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未成年人罪错行为的科学分级是精准干预的基础。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沿用了旧《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未成年人罪错行为的三分法,并对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和犯罪行为作了更为详细的界定。然而,新法中三级行为的边界仍然不够明晰,导致出现罪错行为区间模糊、干预主体分工不明、干预措施笼统等问题。可将严重不良行为进一步细化为触法行为、一般治安违法行为、严重治安违法行为、触刑行为,从而构建起六个层级的罪错行为和相应的干预措施。作为严重不良行为的主要处遇方式,专门学校如何实现有效教育和矫治,还需加快探索的步伐。  相似文献   

2.
谈工读教育的重要性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读学校是矫治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特殊教育部门。发挥教育集体的功能,针对特点实施教育与转化,是工读教育矫治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重要经验。只要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在湖南省恢复工读教育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对未成年人采取司法保护措施既是由未成年犯罪本身的性质所决定,又与我国实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密不可分.未成年人司法在关注未成年人罪错行为的同时,更要关注行为人本身.需要遵循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原则,为未成年人提供全面、系统、综合的司法保护,同时也离不开对未成年人采取一系列全方位的保护措施.在未成年人尚未实施犯罪行为但是存在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时,要采取预防措施,注重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和矫治,尽可能避免其实施犯罪行为;在未成年人已经实施了犯罪行为时,要采取应对措施,根据具体情况依法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未成年人已经接受相应的处罚之后,要采取适当的救济措施,帮助涉罪未成年人顺利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不良行为习惯的预防与矫正,已经成为社会、学校、家庭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构建青少年不良行为习惯的干预体系,不仅能有效制止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发展,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都有深远的影响。预防和矫正青少年不良行为的方法之一就是通过学校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5.
附条件不起诉的实施效果与社会力量的参与程度密切相关.通过司法分流和社会支持,解决未成年人社会化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重新回归社会.少年司法转介是社会工作转介方法与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有机结合.它既是司法过程中对未成年人提供社会服务的一种方法和工作机制,又是社会力量有效参与及社会支持体系化的制度保障.附条件不起诉过程中需要转介的服务主要包括未成年人的委托照管、心理疏导、不良行为矫治、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和社会支持网络搭建等内容.少年司法转介的衔接机制由社会服务供求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服务信息移送、转介主体之间的协商、服务进展通报及服务效果反馈等环节构成.  相似文献   

6.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不仅仅是法律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加以重视,更要坦然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防治未成年人犯罪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也是社会与国家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这不仅需要法律层面来完善防治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更需要完善社会对策,需要净化整体社会环境,采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措施。只有政府、社会、家庭、学校各个方面相互配合,少年司法制度与社区矫治相结合,构建预防未成年犯罪的综合体系,才能达到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现象日趋严重,而犯罪与其不良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未成年人不良行为是其犯罪的前兆,所以遏制未成年人不良行为成为首要任务。文章把遏制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任务回归于家庭,因为家庭是未成年人生活和成长的首要场所,家庭环境如何,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其是否能够健康成长。家庭结构,家庭教育如何,是本文主要探讨的切入点,也是寻求治理对策的根本依据。  相似文献   

8.
未成年人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正是由于这些特殊性,立法体系应该在犯罪要素的框架内单独考虑建立未成年人刑事处遇体系。重视未成年人的特殊性以及建立一个有针对性的少年刑事处遇体系,有效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发生,从而达到更好保障未成年人权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未成年人实施的恶性事件频现网络,引发社会广泛担忧,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此兴起热议,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制度建设成为热点问题。我国现行法律将罪错行为分为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和犯罪行为三级,但因缺乏个体行为考量,划分标准和配套措施等方面无法满足实践需求。借鉴国外相关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宜将罪错行为划分为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触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等四级,相应地建立层次分明、定位清晰并衔接紧密的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制度。  相似文献   

10.
当前公安机关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存在娱乐场所、酒店住宿业、网络空间等管理、治理不到位,打击惩处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及矫治教育未成年人不到位等问题。诱发这些问题的因素有基层社会对未成年人保护问题重视不够等外部因素,也有公安机关未成年人保护机制不健全、民警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意识和能力欠缺等内部因素。进一步发挥公安机关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的作用,需做到外部提高全社会未成年人保护共识、健全未成年人保护组织体系,而内部则应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护机构、培养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人才、扎实推进各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等。  相似文献   

