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虞崇胜  罗亮 《行政论坛》2011,18(1):6-11
政治发展是一个政治制度不断创新的过程,政治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制度的发展和创新。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聚焦于制度变革与制度创新的研究,但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和理论资源,其三大流派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制度分析路径,即算计路径、文化路径和路径依赖。这三种分析路径对于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创新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未来中国的政治制度创新,也可从政治权力关系的理顺、政治理念的更新和利益相关者参与的规范三条路径加以推进和实现。  相似文献   

2.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运行方式及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环境互动、路径依赖和范式演进三个角度 ,对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运行方式及其趋势 ,作了学理上的描述与分析 ,旨在深化人们对中国行政改革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跨越式发展是指发展速度比较快、幅度比较大、经济状态发生质变,从而超越阶段、他人、过去或者较高点。路径依赖是指一个具有正反馈机制的体系,一旦在外部性偶然事件的影响下被系统所采纳,便会沿着一定的路径发展演进。欠发达地区必须突破路径依赖,实现跨越式发展,一是抢抓新的战略机遇,二是采用外源型跨越路径,三是采用内源型跨越路径。  相似文献   

4.
学术界普遍将路径依赖看做是导致组织的环境响应能力缺失的内在根源,但对于组织中的路径是如何发生依赖的并没有太多的认识.本文借助于发生学的理论视角将路径生成诱致路径依赖的全过程解构为决策和行动的准程式化阶段、构型阶段以及镇定阶段,分析并剖析了三阶段内部特征以及路径从生成到锁定的演化机制,在此基础上最后提出了破解路径依赖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特征与再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一直难以到位,固然与农业本身的市场缺陷有关,但是这与土地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而导致制度效率不高和边际效率递减有很大的关系.本文对土地制度变迁路径信赖的表现、土地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的根源和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跳出原有路径依赖的策略和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6.
《预算法》修订历时十余年,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存在着路径依赖。面对根植于路径依赖的政治制度自我强化的格局,应当在体制内通过核心制度的完善来实现政治体制的优化革新。预算法不仅可以促进民主政治秩序的确立,还可以有效地对政府公权力进行事前监督,并且构建现代预算制度的难度相对较小。因此,《预算法》的修订可以成为我国未来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以具体制度的改革推动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社会科学各学科在制度研究方面的融合和借鉴促使政治学研究深入考察政治制度的不同变迁路径,并从制度变迁的动力来源、权力运行与激励机制、持续时间与剧烈程度,以及变迁路径是否契合行动者的意图等四个层面审视政治制度变迁的具体方式。这对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具有启示作用和借鉴意义。可以从内部性和外部性、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社会发展、全局性和渐进性、合意目标与不确定因素等四组关系分析当下中国政治制度变迁的价值理念、目标指向和现实途径。在改革和完善政治制度的过程中,既要做到从国内情况和问题出发,也要借鉴国外合理的相关经验;既要对待政治制度变迁主导力量的强制性基础,也要考虑利益关系协调的诱致性根源;既要把握现代化建设的长远目标和价值原则,也要积极完成阶段性任务;既要回应诸多复杂因素,也要认识合意变迁对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导向意义。  相似文献   

8.
社会科学各学科在制度研究方面的融合和借鉴促使政治学研究深入考察政治制度的不同变迁路径,并从制度变迁的动力来源、权力运行与激励机制、持续时间与剧烈程度,以及变迁路径是否契合行动者的意图等四个层面审视政治制度变迁的具体方式。这对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具有启示作用和借鉴意义。可以从内部性和外部性、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社会发展、全局性和渐进性、合意目标与不确定因素等四组关系分析当下中国政治制度变迁的价值理念、目标指向和现实途径。在改革和完善政治制度的过程中,既要做到从国内情况和问题出发,也要借鉴国外合理的相关经验;既要对待政治制度变迁主导力量的强制性基础,也要考虑利益关系协调的诱致性根源;既要把握现代化建设的长远目标和价值原则,也要积极完成阶段性任务;既要回应诸多复杂因素,也要认识合意变迁对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导向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之阻力结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中 ,政治发展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我国政治发展的目标是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实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民主化与法治化。然而 ,我们国家在政治体制改革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阻碍 ,能否突破这些障碍成为政治体制改革整体推进的关键问题。本文即就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中可能遇到的障碍进行初步分析 ,以形成对政治体制改革阻力结构的基本认识。本文认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存在着路径依赖性、文化阻碍、后发展特征的束缚等阻力  相似文献   

