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霞玲 《学习月刊》2012,(10):113-114
通常的认为.海德格尔对技术的讨论都集中在后期诸多论文中.其中以《技术的追问》为代表,他在该论文中系统地讨论了技术的分类、本质及人类在技术社会中的境遇.国内学者对海德格尔技术思想的探讨都以此作为分析的文本.实际上在海德格尔在早期著作《存在与时间》中,已开始探讨技术问题.并初步建立了技术思想之框架。  相似文献   

2.
他为“蓝领”镀上金光 方向远是中国新时期的“蓝领”一族中的出色代表,他用对事业的痴情与爱,扮美民族汽车的品牌,;他用聪明才智,为“中国蓝领”这一称呼镀上了金色的光芒。是的,他是一名普通的工人,可他的技艺精湛得让国际专家也叹为观止,被公认为新一代冷冲压模具调整与维修技术专家。  相似文献   

3.
正从第4期开始,本刊以《把论文写在河北大地上》《魂依太行山》《时代楷模》为题,连续3期对优秀共产党员李保国的先进事迹进行了报道。李保国同志的事迹非常感人、精神十分可贵,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李保国同志是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他扎根太行山区30多年,探索出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山区脱贫新模式,创新了太行山板栗、苹果、核桃栽培等技术体系,培育出多  相似文献   

4.
《求实》2018,(6):20-20
近日,《求实》编辑部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编委会通知,《求实》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即第8版)之中国政治(除公安工作)类的核心期刊。这是《求实》第7次、连续6次被评选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这次评选核心期刊的工作,是运用科学方法对各种刊物在一定时期内所刊载论文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力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科研活动,进一步改进了核心期刊评价方法,使之更趋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5.
《求实》2018,(版核心)
正近日,《求实》编辑部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编委会通知,《求实》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即第8版)之中国政治(除公安工作)类的核心期刊。这是《求实》第7次、连续6次被评选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这次评选核心期刊的工作,是运用科学方法对各种刊物在一定时期内所刊载论文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力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科研活动,进一步改进了核心期刊评价方法,使之更趋科学合理,力求使评价结果符合客观  相似文献   

6.
冯锡刚 《党史文汇》2001,(12):33-35
1958年3月15日至17日,连续三天,《人民日报》等四家报纸刊登陈毅的新作《访问朝鲜诗录》12题17首,其中最长的是74行的白话诗《在朝鲜的上阳村》.这一不寻常的安排确能显示陈毅的人格.他在致《人民日报》文艺部信中的几段话道出了内中缘由: 建议你报与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解放军报四家联合同日登载.由你报负责组织,务望帮助并同意此办法.  相似文献   

7.
<正>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他走出巴山蜀水远赴上海;走上革命道路后,他积极工作,在斗争中两次受重伤;在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中,他肩负重任,冲在一线;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与陈延年一起战斗,一同被捕。他就是中共江苏省委首任组织部长郭伯和。川南少年抱负不凡郭伯和,1900年出生于四川省南溪县(今宜宾市南溪区)一个书香之家。父亲以教书为生,收入微薄,生活清苦。  相似文献   

8.
怀念德安叔     
2008年3月14日.老红军、福建省军区原副司令李德安与世长辞。噩耗传来,我万分悲痛。 我与李德安是邻乡。按老乡的习俗,我习惯称他“德安叔”。自1991年6月德安叔叫我为他整理参加抗日战争的回忆录开始,我曾多次造访他老人家.也可算是他的忘年交。至2003年8月.我先后帮助他整理出版了《铁流火花》、《连城风雷》、《冲上黎明》和《史迹琐忆》等4部长篇回忆录。  相似文献   

9.
兰维义,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厂一位普普通通的职工。32年来,他立足本职岗位,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创造的智慧,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奋斗之歌;32年来,他先后从事过车、铣、钳、划线、电焊、装配等工种,技术革新200多项,为工厂累计节约资金150多万元,累计义务献工12000多小时,成为闻名全厂的“万能工”;32年来,他连续对年被评为厂级先进工作者,连续6年被评为厂级劳动模范,2次被评为包头市优秀共产党员,4次获得晋级奖励。1985年6月,厂里正进行生产任务和劳动时间“双过半”劳动竞赛,而兰维义老家的两个…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简称5号文件)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简称9号文件)的精神,从2006年秋季开始,高等学校普遍在新生中实施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设置方案。“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是新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第三章的内容。教学设计是教师备课和讲课的基础。以下教学设计研究谨供有关教师参考。一、本章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地位要想真正…  相似文献   

