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什么是“青少年流行文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青年文化”的视角看,青少年流行文化是青年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现代商业社会中出现的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从文化趣味的代际差异,特别是从文化生产和消费的角度看,“青少年流行文化”并不是“大众文化”,也不完全是“流行文化”。“青少年流行文化”同“主流文化”在某些方面有一致性,但更多地表现为价值观念的冲突与内在的紧张关系。从青少年流行文化的现实状况来看,可以认为青少年流行文化是在青少年中存在的、具有青少年特殊性的流行文化现象。寻求个体意识,而非集体意识,是“青少年流行文化”和“主流文化”乃至“大众文化”(流行文化)的根本不同。  相似文献   

2.
中国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在我国城市青少年中不断出现一些流行文化层面的时尚现象,如大众传媒中的“追星族”现象、网络世界中的“QQ热”现象、外来文化中的“韩流”现象、社会生活中的“流行语”现象等。从中可以看出,随着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发展的深入,不同领域的社会文化形态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同时青少年也在创造、积累着自身的“亚文化”,并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社会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近年来不断出现的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是其表层、集中、典型的代表,并不断引起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团中央宣传部与中…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流行文化的魅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青少年流行文化”作为“青年文化”中的特殊类型,有其自身的规定性。当下性及当下性中的多样性,正是“青少年流行文化”对青少年的魅力所在。“青少年流行文化”的另一个特质是它的易变性。青少年在“青少年流行文化”这种貌似具有统一性的文化现象中,寻求的不是集体意义,而是个体意识。“青少年流行文化”作为“同伴文化”或“同辈文化”,在为同伴或同辈间的交流提供途径的同时,也具有相对的封闭性。“青少年流行文化”是青少年借以认识社会和对社会表态的手段。其中“表态”的成份更高一些。“青少年流行文化”不能说没有道德性和政治性,但多数“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及产品,并没有构成实质性的“挑战”。现在的“青少年流行文化”,从总体上讲,不过是青少年借以寻找自我和表达自我的一场游戏。“青少年流行文化”会不时让成人社会、“主流文化”吃惊,为“大众流行文化”提供刺激,但是制造或消费这种文化的青少年们并没有因此而更具有反抗性、更反对社会。他们所嘲弄或颠覆的东西,或许正是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所要舍弃的。  相似文献   

4.
文化建设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最重要的是要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不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青少年文化建设是全民族、全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础部分,应该努力把青少年文化建设纳入社会整体文化建设的格局。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青少年流行文化的存在、发展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必须用大的文化视野、文化心态和文化作为,去认识和研究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既不简单否定,也不由其自生自灭,而是科学、理性和宽容地对待它。所以,对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持何种态度,是至关重要的前提。  相似文献   

5.
在新时期下,分析与研讨流行文化对当代青少年的影响是一项宏观而紧迫的重大战略课题。流行文化现象是一种鲜活的时代印记,它直观而不失深刻地反映了现象背后的时代特征,也反映出当代青少年国民性塑造及价值观引领的路径及方式。根据一项全国范围内的调研数据,重点探讨近十年来流行文化与青少年价值观相关的四个方面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流行文化的理论内涵及核心特征;当代中国青少年眼中的流行文化:流行语和流行产业;流行文化对当代中国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中国青少年中未来的流行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流行语”现象调查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流行”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及其普遍化,是现代社会、开放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速,价值多元程度的扩大,求新求异心态的泛化,大众传播媒介的普及等等,都成为“流行”现象得以形成与扩散的社会基础。应该说,作为一种独特语言现象的“流行语”,在任何时期都会存在。但是,在社会、文化、心理变化加剧的时期,“流行语”现象不仅会更加丰富,而且常常更加突显。由于社会性和文化性是它的本质属性,因此,流行语总是从特定的角度,表达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心态的取向与动态。就“流行语”的兴起与传播而言,素有标新立异特征的青少年、尤其是城市青少年所创造的“流行语”最为引人注目。“流行语”已经成为青少年表达生活感受与自身需要的一种重要符号,从而也就成为了作为一种“亚文化”形态的青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流行语”本身并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我们需要警惕并密切关注的是:“流行语”背后当代青少年特有的、流动的、真切的社会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犯罪是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从宏观的视角出发,它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有关,既含有历史的因素,又带有现实的原因;从微观的视角出发,它不仅涉及个体生理与心理的健全程度、文化素养、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而且与个体的生存环境,如社区、家庭、住宅空间有关,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本文拟从住宅社会学的观点出发,对青少年犯罪的住宅空间因素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流行文化视域下的青少年政治社会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颖 《青年探索》2005,(2):7-10
青少年流行文化是对青少年具有特殊亲和力的亚文化形态,它构成了当代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特殊文化背景。流行文化的影响流动于政治社会化的基本过程之中,制约着社会教化的统一性和个体内化的积极性,微观上起作用于个体政治人格的成长,宏观上影响政治文化的传承。当代青少年流行文化特殊的存在方式、心理机制以及审美倾向和价值取向对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制约作用已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21世纪初青少年流行文化的流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青少年流行文化,作为青少年成长脚印与发展写真,是一代代青少年梦想与追求的记录.本文以时间为序,对2000年以来具有较重大影响的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进行梳理,以期窥见21世纪初期我国青少年发展的心路历程,把握"80后"、"90后"青少年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0.
KUSO文化——一种网络族群的生活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如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有其独特的背景一样,恶搞文化的流行也有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心理原因,同时恶搞文化的流行已经不可避免地对整个社会、日常生活乃至人们的价值观产生了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现有的主流文化。面对网络恶搞文化的流行,排斥并不是主流文化明智的选择,相反,应对其加以融合和引导。  相似文献   

