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近年来,叙美关系持续紧张.美国指责叙利亚支持中东恐怖主义组织,为伊拉克反美武装提供援助和通道,美国政坛威胁要对叙利亚采取行动的消息不断见诸报端.今年2月,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里被炸案发生后,美国加大了对叙利亚施压的力度.在美英等西方国家的推动下,联合国成立了以德国检察官梅利斯为首的国际调查委员会,负责独立调查哈里里被炸案.10月20日,该委员会向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提交了一份报告,称有迹象表明黎巴嫩和叙利亚的一些高官涉嫌参与了此事,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
因为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里遇刺案,6 名叙利亚高官已被联合国调查小组异地传讯,其中就包括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那位桀骜不驯的姐夫阿塞夫·舒卡特。眼科医生出身,半途从政的巴沙尔因此陷入了极度的焦灼状态,一度萌生退意。作为接受过西方教育的中东新生代政治家,39岁的巴沙尔一直努力从技术角度重塑叙利亚:上台伊始即着手摘除全国各地的领袖画像;主张删除宪法中关于复兴党统治地位的条款;学习中国的改革经验  相似文献   

3.
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里于2005年情人节遇刺一案的“追凶”行动日前大获进展。由德国资深检察官梅利斯领导的独立调查小组,继在贝鲁特询问了哈里里昔日政敌、积极配合国际调查的黎总统拉胡德后,又在维也纳质询了5名叙官员。两次调查报告的结论都直指叙、黎的军情部门策划或卷入了这  相似文献   

4.
美国的下一个目标是谁?不少人认为非叙利亚莫属,哈里里遇刺案使巴沙尔政权备受外界指责,2005年3月叙利亚开始从黎巴嫩撤军,这一事件被认为是叙利亚内政外交困境的体现,虽然老阿萨德死后,新的继承人宣称要进行改革,但目前来自领导层内部和外界的压力使改革步履维艰,本文为《简式防务周刊》对目前叙利亚安全形势的报道,需要说明的是,本刊并不证实文中内容,还请读者鉴别。  相似文献   

5.
自二月中旬以来,不平静的中东再起波澜。因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里遭遇汽车炸弹袭击身亡而引发的黎政坛危机和叙利亚宣布从黎巴嫩全部撤军,成为继伊拉克战争、巴以冲突和伊朗核问题等地区热点之后的新热点,备受媒体关注。3月5日, 叙利亚总统巴沙尔宣布,叙将分两个阶段从黎撤军,但鉴于技术原因,全部撤军可能需要一段时间。3月17日,叙完成第一阶段撤军。4月3日,叙再次明确承诺,将履行《塔伊夫协议》和联合国安理会第1559号决议,从4月7日开始第二阶段撤军,最迟于4月30目前全部撤出驻黎部队、军事装备和情报机构, 并允许联合国派核查小组监督撤军情况。  相似文献   

6.
陶彦召 《南风窗》2013,(11):80-81
作为叙利亚的两大邻国,土耳其和约旦都可能在后阿萨德时代的叙利亚政局中占据重要地位,以色列希望借助这两个"盟国"来维护自己的安全利益。5月10日,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结束对中国为期5天的正式访问.赶在犹太人的"安息日"到来之前返回以色列。访华期间,内塔尼亚胡与美国总统奥巴马通了电话,这也是自一周前媒体报道以色列对叙利亚境内目标实施空袭之后,以、美两国领导人首次直接沟  相似文献   

7.
以色利和约旦最终签署和平条约的消息刚一传出,叙利亚总统哈菲兹·阿萨德就立即前往开罗,同埃及总统胡斯尼·穆巴拉克讨论这一条约所隐含的内容。 叙利亚在同以色列实现和平的问题上一直持谨慎和不肯让步的态度,这使它在约以于10月26日签署和约后处于比以往任何时  相似文献   