11.
冯永明 《求贤》2008,(4):30-31
2007年5月15日.举世瞩目的空客A320总装线项目在天津滨海新区临空产业区正式开工了。组装飞机首要的是飞机的质量、安全性能必须绝对保证,这关系着几百人的生命。而保证飞机质量安全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装配飞机技术工人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空客公司能不能在津招聘到符合要求的技术工人,这关乎空客A320今年能否在津顺利组装.关乎在天津装配的飞机能否与在欧洲装配的飞机,在质量、安全性能上完全相同。这对我们装配飞机的技术工人将是一个考验.对我们所实施的职业教育以及培养高技能人才.更是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12.
命中注定 9月的秋风已微微透出凉意,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照在一张张年轻工人的脸上.柯屹站在2019年本溪市"工匠杯"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选手队伍里,一瞬间竟有些恍惚. 很多年前,他也曾是这些年轻面孔中的一员,意气风发,骄傲自信.如今,30多年过去了,这样的比赛他已参加过无数次,奖状垒了厚厚一摞.赛场上,对手换了一茬儿又一茬...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罢工,现在学术界一般认为是1921年7、8月间的上海英美烟厂工人罢工。姜沛南、陈卫民所撰《首战告捷——党领导的第一次罢工》一文较早提出这一观点后,逐渐为党史学界所接受。近年出版的《上海工人运动史》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罢工,是上海英美烟厂1921年七八月间的大罢工。”此外,《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一书也持相同观点。  相似文献   

14.
正在中共中央军委确定的以毛泽东为首的共和国三十六位军事家中,有11位牺牲(或病逝)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被人们称为"中共无衔军事家"。在这11位"无衔军事家"中,有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军事家,他就是黄公略。投笔从戎跻身军旅黄公略,原名汉魂,字家杞,1898年1月24日生于湖南湘乡县桂花乡高模冲。黄公略自幼天资聪颖,记忆力过人,7岁时随父读《三字经》启蒙识字,10岁入本  相似文献   

15.
[人物档案]古德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他长期从事采矿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开创和发展了振动出矿技术与矿床连续开采技术新领域及其有关理论体系,发明了颠振型振动出矿机,研制出多种新型振动设备,创新了多种采矿方法,创造了多项新工艺;在研制连续作业机组与采场连续工艺方面有重大突破,使我国地下金属矿连续开采技术步入世界先进行列。他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发明三等奖等国家及省、部级成果奖20多项。发表《振动出矿原理》等80多篇论文,出版《振动出矿技术》和《岩石冲击动力学》两本专著。国家和人民给他崇高的荣誉,他被国家计委、财政部授予"国家七五科技攻关突出贡献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16.
《红岩春秋》2014,(3):22-23
正所谓德、才、智,第一是德,看他是否忠实于人民,忠实于党的事业。第二是才,是指工作的能力。第三是智,看他能否联系群众。——《克服西南工作困难要掌握好三个法宝》(1949年9月20日),《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第8页要依靠工人群众揭发贪污分子、特务。没有工人群众,我们工作是做不好的。——《在重庆市军管会第一次接管干部代表会议上的讲话》(1950年1月4日),《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第52页  相似文献   

17.
1957年开始,我在《光明日报》工作10年。这个报纸经常得到毛泽东同志的亲切关怀,并且我有幸多次得瞻他的风采,聆听他的教诲。尽管时间过了很久,至今回想起来,依然历历在目。 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推荐大家看《光明日报》刊登的《黑旋风为什么斗不过浪里白条?》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的中国画坛上,李琦的名字是与他笔下一幅幅形神毕肖、气韵生动的伟人肖像画连在一起的。继《主席走遍全国》、《我们的总设计师》等一系列家喻户晓的作品之后,近日,李琦的人物画廊里又添了二幅新作——《在上海工人文化宫的一次联欢会上》。画面摄取了江泽民同志微笑着站在麦克风前,手握笛子,即将吹奏的一瞬。 作品取材于一件真事。80年代的一天,在上海工人文化宫举办的劳模联欢会上,江泽民同志欲吹笛表演,与大家同乐。当时上海正流行甲肝,人们  相似文献   

19.
初见卢朝鹏,他正端坐在电脑前,忙着订正《300万吨/年重油催化装置操作规程》.这部石油行业的通用标准每5年要进行一次修订换版,作为一名一线工人,卢朝鹏承担着审读把关的重要任务. “这可容不得半点马虎,《规程》印发后,大家都是要照着这个操作执行的.”卢朝鹏这样说道.  相似文献   

20.
1987年9月16日,中共上海市卢湾区委党史办经一年多调查,在《党史信息报》第42期上发表文章:《“中央军委旧址曾在辣裴坊”有疑》(后简称《卢文》)。该文认为,1927年周恩来等同志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时,中央军委不可能在法租界辣裴坊设立办事处,因为辣裴坊是1927年10月才开始建造,于1928年建成的。作者在20世纪80年代,曾查阅过徐梅坤多次回忆材料,并亲自采访过年逾九旬的徐老。作者为《卢文》专门写信给徐老,询问他的看法。1987年10月10日,徐老特意复信给我,对此事表示“然”,认为“这事时隔六十年之久,变化因素很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