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正> 犯罪是阶级社会中一种复杂的、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由于社会制度、经济体制、意识形态、伦理道德的不同,其犯罪形态和内涵也不尽一致。不同的历史时期,产生不同的犯罪形态。经济犯罪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而  相似文献   

2.
论经济犯罪的被害预防张滋生一、经济犯罪被害的特殊性经济犯罪是刑事犯罪的一种特殊形态,是发生在商品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严重危害社会经济秩序和制度的行为和现象。其犯罪目的是获取非法经济利益,因此经济犯罪被害就具有以下特殊性:1.犯罪行为模糊,往往在不知不觉中...  相似文献   

3.
经济犯罪是伴随着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犯罪形态。经济犯罪具有与其他犯罪不同的特点。本文分析了新时期我国经济犯罪的现状,探究了经济犯罪的深层次根源,并提出了经济犯罪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中由于犯罪特别是经济犯罪日趋复杂化、多样化,因此,经济犯罪构成理论必须具有社会适应性。如果仅仅按照犯罪构成四要件去认定经济犯罪,既不适应经济犯罪发展变化的现状,也不能满足司法实践的需要。笔者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来作如下论述。一、经济犯罪构成析论(...  相似文献   

5.
论职务经济犯罪行为及其调控模式阙贵善所谓职务经济犯罪行为,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务的过程中,为了谋求私利,利用职务之使侵犯国家的管理职能和声誉,损害公私财产所有权或破坏经济管理秩序而触犯刑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作为一种犯罪形态的职务经济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犯罪作为一种独立的犯罪形态,直接危害了国家的经济建设,严重破坏了我国的经济秩序,阻碍了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健康发展,其社会危害性越来越大。面对这一问题,除在司法实践中必须依法惩治经济犯罪外,还应从理论上对经济犯罪特征,包括经济犯罪的基本特征、本质特征和一般特征进行充分认识,积极寻找应对经济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经济犯罪的形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要从社会的结构及其功能的运行上去观察。犯罪虽然是一种个人的反社会的行为,却与该社会的结构及其功能作用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一定的社会结构及其功能作用,衍生出与该社会结构有关的一定的犯罪形态来。一般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某些传统的犯罪发生了某种程度的质的变化;二是产生出某种新兴形态的犯罪来。随着社会结构的改变,犯罪的质和量也起着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论市场文化与经济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锡海 《法学论坛》2006,21(3):5-14
犯罪是文化的产物,特定的犯罪类型必然与特定的文化形态密切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讲,经济犯罪是市场文化的产物。转型期的市场文化为经济犯罪的诱发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具体讲,市场文化观念的负效应是滋生经济犯罪的温床,市场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是诱发经济犯罪的动因,市场文化建设中的不良倾向是诱发经济犯罪的重要条件。因此,提升市场文化,从各个方面加强市场文化建设,才能有效地控制经济犯罪。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条件下应重视罚金刑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条件下应重视罚金刑的作用杨方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犯罪尤其是经济犯罪数量增长很快,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呈逐年增长趋势。经济犯罪案件这种情况表明,在新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作为抗制犯罪重要手段的刑罚也要适应变化了的情况,进行...  相似文献   

