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经历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结合起来,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胜利。第二次飞跃发生在社会主义时期,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第一次飞跃是与毛泽东同志的名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第二次飞跃是与邓小平同志的名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他们在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毛泽东是推动第一次飞跃的主将,又是推动第二次飞跃的先驱者。在第二次飞跃中,他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上提出了重要的理论观点,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全面确立起到了启航开道的作用。他是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驱者。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了许多正确的、至今仍有重要意义的理论观点。这些理  相似文献   

2.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巨大的理论勇气,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并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有益探索。勇于理论创新,善于思想建党和理论强党,是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胜利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始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初步发展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充实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完善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科学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探索,是“始于毛,成于邓,发展于江、胡”,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4.
三段历史,两次飞跃龚育之撰文指出,从整个党的历史来看,通常都是说这样三段,新民主主义革命一段,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一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一段。相应地,在第一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在第二段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时期,是第一次飞跃的延伸和第二次飞跃的准备;在第三段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三段历史,两次飞跃,三大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就是对马克…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相合的实践,经历了70年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的理论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探索,在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二次理论飞跃,发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过去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值中国共产党诞生70周年之际,回顾光辉历程、重温伟大理论、总结经验教训,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于莉 《人民论坛》2012,(36):200-201
就邓小平理论而言,它既有总结实践经验而做出的发展、创新,也有对毛泽东所开创事业的继承。毛泽东是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元勋和集大成者,其潜心于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取得了重大成绩,也存在一些失误,但却为实现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做出了重大贡献并积累了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7.
从理论本质上看,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是“批判”的理论、“实践”的理论、“发展”的理论、“和谐”的理论和“人本”的理论。与这些理论本质相联系,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中国的实际运用即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中国化,实现了三次重大的理论飞跃。第一次飞跃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中国经济实践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道路,第二次飞跃形成了社会主义本质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三次飞跃形成了经济快速增长与社会和谐发展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和谐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8.
叶昌友 《求索》2008,(11):43-45
改革开放的30年,使一个积贫积弱、贫穷落后的中国,逐步发展成为繁荣富强的中国;使社会主义在理论、模式和道路等方面都获得了发展:这就是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还使马克思主义获得大发展:即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9.
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性贡献钟康模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在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两次巨大的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30年代找到并确认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样一条有中国...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实践的丰富而丰富。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我国最终形成了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11.
程元恒 《传承》2013,(12):60-61
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实践的丰富而丰富。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我国最终形成了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实际相结合的历史。70多年来,我们党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绎东思想,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胜利,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  相似文献   

13.
高鹏 《前沿》1997,(11)
伟大的革命实践需要伟大的革命理论,伟大的革命理论产生于伟大的革命实践。富于理论创造精神的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把革命引向了胜利。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建国以来的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开始找到了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创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人民革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基础上,越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历史阶段,经过新民主主义而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创造性的贡献。中国的发展道路不仅不同于经济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甚至也不同于东方俄国的发展道路,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在这个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的飞跃。第一次飞跃,产生了新民主主义理论;第二次飞跃,产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两次飞跃都证明,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结合,关键在于深刻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深刻认识和掌握中国的国情,并把两者正确地统一于革命和建设的实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 1978年《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和 1992年南巡讲话 ,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解放思想的两部伟大“宣言书” ,奠定了我国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起点 ,奠定了我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基础 ,开辟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6.
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其“突破口”的选择非常重要。毛泽东所以能够实现第一次历史性的飞跃,与他选择农民问题息息相关。农民问题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能够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客观规律融为一体。毛泽东推进“第二次结合”时所选择的是如何“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问题。其中高度重视新的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之反作用的经验思维与经济建设客观规律的矛盾冲突难以解决,而使“第二次结合”走入误区。但对其中的规律性认识应当予以肯定。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在救亡自强的历史抉择过程中,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需要实现民族独立,走西方不一样的现代化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道路;走借鉴人类一切有益民主发展经验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这一思想和理论的确立都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 ;邓小平理论坚持了马列主义 ,继承了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想 ,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续性发展 ;邓小平理论又是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用新的思想和观点对毛泽东思想的创新性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9.
抓住重点,把握体系,学好“特色理论”周世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作为中共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