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志林 《中国减灾》1996,6(2):36-38
河北省抗震防灾工作的现状与发展构想赵志林(河北省建委抗震办)河北省位于华北地震区中心地带,以太行山、沧东和燕山三大断裂带为主的20多条断裂带贯穿省内东西南北,对河北省地震活动起着控制作用。河北省97%以上的国土面积,98%以上的人口,除康保和沽源两县...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17号《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已于2003年7月1日经第11次部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3年11月1日起施行。部长汪光焘二○○三年九月十九日  相似文献   

3.
《中国减灾》1993,3(1):7-9
抗震防灾工作是一项专业性,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涉及各个部门,关系千家万户,加之地震的随机性大,突发性强,发震时间短、灾害损失重。为了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预作准备,减少损失”和“以防为主”的指导方针,自一九八五年以来,市政府对抗震工作一直非常重视,从而保证了抗震工作的顺利开展,使我市的抗震工作在七年迈出七大步,成为后来居上的典型和抗震战线的排头兵。在具体工作中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提高抗震防灾意识的有效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平英 《中国减灾》1992,2(2):65-66
提高全民的抗震防灾意识对于减轻未来的地震灾害将有重要作用。如何提高抗震防灾意识,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根据云南省多年来抗震防灾实践,我们认为提高抗震防灾意识的一条有效措施是要脚踏实地地抓好抗震知识普及与宣传。云南是一个多地震的省份,从1949年至1990年41年间,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39次,7级以上大地震7次,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损失。如70年代峨山、大关和龙陵3个县境内  相似文献   

5.
1前言工业企业一般具有工艺过程复杂、生产设备形状各异、动力性能相差甚大等特点,而其支持或覆盖设备的建(构)筑物结构往往也较为复杂,生产设备与建(构)筑物紧密联系。以上这些构成了工业企业的大系统,其中各部件及各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譬如高炉系统...  相似文献   

6.
李振东 《中国减灾》1993,3(4):15-18
主席先生: 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 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与联合国计划开发署联合召开的中国灾害管理国际会议今天开幕了。我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对会议的隆重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们表示热烈欢迎。我们非常高兴与各国专家和朋友们交流、探讨中国减灾管理的做法和经验。这次会议虽然时间较短,但对我国及世界各国的灾害管理工作将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我们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现代城市和大中型企业的交通、电力、通讯、供水、供气、输(贮)油气等设施是维持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大动脉,称为生命线工程。地震中生命线工程的破坏,将使生产和城市功能中断,增加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给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8.
1998年1月10日,张北发生6.2级破坏性地震,张北县农村大量节能建筑遭受严重的破坏。总结地震灾害的经验与教训之后,提出对农村住房节能设计与抗震设计进行有机地结合,建设符合张北地震灾区经济现状的新型节能建筑,可发挥节约、节能、抗震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张北县地处中国内蒙古大草原的南部边缘,海拔约1500米,夏季凉爽、冬季寒冷,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多摄氏度,属中国北方寒冷地区。在这一地区生活的广大农民,居住房屋冬季如何保暖御寒,是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重点研究的现实问题。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张北县根据当地火山岩遍地裸露的实际情…  相似文献   

9.
胡树森 《中国减灾》1996,6(3):18-20
包头西地震灾区工程震害调查报告胡树森(张家口市抗震办公室)1996年5月3日,包头西发生了6.4级地震,党中央、国务院非常关心,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亲自询问灾情,表示慰问。罗干秘书长几次打电话了解灾情,传达党中央、国务院抗震救灾的指示要求。建设部领...  相似文献   

10.
王海岗 《中国减灾》1999,9(2):25-30
区域综合防御体系是研究重点防御区减轻地震灾害的战略措施,其地区范围既可跨市,也可跨省,它是对一个区域抗震防灾的宏观的、指导性的措施和对策。笔者1995年参加了江苏省长江三角洲地区综合防御体系的编制,现就编制工作中的几个有关问题,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进行...  相似文献   