11.
研究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特征是构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体系的重要基石。文章从认知、需求、情感、意志和动机五个主要心理要素展开,具体分析了这个特殊群体的典型心理特征,试图从中归结出具有普遍规律性的特质,以促进对未成年人犯罪的专项矫治和防范。  相似文献   

12.
研究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特征是构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体系的重要基石。文章从认知、需求、情感、意志和动机五个主要心理要素展开,具体分析了这个特殊群体的典型心理特征,试图从中归结出具有普遍规律性的特质,以促进对未成年人犯罪的专项矫治和防范。  相似文献   

13.
未成年人犯罪的现实凸显家庭问题是对其影响的重要因素。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确规定了家庭和监护人的责任,但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体系中,家庭预防始终是一块"短板"。应强化对未成年人监护人的监督、惩戒,对其教育应制度化、规范化,促进未成年人监护人认真履行职责,更好地发挥家庭在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中的积极作用。这是社会各个方面形成整体合力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4.
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困扰世界各国的"三大社会公害"之一,而研究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特征是构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体系的重要基石。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在认知、需求、情感、意志和动机五个主要心理要素方面都与成年人有着显著的区别。透析其心理特征并从中归结出具有普遍规律性的特质,将会促进对未成年人犯罪的专项矫治和防范。  相似文献   

15.
未成年犯罪人不同于成年犯罪人,本着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则,在未成年犯罪人的刑罚执行方式上也应和成年人相区别。现阶段,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法律制度与其他法律制度相比,在未成年人法律体系中处于弱势,而该种状况不适应未成年人保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社区矫正应有功能的需要。在未成年人法律制度建设中,应该根据现有法律的调整和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需求,逐步完善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立法。  相似文献   

16.
工读学校招生难问题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读教育是对有违法行为和品行偏常的未成年人进行挽救教育的一种教育机构。工读学校创办50余年来在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矫正有犯罪行为、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预防青少年犯罪和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中显示了重要作用。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工读学校面临着发展的困境,学校招生困难,数量减少,规模缩小。在新形势下,工读学校只有走法制化的道路.重新定位,拓展办学思路和功能,才能生存发展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单列法条将防治校园欺凌作为校园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且对校园欺凌的概念从立法上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首先,在依法认定校园欺凌时,要从实质上进行判断评价,进一步明晰其与其他校园侵害行为的边界;其次,必须认识到,治理校园欺凌并不能只依赖于《刑法》与刑罚,社会化矫治也应成为重要方法手段之一;最后,应通过修补未成年人家庭环境的缺陷、建立未成年人心理矫正机制、健全防治校园欺凌的社会化支持体系这三项具体措施,从源头上预防校园欺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呈不断增长趋势,对社会危害越来越大,已成为一个不可低估的社会问题。如何对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矫治,使其改邪归正,以达到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目标已成为全社会十分关注的焦点。检察机关在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处理上,如何实施有效、全面的法律监督,亦面临新的问题。笔者试结合国外立法例与检察实践、就此问题略陈己见。一国外未成年人犯罪适用的特别程序简介(一)以少年犯罪的保护优先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西方资产阶级刑法或称近代刑法的刑罚理论认为:少年犯罪既要适用刑罚,也要保护、教育,并…  相似文献   

19.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亟待重视,对未成年人非刑罚处置需要政府企业和理论界的共同努力。非政府组织(NGO)在未成年人非刑罚处置中具有公益性、独立性、专业化、灵活性的服务优势。NGO可以通过对未成年人直接服务和影响其他组织或人员达到调节未成年人心理和行为矫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公开征求意见稿)》实际上将行政拘留执行年龄降低。对此,行政法学界鲜有关注。在区分刑罚和行政处罚二者功能定位、规制手段、处罚后果的基础上可得出行政拘留执行年龄的降低是应对违法犯罪低龄化的合理措施,在体系解释视角下审视该条款也不违反未成年人保护原则。在完善听证制度、结合多元化矫治措施以及运行现有监督机制的前提下,未成年人行政拘留制度才能发挥预期的矫治效果,遏制违法犯罪低龄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