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为四时之首,万象更新之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春三月,是指从立春到立夏前,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春三月是生发的季节,春归大地,阳气生发,冰雪消融,蛰虫苏醒,自然界生机勃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所以春季养生在精神、饮食、起居方面都必须顺应春天阳气的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春季养生应遵循以下原则;  相似文献   

2.
王艳坤 《台声》2006,(8):94-96
夏季,天气炎热,保健与健康的关系极为密切。保健得当,就能顺利地过度夏天,如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感染疾病,有损于健康。夏季养生夏日养生要决不宜用饮料代替白开水:汽水、果汁、可乐等饮料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及电解质,这些物质会对胃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如大量饮用,还会增加肾脏负担,影响肾功能,故应少喝饮料多饮水。,,不宜睡砖石地上:夏天,有人喜欢睡在砖地或水磨石地上,谐称“地面空调”。然而,因砖石地阴冷潮湿,有较强的渗透性与聚湿性,易使人体受寒受潮而诱发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疾病。不宜“快速冷却”:炎夏,人们外出归来,为尽…  相似文献   

3.
《人民公安》2012,(13):41-41
一是健脾除湿。湿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气,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们经常感觉胃口不好,容易腹泻,出现舌苔白腻等症状,所以应常服健脾利湿之物。一般多选择健脾芳香化湿及淡渗利湿之品,如藿香、莲子、佩兰等。  相似文献   

4.
由于工作、学习的紧张,我们常常没有时间用于生活保健。其实,保健可以不拘时间、不限地点,无处不在地溶入你的生活,长期的坚持将使您受益匪浅。以下几种简便易行的保健方法,您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5.
元非 《台声》2007,(6):109-111
夏天,指阴历四月至六月,即从立夏之日起,到立秋之日止。其间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等六个节气。  相似文献   

6.
文玉 《中国减灾》2011,(2):56-57
冬天是观赏雪景的好时光,然而瑞雪在给人们带来愉悦心情的同时,也对健康带来潜在影响和伤害,给人们的出行与生活带来了不少麻烦。有关医学保健专家提醒,雪天健康安全和保健养生更重要。  相似文献   

7.
元非 《台声》2006,(9):96-96
进入秋季以后,温差较大,白天气温仍然较高,早晚及夜间则相对较低,这段时间是感冒及胃肠道疾病的多发季节。到了晚秋,天气渐渐变凉,气候也逐渐干燥。受凉后,容易出现咽干、鼻塞、咳嗽、声哑,关节酸痛,大便干燥等症状,通常称为“秋燥症”。而一场秋雨过后,气温骤然降低。老年人由于各脏器功能处于衰退阶段,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差,经受不了气温的突然变化,出现呼吸道疾病和慢性病的复发。中医认为,焕为秋季的主气,称为“秋燥”,其气清肃,其性干燥。常见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于结,皮肤干,甚至皲裂等症。由于秋季空气逐渐变冷,可促…  相似文献   

8.
子薇 《乡音》2011,(4):40-41
〔开场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养生已经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实体书店销售排行榜上养生保健类书籍已经是一枝独秀,假保健之名推销药品的各类讲座也吸引了众多老年人的目光。  相似文献   

9.
初春的一天.我所住小区有个小伙子及其母亲一起来我家.小伙子穿着厚厚的羽绒衣.还显得缩手缩脚。其母亲说:“胡医生,你看我儿子总是怕冷.一年四季手脚冰凉.是否有大毛病?”我先观察小伙子的舌头,舌质淡,给他搭了脉,脉弱而迟缓,并询问他其他症状。小伙子说:“我就是怕冷。没有精神。”我坦言,这就是中医说的“阳虚”。  相似文献   

10.
元非 《台声》2007,(3):94-95
一日之际在于晨,一年之际在于春,转眼又到了万物复苏的春季了。春天气候逐渐转暖,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然而,也是“百草发芽,百病发作”的季节,因此更应注意保健养生。  相似文献   

11.
《人民公安》2012,(14):42-42
夏季炎热.很多人喜欢饮茶消暑。但是,饮茶必须要讲究科学.注意泡服的方法及饮用量,夏季喝茶有好处也有禁忌.只有采取正确的饮茶方法才能有益健康:饮茶要适量,忌过度饮茶。因为茶叶里含有咖啡因.过度饮茶会引起焦虑、烦躁、失眠、心悸等症,从而导致睡眠不好,还会抑制胃肠蠕动,妨碍消化,降低食欲。  相似文献   

12.
养生靠书     
信口开河的"养生专家"张悟本"栽"了,但风靡内地的"养生保健"热,却并未降温。据相关部门统计:目前,大型书店在售的各类养生书达六千余种;平均每六本畅销书中,就有一本是养生书。  相似文献   

13.
清晨饮一杯淡盐水。淡盐水具有清肠洗胃促进大便畅通的功能。大便畅通有利于人体排毒养颜,从而能够身体轻松、容光焕发。  相似文献   

14.
《劳动保障世界》2006,(11):61-62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重视,这说明大家都意识到:追求高质量的生活,离不开健康,漫长人生路上,能始终拥有健康这个财富,也非朝夕之功,却也不是难事,只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做到平衡营养、好好睡眠、有氧运动、保持好心情,最后养成好习惯,坚持下去,自然会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相似文献   

15.
小李是个小胖子。前些天天气热,衣服穿少了,一身的赘肉让他觉得很难堪。一次去游泳,看到他一身胖嘟嘟的肥肉,我打趣地说:“你一下游泳池.水就会漫出来了!”“胡医生。我从小就胖,喝凉水也长肉,你看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我减减肥呀!”“你是属于痰湿体质.容易发胖,减肥可能需要更大的毅力。”看着小李一脸的茫然.我干脆就坐在池边给他讲解“痰湿”的来由和应注意的养生方法。  相似文献   

16.
韩芳 《台声》2006,(11):94-96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文明史,中华民族的祖先们以他们的智慧和实践创造了优秀的文化,中医保健养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它与其它文化源流之间既有其同的渊源,又有密切的联系,但都反映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色。一、清静养神万事万物,感传于心,心神日理万机,常常处于动而难静的状态。如果心神过于躁动,神不内守,乱而不定,必然扰乱脏腑,耗气伤精,容易招致疾病,甚至促人衰老,减短寿命。所以养神之道,贵在一个静字。先秦诸子,即已论及清心静神,道家尤其强调清静。老子在《道德经》中极力主张“清静无为”,要求达到“致虚极,守静笃”的境地。庄子在…  相似文献   

17.
胡劲松 《现代领导》2009,(11):42-42
注重养生.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以前,说到保养身体的理论,大多是服用维生素、矿物质之类的西洋“科学”理论.而中医的天人合一的养生理论并没有真正受到重视。近些年来,随着文化的复兴,养生的话题也日渐火热起来。  相似文献   

18.
刘俙  禹云袭 《黄埔》2007,(1):60-61
曾经多次获得过全国和省级先进荣誉称号、去年又被黄埔军校同学会授予先进会员称号的湖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单先麟,在湖南省的黄埔同学中乃至老年人中颇具知名度。然而,单老的养生保健诀窍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9.
《劳动保障世界》2008,(6):62-62
现代人不仅要吃饱、吃好,而且还要吃得科学。然而,人们普遍忽视了进食后的养生保健,从而影响饮食的效果,甚至危害健康。现介绍几则古人的食后养生法:  相似文献   

20.
《协商论坛》2011,(7):61-61
养生的目的是延年益寿,康健无疾。我国中医学十分重视养生保健,通过精神调养、食疗药膳、养生功法等方法,以达到强身艟体、延年益寿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