11.
胡树森 《中国减灾》1999,9(4):51-54
1 地震概况  1999年3月11日21时18分,张家口地区张北县发生了5.6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41.2度,东经114.6度,较1998年1月10日6.2级地震微观震中偏东北向约10公里;震源深度10.5公里;震中区最高地震烈度7度,7度区面积50平方公里。这是继1998年1月10日张北发生6.2级地震以后,连续发生多次较强余震中最大的一次。张北县海流图、馒头营乡的农村有7432间房屋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2 震害调查  地震发生后,张家口市政府立即成立了张北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办公室。组建了三个工…  相似文献   

12.
《中国减灾》2013,(9):21-23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以沿海城市群发展为先导,我国各地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目前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2.6%,人口、产业、工程设施进一步向城镇集中,城镇可持续发展与防灾能力不足的矛盾会更加突出,提高城乡防灾减灾能力迫在眉睫。积极引导广大群众"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并着力提高工程抗震和城市防灾水平,是城乡防灾减灾的重要工作,是保障城乡防灾安全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13.
淮河流域异常洪涝及防灾减灾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维宽 《中国减灾》1997,7(3):23-25
淮河流域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性气候带,为显著的季风气候,梅雨锋和副热带高压滞留及特殊的地理环境,使该区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洪涝或干旱。但是影响最大。致灾最重的是十几年或几十年一遇的异常洪涝。例如1954年淮河流域特大洪水、1972年7月初淮北特大暴雨洪涝、1975年8月台风(低压)特大暴雨洪涝、1980年夏淮河五次洪峰及1991年淮河持续性特大洪涝等,不仅是江淮流域著名的洪涝灾害,也是我国建国以来的重大气候事件。据统计,建国以来我国发生的十大自然灾害中,6次由异常洪涝造成,其中3次发生在淮河流域,直接经济损失均在10…  相似文献   

14.
地震灾害突发性强、持续时间短、危害大,迄今为止人们尚无方法控制地震。城市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又是人口、财富、信息的聚集地。城市一旦遭受地震灾害,其灾害特点突出表现为:人员伤亡惨重、经济损失巨大、次生灾害连发、社会影响广泛。统计数据表明,我国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防灾减灾抗灾历来是党和政府十分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防灾减灾抗灾既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全党全国人民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胡锦涛总书记非常重视防灾减灾抗灾工作,对此作过许多重要指示,并亲自指导防灾减灾抗灾工作。当前认真学习和研究胡锦涛总书记防灾减灾抗灾的论述,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强化防灾减灾工作"任务,保障国家利益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文章从防灾减灾抗灾的重要性、举措等方面对胡锦涛总书记防灾减灾抗灾的论述进行了归纳和阐述。  相似文献   

16.
2003年11月3日衡阳的一场大火,使20名消防队员不幸以身殉职。最后事故被定性为火灾坍塌事件,造成人员死亡的不是大火,而是楼房的坍塌。无独有偶,前几年土耳其地震、台湾地震中许多倒塌的房屋都暴露出明显的建筑质量问题。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很快,商品房建造的数量不断增加,虽有抗震设防条例等法律法规约束,但其建筑质量到底如何,在地震、火灾面前,这些商品房会不会成为伤害人民的杀手,摆在我们面前的还是一个大大的问号,我们有必要关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春干物燥,山火频发。肆虐60多个小时的怀柔山火在各方统筹协调下被扑灭,并且未造成人员伤亡和不良后果。在怀柔山火面前,北京应急机制再一次经受住了考验,森林火险监测、预测预报工作的重要作用也再一次得到印证。  相似文献   

18.
5月12日是“防灾减灾日”,虽距今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但我一直在期盼着公众,尤其是专家学者和媒介对如何防灾减灾能有独到的见解。面对今天的灾难频发,我期冀和指望能度过有别样感受的“防灾减灾日”,但“泡汤”了。满目皆是四川地震灾区大干快上加快建设的报道。恢复家园,加快建设,当然是防灾减灾的重要内容,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不是“防灾减灾日”的唯一内容。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城市综合防灾减灾对策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显毅 《中国减灾》1996,6(4):36-38
我国城市综合防灾减灾对策刍议徐显毅(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抗震所)1必须重视城市综合防灾减灾城市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集中体现,是人们从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中心。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正逐步从农村向城市转移。根据联合国人居中...  相似文献   

20.
各州、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四川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工作指示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紧急通知》(云府明电[2008]10号)精神,切实做好防震应急准备,确保社会稳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普及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