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曾作了这样一个调查:母亲的影响。在他收到的众多来信中,有两封信最发人深省。一封是一位正在服刑的犯人写的,一封是一位白宫著名人士写的。  相似文献   

2.
徐益吾,别名春生,小名春志,现年58岁,江西南昌人;1947年毕业于江苏江阴海军党校,分配在威海军舰工作,以后去台湾,1966年后失去联系。望知情者函告……摘自《中国建设》1982年第1期这是一则普通的台胞寻亲启示,像这样的启示,在我刊“寻亲访友”专栏及专刊上,曾发表过4万余则。通过这种方式圆了亲人团聚梦的人不计其数,编辑部先后收到的感谢信就有好几百封。广西柳州86岁老人王新斋收到儿子从台湾的来信后说:“过去我到处拜佛都不灵,还是这本杂志帮我找到了失散38年的儿子。”《今日中国》因此在读者中获得了“福音刊物”的美称…  相似文献   

3.
年届耄耋的法学专家李景禧教授,是六、七、八届三届连任的全国人大代表。12年来,他以为民立言的强烈使命感,不遗余力地履行着人大代表的神圣职责,赢得了广大选民的深深爱戴。(一)1987年4月6日的《人民日报》在《李教授复信忙》的人大会议报道中写道:"年逾古稀的福建省人大代表李景禧教授,会议期间收到四封人民来信,每收到一封来信,李教授都认真地复上两封信,一封寄给来信群众,解答各类问题,一封寄给有关领导部门,提议调查处理。大会医生劝他留心身体,李教授却说:‘不为人民排忧解难,算什么人民代表!’。"不厌其烦,不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9,(22)
<正>1月3日13时32分,"头条寻人"发布的一则寻亲消息《台湾九旬老兵上海、江苏寻亲:亲爱的弟妹们,你们在哪里?》引发关注。短短一天之内,台湾老兵赵东发老人就找到了在大陆的两位妹妹。就在兄妹团聚前,老人一位86岁的妹妹于上个月离世。离乡70年,2月28日,赵东发老人终于盼到了期待已久的团聚,在苏州见到了70岁的小妹。那几天,老人还到父母的坟前祭拜,到自己曾工作过的纺织厂旧址探访,并在3月4日返台。  相似文献   

5.
湖北郧县一位十几岁的乡村少年,突然收到一封寄自福建省安溪县的陌生来信,信笺上的文字让少年的父亲有些摸不着头脑。这是一封被拐女子10年后向父母发出的求救信,可是他们家中并没有失踪的女儿。这封错乱的来信由谁发出?被拐10年的女儿最终能如愿回到她父母的怀抱吗?  相似文献   

6.
2001年6月18日,民政部救灾救济司收到外交部转来的函件,里面是一位英国老人给我驻英国大使的一封信和捐赠的一本影集。来信如下:致中国大使先生:  相似文献   

7.
1999年12月18日,离散了50多年的赵久云、栗金芳老夫妻喜获重逢。对这两位白发老人来说,这种人间欢乐来得相当不易,其中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让你感动之余,又有一种别样的滋味在心头……让我们静下心来,一起来倾听两位老人的娓娓细说吧。久别故乡的老人赵久云激动地谈起了他在台湾收到的第一封──家乡来信1985年12月7日,我像往常一样到台湾屏东空军基地上班。门卫说有我一封信。我迟疑地接过门卫递来的信,发现寄信地址是河南省唐河县桐寨铺乡赵冢大队第六生产队。是家乡来的!信很厚,捏捏里边发硬,可能是照片。我多么想立刻打开看…  相似文献   

8.
<正>一封特殊感谢信2010年2月1日,农工党浙江省委会收到了一封特殊来信,大红纸上赫然印着:"在你们的关注、呼吁下,全省土地流转步伐明显加快,为推进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9.
2004年2月9日,几位兴高采烈的白发老人走进内蒙古民主党派大楼,他们深情地拉住民进内蒙古区委驻会副主委邢洁晨的手,饱含热泪,“谢谢民进的领导和同志们,我们的心这回算是豁亮了,终于可以安心地度过晚年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事情还得从邢洁晨副主委收到的一封来信说起。  相似文献   

