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中的资源和正面因子,对于现代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有着独特的价值和积极的作用。孕育和发展于辽河文化并深受其影响的辽宁农耕文化,具有极其鲜明的特征。为了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确保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应充分考量辽宁农耕文化的历史积淀、文化内涵,制定辽宁农耕文化传承与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建设和谐文化,是全面振兴辽宁,构建和谐辽宁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反映。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为全面振兴辽宁、构建和谐辽宁提供思想基础、价值取向、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必须从辽宁的实际出发,科学把握社会转型时期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文化结构发展变化的特点,树立与辽宁振兴发展相适应的和谐文化观,从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等方面,推进和谐文化建设与辽宁全面振兴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辽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全面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实现辽宁城乡一体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辽宁经济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辽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完善辽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四个方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通过对欧洲文艺复兴缘起的因素分析,推演出中国式文艺复兴的借鉴路径。通过对欧洲复兴的考察及其工业化后期文化转型,结合辽宁独特的满清文化、抗战文化、文化的特点,以辽宁省情为依托,找到合适辽宁发展的"文化复兴"之路,解决新时期遭遇的文化困境,重树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规范,并提出辽宁文化根本的大讨论。  相似文献   

5.
正1929年,中华民国政府改奉天省为辽宁省,此为辽宁得名之始,寄托了人们对于"辽河流域永远安宁"的向往。在新的历史时期,"天辽地宁、爱国奉献、诚信务实、创新争先"则把辽宁的内涵阐释得更为深刻,十六字的表述语是对辽宁厚重历史文化的全面凝练与升华。"天辽地宁"是对辽宁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的古代文化的凝练与升华辽宁位居中国东北,属山水形胜之地,长白余脉不减巍巍霸气,辽河曲走滋养沃野千里。优越的自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城市的本质和灵魂,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崛起带来城市群文化建设问题。通过强化区域文化认同,进行区域制度创新,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可以有效地提升城市群整体文化形象,增强城市群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激发、增强甚至转化为物质力量。红色文化资源不仅具有文化价值,是推动地区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法宝,而且能够通过活化利用产生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助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辽宁经历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六地”红色文化,为新时代辽宁走好高质量发展道路提供了坚实基础和有利条件。辽宁通过“六地”红色文化推动高质量发展,助力打造新时代“六地”,正是红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助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写照。  相似文献   

8.
曹军梅  吴虹 《世纪桥》2007,(8):79-80
文化变迁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并且制约着制度变迁与技术变迁。东北文化特别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思想观念,在经济市场化的过程中阻碍了辽宁经济的快速发展。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必须树立市场经济意识,构建企业创新文化,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充分激发创新潜力。  相似文献   

9.
文化创意产业是近几年崛起的知识密集型的新兴产业,被称为新兴的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对于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辽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能有力推动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本文深入分析了辽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意义以及制约辽宁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推动辽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为辽宁建设文化强省提供了历史机遇。文化强省建设需未雨绸缪,调查研究辽宁省文化发展规划和相关管理条例的现状,发现存在规划制定进程不一、规划内容详尽不一、缺少文化专题规划、文化管理条例制定时间过久,甚至一些地级城市缺失严重等问题,对此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辽宁文化强省建设工作献言献策。  相似文献   

11.
杨守东 《实践》2010,(5):41-41
宁城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处于内蒙古、辽宁、河北三省区交界处。悠久的历史,给这片土地留下了丰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遗存。宁城县境内有中国体积最大的辽中京大塔,辽中京遗址位于宁城县大明镇境内。近年来,宁城县委、政府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生活质量的高度,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辽宁文化体制改革的实践证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关键是要以高度的责任感认真落实,紧紧抓住真转真改这个  相似文献   

13.
文化创意产业是21世纪最具发展前途的产业之一。通过产业立法来规范文化创意产业,是国际上行之有效的做法。辽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亟须地方立法提供法律上的保障。在全国性统一的有关文化创意产业法律法规尚未出台之前,可以根据辽宁的实际情况和现有的相关上位法,制定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地方性法规或规章,以此明确相关各主体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从法律上有效保障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抚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作为清朝开国立基和满族发祥崛起的地方,其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既有秀美的自然风光,又有灿烂的人文景观。抚顺的社会发展需要在历史文化方面打造抚顺的文化品牌。其中,清王朝的发样地、抗战重要遗址地、新中国工业基地、雷锋精神肇兴地,是抚顺历史文化的四大名片。这四大名片对于抚顺、辽宁的历史、现在与未来都具有重要意义,应该着力打造弘扬。  相似文献   

15.
《党史纵横》2006,(4):I0002-I0002
品牌是施工作业企业占领市场的旗帜、市场选择的向导。2005年,辽河石油勘探局党委全面实施“辽河品牌文化”战略,发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质量、科技、管理、队伍等4个方面,面向市场重点打造“国内一流、国际市场有竞争力”的“第一品牌”,取得明显成效。一是抓好百年大计,打造勘探局一流的质量品牌。近几年,该局钻井、物探、作业、油建、筑路、设计等队伍在国内重点工程项目施工和国外市场竞争中,以不畏艰险的顽强作风、独具特色的过硬技术、高效优质的工程质量,树立了“辽河品牌”的良好形象。各单位认真开展创“精品工程”、“满意服…  相似文献   

16.
王帝 《党史纵横》2010,(5):64-64
为落实国家有关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全面发展,辽宁省工商局企业注册局针对文化体制改革涉及问题多、历史背景复杂的特点,大胆探索和创新服务方式,在企业名称使用标准、集团准入条件、出资要求等方面,对国有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实行“五放宽”和“一优先”的优惠政策,为实现辽宁国有文化事业单位重组、转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当今时代,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最深层的动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反思并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当下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大课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为中国人世界观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深入挖掘和汲取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合理的思想内核和文化元素,将有助于加快实现辽宁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8.
当前,福建文化体制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这一场文化领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关系福建宣传文化的长远发展,关系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大局。在此时刻,中宣部文化体制改革典型经验报告团来闽传经送宝,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及时的。中宣部副部长欧阳坚同志的报告阐明了进一步做好当前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的具体要求,对福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推动性。北京、深圳、浙江、天津、辽宁、四川、上海等兄弟省市分别介绍了他们在改革中的成功做法和新鲜经验,我们要认真学习借鉴,推动福建文化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自“振兴之歌”、“红诗辽宁”活动开展以来,铁岭市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调查研究,制定符合铁岭实际的群众性“红”文化活动组织实施计划,推动群众广泛参与的“红”文化活动蓬勃开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国家文化战略的全面实施,以及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和深化,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在一个地区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在日益增强。文化事业发展与经济快速增长的关联已经成为紧密性结构关系。沈阳经济区建设过程中的文化建设势必会成为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沈阳经济区的文化大发展势必会为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