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近年来,两岸经济合作不断深化,但两岸金融合作进展缓慢。当前人民币国际化加快推进,"十三五"规划启动和"一带一路"建设给两岸金融合作带来新的机遇。通过对两岸金融竞争力的比较,可以发现两岸金融产业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从宏观上看,中国大陆金融国际竞争力远大于台湾,从金融产业分行业的竞争力看,由于发展阶段不同,台湾的金融产业竞争力仍有一定优势。大陆广阔的内需市场及人民币国际化所带来的国际市场,为两岸金融产业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两岸业界要抓住这一新的机遇推进两岸迟滞的金融合作,在努力克服政治上的重大障碍的基础上,根据现有条件及两岸金融产业各自的优势,寻找互补合作空间。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5,(23)
<正>大陆"十三五"规划建议方案日前出炉,这是一份承载大陆小康梦的路线图,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大理念,为未来5年逐梦之路指出方向。对台合作放在"开放"章节中,字字有料,释出多重讯息。第一,两岸产业合作要从"结合"升级为"融合",强调"以互利共赢方式深化两岸经济合作,推动两岸产业合作协调发展、金融业合作及经贸投资等双向开放合作"。过去两岸经济合作形态为简单的要素结合,台湾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3.
朱奋元  钱红英 《传承》2009,(10):160-161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以后,战略地位更为突出,发展潜力巨大,有望成为推动中国西部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这对推进广西临海重化工业基地建设,不断提升经济区的产业发展水平和产业竞争力十分有利。如果能达到设想的目的,必将形成中国沿海地区长三角和珠三角、渤海湾与北部湾以及海峡两岸"两角、两湾、两岸"的经济发展相互支撑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4.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以后,战略地位更为突出,发展潜力巨大,有望成为推动中国西部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这对推进广西临海重化工业基地建设,不断提升经济区的产业发展水平和产业竞争力十分有利.如果能达到设想的目的,必将形成中国沿海地区长三角和珠三角、渤海湾与北部湾以及海峡两岸"两角、两湾、两岸"的经济发展相互支撑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5.
《时事报告》2006,(6):4-4
4月14日~15日,由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海研中心和中国国民党国政研究基金会共同主办的两岸经贸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的主题是两岸经贸交流对双方经济的影响、两岸直航对产业发展策略、企业全球布局的影响、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两岸观光交流对双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两岸金融交流与两岸经贸发展。论坛期间,胡锦涛总书记与连战荣誉主席再次会面。会见时,胡锦涛总书记对两岸关系提出了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高崇云 《学习与实践》2007,(10):107-114
经过50多年历经5个阶段的发展,时至今日,台湾经济发展型态已从早年的农业、加工出口工业发展到今天誉满全球的半导体产业、机械产业、资讯硬体产业及各类产业的设计代工制造。而祖国大陆突飞猛进的经济增长形势,对台湾向大陆的产业转移有着无穷的吸引力。通过对台湾经济发展现状的考察和产业发展策略、特点、优势的概括,结合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趋势的分析,作者认为海峡两岸经济合作互补互利,而当今的要务,是促成两岸双向直接投资、直接贸易和直接通汇,并扩大领域,提高层次。  相似文献   

7.
台湾人口老龄化及其产业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极为多元.台湾人口老龄化速度快于西方先进经济体,显现加速化、高龄化、女性化等特征.人口老龄化一方面使台湾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面临挑战,另一方面也带动了生物医学及环保等产业的兴起,特别是为住宅产业和健康照顾业带来发展商机.随着两岸经贸交流的深入,两岸老龄产业合作前景可观,且有利于化解两岸的老龄化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8.
2010年以来,随着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签署与实施,两岸经济合作步入正常化、制度化、机制化的新阶段。两岸经济合作在面临共同压力的同时,更具备强劲的内在动力。从目前来看,最大的契机就是大陆“十二五”规划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根据“十二五”规划要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为大陆经济工作的主线,这不仅是大陆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的内在需求,同时也为广大台商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巨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9.
邰言 《台声》2008,(6):41-42
最近,为了加大环境政策、规划和重大问题的统筹协调力度,祖国大陆将国家环保总局升格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国家主席胡锦涛不久前在对日本进行“暖春之旅”时,也十分关注日本的节能环保型企业,足见大陆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台湾也很重视环境保护,在环保产业方面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两岸在环保产业方面优势互补,可以加强交流与合作,在发展两岸绿色经济方面共创双赢。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两岸经济合作不断深化,但两岸金融合作进展缓慢。当前人民币国际化加快推进,"十三五"规划启动和"一带一路"建设给两岸金融合作带来新的机遇。通过对两岸金融竞争力的比较,可以发现两岸金融产业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从宏观上看,中国大陆金融国际竞争力远大于台湾,从金融产业分行业的竞争力看,由于发展阶段不同,台湾的金融产业竞争力仍有一定优势。大陆广阔的内需市场及人民币国际化所带来的国际市场,为两岸金融产业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两岸业界要抓住这一新的机遇推进两岸迟滞的金融合作,在努力克服政治上的重大障碍的基础上,根据现有条件及两岸金融产业各自的优势,寻找互补合作空间。  相似文献   