10.
贪污犯罪是我国目前严重经济犯罪中占有突出比例的一种犯罪。贪污犯罪涉及面之广,危害之严重,发展之迅猛,是历史上未曾出现过的。贪污犯罪助长了社会风气的腐败,严重地破坏了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危及到四化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窝赃、销赃罪是与各种经济犯罪都有密切联系的一种犯罪,它伴随着那些经济犯罪的产生而产生。没有经济犯罪,也就自然没有窝赃、销赃犯罪的发生。因为经济犯罪都是贪图物质利益方面的犯罪,一定数额的金钱财物是这种物质利益的体现。不论是走私、投机倒把、贪污、盗窃、抢劫、诈骗、抢夺、伪造货币、贩卖毒品,以及盗运珍贵文物等,这些犯罪发生之后,都往往不可避免地伴随着产生赃款赃物如何处置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不同国家基于本国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等多方面的原因,对犯罪预备形态的处罚原则也不尽相同。社会的变革与震荡深刻影响着立法者的立法观念与刑事政策。犯罪预备形态作为一种犯罪现象,如何予以刑法上的规制,体现着法的事实分析和法的价值分析的对立统一。应当运用价值分析的方法,从一般价值到法的价值,再到刑法价值的思维路径,探寻犯罪预备形态真正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形形色色的经济犯罪中发现多数经济犯罪与财务犯罪都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欲有效控制腐败犯罪,先要治理财务犯罪。本文从财务犯罪的意识形态入手,分析了财务犯罪的历史根源和现实状况,提出了基本抑制财务犯罪的对策和具体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浅谈防范和遏制职务经济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管理方式转型的过程中,经济犯罪案件呈多发趋势,较之过去,在发案范围、犯罪主体、犯罪手段、犯罪后果、犯罪查处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各类经济犯罪中,职务经济犯罪具有明显的特征,也呈多发趋势,对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经济犯罪的刑事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的经济犯罪刑事政策是有效应对当前经济犯罪高发态势的关键,我国经济犯罪刑事政策在总体上呈现"厉而不严"的特点,过于依赖刑罚的作用。对经济犯罪刑事政策的调整应坚持广义的刑事政策观,以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社会经济政策作为经济犯罪刑事政策的基础,在立法上犯罪化和非犯罪化并重并注重刑罚的轻缓化,在司法上抓大放小。  相似文献   

16.
经济犯罪立法对策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犯罪立法对策之研究●游伟一、经济犯罪、治安犯罪与刑事立法的重心确定刑事立法的重心如何确定,涉及刑法调整的具体对象问题。虽然,刑法的调整对象总是取决于一个国家一定历史时期内的总任务和中心工作,但也常常受到占统治地位的阶层对各类犯罪危害性质及其实际危...  相似文献   

17.
经济犯罪原因剖析与预防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叶志伟 《行政与法》2005,(5):120-123
经济犯罪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下频发的一种犯罪类型。任何犯罪都不是一个犯罪原因简单造成的,而经济犯罪更应从社会、人的本性以及经济运行机制等方面去分析;同时,对经济犯罪的预防也应该从整体、根本上着手,在预防手段的现代化、转变立法思想、建立诚信社会等方面打防并举。  相似文献   

18.
论经济犯罪数额的立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刑法典正式确立了罪刑法定原则。概念明确化、犯罪数额具体化是罪刑法定原则在经济犯罪数额立法上的具体要求,因此,新刑法典对部分经济犯罪的犯罪起点数额以及其他界限数额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并规定了相应的法定刑。然而,新刑法典并未能彻底贯彻罪刑法定原则,在相当数量的经济犯罪中仍采用概念模糊的抽象模式来确定犯罪数额。为了更好地在经济犯罪数额立法上贯彻罪刑法定原则,为了使经济犯罪数额立法科学化,有必要加强研究经济犯罪数额的立法模式。一、评析新刑法典的经济犯罪数额立法模式经济犯罪数额是指受经济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  相似文献   

19.
西方犯罪学对经济犯罪这一术语虽有不同解释,但其基本含义是指由有产者实施的、与经济职业或经济活动有关的牟利犯罪,所以并不包括一般盗窃、劫掠等财产犯罪。由于经济犯罪主要是由平时着西装革履、穿白领衬衫的绅士所为,不同于由蓝领工人实施的某些犯罪,故又称“白领犯罪”。在西方犯罪学界谁人最先研究经济犯罪,尚无定论。然而,第一个提出“白领犯罪”概念并加以系统论述的,一般均认为是美国已故犯罪学  相似文献   

20.
在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新的历史时期,所谓经济犯罪是指在经济领域中,破坏社会主义经济,实施侵害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行为。这种犯罪概括地讲,既包括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又包括侵犯财产罪和其他有关的经济犯罪。具体地说,是指贪污、行贿、受贿、走私、投机倒把、诈骗和盗窃公共财产等各类经济犯罪。上述各类经济犯罪在新旧体制交替的历史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