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提起“女性”二字,人们总会与秀美、善良等美好的修辞联系起来。然而,随着女性参与社会生活程度的逐渐增高,一些女性却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为使办案更具针对性,更为了维护女性被告人、被害人的权益,2002年5月起,朝阳区人民检察院成立了首家以女性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为工作对象的专业化办案小组——“妇女犯罪审控组”。  相似文献   

2.
试论犯罪被害人诉讼地位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刑事司法制度是以被告人为本位的,强调被告人权利、待遇和犯罪的矫正,而对被害人权利保护的规定却没有那么周到。本文从犯罪被害人也是处于刑事诉讼的当事人之一的地位入手,论述了当今世界各国对犯罪被害人刑事诉讼地位的制度安排,评价了我国犯罪被害人刑事诉讼地位、权利保护的现状及不足之处,并从建立一种被害人利益、被告人利益、国家与社会利益协调共存的新的诉讼制度出发,提出了完善我国犯罪被害人刑事诉讼地位及权利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华多 《前线》1991,(11)
1991年5月21日,美国参议员鲍卡斯对延长中国最惠国待遇问题投了赞成票。他的着眼点同美国总统布什相似,都主张“美国必须采取一种积极的政策来促进中国的变化”。他说:“这是一件必须用解剖刀来完成的任务,而不是砍肉的斧头所能胜任的工作。”“必须用解剖刀来完成”,好一个形象的比喻。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缘何而起?虚无在西方哲学的开端处就是一个有争议的概念。巴门尼德认为 ,既然“存在”是笼罩一切的 ,非存在就不能被理解和言说。所以他明确主张把“非存在”当作子虚乌有的东西放逐掉。但后来的哲学家并未受到局限。首先是原子论者提出了“虚空”概念。虚空被亚里士多德称为“不存在者的存在”。(1)柏拉图则明确主张突破巴门尼德“划定的范围” ,提出“非有”不是“有”的反面 ,“而只是异于有的东西”。(2)这就使问题的提法发生了重大改变。非存在、不存在者的存在和“非有” ,这些概念之间究竟有何区别和联系 ,不仅在古希…  相似文献   

5.
论性犯罪     
陈胜 《求实》2010,(Z1)
<正>一、性犯罪的概述性犯罪不仅使被害人身体受到创伤、精神受到摧残、导致被害人家庭关系破裂、甚至出现被害人自杀的恶果,而且污浊了人们的心灵、败坏了社会的风气、有害于社会健康稳定的发展,应引起社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一)性犯罪的概念。关于性犯罪,我国《刑法》中并没有规定相关的概念。对此,我国刑法学者在研究中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主要包括:(1)性犯罪通常是指男女两性关系方面的犯罪[1](P21)。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在反个人崇拜方面提出了一套系统的、成熟的理论。他批判“两个凡是”,打破了长期以来束缚人们的个人崇拜的精神枷锁;主张不要过分突出个人,反对歌功颂德;主张发扬民主,健全法制。  相似文献   

7.
我国新时期的文学已逐渐呈现出一种“向内转”的趋势。“三无小说”(无主题、无人物、无情节)、“六化现象”(题材心灵化、语言情绪化、主题繁复化、情节清淡化、描写意象化、结构音乐化)蜂涌文坛,驳杂纷纭,一些作家在急剧变革的社会生活面前表现出“冷淡”、“迷惘”的情绪和由此而带来的某种非现实化、非社会化和非历  相似文献   

8.
在死刑量刑中,除严格把握"罪行极其严重"这一法定要件外,被害人过错在量刑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被害人过错是被害人具有的直接引发被告人犯罪的明显应受谴责的行为和表现,应准确把握明显应受谴责性和直接引发性这两个基本特征,充分注意到被害人与被告人在犯罪前后的紧密联系,从而准确认定被害人过错,给被告人一个公平公正的处罚。  相似文献   

9.
知情权的法律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湘刚 《唯实》2005,(6):61-62
知情权,是由美国新闻编辑肯特·库泊(KentCopper)在1945年1月的一次演讲中首次提出来的。其基本涵义是公民有权知道他应该知道的事情,国家应最大限度地确认和保障公民知悉、获取信息、尤其是政务信息的权利。二战以后,随着各国民主主义的不断发展和国民主权观念的不断深入,其内容不断丰富。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也对人们“知的权利”有所描述,其中第19条规定:“人人有权享有主张和发表意见的自由;此项权利包括持有主张而不受干涉的自由,和通过任何媒介和不论国界寻求、接受和传递消息和思想的自由。”此规定尽管没有明确的“知情权”字眼…  相似文献   

10.
深入研究刑事犯罪中的被害机制 ,无论对犯罪预防还是对被害预防 ,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指导意义 ,无疑应当成为犯罪学、被害人学、犯罪预防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对象。笔者认为 ,刺激与反应关系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刑事犯罪中的被害机制 ,下面将对其中的相关问题作一探讨。一、刺激与反应关系的重要性及其考察方向刺激与反应关系的重要性体现在 :(1 ) .有助于从心理学角度揭示出“犯罪———被害”发生过程的内在机制 ,以及被害人与犯罪人之间“互动”关系的心理机制 ;(2 ) .有助于从动态角度揭示出被害原因和犯罪原因 ;(3) .有助于为实现…  相似文献   

