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1 毫秒
1.
九月十日的《经济学周报》发表了“社会主义条件下提高劳动强度的经济意义”一文,引起了我的兴趣和思考,并愿意依据《资本论》中的某些观点和我国建设的实际情况就以下问题提出商榷和质疑: (1)该文认为在劳动时间缩短时相应 地提高劳动强度既不会增加工人的个人劳动量的支出,又“可以使同量固定资金吸收更多的工人,增加劳动总量”有利于解决我国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拙作《对社会主义的重新理解与争取学术繁荣》、《关于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与改革经济体制问题》先后在《社联通讯》1985年第2、3期上发表后,很高兴地读到吴惠之同志的《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立足点与对社会主义正确的理解》这篇与我商榷的文章(以下简称“吴文”)。吴文认为,拙作提出列宁在1920年起根本改变了原来把社会主义看  相似文献   

3.
蒋学模同志在一九八○年第九期《新湘评论》上发表了题为《全面认识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一文。(以下简称《全面认识》)文中提出马、恩、列、斯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论述是不完整的,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表述是不准确的。认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应包括全民需要和局部需要。全民利益和局部利益。这些看法我觉得还可以商榷。  相似文献   

4.
我自1948年春至1979年初的三十余年,几乎全是在云南渡过的,云南大学与我的学术生涯关系密切。解放后,我的第一篇学术代表作《试论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人类的学说》就是在《云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7年第3期上发表的,并印有单行本。《云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自1975年起改为《思想战线》直至今天,我虽远在北京,却一直是这个刊物的爱好者和长期订户。我先后在此刊物上发表过两篇拙作:一是《试论原始社会的分期问题》(1980年5期),二是《论拉法格对民族学与经济民族学的贡献》(1985年第1期)。今天为纪念《思想战线》出刊100期,我作为一个民族学工作者,从民族学的角度来表示我的祝贺与希望。  相似文献   

5.
在《探索与争鸣》2003年第12期发表的“回归人民立场 走向新民本主义”、2004年第3期发表的“新民本社会主义观初探”两文中,我谈了社会主义新民本主义诸理沦问题,但还未谈资本主义新民本主义及其与社会主义新民本主义的关系等理论问题。现在谈谈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大概不少质疑可以迎刃而解。 资本主义社会的民本主义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随着人文主义运动、启蒙运动解放思想,随着资产  相似文献   

6.
<正> 自《湖北社会科学》发表了宋才发同志的社会主义问题系列论文之一——《社会主义建设持久论》以后,《社会主义研究》1991年第1期又发表了宋才发同志的《社会主义发展论》,文中认为,应从社会形态、社会制度和革命进程三个层面研究社会主义发展问题。第一,作为社会形态的社会主义的进步与发展。自十月革命胜利开始,  相似文献   

7.
在展开问题的研究之前,有必要明确一下社会主义生产劳动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劳动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以及为什么要提出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劳动(而不仅仅是社会主义生产劳动)问题。社会主义生产劳动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劳动的区别和联系是:前者仅指与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直接对立的,反映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本质特征的生产劳动。后者除了主要包括前者以外,还包括社会主义社会中共他经济形式的劳动,如,非社会主义的个体经济劳动和国家资本主义劳动等等。前者是后者的主体,后者的其他部分是前者的必要和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8.
何标 《台声》2010,(7):46-47
1945年3月,我们几个从沦陷区北平来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青年学生,认真学习了正在延安召开的中共七大重要文件:毛泽东的《论联合政府》和朱德的《论解放区战场》。4月27日,延安《解放日报》又发表了毛主席亲自撰写的社论《论军队生产自给》。根据军区领导指示,部队决定由罗琦带领田路、文田和我,到军区划定的开荒地参加劳动。  相似文献   

