的先驱,努力去挖掘海德格尔思想的现实性,为环境伦理学寻求理论支持。但从海德格尔技术批判理论的宗旨、海德格尔对待伦理学的态度及其在“人类中心论”上的立场来看,指认海德格尔是环境伦理学的先驱是没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19.
在海德格尔的技术哲学思想中,现代技术中主导性的解蔽是一种促逼,"集置"成为现代技术的核心特质,现代技术下的任何生产实践中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人都成为被集置促逼的对象。在这种背景下,与现代技术密不可分的现代科学被前者涵盖和限制,现代科学研究成为科学资金来源者的私有的"统管"活动,使得科学研究的发展因产生种种问题而陷入危机之中。  相似文献   

20.
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始于弗雷格,罗素和维特根斯坦继承和发展了其以数理逻辑为工具对语言进行逻辑分析的思想及通过对语言的分析和阐释进行哲学研究的方法,确立了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正是海德格尔提出"语言是存在的家"并对语言本质的论述及其语言观的阐述才使得这一"语言转向"更深入和彻底,才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