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星 《江淮法治》2009,(5):48-48
农民体育健身是全民健身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农村体育工作的推动和深入,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新农村具有积极作用。曾几何时,由于我省农村面积大、底子薄、欠账多,体育资源严重不足,特别是体育场地严重缺少,制约了农村体育的发展。可喜的是,今年我省民生工程项目新增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给广大农民群众带来了福音。如何顺利推进这一民生工程的实施,让民生工程真正惠及农民?本期“代表访谈”拦目围绕这一新增的民生工程,采访了3位省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2.
吴星 《江淮法治》2008,(11):49-49
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民生工程由十二项增至十八项,广播电视村村通在今年新增的六项民生工程中名列首位,这对于满足我省广大农民群众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获取各种信息、享受文化娱乐等精神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今,这项民生工程已实施近半年,偏远地区如何实现信号全覆盖,农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本期“代表访谈”栏目就这些问题采访了3位省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3.
刘碧海 《江淮法治》2009,(15):44-44
农民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建设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当前,我省农民整体素质与过去相比虽有明显提高,但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等方面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仍不相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亟需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只有农民素质提高了,才能全方位拓展增收渠道,不断提高经营现代农业的水平,推进工业和城镇化建设。本期“代表访谈”栏目就围绕“培训新型农民”这一我省今年新增“民生工程”的实施,采访了3位省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4.
严贵珍 《江淮法治》2010,(15):40-40
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景色优美是我们心中理想的农村景象。可由于种种原因,如今农村的环境大不如前,农村面源污染、废弃物排放等问题越来越引起农民群众的重视,农村生态环境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今年我省审时度势,新增了农村清洁工程这项民生工程。怎样更好地实施这一民生工程,让更多的农民受益?本期“代表访谈”栏目采访了3位省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5.
吴星 《江淮法治》2008,(11):51-51
谈及我省今年新增的6项民生工程,省人大代表、马鞍山市文化局副局长吴大巢坦言对广播电视村村通更为关注:“作为今年新增的一项民生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在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传播先进文化,普及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2010年,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被列为我省民生工程,给广大“留守儿童”和孩子家长们带来了福音,颇受农民群众关注。本期“代表访谈”栏目就针对这一今年新增的民生工程,从“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以及学校的作用等方面采访了3位省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7.
农村饮用水水源环境治理一直是我省广大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是各级政府高度关注的大事。在去年召开的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将启动和实施“十二项民生工程”.其中就包括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用5年时间解决全省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如今,又到了今年省人代会即将召开的日子,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我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得如何?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还应亥做些什么?本期“代表访谈”栏目以“农村铁水安全”为主题。对3名省十届人大代表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8.
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民生工程由十二项增至十八项,广播电视村村通在今年新增的六项民生工程中名列首位,这对于满足我省广大农民群众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获取各种信息、享受文化娱乐等精神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今,这项民生工程已实施近半年,偏远地区如何实现信号全覆盖,农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本期"代表访谈"栏目就这些问题采访了3位省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9.
薛晨 《江淮法治》2008,(3):21-21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将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并在去年实施的十二项民生工程的基础上,新增六个项目,今年将实施十八项民生工程,这是最令百姓高兴的事,我们为之叫好!”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记者就推进民生工程采访了部分省人大代表,他们对报告中关于扎实推进民生工程的部署赞许有加。  相似文献   

