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看了贵刊2001年第11期“卷首语”,我感慨万千。《中州统战》编辑部的全体成员,可谓精诚团结,为办好、办精《中州统战》不懈努力。搞“评刊有奖活动”,认真倾听、收集广大读者的意见,这本身就是统战精神的一种具体表现。作为《中州统战》的一名热心读者,我再提如下几点建议:一、在2002年可以搞一次“我办《中州统战》”征文、征稿活动,以使所有关心、支持、热爱《中州统战》的读者、作者朋友,群策群力,献计献策。二、可以专辟一小栏目,设名为“我看《中州统战》”,让读者发言,既可褒贬刊物,又可提办刊建议。三、搞一…  相似文献   

2.
我是加入统战队伍的一名新兵,但我与良师益友《中州统战》却一见钟情,相见恨晚。我清楚地记得,2002年8月18日,在乡政府办公室发《中州统战》时,我随意翻看几篇文章后,眼前一亮,感觉其内容新颖,可读性强。尤其是看到贵刊举办“读刊有奖征答”活动时,油然产生了跃跃欲试的念头。我利用休息和节假日时间,仔细阅读贵刊,认真寻求答案,大胆提出办刊意见。没想到《中州统战》第9期“读刊有奖征答”获奖名单中竟有了我的名字。2002年10月,《中州统战》征求办刊方案,我又是积极响应,踊跃参加。因为,贵刊兴衰,读者有责。我抱着对贵刊高度负责和实事求…  相似文献   

3.
屈指算来,我与《中州统战》相识已经18个年头了。18年风风雨雨,18年春华秋实,如今《中州统战》已从一株幼苗茁壮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回首与《中州统战》一起走过的日子,我心里充满了由衷的感激之情。 1985年,我刚参加工作。单位阅览室订阅的为数不多的报刊中就有《中州统战》(时为《统战理论研究》)杂志,虽然当时的《中州统战》还处于试验摸索阶段,但《中州揽胜》、《历史掌故》、《文苑》、《统战论坛》等栏目清新、淳朴的风格已使我如沐春风。从那时起,我就成了《中州统战》的忠实读者,一有闲暇便拿来翻看,积久成习,至今难改。  相似文献   

4.
统战情深     
《中州统战》出版200期,我决定写篇文章。想来想去,就采用了《我与您一路同行》的标题。这有两层意思:一是《中州统战》创刊于1985年,恰巧我在1985年春天,从河南省委党校调任新乡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兼新乡市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当时,虽然我也知道“统一战线是党的三大法宝之一”,但对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和政策知之甚少,更缺乏从事统战工作的实践经验。所以,《中州统战》就成为我从事统战工作最好的引路者。10多年来,新乡市委统战部之所以能够多次被省委统战部评为全省统战宣传工作先进单位,是同我们不断从《中州统战》中吸取营养分不开的。二是…  相似文献   

5.
伴我同行     
16年前,我首次接触统战工作时,脑子里一片空白,惟一知道的就是统一战线是我党的三大法宝之一。当时的县委统战部部长王留成对我说:“桂云,你初到统战部,首先要多学习统一战线知识。只有多学习,才能了解统战,热爱统战,干好统战工作。”说着,他拿出保存得很好的10多本《中州统战》(时为《统战理论研究》)递给我。我细细读完这10多本杂志,心里明朗了许多,充实了许多,同时也喜爱上了统战工作,喜爱上了《中州统战》。 统战工作,我一干就是16年。16年间,当我工作遇到困难,束手无策或力不从心的时候,往往是《中州统战》给我指路,特别是1994年我担任部办公室主任以来,工作千头万绪,更加离不开《中州统  相似文献   

6.
读罢《中州统战》第9期刊登的《即将道别》一文后,震撼之余又不免产生了些许余念,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三点:一是事物是变化的、发展的,《中州统战》停办自有一番道理,这番道理在《即将道别》一文中已有明示。二是按照“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的俗言,我们在统战系统工作,必须不断开拓损失。三是在开辟新阵地的工作上,可以通过协调,将一些栏目移植到其他刊物中。震撼也罢,不震撼也罢,我与《中州统战》近20年的情结接近尾声。在此之际,我由衷地说三句话:感谢《中州统战》对我工作上的帮助,感谢《中州统战》编辑部对我们基层统战工作的支持,《中…  相似文献   