11.
《小康》2008,(5):32-33
在温州官员看来,温州主动融入海西,可以实现与台湾的产业对接。促进"先行"联动,推进两岸经贸协商机制的形成、两岸产业合作基地的构建、两岸共同市场合作平台的搭建,已成为海西20城市的共同诉求。  相似文献   

12.
王毅 《黄埔》2011,(3):1
从去年到现在,两岸各自及两岸关系发生了很多积极变化。就经济领域而言,大陆出台了"十二五规划"纲要。台湾方面提出了六大新兴产业振兴设想以及"黄金十年"概念。而去年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则把两岸各自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设想有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两岸实现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成为可能。但要真正实现这个美好前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持两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是两岸关系发展出现重大变局的一年,也是两岸经济关系与经济合作发生重要调整的一年。台湾"太阳花学运"的爆发及达成"先立法、后审查"的"退场共识",导致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在台立法部门审批受挫,两岸经贸合作制度化建设蒙上新的阴影,并将对未来两岸协议的协商、签署与落实将产生深远影响,这是2014年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最大变局。不过,海峡两岸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市场的强大动力以及海峡两  相似文献   

14.
自2008年11月的“陈江会谈”后,两岸三通正式启动。在12月的“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两岸发表了九点“共同建议”,提出了加大在资汛、通讯、环保、LED照明、新能源等领域的合作,加强两岸产业界交流和沟通,建立两岸产业优势互补的合作机制,逐渐形成合理的两岸产业分工合作布局。为抓住这一良好机遇,共同提升粤台光电产业竞争力,在工业和信息、化部、  相似文献   

15.
《黄埔》2014,(1):1-1
正2013年11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2013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开幕式上说,两岸企业家峰会以推动产业合作为主要任务,抓住了经济合作的重点。他对当前两岸经济合作尤其是产业合作提出四点希望:一是要促进两岸企业更广泛参与。企业是产业合作的主体。峰会应当根据不同企业的特点、优势和需求,规划  相似文献   

16.
王建民 《台声》2010,(3):40-41
<正> 广泛应用于液晶电视、NB与监视器等领域的液晶面板(TFTLCD),是光电产业发展的核心产品之一。中国大陆液晶面板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大尺寸液晶面板生产完全掌握在韩、日、台企业手中,让大陆液晶电视产业发展一直处于"缺芯少屏"与"受制于人"的状态。海峡两岸液晶面板产业在资源、技术、产能与市场等方面有着很大的互补优势,但长期以来台湾当局限制高端液晶面板登陆政策影晌了两岸面板产业的深度合作,迫使两岸企业只能进行"曲线"合作。不久前,台当局宣布扩大开放面板业登陆,为两岸面板产业合作开创了新的机遇,也预示着两岸面板产业合作迈向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1,(6):14-19
论坛围绕“深化两岸合作、共创双赢前景”这一主题,就大陆“十二五”规划与台湾“黄金十年”蓝图、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实施与促进两岸经济发展、两岸文教合作与青年交流3项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两岸直航问题已成为影响两岸经济关系和台湾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加快推动两岸直航是两岸主流民意的共同期待。两岸直航的意义与影响加快推动两岸直航进程,对今后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台湾经济发展乃至两岸关系的和平与稳定将产生一系列重要影响。(一)大幅度降低两岸货物运输与人员往来成本两岸直航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大幅度降低两岸货物与人员往来的航运成本。从货物运输看,两岸若实现直航,综合估计可较间接航运节约成本2%左右,以2005年两岸贸易总额912亿美元计算,一年可节省成本18亿美元以上。从两岸人员往来看,2005年两岸人员往来高…  相似文献   

19.
两岸产业合作自2008年下半年起步以来,历经了交流与磋商两个阶段,迈入实质合作阶段。围绕着其中各种利好与掣肘因素,大陆于今年开始实施的"十二五"规划以及台湾中长期经济发展构想(黄金十年)对接无疑将成为其中的最大助推器。  相似文献   

20.
产业合作已成为两岸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与目标,而且在“经合会”框架下建立了产业合作小组,以试点方式推进两岸产业合作。然而,现行机制下的两岸产业合作进展并不顺利,效果不如预期,这里有许多值得探讨的空间与问题。其中,在推进两岸产业合作与产业发展中,需要处理好如下几个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