10.
我国自主招生改革是在传统统一高考制度的基础上开展的,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对传统统一高考制度的路径依赖.要克服路径依赖,必须推进基本制度创新,为自主招生改革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1.
徐凤捷 《各界》2008,17(10)
"路径依赖"最早是由生物学家在理论分析中提出的.路径依赖是指今天的选择受历史因素的影响,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其现在可能的选择,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由于某种现象具有先动优势,即使后来环境发生了改变,它也有可能继续自我增强,最后"锁定"在次优的状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而企业人事档案是企业选人、用人、开发人力资源的基础,也是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企业人事档案管理中的路径依赖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历史路径和比较研究中可以清晰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合法性优越性,中国政治制度之所以有强大的合法性、能够发挥出巨大的优越性,最深层的根源、最根本的支撑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  相似文献   

13.
邓研华 《党政论坛》2011,(11):44-46
在中西政治文明的进程中,政治制度设计对于哲学人性论的依赖,一直是一个通贯的文化景观。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政治既是人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显现出人对自身的体认。“政治制度是人的劳作;它的根源和全部存在均有赖于人的意志。  相似文献   

14.
乡村法治建设的路径依赖与范式转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某种意义上,中国法治化首先是中国乡村的法治化,然而,近年来乡村法治建设并不尽如人意。对乡村地方性知识的文化偏见,对法律制度的简单移植,以及缺乏文化传统、价值理念的支撑,构成了当代中国乡村法治建设特有的路径依赖问题,直接影响了乡村法治建设进程。因此,当代中国乡村法治构建必须进行范式转换,走一条社会演进与政府推动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宗族乡村本质上是国家社会关系转变的产物,其治理格局的演化与国家社会发展同步互动。因此,认识宗族乡村治理格局的演化逻辑,必须在我国的历史传承与乡村治理的当下实践中建构分析框架。“路径依赖——情境依赖”分析框架正是一种认识宗族乡村治理格局演化逻辑的尝试,它把路径依赖具体划分为延续性与变革性两个方面,延续性代表着历史传承,变革性则依赖于当下情境。而当下情境又具体化为制度情境、本土情境、事件情境三种类型,治理格局常常因任意一类型情境变迁而做出适应性改变,便是发生了情境依赖。路径依赖的延续性和变革性所催生的情境依赖,成就了历史传承在当下的互动形式,宗族乡村治理格局便在这种互动关系中渐进演化。  相似文献   

16.
有效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和特殊需求,既是适度普惠社会福利的应有之义,也是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本文通过对中国残疾人社会政策发展历史的考察,分析在由平均主义二元民政福利到向残疾人倾斜的适度普惠福利转变过程中残疾人社会政策演进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行动主体角色冲突与职能弱化、城乡二元化、间断式非平衡困境与剩余型财政投入倾向等。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经济增长、国家能力与公民社会权利三位一体是推动中国残疾人社会政策演进的主要动力机制。文章最后提出,残疾人社会政策发展应着重解决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合理界定残联的政策主体角色,另一是摆脱城乡二元化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17.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内化生成出强大的自我完善能力。具备良性的路径依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自我完善、自我优化的关键所在,其路径机制集中体现在政治依赖、认知依赖和结构依赖三个方面。良性路径依赖因素的具备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变迁的行动范式更多体现为对基本制度资源的开发和对制度演化环境的开放。  相似文献   

18.
国家贫困县政策改革的路径依赖及其破解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家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力度的同时,国家贫困县政策存在的弊端日益显现。国家贫困县政策改革滞后的原因在于现有的贫困县政策存在路径依赖现象,导致该政策被锁定在低效率运行状态。形成该路径依赖的根源来自于利益集团阻碍、各种非正式规则的制约和改革成本的限制等因素。为了发挥扶贫开发效益,必须结合贫困县政策路径依赖的特征和原因,推进改革,寻找破解困局的转型路径。  相似文献   

19.
转型社会中政治文化具有复杂多样化、冲突对立化、价值取向分化等特性,对政治制度具有积极功能和消极作用两方面的影响.积极功能:政治文化是政治制度的源泉,对政治制度具有解说、维系和变革的功能;消极作用:政治文化则对政治制度具有延缓、同化和推翻的作用.我国的政治制度建设中应积极利用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的积极功能,不断抑制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的消极作用,以推动和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和政治制度的协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代人类历史的大场景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进程是极为重要的一幕。透视共和国的征程、政治发展又是其中最关键的环节。社会主义国家的属性决定: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首先要依赖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正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言,无产阶级首先要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起无产阶级自己的政治制度,从而掌握政权,由此推动社会主义经济、文化以及其它诸方面的发展。不理解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设,就不可能理解整个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但是,对我国当代政治制度的研究,由于种种原因,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非常缺乏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