10.
陈富饶 《江淮法治》2009,(11):44-44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今年,我省将“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列为二十八项民生工程之一,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该工程将从4个方面保障妇女、儿童健康,包括加强妇幼保健能力建设、扩大国家免疫规划预防接种补助等。本期“代表访谈”栏目围绕如何实施好这项民生工程采访了3位省人大代表,从他们的话语中,我们切身感受到他们对儿童健康成长的关爱之情。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省农村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问题,特剐是在非用肥季节,大量的牲畜粪便污水随意堆积和排放,导致生活和生产环境污染加剧。而发展农村沼气则可以大大减少污染,并能解决群众生活用能,带动养殖业和种植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令人欣喜的是在今年我省新增的民生工程中,就有农村沼气建设工程这一项。如何扎实有效地推进这项民生工程的实施,本期“代表访谈”栏目就此采访了3位省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12.
130.9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获得农村低保补助;全省45.7万农村“五保户”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60556名城镇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获得基本生活费补助;81个县(市、区)参合农民达3601.9万人,562万人次获得“新农合”补偿10.66亿元……自2007年省人代会闭幕以来,省政府大力实施十二项民生工程。在百姓的心目中,政府工作报告中那一条条有关民生工程的明晰的部署。开始变成生活中真真切切的实惠。 前不久闭幕的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又传喜讯——2008年,在我省已实施的十二项民生工程的基础上对三项工程全面升级、九项工程继续推进。同时还新增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等六项,民生工程扩容至十八项。预计财政投入总额超过160亿元,“扩面提标”后的民生工程,将使5000多万城乡居民从中受益。 这十八项民生工程的实施备受江淮儿女关注,也牵动着人大代表的心。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不久,记者就此走访了部分省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13.
吴星 《江淮法治》2010,(1):52-52
农业容易受到不利气候、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是风险较大的产业0因而,自然灾害严重影响着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着农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在现阶段农民承担风险能力有限的情况下,由于缺乏规避自然灾害风险的手段,许多农业经营者害怕遭遇突发性自然灾害和相关灾害,不敢也不愿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业生产,影响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去年,我省实施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这项民生工程,对农业生产加以保护和支持。如今,一年时间过去了,这项民生工程实施得如何?人大代表如何看待民生工程的实施?本期“代表访谈”栏目就此采访了3位省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14.
吴星 《江淮法治》2009,(17):44-44
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已经发展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从总体上讲,农民工整体素质低下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今年,我省新增了农民工技能培训这项民生工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得到了广大农民工的热烈拥护,本期“代表访谈”栏目就针对这一新增的民生工程,采访了3位省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15.
史光荣 《江淮法治》2009,(17):45-45
今年我省实施的28项民生工程,涉及领域更宽,受益面更广,其中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工程引起了众多人大代表的关注,省十一届人大代表、亳州市巾帼再就业劳动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孟丽君就是其中一位。采访中,她坦言有关部门对女性农民工的培训要有针对性,更多地体现“女性关爱”。  相似文献   

16.
《江淮法治》2009,(9):44-45
“在今年新增的民生工程中,有一项是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非常好。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认为水库移民的扶持力度也要加强。这些移民因水库建设而搬迁异地,丧失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成为一个特殊的困难群体,理应得到更多的关注。省十二届人大代表、黄山市供销干校校长俞鹦鹦对记者说。  相似文献   

17.
农村饮用水水源环境治理一直是我省广大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是各级政府高度关注的大事。在去年召开的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将启动和实施"十二项民生工程",其中就包括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用5年时间解决全省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如今,又到了今年省人代会即将召开的日子,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我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得如何?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还应该做些什么?本期"代表访谈"栏目以"农村饮水安全"为主题,对3名省十届人大代表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8.
薛晨 《江淮法治》2009,(15):45-45
“农民创业培训是新型农民培训这项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对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日,省十一届人大代表、全椒富民生态养殖公司总经理刘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开门见山地说。她认为,培养会创业的农民,必须着重抓好培训农民尊重市场规律、了解最新科技成果和强化法律知识这3个重点。  相似文献   

19.
吴星 《江淮法治》2010,(15):41-41
“今年省人代会后,村民们听闻我省实施了农村清洁工程这项民生工程,无不拍手称快,大家都感到农村环境亟须治理。我认为,让农民养成良好的环境卫生习惯有重要作用。”省十一届人大代表、和县白桥镇陈桥洲村党总支书记马仁俊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几十年来,他目睹了农村环境的变化,曾经的青山绿水也是他心中最美好的回忆。  相似文献   

20.
今年年初,馆陶县从为农民解难题、办实事人手.向群众发放征求意见卡,入户走访,设立意见箱.座谈讨论等形式,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和建议,认真归纳梳理,最终确立了十项“民心工程”。为了使人大代表更好地了解“民心工程”实施进展情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河北省馆陶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省、市、县人大代表,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分五组对十项“民心工程”实施情况进行了验收性视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