11.
文化在社会中产生,反过来又作用于社会,推动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使社会产生新的文化,这就是文化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这一点来说,没有文化的社会是不存在的。因此,从社会控制的形式来看,包括社会的政治控制、社会的思想控制、社会的舆论控制和社会的经济控制等,所有的这些因素都是文化现象的反映和表现。可以说社会治理或社会调控,在很大程度上来说也是文化治理和调控。  相似文献   

12.
浅析cosplay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内容的日渐充盈,许许多多新锐文化在社会群体中不断涌现。尤其是对于走在流行时尚前沿的青少年群体,他们不断克隆或原创着诸多流行、新锐文化,而这其中,cosplay文化无疑是近两年来众多青少年流行文化中的一个亮点。它本着“show”的实质,用华丽的舞台、炫美的服装、个性的表演将真我绝美风采演绎得淋漓尽致。cosplay文化集青少年自我展现的渴望、理想状态的追求及“离经叛道”的诉求等于一体,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迅速风靡于青少年群体,特别是走在青少年流行文化前沿的大学生群体中。Cosplay是英文Costume play的简写,动词C…  相似文献   

13.
孙佳 《人民论坛》2010,(1):100-101
随着社会价值出现多元化的局面,青少年流行文化出现了新特征。通过对青少年流行文化内涵和特征的解析,以及历史轨迹的追踪,分析青少年流行文化存在的社会基础,提出通过对青少年流行文化关注的价值基点、关注方式等转变促进大学生成人成才成功。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化影响下,青少年吸食合成毒品已然成为福建省毒情的一个重要特点。吸毒人群的低龄化趋势不但与社会文化、经济背景密切相关,也与流行文化的负面影响难脱干系。而有效利用流行文化中的积极元素,营建富有活力的家庭、学校与社区禁毒教育环境,则不失为针对青少年实施吸毒预防教育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族群热”:青少年流行时尚的文化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族群”文化凭借其丰富的内容、新颖的形式在青少年群体中掀起热浪。“族群”文化具有以青少年为参与的主体、表征的时尚性、反叛性与娱乐性并存、“小众化”流行的总体态势、与消费文化紧密结合的特征。“族群”文化的风行既有青少年自身的心理动因,也有来自社会的客观因素,应关注青少年“族群”文化现象并对其因势利导。  相似文献   

16.
规模与民主的关系是复杂而多样的.种类的多样性与独特的历史因素、社会经济水平以及规模三个决定性的条件有关.在一个国家内不同人口规模的社区之间,社区越大,涉及语言、宗教、文化的历史性裂痕以及与现代化相联系的社会经济多样性的种类多样性就越显著.在国家之间和国家之内,种类多样性可能随着人口规模而增加,却与独特的历史因素以及社会经济水平无关.在其他条件尤其是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水平相等的条件下,国家越大,其所包含的组织和下属单位、政府的下属以及有组织的利益集团就越多.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在拥有代议制民主机构的国家中,国家越大,其制定政策的过程也会越复杂.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试图从社会学视角分析Hip-Hop文化在青少年中的流行现象。本文认为Hip-Hop的本土化是它流行的前提,与青少年心理的契合是它流行的主要原因,文化工业的推动是它流行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8.
流行语指的是某个时期在某些人中广泛流行的语言形式,它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又是一种社会文化心理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它是时代的一面镜子,集中地折射出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变迁、文化生活和大众心理。本文从流行语产生的背景以及与新词语的关系入手,简要地分析了流行语的来源和类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流行语所凸现的社会文化心理,试图揭示出流行语这一特殊语言现象与社会文化心理之间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9.
王劲松 《传承》2012,(16):8-9,59
在社会急速转型的中国社会,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这一主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市场经济进一步深化发展的同时,青少年功利主义倾向也越来越明显,精神匮乏、道德失范,法制观念淡薄越来越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因此,把红色文化引入到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构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必将对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1.研究性质研究“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是一项新的较前沿的课题,具有探索性、预测性研究的性质。由于“流行文化现象”带有综合性,因此,应遵循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有机结合的原则,在收集资料方面以定量研究的方法为主,在重大研究结论提升方面则主要凭借定性研究的方法。“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问卷调查,是团中央宣传部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于2002年4-11月开展的“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与对策研究”调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定量研究的主要方式与途径。2.调查内容、对象及其理论假设调查内容主要围绕青少年中的“偶像崇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