8.
《南风窗》2007,(19):11-11
扑朔迷离的叙利亚核风波以色列9月6日对叙利亚的空袭,两周后终被在野党领袖内塔尼亚胡率先证实,英美媒体随后拼凑出空袭的全景。但新闻当事人之一、被控协助叙利亚建造核设施的朝鲜,则指责华盛顿鹰派造谣,目的是想破坏朝美在月底六方会谈上达成停战协议的机会。据报道,以色列情报机构几个月前就向美国通报了在叙利亚发现朝鲜专家和核材料的消息,布什当时要求有"铁证"。于是,以色列新任国防部长巴拉克指挥特种兵从叙北部的地下仓库窃得直接证据交给布什,从而取得美国的动武许可。以军随后推算空袭时间,并进行了多场预防战争爆发的演习。为防叙方怀疑,以总理奥尔默特在8月份大肆散布和  相似文献   

9.
双周·聚焦     
《南风窗》2003,(23)
温家宝访美前受访 “结交一言重,相期千里至。”再过十几天,我就要访问你们伟大的国家。 ——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紫光阁接受《华盛顿邮报》总编唐尼的采访时,引述一句中国古诗,感谢美国总统对其的访美邀请。12月7日至16日,温家宝将对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和埃塞俄比亚进行正式访  相似文献   

10.
新闻眼世界     
《南风窗》2008,(11):11-11
真主党的另类兵谏5月12日,黎巴嫩军队宣布在全国实行安全管制;以制止亲政府派和反对派从5天前开始的武装冲突。当时,因为对政府6日的两项决策不满,盘踞黎南部的什叶派真主党武装在第二天挥师攻入首都贝鲁特西区,后在军方保证将说服政府撤消两项命令后才下令退兵。尽管逊尼派的总理西尼乌拉和议会多数党领袖、前总理哈里里之子萨阿德一致谴责真主党策划"血腥政变",但事实上,真主党不过是发动了一场另类兵谏。冲突中双方伤亡不过260人,而两派斗争的核心不是政府试图清除真主党在国防军中的"眼线",而是真主党谋求"重组"逊尼派在3年前主导成立的政府,在通过正常的倒阁渠道达不到目的后,便企图利用黎新总统难产的良机,推  相似文献   

11.
正(8月21日至9月20日)8月22日,法国前总统萨科齐宣布参与角逐2017年法国总统大选。至此共有七名候选人参与角逐法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包括萨科齐、前总理阿兰·朱佩、前总理弗朗索瓦·菲永等在内。8月31日,巴西参议院最终表决通过总统弹劾案,罗塞芙被罢免总统职务。当天,巴西代总统、巴西民主运动党主席特梅尔在参议院正  相似文献   

12.
国际     
《南风窗》2014,(11)
<正>周边∣Around泰军方警告将武力平暴泰国陆军司令巴育5月15日针对曼谷当天的暴力事件称,如果国内局势升级,军方或将被迫动用武力终止暴力,恢复和平和秩序。15日凌晨,曼谷发生枪击事件,造成两人死亡、22人受伤。5月7日,泰国宪法法庭裁定总理英拉2011年的一项调职案违宪,并终止其看守政府总理职务。10日,数万名支持政府的红衫军开始在曼谷西郊举行大规模集会。阿富汗大选进入第二轮5月15日,阿富汗总统选举计票结果揭晓,反对党领袖阿卜杜拉·阿卜杜拉的得  相似文献   

