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临时工     
《时代风采》2010,(17):19-19
问:我在路政部门做临时工,请问,我怎样才能够转正呢? 答:路政属于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性质,根据劳动合同法,其可以与您建立劳动关系。但是,自劳动法于1995年1月1日施行以来,在立法层面和制度层面,已经再没有临时工和正式工之分,国家甚至通过立法、执法、司法的方式,强行打破这些在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落后思想和理念。  相似文献   

2.
雷淳仁 《工友》2007,(12):20-22
在计划经济时代,"临时工"与"正式工"的待遇有着天壤之别。于是,许多"临时工"拼死拼活地干,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转正"成为"正式工"。然而,许多人却终身不得其"转",导致这些人老无所养——哪怕这些人已连续工作了数十年。近日,记者接到原湖北工具厂"临时工"雷淳仁的电话,反映他因"临时工"的身份,导致晚年生活陷入无依无靠的窘境。为此,记者前往采访,了解到这位65岁的老人,30年来为"转正"而不懈求人,但最终无法"转正"而落得老无所养的下场。但愿,与雷淳仁同类遭遇的老人们能够"老有所养"。  相似文献   

3.
谭立独 《工友》2008,(8):10-12
临时工,一个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应当说,从1995年《劳动法》正式实施后,临时工这个称谓在法律意义上已不复存在。然而,事实上"临时工"在现实中依然大量存在。用人单位还大量地使用着较"正式工""廉价"的"临时工",依然有不少劳动者"享受"着所谓"临时工"的待遇。  相似文献   

4.
曹旭峰 《工友》2008,(4):8-9
53岁的张道金系原湖北宜城酒厂职工。1975年,他到宜城酒厂当"临时工"。1995年,张道金被转为正式工,结束了长达20年的"临时工"生涯。在酒厂改制中,他在转正之前的"临时工"工龄算不算?张道金为此讨了数年的说法……  相似文献   

5.
近段时间到基层采访,在参加有关企业单位的座谈会时常常会听到我们单位现有职工多少,其中正式工和合同制多少、临时合同工多少等之类的情况汇报。听得多了,笔者感到不对劲,由此产生了“该为‘临时工’正名”的想法。  相似文献   

6.
何明轩  李进春  李涛 《工友》2006,(9):15-17
一个在医院连续干了28年清洁工作的“临时工”在得知自己能够依法退休,和正式工一样能享受退休金、医疗保险金时,感觉捡到了从天上掉来的馅饼。但是,现实向她浇了一盆凉水,她不仅没有办成退休手续,还被逐出了医院,从此踏上漫漫维权路……  相似文献   

7.
白靖利 《时代风采》2013,(13):24-25
“编制内”、“编制外”导致的“正式工”、“临时工”双轨制用人模式,几乎已经覆盖了全国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 文化程度不高、工资低、待遇低,是当前临时工群体普遍现象,也是临时工易引发公共事件的原因之一。如何破解临时工管理难题.使其更好地完或社会管理职责?学者认为,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质”,是问题的根本原因。与在编人员同工同酬.吸引高素质人员加入。进而提升临时工的整体素质,才是治本之道。  相似文献   

8.
"编制内"、"编制外"导致的"正式工"、"临时工"双轨制用人模式,几乎已经覆盖了全国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文化程度不高、工资低、待遇低,是当前临时工群体普遍现象,也是临时工易引发公共事件的原因之一。如何破解临时工管理难题,使其更好地完成社会管理职责?学者认为,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质",是问题的根本原因。与在编人员同工同酬,吸引高素质人员加入,进而提升临时工的整体素质,才是治本之道。  相似文献   

9.
彭健 《工友》2013,(8):29-29
5月31日,在延安市杨家岭附近,延安城管队员执法时与商户发生撕扯现象。监控视频显示,有城管队员双脚跳起猛跺倒地商户。对此,延安市城管局回应称,脚踩商户者属临时聘用人员。作为"顶缸专业户"的临时工,关键时刻又登场了。延安官方所称的临时工,则更多地同权力和身份相关。与正式工相比,临时工无编制、地位低、收入微薄,是不大被人看得起的二城  相似文献   

10.
谭立独 《工友》2008,(9):10-14
同工同酬是指用人单位对于从事相同工作,付出等量劳动且取得相同劳动业绩的劳动者,支付同等的劳动报酬。由此可以看出,同工同酬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相同;二是在相同的工作岗位上付出了与别人同样的劳动工作量;三是同样的工作量取得了相同的报酬。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劳动合同法》还规定了劳务派遣应同工同酬。但是,法律上已经消失而现实中依然存在的"正式工"与"临时工"之分,让"临时工"同工同酬的愿望遥不可及。  相似文献   

