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展望2004年     
2004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将在消除体制性障碍的基础上,放宽六个领域的市场准入,促进个体私营经济依法平等参与市场竞争,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加快发展。一是引导和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社会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二是引导和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三是引导和支持个体私营经济与国有企业相互参股、融资,成为新型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四是引导和支持个体私营经济积极参与西部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改革二十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无论是从生产力水平还是人民生活方面都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主要的经济特征是高经济增长、低通货膨胀,即每年平均以10%的经济增长速度持续增长和较低的通货膨胀。但是在中国的东北地区却出现了另一种现象:二高一低即高经济增长、低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率(我们称之为东北现象)。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工厂停电、职工下岗、经济增长乏力,严重制约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  相似文献   

3.
明确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预期目标,是进行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活动的思想前提。把国际社会看作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对象,大致有三个层次的预期目标:一是国际社会承认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客观性;二是国际社会理解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合理性;三是国际社会吸纳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人类性。  相似文献   

4.
一、现状与问题 1997年之后武汉市个体私营经济步入稳步发展期,在发展社会生产力,繁荣城乡市场,拓展就业渠道,改善人民生活,增加财政收入,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一是个体私营经济在全市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年增大。从 1979年到 1998年,个体私营经济在全市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从 0.2%增加到 30%左右,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所占的份额由 0.04%增加到 28%; 2000年预计个体私营企业缴纳税收 11亿元左右,占全市纳税总额的 10%左右。   二是部分个体私营企业造就了一批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名牌产…  相似文献   

5.
<正> 断代之后又复兴的当代中国个体私营经济,虽然经历了1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数量、规模、范围等方面都得到扩展,并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产生了日益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同党的十四大提出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相比,以及从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状况来看,个体私营经济还远未达到应有的发展水平,还不适应当前高速度大跨越发展经济的需要。因此,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恩格斯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出发,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有它的历史必然性。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了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但需要私营经济的存在,而且还要进一步消除发展私营经济的体制性障碍,大力鼓励和发展包括私营经济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以壮大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不具备创造大量生产资料的客观物质条件,私有制度是不可能灭亡的,私营经济是不可能被剿除的。  相似文献   

7.
刘静 《观察与思考》2008,(16):37-38
30年的改革开放,让中国成为了全球经济要素最活跃的国家之一,然而,当这种乐观主义情绪逐渐蔓延的同时,今年的中国经济却出现了多年不见的下行趋势,股市大跌、中小企业大面积倒闭、通货膨胀愈演愈烈以及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全球经济萎靡不振,一系列的负面现象开始显现,大大超出我们的预料。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群内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大量的私营经济占据了我国所有制工业的半壁江山,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受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6.7万家中小企业倒闭,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就业以及社会稳定形成了极大的压力,解决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不仅是融资和管理问题,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将会和融资、管理形成良性互动关系,对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社会协调发展以及充分就业和社会稳定都会产生巨大的作用.文章通过分析产业集群的形成以及发展优势,论证和分析了产业集群内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可能性和方式,希望能够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私营企业主阶层是新生的资产阶级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私营企业主阶层是新生的资产阶级吗?张厚义(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私营经济发展的新特点私营经济在中国大陆重新产生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为一支重要的经济社会力量。近些年,私营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第一,发展速度加快。截至199...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集中讨论以下二个问题:发展私营经济是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还是权宜之计;如何认识私营经济发展的度。 一、发展私营经济是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不是权宜之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个体工商户的发展,80年代初出现私营经济。对于私营经济,在开始出现的一段时间内,中央的政策是既不禁止,也不宣传鼓励,而是继续观察,调查研究。1987年初,党中央对发展私营经济提出了16字方针,即:“允许存在,加强管理,兴利抑弊,逐步引导。”1987年10月底,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目前全民所有制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不是发展得太多了,而是还很不够。对于城乡合作经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都要继续鼓励它们发展。”1988年4月召开的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在宪法第11条增加:“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益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1988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第三个法规。1988下半年,工商行政管  相似文献   

11.
1988年4月,在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的第八次大会上获得正式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在原宪法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款:“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这意味着在现代中国的百年风云中历尽磨难的私营经济,得以堂堂正正地在社会主义社会所有制结构中占据一席之地,分布在祖国各地的大约22.5万个私营企业的法律地位得到了国家根本大法的确认。本文就这一条款谈些看法。熟悉共和国历史的人们会记得,在建国前  相似文献   

