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玉明 《文明大观》2003,(12):22-23
一年一度的山东省莱州市“十佳文明市民”评选,是全市90万人民瞩目的一件大事。在今年5月25日莱州市月季花节上,十佳文明市民评选揭晓,孙淑云榜上有名。她当选文明市民的缘由是:在个人奋斗置业的同时,也为该市创建起一条具有巨大生态效益的海滩“绿色长城”。  相似文献   

2.
《中国青年研究》2003,(10):66-69
●“下岗”后的失落●重新认识自己的人生价值●成功后,她处之泰然“下岗”后的失落郝秋兰,1983年毕业于天津纺织工学院纺织品设计专业。她早年的经历在很多人眼里来看,应该说是相当顺利的,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几乎没什么曲折。大学毕业后,她进入黑龙江省轻工业厅工作,之后又调入哈尔滨纺织科学研究所,一干就是近10个年头。在这10年里,她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虽然每个月只拿几百元的工资,但她却无丝毫抱怨。和所有计划经济时代成长起来的人一样,郝秋兰并没有感到自己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她满足于生活的安稳、单位的重用。然而,郝秋兰…  相似文献   

3.
钟文 《中国残疾人》2014,(11):53-53
1959年出生的李文君,1米5的个头,瘦瘦弱弱的样子,因为小儿麻痹后遗症,她的脊柱严重弯曲,后背突起。就是这样一个残疾女人,在残疾人就业领域闯荡出一片天地,为智障青年和农村残疾人就业找到了一条出路,成为辽宁省优秀残疾人创业带头人。1996年从国企下岗后,李文君卖过盒饭、水果,做过杂修,10年创业,她拥有了一家米店、一家干洗店和一家家政公司。  相似文献   

4.
王雪梅 《春秋》2012,(2):4-4
莱州市三山岛街道王贾村的王克英,一直珍藏着一张和胡耀邦同志合影的照片。看着那泛黄的照片,听着她娓娓地述说,使人仿佛回到了那难忘的岁月。1953年,王克英高小毕业。  相似文献   

5.
创业受挫,帮人“圆梦”发现商机李慧,出生在甘肃兰州市一个商人家庭。2001年从北京一所民办大学设计系毕业后,见家装市场生意非常好,她从她爸那里借了一笔钱,在京城开了一家小型的室内装修公司。  相似文献   

6.
英格丽 《现代领导》2004,(10):44-44
安妮是一个出生在英国的孟加拉血统女郎。她从伦敦大学MBA毕业后,就顺利地在一家日本银行做了经理助理..三个月后,她失去了工作。很快,她又找到了新的工作,三个月的考察期一到,她又失去了工作.在两年之内,她被解雇了  相似文献   

7.
杨丽艳是长春市德盛家政服务有限公司的经理,在创业之前杨丽艳是一家公司的财务人员,但她却于2005年主动要求下岗,因为自己请的保姆素质参差不齐,通过市场调研,她发现长春市的家政行业处在一个有待开发的阶段,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经过千辛万苦。杨丽艳终于在家政行业打造出了自己的一片天空,一年多的时间里她为雇主提供了1500多人的家政服务,解决了一大部分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难题。  相似文献   

8.
眼的她,是一位谈吐稳健、性格豪爽、衣着平常、始终乐观、豁达,对人真诚微笑的女性。但谁能想到曾患癌症的她,在强手如林,大力拓展旅游业的上海滩上,开办了一家涉外“心愿茶艺苑”。在她身上,人们看到了下岗女工自强不息,敢于创业的缩影。她,就是上海进出口工艺品公司的下岗女职工,现任上海“心愿茶艺苑”总经理杨小凤。  相似文献   

9.
1983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的张乐华,1987年获得美国路易斯安那大学硕士学位,1993年在美国新泽西州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在纽约一家医院做实验室指导,1996年回国任当代医学杂志主编。 她说在国外总是无法让自己的心宁静下来,只有回到祖国,她才重新找回自己。张乐华2002年10月成立幽兰女社,致力于打造行为举止优雅有品位有风度的淑女。她要把十年来踏遍世界各地的外来经验以及自己的体验和更多的中国女性来分享。  相似文献   

10.
辽宁凯森蒙制衣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玉环率领员工开拓进取,艰苦创业,使一个小企业成为全国闻名的现代化服装生产企业,创造了骄人的业绩。在祖国大地改革开放春潮涌动,清一色蓝绿服装变幻色彩的时候,李玉环所在的辽宁省兴城市被服厂因经营不善破产倒闭,她下岗了。但她没有失落,没有徘徊,毅然带领姐妹们走出一条全新的人生路。首先带领十几名下岗姐妹在城里开了一家服装店,开店需要资金,她就多方筹措,四处奔走,其中的艰辛用言语无法形容。为了能让姐妹们过上好日子,她开始了机械陀螺般的忙碌。正是以这种超人的毅力与艰苦创业精神,使她在服装…  相似文献   