7.
读者心语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统战工作的干部,曾经喜迎《中州统战》的创刊,现在又要以依恋的心情和已结亲缘的《中州统战》告别,心情难以平静。对于《中州统战》停刊后如何更好地宣传统战方针政策,我考虑:一是续办20世纪80年代时已办过的统战内部刊,面向全省统战部门和统战干部,名称可为《河南统战工作》或《河南统战动态》,份数不宜过多,县级统战部门各单位可发1至3份,乡镇一般有一份就可以了。二是在河南电视台和河南广播电台上开辟“统战工作”栏目。三是组织艺术团体,编排统战方面的节目,或借“梨园春”舞台进行宣传。(滑县县委统战部裴清民)我从19…  相似文献   

8.
一点儿遗憾     
每一个人,在前进的道路上总有很多东西相 伴,或刀枪、或笔墨……而和我相伴的则是《中州统战》,而且从1985年开始,一直相伴至今。现在,我已痴迷到三餐可以无肉,案头却不可无《中州统战》的程度。无论是喜怒哀乐,我只要翻开《中州统战》,一切杂念就会消失殆尽,代之而来的则是另一个天地:党内党外、古今中外、民风民俗、政策知识……每当遇到挫折时,我打开《中州统战》翻阅《统战人物》、《大家谈》、《历史春秋》等栏目,总能找到  相似文献   

9.
我从1990年4月任内乡县委统战部部长开始,就与《中州统战》结下了不解之缘。初上任时,我对统战工作可谓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从哪里抓起,心里实在没数。正发愁时,我随手翻开桌上的一本《中州统战》。看到杂志中的统战政策、工作经验,我茅塞顿开,增强了做好统战工作的信心。《中州统战》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是指导统战工作的专业性刊物。13年来,每期《中州统战》我都要认真学习。刊物《要闻要论》栏目里所刊登的政策方面的内容十分广泛,大到国家制定的统战方面的方针政策、会议精神,小到省、市制定的促进统战工作的政策及措施。这对各级…  相似文献   

10.
马黎 《中州统战》2001,(10):44-44
编辑同志:看到《中州统战》越办越好,真是由衷地高兴。当看到《中州统战》被评为全国优秀统战期刊的消息时,我一点也不惊奇。多年来,你们为办好刊物付出了很大努力,采取了许多措施,采纳了来自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岂有办不好之理。如果不被评为全国优秀统战期刊,那才奇怪呢!上期我参加了“读刊有奖活动”,提出了一些建议,其实有的你们已经付诸实施。如新开设的“视点链接”、“应知应会”等栏目,都值得一看。办好咱自己的统战刊物,是我们与你们的共同心愿,当她受到好评时,我们也高兴。不过,虽然《中州统战》越办越好,但仍…  相似文献   

11.
《中州统战》杂志是统战干部的必读刊物,是各界统战人士了解情况、交流经验、学习理论、掌握政策的良师益友。1990年3月,在《中州统战》的前身《统战理论与实践》上发表了我和市委统战部杨国和同志合写的一则短讯《道口镇党委重视本刊征订工作》,从那时起我就同她...  相似文献   

12.
也许是对当今社会的丑恶现象深恶痛绝,也许是为个人的无能寻找借口,也许……长期在基层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我,脑海里出现了那么多“也许”,以至于产生了当今社会没有净土的感觉。然而,自从我接触到《中州统战》之后,诸多“也许”和惆怅、伤感,全部化为乌有,我从中找到了一片蓝天,驻足于一片净土。2000年3月3日,县委统战部副部长陈宏修、郑合才组织召开新野县新闻爱好者座谈会,我应邀出席了会议。在会上,我第一次知道了统战、对外新闻报道的选材及写作方法。座谈会后,统战部为我们每人订了一份全年的《中州统战》。这是我第一次阅读《中州统…  相似文献   

13.
在《中州统战》出版200期之际,我这个与她相伴相随了14年的忠实读者,心情格外激动。 14年前,我刚从党校校长职务转到统战部副部长岗位上时,对统战工作的了解几乎像一张“白纸”,不仅不知道如何开展工作,而且还错误地认为,统战部是个“无钱无权无人找,无忧无虑无烦恼”的“清水衙门”,没有事可干。然而,一接触实际工作,我有点手足无措。统战工作不但点多面广,理论性、政策性强,而且任务重,要求高,难点、热点问题多。在疑难、困惑交加的时刻,我除了向老同志请教,到实践中学习外,更重要的一条渠道就是细读深研《中州统战》上《领导与统战》、《探索与研究》、《应知应会》等专栏发表的文章,从中寻找方法和对策。 随着书架上装订成册的《中州统战》的增多,我与这位无言老师的情缘越来越深。每次收到刊物,  相似文献   