13.
历史性盛会 2006年10月30日,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在金桂飘香的广西首府南宁举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东盟轮值主席国菲律宾总统阿罗约以及柬埔寨首相洪森、文莱苏丹博尔基亚、印度尼西亚总统苏西洛、老挝总理布阿索内、马来西亚总理巴达维、缅甸总理梭温、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泰国总理素拉育、越南总理阮晋勇和东盟秘书长王景荣一起出席了峰会,温家宝总理和阿罗约总统分别代表中国和东盟在峰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4.
一、克里赴俄谈合作共商应对叙危机 5月7日,美国国务卿克里抵达莫斯科,展开就职后首次访俄之旅。有舆论指出,克里此行旨在同俄罗斯领导人充分交换意见,改善僵持中的美俄关系除商谈反导问题和经贸合作外,美俄还就应对叙利亚危机进行了重点探讨。克里在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时表示,两国在叙利亚问题上有重大共同利益,包括保持地区稳定和阻止极端势力活动,希望双方能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访问期间,克里同俄方达成共识,同意在日内瓦举行新的国际会议,争取通过对话方式实现叙利亚和平。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9月30日起,在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的要求下,俄罗斯开始对叙境内的"伊斯兰国"实施空中打击。随着俄罗斯的介入,历时五年的叙利亚危机进入了新的阶段,政府军稳扎稳打收复失地,反政府势力开始从大马士革周围等地逐步退却。俄罗斯为什么会主动介入叙利亚危机,俄罗斯的介入又会如何影响  相似文献   

16.
黄蕊 《当代世界》2013,(11):83-84
一、叙配合销毁化武,民求安宁乱难止9月29日,叙利亚总统巴沙尔表示,遵守安理会相关决议,销毁化学武器。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10月7日致信联合国安理会,建议组建禁止化学武器组织—联合国联合代表团,落实禁化武组织9月28日决议和安理会决议,以尽可能安全的方式按时消除叙化武。美国国务卿克里10月7日表示"这是一个良好开端"并对叙利亚政府的服从表示赞同。  相似文献   

17.
沈孝泉 《当代世界》2013,(10):44-47
二战后,跨大西洋的欧美关系是国际关系中最密切的结盟关系,也是对全球事务产生极其重要影响的大国关系。值得关注的是,冷战结束后,欧美关系面临严峻挑战又成为全球最为复杂多变的大国关系。欧美关系受到严峻挑战的最新例证是不久前双方在对叙利亚动武问题上产生的矛盾。2013年8月21日发生的"使用化武事件"给僵持不下的叙利亚内战增添了新的变数。美国总统奥巴马决定采取军事打击行动惩罚巴沙尔政权。对于这样一场难以得到  相似文献   

18.
2001年1月20日布什正式宣誓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美英空袭巴格达、鲍威尔首访中东、以新政府总理沙龙访美等几件大事,已初步显现美国新政府的中东政策走向.预计美国的西促和谈、东遏两伊的大政方针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动,但其协调中东和谈与维持对两伊制裁的方式和力度将会面临不同程度的调整.  相似文献   

19.
章波 《当代世界》2016,(11):38-41
正2016年9月,美国国务卿克里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日内瓦就叙利亚停火协议达成一致,叙利亚问题似乎赢来了和平解决的曙光。但随着美军"误炸"叙政府军和人道主义救援车队遭袭等事件的发生,美俄两国再度翻脸,甚至有剑拔弩张的风险。不过,这种冲突仍在双方的管控范围之内。2013年9月,美国和叙利亚先后接受俄罗斯提出的化学武器换和平倡议,美国放弃对叙利亚实施军事打击。2015年10月20日,美国和俄罗斯签署了在叙利亚领空相遇的谅解  相似文献   

20.
国际     
《南风窗》2012,(7):23-23
风云Major Issue印尼"顶锅"反涨价3月20日,在印尼首都雅加达,穆斯林带着烹饪用具在议会大楼外举行抗议,反对政府提高燃料价格。印尼总统苏西洛表示,政府决定调高燃油价一事已经使他遭受人身攻击和安全威胁,有人要搞政变,推翻现政府。安理会涉叙主席声明中的博弈当地时间3月21日,联合国安理会采纳了涉叙利亚最新草案,15个理事国一致同意并通过了关于叙利亚问题的主席声明,支持叙利亚危机联合特使安南提出的解决叙利亚问题六点建议,要求叙政府与反对派在联合国监督下停止一切暴力行为。据悉,相较于19日法国最早提出的涉叙问题草案版本,这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