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系列案件发案的时间上,个体犯罪动机的发生呈现周期性的变化特点。犯罪动机的周期性变化表现了犯罪个体不良需要的满足、变化趋势,是犯罪心理发展起伏性的表现。犯罪动机的周期性是犯罪心理发展的共性特征,在不同犯罪个体身上,又有鲜明的个性表现。对犯罪动机周期性规律的进一步揭示,可以对犯罪心理的变化、犯罪行为的发生有更深入的了解,尤其是在研究个体的系列犯罪时,有更多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以获取自由为主导的脱逃需要是产生脱逃动机的基础。消极需要容易使罪犯产生脱逃动机,积极需要有时也会使罪犯产生脱逃动机。适宜的客观条件是产生脱逃动机的诱因,包括监管工作存在漏洞、改造环境不良,家庭、社会环境、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等。侥幸和过于自信、消极的意志品质、较高的智力水平、某些心理缺陷等心理特征则是产生脱逃动机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3.
犯罪动机是犯罪主体的恶性需要超出社会允许的范围而又不能自觉进行调整和压制时,在环境条件具备和特定目标的刺激下形成的一种激发并维持其犯罪行为的心理动力。犯罪动机在犯罪预备阶段和犯罪实施阶段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正确认识和掌握犯罪人的犯罪动机,在侦破案件和审判案件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犯罪动机与预防犯罪有密切关系,因此,减少或消除犯罪主体产生犯罪动机,是预防或减少犯罪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论犯罪动机——为犯罪动机的构成要件地位而呐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动机是指纳入刑法调整范围的 ,刺激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并促使犯罪行为朝着犯罪目的进行的内心冲动或者内心起因 ;现行刑法理论中的“第二种意义的犯罪目的”实际上就是犯罪动机 ;犯罪动机与一般行为动机的显著区别在于其负价值性、立法意志选择性以及与犯罪行为、犯罪结果的关联性。犯罪动机只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之中 ,间接故意犯罪、过失犯罪不存在犯罪动机。犯罪目的是犯罪意志的核心内容 ,不是独立的犯罪构成要件。应当确立犯罪动机的选择要件地位。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心理轨迹的发展为线索研究犯罪心理,试图揭示犯罪的深层心理动机,以期引起人们对个体关键期身心发展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论犯罪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犯罪性的定义、特点和主要成分,认为犯罪性是指个人从事犯罪行为的心理倾向,主张用这个概念指成熟的、比较完备的犯罪心理或者典型的犯罪心理。犯罪性的成分包括自我控制水平低、犯罪动机、偏颇的价值观、消极的人生观和偏斜的自我评价。  相似文献   

7.
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 ,而动机是由欲求和需要引起的 ,经济犯罪需要结构具有个人欲望脱离客观现实性、个人生理性需要的不合理性、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矛盾不可调和性等特点。经济犯罪动机的形成也经历了萌发、过渡、定型、消失四个阶段。对此 ,我们应从主观方面和综合方面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8.
为了保护无辜被牵扯的被告方,将法律资源留给真正需要的案件,识别假案并对虚报假案者予以责任追究十分必要。为此,可在询问阶段使用第二意见人方法、米兰达规则和正确的询问技巧,在侦查阶段使用物证旁证、逐项分析、逻辑推理和特征指标方法,在证伪阶段则使用追究责任或教育、尽可能降低社会危害、保护被牵扯的无辜人员等方法,更好地识别虚假报案。  相似文献   

9.
无意识犯罪动机的本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意识理论从不同角度分析无意识的来源,个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与社会无意识区别性地体现于无意识犯罪动机的各个方面,同时,三者又相互结合、相互渗透,与意识到的犯罪动机共同形成系统的犯罪动机状态。以犯罪动机结构为基本模型,可以系统分析无意识犯罪动机在青少年犯罪、过失犯罪、情绪型犯罪、变态型犯罪、群体犯罪与游戏型犯罪等类型犯罪行为动机中的表征,它们与意识状态的犯罪动机共同构成犯罪行为的动机力量。无意识犯罪动机对于在刑事司法实践的应用中深度地揭露犯罪,对于罪犯的心理动力矫正、犯罪性人格与行为改造,均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犯罪动机是犯罪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探索犯罪动机的规律性对于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的研究都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对犯罪动机的概念、性质、过失中的无意识动机和犯罪动机功能独立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犯罪动机是推动犯罪主体实施犯罪行为的内部动力。犯罪动机在支配犯罪行为的过程中常常因为主体内外因素的变化而使犯罪主导动机恶化 ,即犯罪动机向更加罪恶的方向发展 ,激发更加恶劣的犯罪行为。犯罪动机的恶化是有规律的。影响犯罪动机恶化的因素有三个方面 :一是犯罪主体所面临的恐怖程度 ;二是犯罪主导动机的罪恶程度和犯罪主体的自我评价 ;三是犯罪主体的人格因素。  相似文献   