12.
韩康 《台声》1997,(11)
一、中国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就是在一个不断总结经验,又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的。中国的改革与开放已历经ZO年的时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发展的活力不断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社会经济生活的面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近一个时期,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当代所有后发工业国家、地区在进入起飞阶段时普遍遇到的一个难题——高速增长与通货膨胀的矛盾,中国在1995年以后的经济运作中进行了比较成功的探索,开始做到了持续高增长和连续低通胀并存。根据统计预测,1997年中国经济完全有把握实现增长率9——10%和物…  相似文献   

13.
社会分化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与条件,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机械整合性社会发生了全方位的分化,社会获得了长足进步。但对于社会发展而言,社会分化也有两重性,一是发挥着积极功能,属正向度的分化;二是对社会发展不利,属负向度的分化。目前中国社会负向度的分化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社会分化不够,社会分化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二是社会分化过度,整合不足。当今中国最需要警惕的是经济、社会和文化层面的负向度分化。经济层面负向度分化表现为断裂,社会层面负向度分化表现为失衡,文化层面负向度分化表现为疏离。我们的社会必须做出相应的、灵敏的调整,有效阻止负向度的分化,以利于中国现代性的生成及现代化的发展,进而实现我们所说的理想型社会,即高度分化与高度整合相融汇的社会。  相似文献   

14.
失业:无须回避的话题就业:关非难圆的梦本刊记者唐晔当代中国经济运行中有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通货膨胀,二是失业。这些问题涵盖了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期间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解决矛盾,应该先从哪个问题入手?对此,经济学家们费了一番口舌。决策...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私营经济五十年回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初期,我国参照苏联“老大哥”的经济模式,确立了以国家为主体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计划经济体制,经过社会主义改造过渡到公私合营,私营经济逐步萎缩,其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的比例,由1949年的48-7%下降到了1956年的不足5%。在此后的20多年中,私营经济几乎退出了中国的经济领域。在文革期间,私营经济更被视为资本主义的象征,被钉在了耻辱柱上。全国个体户1952年有750万户,经过20多年的灭资兴无,到了1978年,只剩下15万户在苛延残喘。一些地区尚未成型的私营企业躁动于社会经济结构的母腹之中,跃…  相似文献   

16.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逐步形成。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据有关方面统计,1988年6月,全国从事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人员已达3500万;其中私营企业22.5万户,从业人员360.7万,总资产达600—700亿元;已出现百万富翁4000家,千万富翁200家。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新的分配不公,过分悬殊的个人收入,引起了群众心理天平的倾斜。因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发展方向问题,就成了人们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我国的私营经济出现了一个繁荣发展的局面。但是在私营经济的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去年笔者协同中央组织的“私营经济研究课题组”,就此进行了调查。 一、私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私营经济的发展势头总的来说是好的。但在前进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有: (一)管理混乱,税收流失严重 从调查来看,私营企业注册的多,交税的少。1992年底河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中国道路"的世界性显著影响效应,如何理解、透视当代中国及其未来走向,如何从中国自身发展的独特经历中寻求充实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构成了国外学者聚焦当代中国问题研究的主要动力。国外学者关于"中国问题"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四个方面:一是"中国道路"的属性界划、特征概括、兴起原因;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谱系以及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之间逻辑关系;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问题、政府与市场关系以及经济体制改革问题;四是当代中国国家治理问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理论渊源以及实践。  相似文献   

19.
<正>对中国灾害管理的基本认识灾害问题的全面化、深刻化和全球化是当代社会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在我国日益受到重视。2016年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唐山市调研考察时指出,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这是一个基本国情。我曾在1994年出版的《中国灾情论》中提出:"灾情作为持久影响国家社会经济发  相似文献   

20.
<正>乡土的被抛弃和被遗忘,是当代中国现代化过程中诸多两难性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乡土意识的丧失和社会基层的碎片化,使我们陷入都市与乡村、传统与现实的断裂和撕扯,以及单向度生活的无助之中。一方面是城市生活的局促、紧张,以及严重的雾霾等环境问题,另一方面是乡村的寂寥和荒芜。据报道,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