10.
为了帮助一位入伍不久的新兵找到他失散19年的母亲,辽宁省开原市驻军某部团长、政委发动全团官兵友爱相助。近万封寻亲求助信、公函发向官兵各自家乡的武装部及公安部门,一场全团大寻亲的悲壮场景以排山倒海之势在全国各地展开。终于,这对经历无数坎坷的患难母子迎来了19年后的重逢。  相似文献   

11.
我于1983年开始担任第五届省政协委员。多年的委员履职历程中,有一件事令我不能忘怀。2005年,我在众多的函件中发现一封来自厦门的信,拆封后,谢贺的名字跃然于纸上,一位厚道、纯朴、寡言的老台胞身影浮现在眼前。如果不是事急,像他这样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是不会提笔反映其目前所处的困难境地的。他在来信中提到:“我  相似文献   

12.
7月下旬,本刊编辑部收到一封寄自浦东金桥镇佳虹小区的未署名来信,信中反映该小区一位镇人大代表同时也是居委会工作人员的一些平凡而真切的事迹,笔者走访之后为此成文。  相似文献   

13.
刘杰 《公民导刊》2004,(7):30-31
2001年4月25日上午,住在女儿家的袁和梅正和老朋友们聊天,一位邮递员老远就呼叫着她:“袁大妈,你家有一封美国来信!”  相似文献   

14.
首都钢铁公司,近几年连续发生了管志诚、于惠荣;杨立宇、赵东祥;邵军;应海明;周北方等五起特大经济犯罪案件。这五起经济案件的犯罪金额均在100万元以上,7名案犯中有5名是领导干部,真是令人触目惊心! 大潮中的浊流 1990年3月的一天,首钢党委一位负责同志收到了一封举报“家住古城路50号”的神秘来信,这封来信旣无被举报人的姓名,也无揭发人的落款,可举报  相似文献   

15.
去年8月的一天,福海文教基金会会长方炳桂老人收到了福建农林大学毕业生杨燕妮寄来的300元钱,杨燕妮委托方老把这些钱捐给一名贫困生。随后,杨燕妮又给方老寄来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已过古稀之年的方老被深深感动了,现把她的来信摘录如下,让我们一起分享这份感动吧——  相似文献   

16.
1999年年末,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理事、印度国际大学文学博士、88岁的萧山籍老人魏风江收到了印度总理阿泰尔·皮赫尔·瓦杰帕伊的来信。印度总理瓦杰帕伊的来信亲切平淡,他说:“2000年是中印两国建交50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安徽省省长收到一封署名为“说话算数的邢石中”的来信,恳请省长在黄山风景区拨出一块荒地,由他去建设;三年后,那里将出现一座由四千块名人书画精品石刻组成的“黄山碑林”。邢石中是一位被乡亲们称作“秀才”的青年农民,现在是当代农民书画研究会理事。安徽的一家报纸这样介绍他:“十四岁习字作画,孜孜  相似文献   

18.
元旦后一个有着充足阳光的日子,编辑部收到一封特殊的来信,信是河南省开封市公安局一科民警赵惠欣写来的,大意是他的20岁的女儿赵晓睿去年11月8日被确诊为双肾萎缩,导致尿毒症,必须作换肾手术,否则性命不保,而换肾需要20多万元。赵惠欣为了治女儿的病,先期已用尽了家中几十年的积蓄,如今家徒四壁,虽获得社会、单位、个人捐助三万元,但杯水车薪,远不足拯救女儿生命所需资金,为此,他投书本刊:“渴望经济发达地区的战友,伸出一双援助的手。”编辑部同仁认真地传阅了这封来信,正在为他思谋办法的时候,又收到一封大意相同的求助信,写信人…  相似文献   

19.
重在参与──写在“有奖征答”获奖名单揭晓之时杨蓉从今年元月初收到第一份来自一位美国先生的“有奖征答”答卷起,到截止日期为止,那只专用盒子里,已满满装了822封参赛信件了。它们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那一封封贴着漂亮又陌生的异国邮票的来信和信中所装的工...  相似文献   

20.
刘婷 《台声》2014,(1):92-93
作为定居在安徽的台胞,李志民如今是一位满头银发、神采奕奕的老人。他思路清晰、言谈儒雅,回忆起往事总能娓娓道来。就是这样一位平凡的台籍老人,在他定居安徽的几十年中,为台联组织的建设和发展,为安徽与日本的经济技术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