11.
1983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的张乐华,1987年获得美国路易斯安那大学硕士学位,1993年在美国新泽西州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在纽约一家医院做实验室指导,1996年回国任当代医学杂志主编。 她说在国外总是无法让自己的心宁静下来,只有回到祖国,她才重新找回自己。张乐华2002年10月成立幽兰女社,致力于打造行为举止优雅有品位有风度的淑女。她要把十年来踏遍世界各地的外来经验以及自己的体验和更多的中国女性来分享。  相似文献   

12.
在大连市沙河口区兴工街东北侧,曾经有一处不引人注意的闲置厂房。但就是在这个地方,一个企业下岗干部乔志英率领她的员工,创造着奇迹。乔志英原是大连市二轻局一家企业的工会副主席兼食品处处长。由于企业生产经营不景气,须安排一批职工下岗。作为工会副主席,她配合企业做“减人增效”的工作。九十年代中期,“下岗”意味失去“铁饭碗”,意味你干得不好,因此,职工们想不通,有的吵闹,有的骂街,还有的闯到领导办公室“理论”。乔志英按照领导的要求作职工的思想工作,但收效不大。她想: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为企业分忧,就…  相似文献   

13.
木茉芙 《人民公安》2006,(18):59-59
认识她时我刚毕业.在一家单位实习。我对她的第一印象平常极了。平常到没什么感觉.惟知她是一个临时工、一个话务员而已。但她的美就像一些干枯的茶丝,是泡久了品咂后才懂得的甘醇。  相似文献   

14.
《时事资料手册》2006,(6):17-18
全国女子举重冠军邹春兰(她退役后,曾在长春市一家浴池当搓澡工。如今,邹春兰洗衣店已经开业):我要拿出当年夺冠的劲头,办好洗衣店,希望更多下岗姐妹能像我一样,找份安稳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劳动保障世界》2005,(11):22-23
入厕遭尴尬。打工嫂要当“导厕员” 今年34岁的刘欣出生在河南省桐柏县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1990年在一家金矿厂上班。两年后。她与同矿一名职工结婚。2000年由于金矿承包给了个人。他们夫妻双双下岗。  相似文献   

16.
容貌靓丽的她曾是复旦大学英语系的“班花”,毕业后进入上海一家外贸公司当白领丽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优雅而多金的时尚女孩,却在工作一年后突然辞职,开创起了她的“古怪”事业——为人“洗鞋子”!更令人称奇的是,短短两年时间,她竟从中赚到了80多万元财富!  相似文献   

17.
小非 《人大建设》2008,(11):34-36
“倒卖”一张火车票被拘留5日 胡峰家住郑州市中原区,毕业后在上海一家外企工作。今年1月,妹妹到上海找他玩儿。当她准备乘火车返回郑州时,胡峰才发现,妹妹从网上订购的那张返程火车票没有座位。心疼妹妹的胡峰又为她买了一张有座位的火车票。  相似文献   

18.
在昆明,有“做家政,找阿惠”一说。阿惠,就是今年32岁的云南省再就业明星毕惠仙。阿惠1996年下岗后干起家政这一行,如今每天有20多个用户打来电话或传呼要她服务。她服务过的家庭没有一个不满意的,有的甚至把房门钥匙交给她。她还是昆明市“巾帼家政服务队”的队长,带领着20几个下岗女工奔波在昆明的各个角落。阿惠下岗后开了一家小杂货店。主活刚稳定,在农村的公婆又相继病逝,治病欠下的医疗费让阿惠背上了不小的债。丈夫的兄嫂接着去世,丢下一双未成年的儿生由阿惠抚养。本不宽裕的生活更是捉襟见肘。阿惠只好把小店转给了别人。…  相似文献   

19.
《劳动保障世界》2006,(6):F0002-F0002
东辽县利胜达金属制造有限公司是2004年4月由5名原国有企业下岗的大学生创办的一家民营企业,生产经营范围主要以汽车钣金冲压模具为主。公司位于辽源市东辽县白泉镇连昌村,注册资金1150万元.占地面积38833平方米;现有职工180人,主要由国企下岗职工(占全部职工的54%)、新毕业的大、中专毕业学生、复转军人、本地农村青年组成。企业已于2004年11月份正式投产,形成批量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20.
1996年,肖纫冬度过了生命中最难忘的日子。年过40,在哈尔滨轧钢厂工作近二十年,没想到一夜之间就下了岗,恐慌、忧虑、失落、苦闷一起向她袭来。当时肖纫冬夫妻双双下岗,上有70多岁的老人,下有上学的孩子,一家人怎么生活?肖纫冬仿佛一下子从天上掉到了地下,一想到自己还很年轻就没了职业,内心十分痛苦,委屈、失落、担忧等各种情绪都在折磨着她,看不到前途,看不到希望。由于只有高中文化程度,只能在开发区的一家药厂做包装工,半年后轧钢厂重新开工,肖纫冬满怀希望地回去,然而3个月后,工厂停工,肖纫冬再次下岗了。肖纫冬一次一次地找工作,又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