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12年3月14日通过的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写入了尊重和保障人权,并在政治制度、强制措施等七个方面体现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个人人权包括生命权,平等权,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我国的人权发展经历了一个很长的时期,新《刑事诉讼法》写入尊重和保障人权具有重要历史意义:标志着宪法中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立法精神得到贯彻和落实;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达成共识;我国司法机关尊重和保障人权进入实质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
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法治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新的《刑事诉讼法》亮点十分广泛,包括尊重和保障人权、不得强迫自证其罪、不强制亲人出庭指证、律师会见不被监听、扩大法律援助范围、严格限制不通知家属情形、死刑复核更慎重等,强化了对公民人权的保护,是刑事诉讼立法的里程碑。同时,还存在着没有确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侦查机关违反规定担责不明确、证人鉴定人出庭制度或成虚设、没有对技术侦查进行限制和规范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3.
2012年6月5日,我院举行《〈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研讨会。与会者以人权保障为主线,从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公权制约和私权保护方面,着重考量了辩护制度、证据制度、监视居住、技术侦查以及检察监督等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条所规定的刑事诉讼法的任务存在着方向的偏差和内容的缺陷,人权保障理念不足,人权保障对象狭隘,忽视诉讼权利,没有体现出刑事诉讼程序法的特点.刑事诉讼法修改在即,必须以人权保障为重点,反思该条立法,重新定位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人权是指人的权利,包括人的生存权利、政治权利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权利.我国1997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在强制措施的完善、无罪推定原则的确立、刑事辩护和代理制度的发展、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等方面,充分体现了对人权的保障,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刑事诉讼法在人权的保障方面还存在某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
2012年刑事诉讼法的第二次修订明确写入“尊重和保障人权”,意义重大,标志着我国在人权领域的又一进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写入,其意义不仅在于明确的宣示于总则之中,更重要的是在刑事诉讼法中经由权利和权力的全方位展开和落实。未来的刑事诉讼法发展路向,依旧要沿着“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道路前行,在进一步完善立法、明晰化具体指导规范和细则以及践行既有条款的方向努力。  相似文献   

7.
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已进入实质阶段,修改应当坚持保障人权,同时要与国际人权公约接轨,确立无罪推定原则并贯彻其理念,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沉默权,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遵循司法规律,摒弃哲学教条式的非法律语言表述,修改出一部真正体现公正、科学、文明的刑事诉讼法。  相似文献   

8.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党的一贯追求和主张,随着新时期我党对人权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尊重和保障人权不仅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要求,也是进一步确保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9.
刑事诉讼法再修改过程中,认为刑事诉讼法应当以保障人权为核心的观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同与支持。这样的提法,不但从逻辑上无法理顺,而且与中华民族的法律观念、法律心理以及中国的现实国情难以契合,很可能会使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之目的,陷入名实难符的二难境地。  相似文献   

10.
人权入宪是建国以来政治、经济、法律发展经验教训的历史总结和必然反映;是全球化时代国际社会交往与合作的基本要求和共同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思想作风和执政理念的法律体现和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的表现形式和必然要求;是健全和完善我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的重要举措和现实要求;能充分发挥我国宪法的人权保障作用并推动人权事业的发展;是我国履行国际条约义务、树立国际形象的重要方式和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人权"入宪表明我国人权宪法关系的完善.人权宪法关系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宪法关系,其构成要素也就包括一般宪法关系的三个要素,即主体、内容和客体.  相似文献   

12.
在侦查学的学科体系内,秘密侦查和技术侦查虽同属侦查措施的范围,但两者关系并无得到广泛认可的渊源。2013年1月1日生效的新《刑诉法》在第2编立案、侦查和提起公诉中第8节设立了"技术侦查措施"一节,在内容上包含了不属于技术侦查的秘密侦查措施。学术界的分歧、立法的模糊和域内外文化背景的差异是导致秘密侦查和技术侦查概念逻辑关系混乱的主要原因。隐匿身份侦查和控制下交付是否属于技术侦查措施,有待商榷。当前的"技术侦查措施"的节名,虽可修正为"特殊侦查措施",但并非最恰当,将其修正为"技术侦查和秘密侦查措施"堪可相对完善。  相似文献   

13.
刑事诉讼法第二次修改的一大亮点就是“人权入法”,即对人权保障问题从原则到细则作了系统的规定,这对公安执法工作的执法理念、执法程序、执法监督、执法环境均产生了重大影响.公安机关应当充分认识“人权入法”的影响,并积极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重要论述的新理论与新实践是新时代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生动体现。从生成逻辑上看,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重要论述,构建了理论继承、实践经验、现实批判的三重逻辑。从主要内容上看,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重要论述以人权本体为核心要义,涵盖了人权路线、人权目标、人权保障和人权治理等五个维度。从现实意义上看,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发展的行动指南,是世界人权事业发展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5.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在律师权利方面的修改重在保障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体现在通过对律师会见和通信权、阅卷权、调查取证权等方面的修订,严格了操作规范,防止公权力被滥用.这些修订对侦查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公安机关应深刻领会《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的精神,正确看待律师权利的变化,在维护侦查权正当性的同时,保证诉讼活动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6.
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刑事诉讼的法定任务之一后,检察机关应相应地对法律监督职能做出调整.首先应当调整法律监督的理念,实现法律监督的多元性、双向性;其次应当调整法律监督的任务,强化对公民私权利的保障;再次应当调整法律监督的手段,做好羁押必要性审查等工作;最后要调整法律监督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确保法律监督能够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7.
警察依法侦查和预审是全世界警察都面临的问题,中国警察在刑事侦查中不断完善人权保障,树立了打击犯罪和人权保护并重的观念,然而由于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在这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18.
继2004年《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之后,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进法典,我国实现了从“人权入宪”到“人权入法”的立法转变.如何在立法和司法层面落实“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基本要求,是一个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对宪法与刑事诉讼法的关系进行历史考察和理论解读,揭示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在两法关系方面的进步及存在的问题,以促进两法关系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
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对证据制度作了较大幅度的修订,对于进一步促进取证规范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刑事诉讼法》修订对取证规范化的新要求,重新划分了证据种类,取证客体更趋合理化;规定了新的取证机关,取证主体更趋科技化;严格了非法证据排除,取证程序更趋严密化。取证规范化的发展趋势是突出取证过程中的人权保障,加强取证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取证技术的标准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