14.
感谢您─—《中州统战》手捧着带有油墨清香的第113期《中州统战》,读过《增强政治观念做合格的统战干部》的评论后,我忍不住从心底里向她呼唤出最诚挚的感谢!五年多来,我和《中州统战》结下了深厚的友情,总觉得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离不开她。从和她结交之日起,...  相似文献   

15.
往事依依     
200期,我们走了18年。从1985年创刊时的《统战理论研究》,到1987年更名为《统战理论与实践》,进而又到1991年更名为《中州统战》,直至今日出版200期。18年间,许许多多的读者与《中州统战》结下了深厚情缘。为祝贺《中州统战》出版200期,他们寄来了一封封情深意浓的信……  相似文献   

16.
1991年10月的一天,我刚来省委统战部不久,机关大院的黑板上赫然出现了一行美术字:“热烈祝贺《统战理论与实践》更名为《中州统战》月刊,公开发行!” 单位里办有杂志?我十分惊喜。杂志社在我眼 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那一本本图文并茂、散发着墨香的杂志,是如何从杂志社里“变’出来的?杂志社的人是不是都戴着眼镜,满脸学问,和常人不一样?…… 我怀着一颗好奇心走进了中州统战杂志社。杂志社不大,桌上、柜中、地下、窗台到处堆满书籍、报刊、稿件。编辑们虽有人戴眼镜,却也看不出有什么与众不同。一切都是那么平凡而又平常…… 然而,当我仔细翻阅了几本《中州统战》之后,便对杂志社的人刮目相看了。原本深奥枯燥的统战方针政策和理论,经她娓娓道来,让人直观明了,可触可感;中原  相似文献   

17.
《中州统战》2003,(5):16-17
200期,我们走了18年,从1985年创刊时的《统战理论研究》,到1987年更名为《统战理论与实践》,进而又到1991年更名为《中州统战》,直至今日出版200期,18年间,许许多多的读者与《中州统战》结下了深厚情缘,为祝贺《中州统战》出版200期,他们寄来了一封封情深意浓的信……  相似文献   

18.
我走进机关从事民主党派工作后,就一直把《中州统战》当做一个得力助手,经常置于案边翻看查阅。 我们要与时俱进,就应该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而阅读报刊就能不断自我“充电”。《中州统战》是以统战工作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刊物,活泼新鲜,雅俗共赏。我喜欢的栏目有《本期关注》、《要闻要论》、《卷首语》等,尤其《卷首语》,短小精悍,信息及时,我往往反复品味,圈圈点点,爱不释手。历史尤为我的癖好,而《华夏名流》、《历史春秋》等栏目  相似文献   

19.
2003年3月,从南阳市委统战部传来喜讯,我撰写的调研文章《如何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做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获得了优秀调研文章一等奖。这使我不禁想起了《中州统战》杂志,因为有《中州统战》相助,才让我取得了一些成绩。 1999年底,我被借调到浙川县委统战部工作。报到第一天,王部长就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语重心长地说:“清涛呀,统战工作范围广,内容多,政策性强,真要干好,不下一番苦功可不行啊!”他边说  相似文献   

20.
结缘《中州统战》,是在1998年。 那年初,我被调入商丘市睢阳区委统战部,成了一名统战新兵。这时,您来了,如同约好的朋友,走入我的生活。翻开您那油墨飘香的扉页,细细品味一篇篇华章,或文采飞扬,引人入胜;或谆谆教导,至诚至真;或清泉潺潺,沁人心脾。 从此,见到您的那一刻,成了我最快乐的时刻。有时不见您如约而来,我便焦急不安,一次次询问邮递员,一次次往邮局跑。 看多了,就有了写作的冲动。1998年8月,我试着给您寄去了我的第一篇信息稿。投寄后,心怀忐忑。没想到,不久我就在《中州统战》上见到了那则落有我名字的稿件。我激动不已,写稿热情一发而不可收。5年来,我先后在《中国统一战线》、《人民政协报》、《党的生活》、《河南日报》、《中州统战》、《商丘日报》等报刊上发表统战宣传稿件及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