11.
熊星  李振海 《工友》2013,(11):11-12
关于同工不同酬,《人民日报》曾给出一个统计数据:同一个单位,干同样的活儿,聘用工和正式工、农民工和城镇工、编制外和编制内,收入甚至差10倍。这种二元用工体制下"按身份分配"的现象被媒体炮轰了很多年,却至今未见改变。事实上,越是公众眼中的"好单位",越是要讲编制的"铁饭碗","临时工"与正式工的待遇差别越大。  相似文献   

12.
最近,我们对邯郸市属 10个县 (市 )区环卫工人工作、生活、思想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当前环卫工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面临许多难题亟须解决,概括起来主要有“四大难题”:   一是工资低、待遇差,影响了环卫工人的工作和生活。在我们所调查的上千名环卫工人中,不论是正式工,还是临时工,工资待遇都很低,月工资一般在 165元到 180元之间,明显低于其它行业的水平。由于工资低,有的职工上班不敢在外边吃饭,每天用手绢包两个馒头就当午饭。按规定,环卫工人每月应享有的津贴补助,在许多单位没有执行。有的环卫工人反映,节假日加…  相似文献   

13.
临时工是否享受劳保、医疗待遇?问:我是一名国有企业临时工。1995年元月入厂时与企业订立了临时工合同。合同规定,企业不承担我的劳保用品及医疗待遇,请问这样的规定是否符合《劳动法》?现在我该怎么办?国家如何保障临时工的工资发放及劳保、医疗等待遇?宁夏 ...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骨干力量,要在劳务派遣工入会工作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一、制约劳务派遣工入会的主要因素 一是工资不足或成本紧张。有的企业领导担心若要劳务派遣工与正式工同工同酬,确保他们的福利待遇,工资和费用必然增加,将直接影响到正式工的利益,增大企业的经营压力。有的工会主席对劳务派遣工加入工会后,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感到力不从心。  相似文献   

15.
《工友》2007,(3):49-49
《工友》编辑部: 我单位一位职工,从1979年开始一直在我单位工作,当时是临时工,1995年转为合同制工人,并开始缴纳社会保险费。现在到了退休年龄,但当地社保部门说他在转为合同制工人之前的工作时间不算工龄,所以缴费年限不足15年,不能享受退休待遇。请问他能否办理退休手续并享受养老金待遇?  相似文献   

16.
论派遣劳动者与正式工的待遇差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那些在企业核心岗位、常年性岗位的派遣劳动者与要派单位正式工从事相同的工作,却得不到同等的待遇。这表明派遣劳动者与正式工存在待遇差别,我们应该从健全法律制度、保障集体劳权、加强政府监督三个方面入手,解决派遣劳动者待遇差别问题。  相似文献   

17.
互动信箱     
《时代风采》2011,(7):13-13
问:我于1996年6月至现在先后在地税局从事烧开水、打扫卫生、炊事员等工作。2004年以前都没有签任何合同,工资100元;2005年1月签订了一份劳动合同,工资150元;2006年以后从事单位食堂炊事员工作,2006、2007每年签订了一份劳务合同,工资450元,由于工作繁忙,单位委托我找了另一位临时工250元(未签合同);2008、2009单位把我俩的工资加在一起850元,  相似文献   

18.
于之俊 《工友》2009,(6):35-35
案例回放:这是潜江市地税某分局聂光淑给本刊的一封来信:我朋友在一家银行工作,属全民所有制合同制职工。工作二十多年自己虽然是单位骨干,但却不能与本单位同期、同岗位、同工种的“正式工”同酬,工资待遇相差近一半。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的缴费基数也相差甚远,就连相关福利都是减半发放。在此期间,我朋友曾多次找过单位领导和有关部门,无果。申请劳动仲裁,请求同工同酬,仲裁委不予支持。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请问:同工同酬的司法解释究竟是怎样界定的?  相似文献   

19.
《农村青年》2010,(8):48-48
问:我和妻子想雇个临时工。我听说雇工人法律规定必须签书面合同,如果不签合同被人举报,就得赔双倍工资。请问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20.
《工友》2010,(7):45-45
《工友》编辑部: 我们是供销社系统20世纪70年代招用的临时工,后转为企业劳动合同制工,自1999年开始,先后达到了退休年龄。对于我们转为合同制工之前临时工阶段的工作年限是否应当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是否应当视同缴费年限,我们与当地社保部门认识有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