11.
据说有这么一个大学生,说“我的最高信仰是自由!”而“我的自由,一句话,就是放纵、任性。”他一直在追求这种“自由”,反对“外界的干涉”,包括反对父母的管教,甚至敬佩盗窃杀人犯冯大兴。这样,他终于“自由”地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自由”地走进了公安局。只是到这时他才醒悟,写下了“‘自由’,我今天才真正理解您!”的自白。自由,这几年忽然成了少数人追求的神圣目标了。但是,自由从来就不是绝对的。这是因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结成了各种各样的互相依存的关系,每个  相似文献   

12.
稍稍用心的读者就会发现,近几年,报纸变厚了,因为增加了越来越多的软新闻;新闻好读了,因为硬新闻变得越来越软了;版面更吸引人了,因为图片、标题越来越吸引眼球了。美国人为这种越来越“软”的新闻取了个专有的名字叫“Info-tainm ent”(这是一个新造的组合词)。在中国这一词被形象地译做“新闻娱乐化”。这就是当前全球新闻发展的新趋势。上个世纪80年代起,美国媒体“硬新闻”就开始走下坡路。根据托马斯·彼得森教授的报告,到2001年时,追求轰动效应的新闻从25%增加到40%;以灾难和犯罪为主题的新闻从8%增加到15%。这种全球化新闻变“软”…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曾多次向全党发出“学习、学习、再学习”的号召,这是总书记从我们党和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高度向全党同志提出的一项政治要求。每一名宣传思想工作者都要深刻理解和领会“学习、学习、再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积极响应这一号召,做学习的表率。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学习,特别讲究学问之道。儒家创始人孔子主张“勤学之,明辨之,慎思之”,他认为人“非生而知之”,而在于终身努力学习。他到了晚年仍勤奋学习,“发备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他的“学而不厌”思想已千古流传,成为后世学子的座右铭。庄子…  相似文献   

14.
阅读提示:2006年1月2日,寒风呼啸,白雪茫茫。高墙内刘克田一声长叹。2005年2月4日,辽宁省鞍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原辽宁省副省长刘克田受贿案进行了宣判,以受贿罪判处刘克田有期徒刑12年,受贿所得131.75万元人民币全部没收。站在被告席上的刘克田神情呆滞,面如土灰,这是继“慕马”案后辽宁省落马的又一名副省级高官,引起了举国的瞩目和震动。耐人寻味的是,他是在“慕马”案发后踩着其脚印犯罪的,一个堂堂的副省长为什么也趟浑水,前赴后继?探究他的犯罪轨迹,发现他的犯罪数额与那些巨贪比起来,不算大,犯罪情节也并不复杂。然而,在这简单的…  相似文献   

15.
1957年仲夏,台湾人民曾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反美风 潮,捣毁了美国在台湾的“大使馆”,砸掉了美国在台的“新闻 处”和“协防司令部”,这场震惊中外的反美斗争事件发生后, 美国称之为“反美暴动”。时任美国总统的艾森豪威尔说:“台 湾反美暴动,不似无组织的行动。”他认为“这个策划者是国 民党内的极端派。”究竟谁是这场反美斗争的幕后策划者、组 织者呢?艾森豪威尔没有指姓道名,也许他是猜测。本文就这 一事件发生、发展、演变从头说起。  相似文献   

16.
当人类迈入 2 1世纪之际 ,一个由计算机现代高新技术驱动的信息与网络时代正向我们迎面走来。然而 ,计算机网络从其产生之日起就是一把“双刃剑” ,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各式各样的“网络危害”。由此可见 ,如何有效地防治计算机网络犯罪是当前人们社会生活的一项迫切的任务。本文试就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特征进行剖析 ,并提出一此防范措施。一、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特征(一 )犯罪形式多样化。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突出特征是犯罪形式多样化 ,其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盗窃。罪犯利用计算机及其网络偷窃他人的财物 ,计算机成了非法行为工具。…  相似文献   

17.
张建荣 《求实》2006,(Z1):96-97
顾名思义,犯罪被害人之所以被称为"被害人",首先就在于其"被害性"上,因此,"被害性"理当成为它的首要特性.深入研究其中的相关问题,将有助于人们有效地预防被害、预防犯罪.  相似文献   

18.
章田 《学习月刊》2012,(4):44-44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有其独到的思维方法和处世方法。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但影响了他的一生.而且影响了整个华人世界和全世界的思想界。 孔子一生推仁政和德政,用仁、义、礼、智、信教化民众,追求天下大同,主张“和而不同”。他的思想基础和世界观就是“中庸”,也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中庸之道”。  相似文献   

19.
理解“罪行极其严重”,只要犯罪的客观方面危害严重,就足以界定为“罪行极其严重”,而无需再附加“主观恶性”与“人身危险性”这两个限定性条件。“被动自首”与“主动自首”均为“自首”,但两种“自首”在量刑上应有所区别。“主动自首”应当比“被动自首”承担的刑事责任更轻。李昌奎犯罪后并没有向被害人家属“积极赔偿损失”,更没有得到“被害方谅解”,那就当然不能改判死缓。  相似文献   

20.
访问人:中国农业合作化的高潮是在1955年。这一年毛泽东的思想变化比较大,党内的争论也比较大。省市委书记会议上,毛泽东曾激烈地批评当时的中央农村工作部,特别是点名批评邓子恢,说他犯了右倾错误。这个问题现在中央已经作了结论,认为邓子恢当时的主张是符合实际的,并为他平反。这件事已过去38年了,人们回想起来,都认为1955年这场争论来得很突然,您现在怎么看? 杜润生:1955年的事情,从毛泽东同志本人说变化并不突然,他在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已经完成了两个革命转变的思路。过去人们在许多场合听过中央领导说,非社会主义因素将存在一个较长时期。此期间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