12.
流动人口犯罪主体作为一个群体,当这个群体的犯罪行为方式经常、反复、呈稳定状态出现的时候,便构成了一个群体的人格特征。流动人口犯罪的犯罪心理也呈现出自身的特点。从这种心理特征出发,我们可以找到流动人口犯罪的内在规律,而且,流动人口犯罪是一个社会问题,有其深层的社会原因,研究流动人口犯罪心理特征更可以探求流动人口犯罪心理形成的社会根源,从而从多方面努力来防治流动人口犯罪。  相似文献   

13.
制定和适用严格责任犯罪的法律规范势在必行。因此,本文在论证严格责任犯罪含义的基础上,对严格责任犯罪的合理性问题给以了必要的阐述,结合司法实践,提出了有关方面的立法建议,以图更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国的刑罚制度。  相似文献   

14.
研究犯罪心理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揭示犯罪原因,进行犯罪预测、预防和控制,其狭义和广义之争并不妨碍这一目的的实现。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受学科发展状况、研究目的和学科话语霸权的影响。文章从这三个角度出发,对研究对象的狭义说和广义说进行考证,认为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仍应立足于狭义说,并兼顾广义说。  相似文献   

15.
深刻理解犯罪动机是犯罪侦查和犯罪防控的需要,而对犯罪动机的深入研究有赖于刑事实践和科学理论,尤其是心理学的重要成果作基础。作为荣格分析心理学基石之一的情结理论,在犯罪动机研究中拥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价值。因而,从情结角度考察犯罪动机,对理解犯罪动机的结构、类型及其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犯罪心理是一个多成份、多因素、多层次的系统。这一系统不是天生就有的,也不是完全由社会环境决定的,它与适应社会的正常心理一样,是人脑与客观现实发生作用后产生的一种主观映象。由于受客观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作用,产生了超社会要求的不良需要结构、犯罪动机、犯罪情绪或形成了犯罪习惯的心理,并为满足不合理的需要去实现其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的权力场塑造了国民“柔软的强硬”的精神气质,也注定了下层阶级攻击性的内隐。一起有悖常理的杀人案显示了艰难的生活境遇时常会使有些人体验到挫折和屈辱,但较低的经济社会地位和老实的性格使他们只能压抑种种不满,而缺乏自主性又使他们缺乏解决问题(包括心理紧张)的经验和技巧。长此以往,攻击驱力被积累起来并受到外在环境和自我要求的严格压抑而在内心深处潜伏下来,一旦受到激发便不可控制。  相似文献   

18.
犯罪心理学作为刑事科学中的组成部分,其价值范畴体现为精神价值、实体价值与应用价值三个层次;犯罪心理学的方法论体系由科学的哲学方法论、系统方法的一般论与具体研究方法构成。本文旨在探讨精神价值与哲学方法论、实体价值与系统方法论、应用价值与具体方法之间,及其价值范畴各层次与方法体系之间的上下位协同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19.
家庭暴力与青少年犯罪研究--以犯罪心理学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暴力和青少年犯罪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家庭暴力容易导致青少年形成犯罪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青少年犯罪的几率.家庭暴力给青少年造成的心理创伤、家庭教育缺陷和提供的不良示范促进了青少年不良心理意识的产生;家庭暴力对青少年造成的认知偏离、情感障碍和人格障碍妨碍青少年良好个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在犯罪实施过程中,犯罪动机受外界情境等因素影响可能发生现场转化,其包括恶性转化和良性转化。被害人在犯罪现场的积极应对,可以促使犯罪人的犯罪动机向着良性方向转化,进而弱化甚至放弃犯罪行为,使被害人免受或者少受伤害,从而达到控制犯罪、预防被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