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法治社会,实现依法治国的伟大目标,离不开司法机关的独立执法。本文从司法独立的含义,实现司法独立的必要性,影响司法独立的因素以及我国能够实现司法独立的条件这四方面入手,分析了我国宪政体制下的司法独立状况,同时也结合我国的司法体制现状提出了实现司法独立的制度构建和设想。  相似文献   

2.
主诉检察官制--司法独立的另一种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的司法改革呼唤着司法的真正、全面的独立.其中检察独立是具有中国特色司法独立的重要内容,而主诉检察官制度是检察独立中内部独立的有效形式.主诉检察官的独立性及其受制性揭示了中国司法独立的重要特色.主诉检察官制度应在司法独立的实现中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治国方略 ,而实现司法独立则是这一方略的应有之意。在我国司法改革中 ,司法独立的进程已有相当的发展 ,但仍存在司法权的行政化和地方化、司法职业大众化及法院内部管理制度混乱等不足之处。必须解决司法和行政的关系 ,改变现行的法官培养模式和遴选模式 ,完善法院内部管理制度 ,提高全民的司法独立意识 ,以适应建设法治国家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分析了当前法院司法体制改革的进程和面临的问题后提出,司法独立问题已经成为法院体制改革的关键问题之一。在分析了司法独立的内涵后,着重指出:法官独立应当是司法独立的有机组成和核心内容。同时,通过对不同国体、政体国家实施司法独立原则的比较分析,对在我国宪政架构下落实司法独立的可能性进行了探索,认为司法独立原则实际是一种实现司法基本价值、符合司法规律和特点的宪政价构,具有工具价值和对法治建设不可替代的意义,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不矛盾。同时,通过对当前司法独立现状的考察,指出司法的地方化、对司法机关职能的错误认识和行政化管理模式,严重影响了司法独立原则的落实。最后,作者企图通过对影响司法独立的原因的深层次分析,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司法独立提出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5.
司法独立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关键,法官独立是司法独立的核心,而法官惩戒制度是法官独立的有力捍卫者.我国现行法官惩戒制度存在着实体规定弹性过大、程序设置行政色彩过浓的症结.比较研究国外相关制度,我国应当转变立法指导思想,明确并适当扩大对惩戒事由和惩戒措施的规定,设立专门的惩戒机构并设置完备的惩戒程序.  相似文献   

6.
审级制度是司法独立与司法公正的体现和保障。我国现行审级制度存在较突出的运行障碍,其中法院内部对审级制度的突破更不容忽视。为通过完善审级制度实现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要进行观念的更新和思维方式的转化,包括废除对上下级法院关系等级式理解的观念;废除将法官等级化的观念;在法官素质仍有较大差别的情况下,要坚定地贯彻审级制度,坚持审判独立———每一审的独立。  相似文献   

7.
司法独立是国际法院运作的基本原则,《国际法院规约》的相关规定为国际法院的司法独立提供了制度保障.然而,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国际法院的司法独立陷入困境.今后国际法院司法独立的发展与完善,应主要着眼于法官的任职资格、任期以及专案法官制度等.未来国际法院的司法独立,只能是理想与现实的一种平衡.  相似文献   

8.
民国时期,司法独立制度经历了从司法官党禁到司法党化的过程。从西方引进的司法独立制度在中国本土化过程中缺失其原有的价值,只剩下表面上的形式。这是因为在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具备建立司法独立制度的物质基础、政治权力基础和思想文化基础。西方司法独立制度不适用于当时的中国社会,必然走向异化。  相似文献   

9.
中国法官制度之检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公正是司法的本质目标。但是 ,要实现司法公正 ,就必须改革法官制度。因为司法公正源于“司法独立” ,而司法独立的核心在于“审判独立” ,而审判独立的根本又在于“法官独立”。可见 ,法官在实现司法公正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为此 ,本文对我国现有法官制度的主要方面进行了反思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改革意见。  相似文献   

10.
司法独立是司法公正的基本要求,是我国法制现代化的历史必然。司法独立原则应然性的基本内核是司法权独立和法官独立以保障司法活动的独立进行和不受非法干预。在我国法律制度和司法传统中,司法独立的实然性表现是司法改革的实践基础。社会主义司法独立原则的应然性和实然性的统一在于坚持司法独立理念的内核,并在司法改革的实践中协调和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