9.
新闻存档     
《中国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状况》白皮书发表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4月29日发表《中国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状况》白皮书,回顾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为保障公民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权利方面所做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成就。白皮书全文约15000字分4个部分: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新型劳动关系基本形成;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成;二十一世纪初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发表和《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以来,我省掀起了学《邓选》、学习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市场经济理论的热潮。我作为一个参政党党员,有责任在自己学好《邓选》的同时,为宣传《邓选》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两年来,我利用政协出差的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研究生产劳动问题的着眼点是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在这个问题上,他直接继承了亚当·斯密“第一个定义”的合理内核,并且层层深入揭示了它所包含的各种复杂规定,从而以之为核心,创立了关于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完整理论。重温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的基本观点,对于当前关于社会主义生产劳动问题的讨论,在方法论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和《思想战线》结识,算来已十易寒暑了。1981年秋,史学、民族学编辑何耀华君向我约稿。他说,你还不曾在我们刊物上发表过文章,写一篇如何?言语间情真意切。在何君敦促下,我写成一篇题为《民族问题理论新探》(以下简称《新探》)的论文,《思想战线》1982年第一期给我发表了。是时,正值理论界拨乱反正。一些似是而非的极“左”认识都翻了个兜。我在《新探》中,对几个民族理论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例如在确认民族问题是革命问题一部分的论述中,同时指出民族问题也有自己的矛盾特殊性亦即相对独立性;又如,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应当重新认识列宁关于“两个民族”、“两种民族文化”的论断。《新探》的第五部分,  相似文献   

13.
我们不是搞农业社会主义一九八一年四月二十六日江苏省《新华日报》发表题为《满怀信心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评论员文章,驳斥有人说我们在建设农业社会主义。文章说,《南京大学学报》一九八○年第四期发表的《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后期的几个理论问题》一文认为:在社会主义改造后期,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跟科学社会主义相对立的农业社会主义思想。这是不符合事实的,是不对的。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这是有目共睹的。毫无疑问,这些成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4.
两种生产,即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否对等平行?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中颇有争议的问题。_恩格斯在1884年发表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一版序言》(以下简称《序言》)中讲到,“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劳动愈不发  相似文献   

15.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劳动政策与理论着重于通过执行党和国家的劳动政策,进行宏观控制体系,来克服市场上某些自发性、盲目性与延迟性等不利因素,以保持宏观的经济总体平衡和结构优势。《劳动合同法》制定后,强调经由工会、集体谈判集体合同和三方协商机制的一套健全的劳动体系,以调整劳动关系等重大劳动问题的机制,经由《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会法》等劳动法律的规定,以期望能解决劳资双方权益的失衡,协调劳动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16.
《新华文摘》1986年第11期转载了晓亮同志《经济理论三题》一文,文中提到了“产品经济”这一概念并不科学的观点,对此我有不同看法。第一,“产品经济”概念是近几年出现在我国经济理论界的。按使用这一概念的通行说法,指的是商品经济消亡后的社会化生产高度发达的未来社会里,社会占有生产资料并以直接的社会劳动、社会生产和产品分配为特征的经济形式或经济形态。  相似文献   

17.
湖湘论坛》编辑部:贵刊1999年第1期尹世杰先生的《新世纪消费与消费经济学》一文对知识经济条件下人们消费需求的新变化以及21世纪消费经济学的发展趋势作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和详尽的前景展望。作为一名经济理论工作者,我对贵刊刊载这样的对我国当前经济现实问题颇具说服力的经济理论文章,深表谢意。如果说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主要经济问题是如何增加生产,即如何增加供给,提供更多的产品以满足社会需要,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主要问题则是如何增加产品的社会需求,即如何扩大消费,使企业的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使其生产的产品…  相似文献   

18.
自从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社会主义始终是千百万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孜孜以求的理想。追踪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轨迹,我们看到从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至今一个半世纪以来,科学社会主义经历了三次巨大的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本文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苏星同志在1999年12月7日召开的《学术百年论坛———走向新世纪》经济学专场研讨会上的发言。读过此文后,相信读者从中体味到的不仅仅是一个老经济学家对自己学术经历的反思。从1950年开始,我在中国人民大学教政治经济学,一直到1958年,主要是讲《资本论》。当时,也听苏联专家讲社会主义经济学,但收获不大。1952年,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发表。这是一本总结和概括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书,今天看,许多观点过时了,但他批评了一些在苏联长期流行的…  相似文献   

20.
牛涛 《长白学刊》2021,(1):55-62
作为马克思唯物史观生成的出发点,《巴黎手稿》基于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经济事实,分析"非物质生产领域中资本主义的表现",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层面揭示精神生产的主体性本质和历史性特点,批判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异化和精神生产主体性消解现象,明确私人财产占有制度是问题的根源,从而为彰显主体性的社会主义精神生产实践指明了制度建设的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